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能言,不離飛禽;猩猩能語,不離走獸。縱然有一絲相似之處,本質卻天壤之別。”

“人畜之分,在禮也。有禮者為人,無禮者為獸,華夏之所以盛於夷狄,便在於這個禮!”

“往小了說,禮是人情往來;往大了說,禮是文法規範,是倫理綱常。是故華夏萬民能各安其分,各司其職,上下有序,四民皆安!”

“而禮必須秉承仁心而行,否則便是與禽獸無異。”

“陛下只做到了外王,致使寰宇皆驚,萬邦來朝。可那終究是鏡花水月,夢幻泡影。”

“萬邦來朝,朝的是大唐之盛。若大唐有恙,則定遭禽畜反噬!”

轟隆隆——

李隆基的大腦彷彿劈進了一道炸雷,被震得無以復加。

他明白李長源的意思。

征服再多的土地那也只是表面功夫,如若沒有做到教化蠻夷,讓他們真正融入華夏這個群體,那到頭來依舊會是一場空。

見李隆基這個樣子,李長源心中一動,決定再加一把火。

“貧道斗膽,敢問陛下,這開元天寶,這錦繡長安,這盛世大唐,如大敵來犯,除了漢家子民,又有多少外族能為大唐提刀披甲,上陣殺敵,血戰衛國?”

!!!

李隆基的臉色驟然變得無比慘白,額頭更是出現了細密的汗水,再也不復剛才的意氣風發。

只因被李長源問的無言以對。

內聖外王?!

徒有其表!

但凡遭遇浩劫,所謂萬邦子民,全都作鳥獸散。

就如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盛唐.....盛唐.....”

李隆基悽然一笑,只感覺自己被世間繁華迷了雙眼,竟還沒有一個晚輩看的透徹。

李長源站起身來,一把推開三清殿的大門,於這龍首山上的大明宮三清殿,俯瞰永珍長安。

在門外侍立的高力士驚訝萬分的眼神中,李長源張開雙臂,轉身直視唐玄宗,神色傲然。

“瞧這錦繡大唐!”

“此乃陛下勵精圖治的證明,更是無愧大唐先祖的結晶!”

“憶往昔文景之治、光武中興,何朝何代能有如此盛景?!”

“大唐之功,陛下之績!”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陛下,且看你締造的大唐榮耀!”

李隆基萬念俱灰之際,聽聞李長源這番感慨,渾濁的雙眼中再次閃動出明亮的光彩。

他來到李長源身邊,效仿他張開懷抱之姿,彷彿要擁抱天下萬民。

良久,他放下雙臂,眼神中似有追憶,也有傲然,更有深深地無奈。

“朕原以為大唐極盛,已至天朝,卻沒想過這盛世之下亦暗藏萬千危機,稍有不慎,大唐頃刻間便會由盛轉衰,再無翻身之能。”

“這,便是欽天監和你們純陽宮看到的未來麼?難怪你會提出三點諫言,想必那便是你所想的救世舉措吧。”

李長源嘴角噙著一絲笑意:“未來?何為未來?一切尚未發生的都是未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陛下乃皇天降下的盛世明君,天下該隨聖意而非天意!”

“陛下不必過於憂慮。如今天下尚在您的掌控之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萬千武者皆是您的子民,你要您一聲令下,大唐江湖,上至大宗師,下至初學者,皆會為了大唐山河血戰萬萬裡。如此,縱有叛軍,又有何懼?”

“你是說....”李隆基眼前一亮。

大宗師一人可敵十萬軍,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若是他收攏天下大宗師為朝廷效命,又何懼邊疆節度使擁兵自重?

不過,歷朝歷代以來,大宗師地位崇高,除了皇室自己培養起來的,江湖中的大宗師少有願意為朝廷賣命之人。

畢竟他們不參政事,朝代更迭與之無關,無論是誰做了皇帝都不可能輕易對他們動手。

同樣的,無論誰做了皇帝都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們依然是各自山頭的土皇帝,逍遙自在。

想要收攏這些瀟灑慣了的大宗師們,可沒那麼容易。

似是看出了李隆基心中的糾結,李長源不經輕笑一聲,說道:

“陛下久居深宮,不曾瞭解江湖,自是不知道如今的大唐江湖對陛下的推崇與尊敬。大唐江湖能有如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一面,皆離不開陛下打造的盛世大唐。我敢保證,若是大唐有難,江湖各大門派必將舉身負國難。”

“陛下傾心為萬民打造盛世,萬民自會慷慨報君恩。”

“此言當真?”李隆基突然激動的雙手都有些顫抖。

若真如李長源所說,那他不僅在治國治民上超越了先祖,在江湖人心中的地位亦是歷朝歷代之最,這是何等的榮耀?

李隆基雙拳緊握,雙眼迸發著前所未有的光彩。

“長源侄兒,不,玄虛先生!朕,懇請玄虛先生入朝為官,為朕、為萬民、為大唐再造一個遠超天寶的鼎盛之世!”

低頭侍立一旁的高力士豁然抬頭,一臉驚駭的看著李隆基。

他驚駭於李隆基的話語,更驚駭於李隆基的眼神。

那個眼神他再熟悉不過了。

開元年間,李隆基拜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人為相之時便是這種眼神。

不,他現在看向李長源的眼神,比之當年看待那四位宰相之時更加熾熱!

這一刻,他的雙眼瞬間變得通紅。

他不知道李長源在三清殿內跟皇帝究竟說了些什麼,但他知道,從此刻起,朝堂諸公再也沒有誰能得罪這位活躍於江湖之中的純陽第七子。

果然,純陽子乃大唐守護之神,他所教導出來的徒弟亦沒有辱沒他的名頭。

看來,純陽宮的興盛將勢不可擋,萬不可再得罪!

不過,就在李隆基和高力士都以為李長源會答應入朝為官的時候,李長源卻毅然決然的搖頭拒絕了。

“陛下,吾之所願,其一乃是成為我師父那樣的大唐守護神,其二便是與心愛之人暢遊萬里河山。朝堂不是我的追求,亦不是我的歸宿。

況且,我方才所言,乃是師父卜卦問天、遍觀大唐未來後的挽救之舉,而非我本人的見解、是故實在當不得陛下如此盛邀,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別問,問就是呂洞賓教的。

不過,李隆基自是不信。

他微微一愣,俶爾釋然大笑:

“好!好!好!我李唐男兒就該有如此氣魄!雖是可惜你有如此才能卻不願入朝助朕一臂之力,但你若是成為新一代武道神話卻亦是我大唐之幸。

也罷,你心不在此,朕也不便強求。

不過朕定要你看看,朕依舊是那盛世之君,朕更將會是開創大唐萬萬年的萬古聖君!”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