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監丞姓秦,歲數四十多點,這個年紀到底算是老還是少,主要看其他引數。

四十多歲的官員,如果做到了三品以上,那就是青春年少未來不可限量;如果是四五品官員,那就稱得上年富力強,正當盛年;如果是七品,那屬於“春去秋來老將至”的範疇了。至於七品以下,不提也罷。所以在官場中,年齡老少是個相對概念,並不是固定到多少歲算老多少歲算年輕。

秦大人這個監丞就是七品,去年才從大興縣縣丞位置上被拿下後,又轉調來的。秦大人對此表示很失落。

雖然同為七品又帶了個丞字,但大興縣縣丞是主官副手,是衙門裡的堂上官,治理半個京師地面幾十萬口人。而國子監是個沒落衰敗的衙門,與建國初年時候的尊貴地位相比較差遠了。

而且國子監堂官是祭酒和司業,監丞只能算次一等的屬官。更不用說國子監監生一共也就幾千人,與大興縣幾十萬人口不能比。

至於秦監丞為什麼會從大興縣縣丞這個堂官變成國子監監丞這種屬官,一言難盡,反正與一個叫範弘道的年輕人有關係。

到如今範弘道也要來國子監了,羅祭酒將秦監丞找過來,就是告訴他這件事的。祭酒將監丞叫過來,專門告訴監丞有個監生要入監,聽起來很大驚小怪。

這說明,要麼這個監生有來頭,要麼這個監生與此監丞有恩怨情仇,範弘道大概兩者兼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羅祭酒嘆道:“這範弘道入監讀書的監生名額,是朝中申首輔推薦的,禮部已經給了文憑,我們不能不接收啊。”

秦縣丞一言不發,繼續聽著。羅祭酒又道:“但是王閣老非常厭惡範弘道,王鳳洲公可是王閣老的至交好友,被王閣老寄予了很大希望的,就這麼被範弘道弄沒了。對此申首輔只怕也會頭疼。”

羅祭酒語氣平平常常,純粹的敘述口氣,但是秦縣丞又不是官場小白,當然聽得出來其中意思——範弘道雖然是申首輔推薦來的,但是另一個大學士王錫爵卻很仇視他,至於申首輔那邊,有可能不會為一個小監生與王錫爵衝突,你自己衡量衡量其中利弊。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你看著辦。

秦監丞與範弘道有仇怨,秦監丞執掌校規風紀,在這兩種背景下,羅祭酒對秦監丞說“你看著辦”,用意不言而喻。

“下官知道了。”秦監丞告辭。

從祭酒公房出來,秦監丞站在月臺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很明顯的意識到,這是羅祭酒要利用他,暗示他衝鋒陷陣整治範弘道去。

但是,至少讓自己還有了被利用的價值,總比像一團垃圾那樣從刑部審過後丟到國子監要好吧?

至於後果,羅祭酒說的很明白了。申首輔不會為了區區一個範弘道與王錫爵王閣老發生衝突,只要你做的好了,你的名字就會留在王閣老心裡。

而且自己來國子監時間不長,這次也許算是主官考驗自己?畢竟執掌校規的監丞在監內權力不小,祭酒對監丞必須要上心。

按國子監格局,典籍廳、典簿廳、繩愆廳等部門都在彝倫堂後面,秦監丞從側面廊道走到彝倫堂後庭時,範弘道也恰好從典籍廳登入完畢出來。

所以兩人正好面對面的遇上了,對此範弘道非常意外,沒想到會在這裡碰上秦高業這個老熟人,真是有冤家路窄的感覺。

曾經的勝利者範弘道停住腳步,忍不住訝異的問道:“你怎的會在這裡?”

秦監丞很有涵養的喜怒不形於色,冷冷的答道:“託你的福,本官轉任到國子監來。”

範弘道無語,這不就是犯錯的官員換個地方繼續做官的傳統慣例麼?便諷刺道:“你還挺能運作,原來我聽說你要左遷到外地去,沒想到居然還能留在京師,想必也花費了不少人情。”

秦監丞繼續冷冷的回答說:“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只是得罪你而已,朝廷還不至於治本官重罪。”

範弘道忽然想起,秦高業當初是七品京縣縣丞,而國子監現有職務裡,似乎只有監丞這個執法官員是七品。他連忙問道:“莫非閣下調到這裡出任監丞?”

“不錯,本官現為國子監監丞。”秦高業答道。

範弘道頓時有點頭皮發麻,沒想到國子監裡還有這樣的坑等著自己。要知道,監丞可是管校規風紀的官員,類似於後世學校裡“教導主任”的角色,擁有處罰監生的權力。

雖然國子監近百十年權威蕩然無存,風氣極其渙散,管理不像建國初年那樣嚴厲了。但如果真跟自己較真,那也是個麻煩事情。

甚至不需要歪曲誣陷,只要秦監丞拿著紙面的校規校紀,一條一條跟自己嚴格落實,那就夠自己喝一壺了。

早知道是這個貨色當監丞,就該重新考慮是否來國子監讀書!範弘道不免有些後悔,可是名字都已經登陸完畢,後悔也來不及了。

他又恨恨的問道:“前陣子國子監有新監生入監典禮,祭酒、司業、博士等官員都在月臺上,為何不曾見你?”

秦監丞冷笑著答道:“如果本官出現了,讓你看到了,你還敢來國子監讀書嗎?所以之前本官不會現身在你面前,等的就是你登入完學籍。

王部堂在國子監過世後,本官還以為你不會再來國子監了,深以為遺憾,也沒想到你今日還會請君入甕。”

“你太陰險了!”範弘道忍不住叱道。

秦高業冷笑著說:“彼此彼此,本官也是從你身上學來的,簡直受益良多。”

回想起來,真的是受益良多啊。如果不是眼前這個年輕人,自己就不會成為京師官場的笑柄,隨著詩詞一起流傳;

如果不是眼前這個年輕人,自己女兒的婚事也不會告吹,直接被對方拒絕訂婚;如果不是眼前這個年輕人,自己還是威風凜凜的父母官老爺,而不是屈居在這裡當什麼監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