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弘道在鹽池這裡轉了一天,直到日頭西斜的傍晚時候,才回到巡鹽御史察院。他從大門向裡面走時,正好撞上有人出來,不是別人,正是一身男裝的朱術芳。

範弘道微微訝異,但臉色如常,拱了拱手見禮道:“你什麼時候到的河東?別來無恙否?”

碰見範弘道,並不讓朱郡主感到意外。範弘道是郜御史身邊的屬員,在察院碰到範弘道很正常。

她原本以為範弘道多多少少會表現出不滿,甚至可能會刻薄的譏諷自己幾句,因為自己找了韓秀才合作,某種意義上也算放了範弘道的鴿子。

即便從人際關係學來說,自己先提出要與範弘道合作,然後一聲不吭的又找到韓秀才,也是比較犯忌諱的行為。

所以朱郡主也下定了決心,無論範弘道是什麼態度,她都會忍了。但卻沒想到,範弘道居然毫不在意,見到自己後並沒有特殊之處,完全就是正常的熟人碰面。

“有時間一起吃酒,先在此祝你一切順利,早日發財!”範弘道寒暄幾句,便客客氣氣的辭別。

太正常了就是最大的不正常,朱術芳卻忍不住了,喊住範弘道說:“你就不問問我的事情?”

範弘道很坦率的回答:“沒興趣!”

朱術芳趁機表示歉意道:“這次是我的不對,但我也有我的苦衷,還請你多多諒解,等回了京城,再向你謝罪,該解釋的也會向你解釋的。”

範弘道彷彿對朱術芳的話感到很苦惱:“你真的不用多說,在下的確沒興趣啊。”

如果範弘道冷嘲熱諷幾句,朱術芳也許能做到冷靜對待。可是範弘道這種無所謂的態度反而讓朱術芳有些惱了,好像顯得自己自作多情似的!

於是她下意識質問道:“你怎能對我沒有興趣?”

範弘道臉色忽然變得很古怪,遲疑道:“這樣不好吧?在下不是隨隨便便的人。”

朱術芳回過神來,臉色通紅,二話不說轉身就走了。幸虧與範弘道談話時,隨從都離得遠,沒聽到她的口誤。

範弘道目送朱術芳離去,他說“沒興趣”其實並不是假話,是內心真實想法的反應。

他今天巡視鹽池並詳細考察鹽業生產銷售的現場,感覺大有收穫,已經有了些新的思路。

於是對朱術芳的作用也就看得淡了,他範弘道不是拿不起放不下的人,所以會很直白的說“沒興趣”。當然照顧女人家情緒這種細膩思維,並不是範弘道擅長的。

目送朱術芳離去,範弘道正要進大門,結果又有人出來。再一次“不是冤家不聚頭”,居然與韓秀才碰了個面對面。

韓秀才急匆匆的往外走,直到看見範弘道才停住腳步。不過範弘道沒多大興趣理睬韓延昌,讓了半個身子就要進去。

韓秀才卻主動向範弘道問道:“朱公子在哪裡?走了?”

範弘道點點頭,便又聽到韓秀才警告說:“郜察院吩咐過,朱公子和鹽運司那邊,皆由我來負責,範朋友還是不要胡亂插手,以免傷了和氣。”

範弘道愕然,難道因為韓秀才聽說自己在大門口與朱術芳閒談,擔心自己再“截胡”回去,所以才匆匆忙忙的出來?

這份小家子心思簡直可氣可笑,範弘道只能無語。最後他還是顧全大局的對韓秀才說:“在下也有一句話要警告你,此次巡查鹽業,當以陽謀為先。

能用陽謀的地方,就不要用陰謀,否則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的對手並不是吃素的。”

韓秀才對範弘道的話並不在意,只要能確定範弘道沒有搶自己的差(功)事(勞)就好。

他今天與朱術芳商議時,聽朱術芳口風說,她與範弘道是認識的。當即韓延昌的心思就提了起來,唯恐範弘道趁虛而入,與自己搶功勞。

閒話不提,卻說這大明朝奉行食鹽專賣體制,稱為開中法。大體上是這樣的,商家將糧食輸送到指定邊境倉庫,然後按數目取得鹽引,然後再到指定鹽運司去支取,最後運到銷售區行銷。

及到後來,開中法漸漸改易,輸送糧食改變為直接交銀子,稱為折色。當然也有連銀子都不交的權貴,直接向天子奏討鹽引,然後想法變現,簡直就是無本買賣,朱術芳兩萬鹽引就是這種情況。

都說鹽業水深,就是說利益鏈條上環節很多,從生產的到銷售,從領鹽引到支鹽,從鹽丁到鹽官、鹽商,都要靠鹽吃飯。

對於鹽商而言,最關鍵的環節當然就是支鹽環節。繳納銀兩並從戶部領取鹽引,問題都不大,但支不到鹽就是白扯,或者支鹽等候時間太長也很影響資金周轉。

等待支鹽的階段,有個專門術語叫做“守支”,聽說有鹽商長達一兩年支不到鹽,從而破產的。

朱術芳朱郡主拿著兩萬鹽引前來河東,也不見得有十分把握,如果支不到鹽,那鹽引就是廢紙。

之所以沒把握,一來這裡是她完全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二是兩萬引鹽的數量實在太多,哪能那麼簡單就能迅速支取完畢,無形中也加大了難度。

而且她很知道,在這裡耍權貴脾氣沒用,因為鹽業完全由文官體系把持,皇親國戚也要按規矩來,除非權力大到可以直接對文官團體施加壓力。

這也是朱術芳為什麼積極與巡鹽御史這邊靠近的原因,有了官方底氣,經營鹽業才能長袖善舞、遊刃有餘。

鹽運司裡最高官員是鹽運使,然後就是鹽運副使,一般是接觸不到的,也不會親自出面處理瑣事。

鹽運司裡具體負責辦事的有經歷、知事、照磨等官職,另外各生產現場的官員有鹽場大使,這些人才是直接與鹽商打交道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郡主並不擺架子,而是像真正的商人一樣,殷勤的上鹽運司衙署拜碼頭,頻頻接觸各方官員。

當然那些官員也有眼色,沒有故意欺辱或者刁難,畢竟能從京城帶來兩萬鹽引的人,肯定不是小角色,不能等同尋常鹽商對待。

在朱術芳和韓秀才眼裡,一切就這樣順利。

ps:抱歉,大卡文又加上家裡有事,明後天盡力補上更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