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下意識裡,都以為讀書人為了科舉要發奮攻讀四書五經,其實嚴格來說並非如此。

四書五經裡也是有區別的,其中《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書是必修課,所有讀書人都要通學的。

而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是選修課,打算走科舉道路的讀書人只需要學其中一經就可以了,並不需要五經全學。文天祥有詩云“辛苦遭逢起一經”,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讀書人之間問“治何經典”,往往含義就是問對方學的哪一經,從這裡再引出話題來。

之所以不問四書問五經,大概是都學四書沒什麼差異,五經互相不同的話,或許容易找話題聊得起來。

對這個問題,範弘道作為有秀才功名的讀書人,當然知道怎麼回答。還是如實答道:“讀過春秋。”

申用懋擠出一點和藹的笑容,微微頜首道:“聖人筆削春秋,其中蘊含微言大義,古今賢人甚至能引春秋決獄事,你可要仔細體悟,當有所得。”

這完全就是老前輩勉勵後進的口吻了,雖然申用懋比範弘道也就大個七八歲。伶俐的人都明白,這次會見談話也就接近尾聲了。

範弘道越發深深地感受到,這次會面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詞:敷衍了事。換句話說,申用懋完全沒把自己當回事。

就連他點評《春秋》勉勵自己這幾句,也是聽到耳朵出老繭的套話,一點用心都沒有。

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反正範弘道覺得自己今天混的挺憋屈的。他想了想回話道:“前輩此解,在下大不以為然。”

申用懋微微訝異,不想套路演練出了點意外。按道理說,範弘道這末學後進應該唯唯諾諾幾句才是,但實際上的答話卻近乎於頂撞了。

範弘道繼續答道:“一部春秋,不過是春秋一時的史書而已,與普通史書沒有什麼兩樣,若視為聖人真言而奉為圭臬,與刻舟求劍有何異哉?”

範弘道的話雖然字面意思簡單,但涉及到一個最深邃的學術問題,就是經史之別。

所謂經史之別,意思就是到底應該將四書五經視為經書,還是當成普通史書一樣對待?

這不僅僅是摳字眼而已,正是涉及到學術的根本路線區分。視為經書,那就是真理了;若當成史書對待,那就是批判性閱讀的材料。

當然在目前大環境下,以經為史的觀點還是偏於非主流的,就連號稱接近聖賢的王陽明也不敢徹底扭轉。

申用懋只不過是個平常水準的讀書人,算不上什麼精深的學問家,從中舉到登進士第,都離不開父親的影響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此時他猛然聽到範弘道的觀點,竟然一時接不上話,只能含糊道:“你這議論彷彿聽過,前賢王陽明似乎說過,五經亦史也。”

範弘道察言觀色,便知道申用懋不太擅長經義理論,暗中冷冷一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其實他也不是專家,只是普通的文科生而已,但是好歹後世研究觀點浩如煙海,抄幾句出來壓制下普通讀書人還是可以的。

於是又趁熱打鐵般的說:“王陽明談五經亦史,未能深闡。在下以為,《春秋》只是春秋之史;《詩經》和《書經》,只是二帝三王以來之史。

而《易經》則又告訴世人,以經是從何而出,史從何而來。天道屢遷,變易非常,不可以固守成規。故謂五經皆史可也!”

申用懋愣住了,只覺得這範弘道太叛逆了,他從小學到的完全不是這樣。但是讓他系統性的批判範弘道,一時間又組織不起理論。

此時申大公子覺得挺沒面子的,心裡頭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今天只是走個過場,打發掉前來混臉熟的閒人而已,怎麼扯到這些瓶瓶罐罐的東西!

但不吭聲又不行,最後他還是下意識的反問道:“那以你看來,經義又是什麼?”

範弘道“呵呵”笑了幾聲,不屑的答道:“自趙宋以來,四書五經和朱子註解成了神聖真理,當做萬世經典供奉。

其實經典只是道學的口實和依據,是一切虛假現象之所以產生的根源。更具體的說,是科舉入仕的敲門磚而已。”

回答完畢後,範弘道氣勢漸漸抬了起來,做笑而不語狀,雙目炯炯有神的看著申用懋。

其實要說學問方面的興趣,範弘道未必有多大。這會兒有意大談特談經史問題,甚至不惜丟擲在這年頭略顯激進的觀點,主要目的只是為了炫技而已。

這幾個回合下來,顯然申用懋露拙了,他的理論水平完全跟不上範弘道的高談闊論,不免有點小小的難堪。

這個圈子本質上都是以讀書人標榜和自居,無論功名財富權勢地位相差多少,只要在讀書方面技不如人,那絕對不是有面子的事。

不過申大公子雖然不是精通經義的學者,但在父親耳濡目染之下,情商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他立刻就覺察到了,這是範秀才有意為之,算是對自己怠慢的小小反擊。

申大公子家學淵源,基本風度還是有的,拱了拱手道:“今日談論,多有受益,來日再請教!”

這意思就是扯淡完畢,是非成敗轉頭空,現在要送客了!

範弘道起身負手而立,兩眼望天(這是開間廳堂,坐裡面可以看到外面天空),淡淡的說:“今日拜訪,只因聽說申相國有心病,登門來治心病而已。”

申用懋覺得範鴻道此時故弄玄虛的模樣,像是詞話小說裡的神棍,啞然失笑道:“家父哪有什麼心病,範朋友不要道聽旁說。”

範弘道冷笑道:“聽說蒲州張相公服喪快滿了,這不是心病?”

申用懋登時變了臉,微微現出幾分若隱若無的狠色,輕喝道:“這樣的心病,你也敢說能治?”

所謂蒲州張相公,自然就是前文介紹過的張四維了,在申府這顯然是個敏感人物。

當年張居正死後,首輔位置沒申時行什麼事兒,由張四維接任了。但是張四維才幹了一年,就回老家服喪,然後才有申時行當首輔的機會。

如今張四維即將喪滿回京,那麼最大的問題來了,前首輔張四維應該起復為什麼官職?現首輔申時行又該何以自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