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市位於東安門裡,東華門外,向北一直蜿蜒到皇城東北。這日一大早,範弘道便叫上了李家父女,出發前往內市。

其實從一開始李老爹根本沒想著驚動範弘道同去,只是打探仇家趙鑑的訊息而已,他們父女兩人能混進內市就足夠了。若能打探出趙鑑的行動規律,就找機會幹掉他!

但他們沒想到範弘道如此積極熱忱,不但幫著安排,還要一起去,李老爹不想拂了範弘道的好意,只得聽從範弘道意見。

範弘道帶著李家父女出了門,來到東城燈市街,並在這裡與馬員外匯合。然後一起向西而行,過東安門,又有官吏查驗,主要是檢查進入人員,對貨物則不怎麼關注。馬員外是老商家了,手裡有內市勘合,允許帶人進去。

範弘道和李家父女就與馬員外手下的夥計一起過關,這才算進入內市街道,此時只見得道路兩側已經商販雲集,店招密佈,繁榮氣象初顯。

範弘道站在這裡,沒先去看那些熱鬧,卻望向西側的黃瓦紅牆,以及高大的東華門城樓。

這紅牆就是皇宮的宮牆,宮牆裡面就是正兒八經的皇宮大內了。範弘道還知道,從東華門進去就是天子勤政讀書的文華殿以及內閣所在地,距離太子東宮也不遠。

此時他的感覺很奇妙,內市幾乎就開在宮牆邊上,與皇宮只有一牆之隔,宮裡肯定能聽到牆外的集市喧譁,這種對比實在讓範弘道匪夷所思。

只能感慨天家威嚴也抵擋不了消費的力量,皇城裡有后妃、太監、宮女數萬人,他們需要商業市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每月三次的高階集市,不止太監宮女,那些大臣勳貴都會來採購貨物。

外面普通人想打聽某個太監的訊息和線索,這裡差不多就是最合適的地方了,所以李家父女才會想方設法要進入內市。

但此時李家父女卻發現,情況和想象的不太一樣。他們站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有點手足無措,沒有人注意到他們,也更沒有人阻攔他們,但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

有能力來內市消費的人,最差也是混得不錯的太監宮女,就算是替主人來買東西的,那也是受主人信任的太監宮女,其他也多是京城裡的達官貴人和高等家奴,或者是來閒逛的讀書人。

比起普通平民,這些人是很有優越感的,李家父女兩個來自底層江湖的草莽,和這些人如何有共同語言?就算想找機會打聽什麼,也搭不上話。

站在此地,一言未發,李老爹就感受到了來自這個世界深深的惡意。原先李老爹還覺得,範弘道沒必要與他們一起來,心裡不免對過分熱心的範弘道有幾分“多事”的評價,現在只覺得窘迫了。

毫無頭緒的李老爹在人流中艱難的轉過身,回到範弘道身邊。此刻馬員外指揮夥計沿著街邊搭起了涼棚,並將書籍都擺放在涼棚內,範弘道就站在涼棚下面看。

抬眼見李老爹回到自己身邊,範弘道打趣說:“你不是要打聽訊息麼?為何又回來?”

李老爹很洩氣,對範弘道說:“還請範先生指點迷津。”他終於認識到,江湖那套東西在京城混不開,範弘道的套路是有道理的。

範弘道拍了拍摞起來的詩集,對李老爹說:“還能如何?只能守株待兔。”

《太學生範弘道詩鈔》是最近京城比較流行的讀物,所以賣的很不錯,時不時就有人買走。範弘道本人又在場,所以書攤這裡來來去去總能圍著些人,有與範弘道攀談的,有純粹看熱鬧的。

凡是遇到太監或者宮女來買書的,範弘道便旁敲側擊的詢問幾句。李家父女在旁邊看了幾遍,便也有樣學樣,站在書堆邊上嘗試著去搭話。

別人只當他們是書店夥計或者範弘道隨從,並不覺得突兀。就這樣過了一上午,很可惜什麼有用的訊息也沒打聽到,遇到的太監宮女中有根本不知道趙鑑這個人的,有聽說過趙鑑名字但完全不瞭解的。

臨近午時,範弘道準備去用膳,但又有個瘦小的中年文士來到書攤前,挑挑揀揀的翻起了書,最後卻拿起了範弘道詩集。

書坊夥計連忙上前推銷,中年文士對著詩集皺了皺眉頭說:“換一本全新的,不要有題字的。”

此言一處,書攤上這邊馬員外和範弘道都很驚訝。今天主打的就是範弘道親筆題字詩集,確實也很受歡迎,沒想到會有個點明不要題字的客人。

範弘道打量了一下,發現這中年文士面白無須,而且回想起來嗓音也比較尖細,他頓時就明白了,此人也是從宮裡出來的太監,不過穿著文士衫袍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範弘道心念急轉,他知道宮中開辦有內書堂,並定期選拔聰明小太監在內書堂讀書,教師一般都從翰林院選用,能在內書堂肄業的太監學問往往不下於進士。

所以看起來像讀書人的太監,必定是在宮裡內書堂讀過書的,而在內書堂讀過書的太監多半都會進入司禮監。而司禮監又是太監衙門中最核心的部門,相當於文官裡的內閣。

總而言之,範弘道可以判斷,眼前這個中年太監身份肯定不會太低,最低也是在司禮監裡辦事跑腿的。

想到這裡,範弘道上前行個禮道:“老先生也欣賞這本詩集麼,為何不要題字?莫非還有所指教?”

中年太監抬起眼皮,似笑非笑的說:“看來你就是範弘道?年輕人心思不要那麼多,我要不要題字,並非是因為有什麼好惡。”

範弘道答話說:“世人收集書籍繪畫,都愛附帶原作人題字,在下只是奇怪老先生為何反其道而行。”

中年太監不置可否的說:“在學問中,好奇心越多,越是好事,求知也無涯。但在日常中,好奇心太多也未見得是好事,你確定你想知道這個答案?”

這話彷彿是故弄玄虛,激起了範弘道的脾氣,他就不信了,無非就是題字不題字而已,還能有什麼道理能嚇住自己?他範弘道也不是嚇大的!回覆道:“在下洗耳恭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