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Ww W.『X S⒉②2.COM”鮑鴻笑道,“那些名士、清流雖然對於功名、利祿都不在意,但是對於聲名、身後名這個東西,可謂是極度苛刻的追求。完全是把文名看得比生命都要重要。”

“好個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霍光笑道,“這個事情探究起來,其實就是因為察舉制度的關係。正是因為對於舉孝廉制度的偏執追求,使得整個時代士人對名聲的追求也變得如此偏執。”

漢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即舉孝舉廉各一人。在兩漢通常的情況下,孝廉則往往連稱而混同為一科。孝廉一科,在漢代屬於清流之目,為官吏進身的正途,漢武帝以後,迄於東漢,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對漢代政治影響很大。

漢朝選舉制度是舉孝廉制度,特別注重名士對個人的評價,有時候名人的一句評價,就能立刻抬高一個人的身價。如名士橋玄評價曹操為“吾見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願以妻子為託”,曹操“由是聲名益重”;許子將也評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的名氣就大震了。

在這種品評人物風氣盛行的同時,東漢的正統儒家又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是清流派,一個是濁流派。濁者當然是汙濁的意思,濁流派主要指那些閹臣、佞臣。清流派主要是那些自我標榜繼承了儒家傳統的文人之士,其堅決不與濁流派來往。東漢宦官專權,清流與濁流的鬥爭激烈。所以,誰要是和閹臣、佞臣扯上了關係,就會從清流派下降為濁流派。像孔融、楊修、禰衡就屬於純正的清流派領袖人物,這一派的特是絕對擁護漢朝的統治,時刻都想著光復漢室,但是由於是文化人士,又標榜清高,不免落入“好名成癖”的深淵。

就漢末而言,早一批刷出名聲來的還好一,畢竟沒到這麼瘋狂的地步,可是派出一大堆的清流名單,也可見那個時候的風氣到什麼程度了。

在恆靈交替時期,黨錮災禍,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共相標榜,弄出了一個天下名士的排名,最高的號稱是“三君”,其次是“八俊”,再次是“八顧”,還次是“八及”,最次是“八廚”。

三君指竇武、劉淑、陳蕃三人,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人學習的榜樣;

八俊指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人,為“人之英”,即人中英傑;

八顧指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步八人,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為他人榜樣的。

八及指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八人,為“能導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導其他人學習三君等榜樣的。

八廚指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為“能以財救人者”,即不惜家財,救助有難者的。

當時人以這些人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懼被他們指責貶損,皆登門拜訪他們。

所謂清流,指那些恪守儒家基本信條的士人。漢末清流主將範滂與中常侍王甫辯詰,引孔子的話,“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自己“欲使善善同其清,惡惡同其汙”,這就明了清濁流涇渭之分的意義。他慨然嘆道:“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蹈大戮。”顯然,他以善惡之分表明了清流理想:以古聖賢闡明的善道規範自己的修為,抗擊現實中的惡勢力,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所以清流諸公,居廟堂,則勤勉朝政,提攜直士,用儒家大義,督促天子循道行事;處江湖,則指撥朝政,品評公卿,用自身的人品為世人樹立楷模。這種理想一時間應者雲集,“婞直之風,於斯行矣”,竟使“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

從這個規範要求之中,我們提取出一句話來明,以古聖賢闡明的善道規範自己的修為,抗擊現實中的惡勢力,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

中國歷朝歷代的知識分子總是容易扮演這樣的角色,因為標榜風節,不畏強御,臧否朝政,指斥當權者而深負清望的士大夫。

可以似乎每一個朝代走入衰敗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知識分子自的集合起來,欲挽狂瀾於既倒。無論出於什麼目的,也無論他們扮演的是怎樣的政治角色,也無論他們是否能夠客觀上推進歷史進程,總是有能夠代表知識分子良心的大儒出現。知識分子的良心是民族的脊樑所在,這句話並非虛言,然而,有一個簡單的道理,無論野心家、權宦甚至是起義軍領都明白的,無論想要做成什麼事情,都必然演變成,阻止其他人做其他事的強制行動。

清流人的內部總是劃分成,開通務實、勇於擔當的一代名臣和不切實際的慷慨之徒,當然也是有投機取巧的機會分子的。而結局每次都是大規模的屠殺和冤獄。

但是問題來了,對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士人來,以古聖賢闡明的善道規範自己的修為以及抗擊現實中的惡勢力,都是屬於自我主動能夠達成的目標。

然而,這兩條不過是表現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所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也就是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

如果僅僅是用很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也還不至於禍國,糟糕的是一邊用高標準要求他人,一邊沽名釣譽。

其實我認為道德標準這東西,定得太高反而無益,就像子貢贖人不取酬反而被孔子責備,認為阻人向善之路。脫離現實的標準只會讓大多數人達不到甚至放棄,而這樣一來,就能顯得“清流”之人高出眾人之上了。他們舉著這套標準去死諫皇帝,去彈劾同僚,同時又呼朋結黨,自我標榜,造成很壞的影響,完全是和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這個終極目標背道而馳。

一般的法叫捨本逐末,更有甚者可以是南轅北轍。的確,表面上看起來,你的確是在駕車的,實際上來,你特麼駕著車朝反方向前進,還美其名曰駕車非常努力,甚至可以為了努力駕車而捨棄生命。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你努力了半天其實就是把整個國家往火坑裡推而已。

