遠端對峙新畫面。

程玉安手撕張衛平。

這給冷清的國慶檔後賀歲檔前的電影市場提供了足夠的飯後談資。

“遠端欲挖角張一謀,張衛平怒斥程玉安”

“二張分家已成定局,眾多公司欲接觸張一謀”

“今年賀歲檔最大看點當屬張一謀的《金陵十三釵》對陣徐課的《龍門飛甲》,但近日,《金陵十三釵》出品人張衛平提前發難,斥責遠端傳媒挖角張一謀,遠端傳媒董事長程玉安不否認挖角事實, 但稱此次是正常的商業運作和電影合作。記者致電張一謀工作室負責人,但截止發稿前,工作室電話無人接聽。”

“起底二張十六年合作史,張一謀為何選擇此時分手?”

這兩天,全網都在議論二張分手。

當然,打輿論戰,十個心畫面也不是遠端的對手。

張衛平在電影圈得罪了太多人,而遠端傳媒樹大根深,從院線到宣傳,全是遠端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所以,自事件爆發以來,媒體把張衛平幹的那點事挖了個底朝天。

比如《黃金甲》不顧張一謀反對,硬塞演技不過關的周傑侖進組,惡劣的營銷手法讓鞏儷大為光火,發誓“不與張衛平同臺”;《三槍》啟用趙家班;《十三釵》潛規則某女演員(沒有點名)。

更有媒體說,當年張鞏二人分手就是張衛平挑唆的。

彼時張鞏二人感情甚篤,有鞏儷在手的張一謀根本不愁票房和獎項,張衛平認為,如果兩人不分手, 他根本不可能“控制”張一謀。

所以,在一次張衛平和鞏儷共同參加某汽車品牌活動時,張衛平臨時提意要鞏儷和品牌方老總共舞一曲, 當時面對公眾, 鞏儷也沒拒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沒想到,張衛平趁機將跳舞的場景拍攝下來, 並安排報社爆料出去。

張一謀和鞏儷為此大吵一架,於是張衛平便開始了他的神奇操作。

他在張鞏二人之間分別遊說,假意安慰,卻說盡了對方壞話。

對鞏儷時,他說:“老謀子太小肚雞腸了,不就跳個舞嗎,多大的事。”

對張一謀時,他又說:“鞏儷也真是的,那麼多人看著,而且都知道你們在一起,太不檢點了。”

面對密友的火上澆油,本來只是感情有輕微裂痕的張一謀與鞏儷,間隙越鬧越大。

而一向內斂的張一謀,在張衛平的建議下竟對這段感情選擇冷處理,拒絕同鞏儷交流,這也使得雙方錯失了知道真相的機會。

就這樣,張一謀與鞏儷在經過五年的戀愛之後,因為這場風波感情無疾而終,宣佈分道揚鑣。

在失去了鞏儷之後,張一謀的電影便沒了“票房保證”,於是許多投資人都跟著鞏儷一起“拋棄”掉了張一謀,這使得張一謀只好暫停自己的事業。

愛情遭受打擊,事業又陷入停滯,滿懷一腔苦水的張一謀只好找到好友張衛平傾訴。

見此,張衛平壓抑心中的喜悅,連忙暗作關心地詢問他的境況,當張一謀回應稱他正在為尋找投資人而四處奔波時,張衛平立刻提議要當他的投資人。

聽到好友要投資時,自認為沒有底氣的張一謀第一時間選擇了拒絕,因為張一謀認為他的下部電影並不一定能取得成功,投資風險很高,不希望好友的“好心”打了水漂。

可是,張衛平作為一個合格的商人,哪能看不出張一謀的實力,就算下部電影失敗了,難道未來的他就不會成功了嗎?

於是張衛平便執意要給張一謀投資,而張一謀在多次勸告無效後,也就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在1996年,張衛平如願以償地成為了張一謀的搭檔。

有了張衛平的資金,張一謀的拍攝便得以繼續下去,而他們合作的第一部電影便是《有話好好說》。

作為首次合作的“試水之作”,張衛平對這部電影的投資倒是沒有絲毫吝嗇,甚至不惜停掉自己正在建設的兩個專案工程,前後湊齊了2600萬砸了進去。

不過,雖然張衛平的投資很大方,但他對待這部電影的態度,卻似乎只是為了讓張一謀能夠死心塌地地跟著他,

以至於低估了該電影在海外市場的價值,以800萬的超低價賣給了別的公司。

最終,電影上映後,在爆火的同時那家公司將版權轉售,收益竟高達4600萬,使得張衛平大為吃驚。

張衛平是想過張一謀有才,但沒想到能這麼強,這讓他在惋惜的同時,也驚喜於撿到了寶貝。

於是從這之後,張衛平徹底下定了決心:將自己事業的主陣地,從房地產,轉入電影行業。

1997年,張衛平成立了自己在演藝圈的第一家公司“心畫面”。

就這樣,“小三”張衛平成功上位,成功取代鞏儷在張一謀身邊的位置。

更有媒體挖出了張一謀父親的遺言,一是要張一謀生個兒子給老張家傳宗接代;二就是要張一謀小心張衛平:“你一定要小心張衛平,你與他分開後,必會遭到報復,你不是他的對手。”

在父親這裡,“小心張衛平”和給老張家傳宗接代一樣重要。

可想而知父親看張衛平看得有多透徹。

現在二張分手甚囂塵上,張衛平跳得如此歡實,而張一謀卻始終沉默,這讓媒體都覺得“張一謀對張衛平積怨已久,分手恐成定局。”

處於暴風中心位置的遠端傳媒此時卻出奇的平靜。

遠端自《三槍》之後就開始接觸張一謀,如今兩年多三年了,該談的也差不多談完了,本來想給張衛平留最後的體面,等《金陵十三釵》下映後再對外公佈,沒想到張衛平會提前發難。

“就怕張衛平會拿《金陵十三釵》做文章。”陳芷奚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沒事,他要知趣,就拿錢滾蛋。”程玉安說,“我們把他投的製作費還給他。”

“他要會拿錢走人就不是張衛平了。”

“沒事,大不了打官司唄。《十三釵》的版權在張一謀手裡,倪妮也是籤在張一謀工作室,他於情於理於法都不佔優勢。”程玉安一邊看檔案一邊說,“沒了張一謀,他什麼都不是。”

“哦,對了,張一謀的分賬查清楚了嗎?”

“查清楚了。”陳芷奚說道,“沒想到啊,張衛平這麼狠,十幾二十年的合作,就分張一謀一千來萬。”

“他根本沒尊重張導作為國際大導的身份。”

“這個分賬沒給張一謀看吧?”

“暫時還沒有,不過張一謀自己也在查,估計過不了多久他就會知道。”

“應該的。他超生的罰款交了嗎?”

“就防著張衛平這手,上個月補齊了,但沒對外公佈。”陳芷奚要一舉打死張衛平,不給他任何還手的機會,“不過,除了我們還有幾家公司也趁亂想籤張一謀。”

“誰?”

“別家都還好,小馬是最起勁的。”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是陳芷奚而不是鍾麗方來找他彙報,“小馬本來就會籤導演,他們想渾水摸魚。”

“他們接得住張一謀嗎就來談。”程玉安不屑道,“這個事先這樣吧,你先做好《十三釵》的對接工作,還有讓法務那邊也做好準備,隨時跟心畫面打官司。”

“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