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一個培訓班去,胡來趕緊碼字,還好沒過12,呵呵,希望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哦……p求紅票啦!

對於李滿江和他的義勇軍團隊來,無論是吉林烏拉城裡,還是北面的打牲口烏拉或是東北面的寧古塔的軍事力量,李滿江實際上都沒有把他們看在眼裡。

整個寧古塔地區,即便是在沒有被調走部隊南下奉天之前,也最多能拼湊起大約1萬人上下的兵力,這其中真正的半脫產正規軍不會過8ooo人,其餘的都是臨時徵召的各個少數民族的僕從軍隊。即便是各個城池要地駐守的脫產正規清軍,在這一地區真正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種威懾和宣示清朝統治存在。這其中,光是幾個大城就佔去了近一半的額兵,齊齊哈爾,黑龍江,吉林,寧古塔這四個主要的城池駐紮的兵力一共就過了6ooo人,其餘部隊分散在各個據,需要的時候才會從各地匯聚到一起。

當此時,吉林副都統薩布素全軍覆沒在蛟河城外,吉林城裡只剩下人連守住城池都困難。正如章渝所的那樣,只要他派人聯絡下在吉林的內線,李滿江甚至只需要一隻偏師百餘人就能拿下諾大的吉林城。

可是他拒絕了。

義勇軍的組織方式,基本上是來自於第一帝國,即戰爭巨人拿破崙的軍隊,其中更是借鑑了一些來自於逆天強軍p的廣泛流傳於諸多文學作品和早期革命電影當中的先進經驗(改革開放後的電視電影就算了,本人基本不看,偶爾看了,覺得要智商會暫時性降低數日,實在是折磨,現在的導演們還是拍荒誕無奇的作品算了,戰爭歷史劇,真不適合這些人,舉個例子建國大業的導演見了老克,就是寫北塘那位,他見到之後大為佩服,因為老克還真懂不少歷史,可見這些導演能拍出個啥玩意兒。亮劍這書寫得很好,但是如果從吹毛求疵的角度上,李雲龍那種蔑視政委,甚至不經過政委統一拉走部隊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在**的軍隊裡生的。再如我的團長我的團,算了,好歹寫得拍得熱血,合理性就不用談太多了,免得破壞國共和諧。)這樣一隻軍隊,同等數量下絕對強於鴉片戰爭那只打得清軍滿地找牙的印度阿三為主的英國遠征軍。這樣一隻領先於這個時代2oo年的軍隊,如果還懼怕區區兩三倍封建軍隊,豈不是太過可笑。

論野戰,兩個營的義勇軍絕對能夠正面打敗5倍於此的清軍,論防守,雖然蛟河城不是雅克薩那樣的簡易稜堡,但同時義勇軍的戰鬥意志,武器裝備等都優於俄國匪幫,李滿江自信,只要一個營就足以住清軍5萬大軍的攻勢。

有這樣的戰鬥力,李滿江莫非還在擔心什麼?要不然為什麼要拒絕章渝的好意呢?

李滿江當然有自己的打算。

相對於李滿江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他可以輕易打敗整個寧古塔將軍轄區內所有軍事力量的總和,但是他作為一個新興的勢力,最缺少的卻是人。

人口,人才。

這篇區域實在是太廣袤了,走上數十裡不見人煙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李滿江的義勇軍足夠打敗所有反對勢力,但是他目前手下區區2ooo於人,根本不足以統轄這篇廣袤的土地。

他並不急於攻打對於他來可以不設防的吉林城,他想要留著這個城市當做魚餌,把那些還終於滿清的勢力聚集起來然後一鼓作氣的解決掉,否則即便他現在能夠進駐吉林城,最終也就成了日本人在華北,甚至不能出城。

吉林副都統喪師身死之後,吉林福建唯一有較多兵力的就只有打牲烏拉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打牲烏拉,原為明海西女真烏拉部烏拉城,建州女真興起之後,努爾哈赤打敗了海西女真部,被編入八旗之中,後向南遷移。17世紀中葉,由於無力抵禦沙俄的入侵,達斡爾人從北面南遷,到達這一地區,順治年間為了便於統治達斡爾人,設立的打牲烏拉總管。打牲烏拉總管歸理藩院內務府直屬,並不受寧古塔將軍管轄,其下轄內能夠徵召出一支數千人的軍隊,是歷來清軍抗擊沙俄的軍事行動中主要的僕從軍隊,也就是前面所的,屬於8ooo正規軍之外的僕從部隊中最大的部分,早期打牲烏拉總管所轄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甚至不下於寧古塔將軍,不過打牲各部分佈廣泛,又相對原始落後,因此雖然打牲烏拉總管名義上管轄的區域上至黑龍江入海口下至打牲烏拉城西至雅克薩等廣大松花江黑龍江流域地區,但是真正他能夠管轄的人口也不會過數萬人而已。

同樣,由於這位總管的管轄地內是如此的分散,李滿江甚至不敢去主動攻擊他,他深怕這位總管被自己輕易打敗之後像兔子竄進草叢裡,諾大的北大荒,依靠他手中區區人手,根本無法找起。

一旦形成這樣的局面,李滿江就得頭疼了。因為在短時間之內,只要這位總管還在,那麼他就代表著統治了這篇區域幾十年的滿人八旗朝廷的權威,他隨時可以組織股部隊,就像打牲部落的人經常幹的那樣,幾十百餘人一部,搶劫漢人村莊,擄走人口當然做奴隸,打牲這個詞,一方面是他們遊獵為生,另一方面也含有擄人為奴隸(奴隸不算人,是牲口)的意思。

