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郡主大庭廣眾之下,很不給察院面子,甩手走人了。範弘道對其餘鹽商問道:“還有沒有想走的?”

卻沒有人動彈,範弘道又問:“還有沒有想提問的?”

依舊沒有人響應,陳家茶樓裡外一片沉默,範弘道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新政就算是宣佈完畢,諸君就散了吧!”

這超級重磅訊息只需半時辰,就傳遍了司鹽城每一個角落,全城氣氛都變得有些不一樣了。有膽小的人害怕被波及,甚至收拾起行李,暫時去了外地躲避。

又過一天,形勢開始發酵。所有鹽牙子不等官府動手取締,就全部歇業,主動回家休息去了。

沒了主導餘鹽市場的鹽牙子,鹽丁手裡的餘鹽就立刻出現滯銷現象。按照察院新政,此時應該由各鹽商憑藉鹽引配額去收購餘鹽,填補鹽牙子離去後的空白。

這個時候,當今司鹽城裡份額最大、手握兩萬鹽引的鹽商“朱公子”卻對外宣佈,拒絕配額制,不會去收購餘鹽!

這個訊息又引起了一片譁然,這位據說很有背景的朱公子真的不會給察院面子啊!

連“朱公子”都不去吃第一口,別人誰又敢輕易上去?誰知道吃下去的是肥肉還是砒霜?

以史為鑑,太多利國利民的新政都會因為觸犯既得利益者,從而被打壓下去。往往在這種時期,首批嘗試者就會成為犧牲者。

他們只是賺錢養家的鹽商而已,不值得為了一些理想去冒險,寧可分潤不到好處,也不能去當犧牲者。

故而面對這種唾手可得的高額利潤,眾鹽商忽然變得很遲鈍,餘鹽依舊滯銷,彷彿有無形的大手直接掐斷了餘鹽的銷售渠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鹽業裡動靜不算小,官場上一樣有動靜。鹽運司以及本地州縣突然變得很勤快,也很大膽,各種奏疏報告忽然頻繁起來,有去京城的,有去省城的。

察院雖然沒有能力在各衙門派臥底,但是卻派了人在負責公務人員出行的驛站和公文傳遞的急遞鋪盯著。

所以察院對官場上的某些異動情況還是有所掌握,雖然不能知道那些公文裡寫了什麼,但猜也能猜出幾分來。

京城比較遙遠,反饋也緩慢,暫時不用想。但是才過幾天,從省城太原的反饋就到了,有山西巡撫行文到巡鹽察院。

行文說地方士紳官民上書到巡撫行轅,控訴郜御史“變亂成法,與民爭利,滋擾商旅,地方不寧”,所以巡撫告誡老御史該“謹慎行事,勿要一錯再錯”。

之所以是行文告誡,不是申飭或者命令,那是因為巡撫和巡鹽雖然有級別高低之分,但身份都是朝廷派到地方的欽差,沒有上下管轄關係。

所以從理論上,巡撫和巡鹽御史都是直接對朝廷負責,一般的巡撫沒有資格直接命令巡鹽御史做事,除非巡撫官銜加上“兼理鹽事”之類的字眼。

當然在實際運作中,巡撫作為封疆大吏、一省之長,實際權力極大,巡鹽御史經常也會服從巡撫權力,具體就全看巡鹽御史個人性格了。性格比較剛硬的巡鹽,可能還真就不鳥巡撫。

新政也宣佈出去幾天了,郜御史正好也藉著巡撫行文來到的機會,著急幕僚開會,將巡撫行文傳給眾人看了一遍。

無論什麼時候總會有鴿派與鷹派,老成穩重的魏安進言道:“眼下正是緊要時刻,最好集中精力用於關鍵地方,不要另外多樹強敵。

所以老大人還是寫信給撫院,詳細解釋其中曲折,剖析明白利益得失,爭取撫院諒解為好。”

鷹派的代表自然就是範弘道了,當場將巡撫行文摔在地板上,叫囂道:“老大人寫信給那撫臺老爺,上面只需有四個字,幹你屁事!或者是八個字,狗拿耗子少管閒事!”

魏安質疑道:“這種時候,還是不要意氣用事吧?”

範弘道答道:“那巡撫既然敢來信阻止我們,已經說明了他的立場!對於屁股已經坐歪的人,你怎麼解釋都沒用!

我們表現的態度強硬一些,並非是意氣用事,就是給別人看的!可以警告和嚇阻某些人,不要妄想胡亂插手進來!

不然的話,人善被人欺,只要態度稍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麻煩接踵而來!與其如此,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強硬拒絕別人插手!”

眾人只有一個“服”字,範弘道果然是範弘道,氣勢永遠是這麼足。

魏安諳熟官場執行,又提醒道:“話雖然是這樣說,可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巡鹽御史任期只有一年,如果今後老大人轉任在山西地方為官,那遇到巡撫可就尷尬了。”

從這方面考慮,那就不是公事,而是私人問題了。範弘道便沒法代替郜御史決定什麼,只對郜御史道:“都有道理,老大人自己考量吧!”

郜御史不置可否,又向眾人諮詢道:“原有鹽業牙人未經交割,便擅自歇業,致使餘鹽市場阻塞,應當如何處置?”

“所有鹽牙一概革除差役,永不敘用,發回原籍!”不用抬眼看,就知道如此剛烈的建議沒有別人,肯定還是範弘道提出來的。

牙人是官府任命的,身份上其實類比於吏員,是選拔放棄科考的讀書人充任,算是讀書人的一種差役。

他們本身已經失去了考取功名,又被革除差役,那這輩子就完全沒有踏入公門的機會了。

郜御史繼續不置可否,又拿起另一份文書,向幕僚們諮詢道:“當前最大鹽商朱公子聲稱,拒絕按照新政收購餘鹽,影響極其惡劣,又該當如何?”

別人不說話,不約而同看向範弘道,你範秀才若有膽就繼續剛猛。

你範弘道可以不怕地方官員,可以不在乎地方豪族,甚至可以毫不畏懼不直管你的巡撫,但你對從京城而來、傳說極有背景的“朱公子”,總該要有所收斂吧?

果然,範弘道不負眾望的叫囂道:“殺一儆百殺雞儆猴!察院理當下令,凍結朱公子的鹽引,嚴禁各鹽場兌現她的鹽引!

她不是想在餘鹽上面對抗察院麼,那就連正鹽也不許她兌支了,讓她知道鹽業是誰說了算,馬王爺有幾隻眼!”

眾人聽著殺氣騰騰的話,看著範弘道與天下人為敵的氣概,不禁齊齊愕然。這範大秀才心裡頭就沒有“妥協”和“安撫”這兩個詞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