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士這個問題並不上心,可以說是很寬泛,他講了半天理學,就信口問範弘道體會。如果是專門針對某一點的問題,範弘道覺得反而容易應對,大不了就謙虛的說自己對這點研究不精。

但是像這樣大而泛泛的問題,卻不好應付,總不能說自己對理學沒有任何心得體會吧?那秀才功名是怎麼得來的?

範弘道現在所能依仗的,無非就是穿越前這副身子記憶留下的底子,以及上輩子資訊爆炸時代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了。

實在不行就胡謅幾句吧,大不了被批判而已,範弘道很實誠想道。對於自己的定位,範弘道心裡很明確,出新出奇驚人之語都可以,但拒絕平庸。

“天道常變易,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吾輩讀書人也該時刻奮進,而不是因循守舊。”範弘道開頭先說了這麼幾句,也是他在各個場合想來主張的道理,對申大公子這麼說過,對張家小姐也這麼說過。

徐博士立刻否定式的反問道:“天道雖然會變,但天理也會變嗎?”範弘道答道:“當然也會變!”

這裡好歹是國子監,不是縣學州學這種低端學校,徐博士作為國子監講官當然不會再反問出“仁義道德綱常倫理怎麼會變”這種沒水準的問題。所以徐博士只繼續問道:“那你論證為什麼天理會變?”

範弘道便說:“孔子之意,人心初始共同,因為外界薰染就變得復雜多樣了;孟子又覺得,人的真我是一樣的,之所以人心不同,是因為有私慾。從孔子到孟子,從強調外界薰染到內心私慾,這是不是變化?

孟子只說超越私慾迴歸真我,但到了程朱之時,又說“存天理,滅人欲”,開始強調這個“理”,比之孟子又有所不同,今日變稱為理學,這是不是變化?連聖賢都在變化,還有什麼不能變的?”

徐博士對範弘道的闡述不置可否,“聽你的口氣,你應該是崇尚王學的?”

所謂王學,當然就是一代猛人王陽明的學術,也叫“心學”,在本朝正德之後很是流行。這幾十年,讀書人談論王學,算是一種時尚。

聽到範弘道口氣裡並不以“古人”為規尺,徐博士下意識就想到,範弘道可能會“王學”來解釋天理。

範弘道對此回答說:“徐先生說錯了,在下並不是王學門徒!王學認為,天理就在人心中,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又說心即是理,要在內心中尋找答案。

這比起程朱,王學當然又是變化。但是,連王學也會繼續變化,在下所想,只怕比王學更進一步啊。”

範弘道說到這裡,人群中頓時一片騷動的聲音。之前範弘道發言還在眾人預料之內,就算崇尚王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趕時髦的行為也能讓大家理解。

可是聽到最後一句,眾人不能不感到訝異了。王陽明的王學或者叫心學在當今已經夠先鋒的了,難道這範弘道的想法比王學還要先鋒?

範弘道沒在乎別人的反應,繼續說:“天理並非是獨立存在、先知先覺的,只能靠著吾輩尋找才會發現。而是先有人心,然後才有天理,既然人心會變,天理又為什麼不會變?”

徐博士問道:“若依你所言,人心有千萬,那天理也有萬千?”

範弘道繼續回答:“尊聖人之言為天理,用統一教條抑制凡人的人心,看似立論高遠神聖偉大,其實叫人失卻本心。若所有人都用聖人之理為自己之理,那就等於沒有理了。

在下有時候便想道,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處,人人心中自有天理,人人皆可為聖賢,何須聖人教導?”

旁邊有個同學忍不住質疑道:“若有凡夫俗子,只知道吃飯穿衣,這也是天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範弘道回答道:“吃飯穿衣為什麼不能是天理?若無吃飯穿衣,就會餓死凍死,這才是人之初心!所謂初心就是人最本源的認知,這種認知是最純淨的、不受外界干擾的自然真心。人只有不忘初心,由乎自然,才會找到一個人存在的意義,而天理就在其中!”

範弘道的話,有人能聽懂,有人不懂,但不明覺厲的感覺是少不了的。不免暗暗想道,就算是瞎編的,能瞎編出這麼一套理論也是個人才了。

此時有不少人躍躍欲試的,也想參加進來,與範弘道談論道理,但範弘道卻不想繼續了。

他就是依賴者上輩子,知道點隻言片語的東西,拋出來震動一下別人就行了,再往深裡說下去可就要露怯,所以趕緊見好就收。

範弘道對徐博士行禮道:“學生學問不深,平日愛胡思亂想,生出了這些念頭,今日談及理學,拋磚引玉,與師長討教而已。”

徐博士卻愣了半天神,然後才若有所思的對範弘道說:“你這不忘初心說的甚好,我也要仔細想想。若有所得,再叫你來印證。”

月臺下監生們不禁譁然,徐博士這是什麼態度?他竟然被範弘道的“歪理邪說”打動了?而且甚至還想著更深入去研究?

連範弘道本人也很意外,在他想來,徐博士故意提問自己,應該是受了指使,刻意針對自己來的,所以他做好了被訓斥的心裡準備。

既然左右也是被訓斥,那還不如拋出點與眾不同的東西裝逼,如果被罵了還能嘲諷別人看不懂自己理論。

可是範弘道沒想到,到了最後,徐博士居然對自己的胡謅一氣很感興趣的樣子,這是哪兒出了問題?一個看著六十來歲的老學究居然如此激進?

時習之露出愕然的表情,對著範弘道豎起了拇指。不能不服啊,連博士教官都鎮住了,這樣的猛人還上什麼國子監?是來體驗人生的嗎?

徐博士揮揮衣袖,離開了正義堂,回到博士廳公房去。作為一個年近花甲的老頭子,徐博士與同年進士們相比,他這算是混的很失敗的。他原來以為自己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平平凡凡的死去,身後也無人知曉。

但今天範弘道的先鋒理論,卻彷彿給他開啟了一扇窗戶,自己的人生或許還有希望。

如果依照範弘道的言論進行精心研究,說不定能創造出新的學派和理論,成為一個學術宗師。就算被視為異端,那也是個能青史留名的異端啊,總比像現在這樣默默無聞的死去要好。

什麼祭酒的囑咐,與青史留名比起來,都是浮雲。自己一個六十歲的老教官,本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還會怕祭酒給自己穿小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