就好像是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一樣,即便是強大的傳染病肆虐之後,最終美國人還是得依靠著氾濫的槍支和數百年入一日的殘酷手段把印第安人趕到保留地。

雖然李滿江並不在意賣給治下百姓槍支彈藥以供他們打獵防身——民用槍支市場一直並不可忽視,作為本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軍火商人,為了養活自己的可以預期會越來越龐大的軍隊,他並不介意槍支氾濫。至於在後世被網路廣泛吹捧的“美國人民擁有持槍推翻政府的天然權利”,李滿江對此嗤笑:

軍隊和烏合之眾的最大區別,不是什麼權利,什麼民主,什麼自由。而是因為軍隊是一個有紀律的無情的暴力組織。幾支槍能夠改變什麼?什麼都改變不了,如果有瘋子想殺人,那麼他拿把裁紙刀也能殺幾個,給他一把槍,無非就是讓他殺人效率高一而已,死的又不是自己。拿著步槍的平民,還是平民,如果軍隊連平民都無法戰勝了,那麼這支軍隊所屬的國家政府,被推翻也是活該的——要是武俠裡的大俠們在非悶棍情況下被幾個拿了暗器的路人甲五虎斷門刀的之類的龍套給殺了,只能明他功夫不到家,不配當主角了。相比之下,無論是因為平民持有武器可能帶來的軍隊鎮壓過程中額外的傷亡還是其餘平民因此受到的生命威脅,相對於軍火貿易能帶來的利潤,不值一提。

可是,目前的問題是,李滿江的軍火工廠的產能甚至連自己軍隊預期的需求都可能無法滿足,哪裡有足夠的槍支賣給這些窮得叮噹響的老百姓呢?

所以,目前來,李滿江的選擇,也就只有暫時不攻克吉林城,反而將這個守城退敵的功勞當做誘餌,吸引打牲烏拉的總管入駐城中進行防守。然後逐漸施加壓力,逼迫他不斷調動他手上的力量聚集到一起,最終一舉拿下。

這樣一來,奉天以北除了齊齊哈爾和寧古塔還有千餘清軍之外,整個寧古塔將軍和打牲烏拉總管轄區範圍幾乎都可傳檄而定了。甚至有可能,齊齊哈爾的清軍也有可能順松花江逆流而上,也來增援吉林城,這就更妙了。

有了這個打算,李滿江才拒絕了章渝的建議。

這個戰略計劃,目前還只有李滿江張耀祖等幾個義勇軍高階軍官才知道,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子,即便是以義勇軍的強大戰鬥力,也有可能一步棋錯,滿盤皆輸,因此李滿江謹慎的選擇了暫時不透露給章魚知曉。

不過,雖然李滿江拒絕了章渝的計劃,晉商們的關係網路在這個計劃中仍然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有晉商們的參與,李滿江就更有信心和把握完成這盤棋子。

於是,在和章渝密談之後的第二天,蛟河城的封城令解除了,閉門不出很久的商人們又重新派出了手下的親信,南北各地的開始了奔波。

僅僅半個月內,義勇軍大敗寧古塔副將薩布素兩萬大軍(古代只要涉及到軍事的數字,從來都是誇大的,比如薩爾滸之戰中,明軍不過8萬餘人,就號稱2o萬,赤壁之戰中曹操二十萬軍隊不到就號稱八十萬大軍一樣,多數是虛張聲勢,當贏了之後,也可以誇大戰功)其大頭目,自稱司令的李滿江傳薩布素乾屍於四方,並布討清檄文的訊息就傳遍了整個奉天和寧古塔地區。

寧古塔副都統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除了幸災樂禍薩布素這個老對頭的死的同時,也是感到了深深的恐懼,雖然他於薩布素素來不合,卻也知道薩布素手上的軍隊不但比自己的多,那上千人的馬隊更是寧古塔最強的騎兵集團了,這樣的力量要是放到早三四十年,就能夠把明軍上萬人追著打。如今薩布素全軍覆沒,自己手上這實力更不可能是李逆的對手,還是暫且自保等奉天將軍調兵討伐李逆之時,再做打算。

而奉天府,這時候也是一團糟。

年初,臥床已久的阿穆爾圖日前終於咽了氣,死在任上。等了兩個月,朝廷終於終於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任命了倭內為奉天將軍,這位新上任的不到半個月的大將軍甚至還沒理清楚自己管轄內的軍隊就聽聞東北有人作亂的訊息,更令人喪氣的吉林烏拉副都統薩布素竟然輕敵冒進中了逆賊的埋伏,最終力戰兵敗,為大清盡忠了——這是官方的解釋和法。加之現在正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耕農忙時節,關內又戰事吃緊:據吳三桂已經打過湖南,而山西,四川等處的漢人們也有不穩跡象,朝廷處處需要調兵,已經多次從奉天府內調走軍隊了。這麼多的事情堆到一起,倭內痛苦的現,很可能在秋收之前,自己都無法調集足夠的軍隊去平這股逆賊——少了沒有用,雖然是“埋伏偷襲”但是能讓薩布素數千大軍全軍覆沒,至少這些反賊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而多了的話就無法完成朝廷的排下來的差事,同時奉天府的軍餉糧草等也不是很足。

因此他只能一面向朝廷急報,一面在幕僚的建議之下,信給打牲烏拉的總管,拜託他召集盡可多的軍隊,先扼守住蛟河以北不讓反賊東顧,以便日後徐徐圖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