前面的那批清流還算靠譜,三君那群人下野跑去潁川弄了個學堂,差就完成撥亂反正的任務。要不是曹老闆自己懵逼了,急著要做什麼魏王,順便還坑死了荀彧,最終如何還不一定呢。

但是越是到了漢末最終階段,可以是社會越來越浮誇,清流也越來越不靠譜。

就最耳熟能詳的清流代表‘孔融讓梨’吧。

《後漢書》卷七十《鄭孔荀列傳》介紹了孔融出名的3件事情:一,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門第高,是文化大族;二,孔融幼有奇才,“河南尹李膺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賓客,敕外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皆不得白”,而孔融偏偏要去“欲觀其人”,他就對門人是李膺的“通家”,並且一語驚人,被名士李膺評價為“高明必為偉器”;第三,他是個大孝子,救了張儉被官員察覺,與哥哥、母親爭著承擔死刑,贏得了清名。這3件事後,孔融就出名了。

孔融是清流派的領袖人物,所以,他始終要保持自己的清名,不願與濁流派為伍。他認為黃巾軍起義,主要是沒有做好教育工作,於是就“修復城邑,崇學校,設庠序,舉賢才,顯儒士”,但在那個天下分崩離析的年代,他的這種做法未免有些滯後。為了保持清名,孔融在領兵打仗時就顯得過分拘謹,往往不能標新立異、打破常規,所以不能取得勝利。

時袁紹、曹操勢力逐漸強大,而孔融知道二人終究是要篡奪漢室的,所以不願意投靠他們。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要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及其殺害。孔融自負於才氣秉性,立志平定國家的危難,因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沒有成功。

袁譚攻北海,雙方戰鬥自春至夏,戰士僅剩數百人,流矢像雨一樣射來,城內已經短兵相接。孔融仍然憑幾讀書,談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山東,妻兒都被袁譚所擄。

范曄孔融“才疏意廣,迄無成功”,雖然孔融被袁譚圍攻時顯得很“大度”,“融隱幾讀書,談笑自若”,但是“城夜陷,乃奔東山,妻、子為譚所虜”,終究有諷刺意味。

司馬彪也孔融“自以智慧優贍,溢才命世,當時豪俊皆不能及”,“然其所任用,好奇取異,皆輕剽之才,至於稽古之士,謬為恭敬,禮之雖備,不與論國政也”,孔融雖然標榜儒家正統,可是在政治上卻沒有什麼建樹,沒有什麼妙計良謀,只是愛虛名而已。

唯一的政績就是北海為相時期,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檄文,又親寫書札,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因討伐黃巾軍張饒戰敗,而轉保朱虛縣。慢慢集結官吏百姓被黃巾所蠱惑的男女四萬多人,再設定城邑,設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對待國人,就算只有一微的善行,也都以禮對待。國人沒有後代及四方遊士有去世的,都幫助安葬他們。因頗有政聲,被時人稱為“孔北海”。

這純粹就是靠各種亂七八糟的‘禮賢下士’刷出來的,真要什麼民生,恐怕很多地方官都能夠做到。當然,搞學校這個,就要考他的名聲帶起來了。但是,總的來,他沒有太多真材實料實在是沒錯他。

後來同年,漢獻帝遷都許昌後,徵召孔融為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會訪問召對之時,孔融常引證定議,公卿大夫都不過掛名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按照傳統的法,孔融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真要起來,畢竟他作為清流名士,一心忠於漢室,所以在各個方面和曹老闆唱反調。

但是,即便是政治鬥爭也是要看頭腦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唱反調就能夠有用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戰敗,一下子感到自己的人才還是緊缺,在6地作戰還可以,在水上作戰根本不行,離收復江南、統一天下還比較遠,於是就一方面整治水軍,“作輕舟,治水軍”,另一方面招攬人才。由於曹操出生寒門地主,屬於濁流派,因此,要想招收像孔融之類的清流派人物比較困難,況且清流派已陷入了有其言無其功的境地,所以,曹操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曹操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標準。

建安十七年,天子拜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建安十八年,天子策命曹操為魏公,至此,曹操代漢的心情更加劇烈,可這個時候,馬在關西作亂影響曹操的統一大業一時又制止不了,於是又歸根到人才的匱乏上,這才又布了第二道求賢令。這兩道求賢令的一個中心就是打破儒家道德取士的規範,“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不管是品德好的還是品德壞的,都予以錄用。

而在曹操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情況下,以孔融、楊修、禰衡為領袖的清流派仍然我行我素,空論朝政,建立不出功勳,提不出良策妙計,當然為曹操看不起,而且他們還經常侮辱曹操,為曹操所殺,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孔融之死不光是純粹的噁心曹操,和曹操不合作、和曹操有私怨,孔融之死,反映了漢末的品評人物已經落入了不能務實的深淵,好名成癖,透過品評人物已不能為朝廷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同時也表明了漢末清流派正統儒生,已經陷入了僵化的境地,不能權變,不能緊跟形勢展,已經不合時宜。

而現在漢末的局勢,十常侍或者外戚相對來比曹老闆要好上不少。而那些士人雖然經歷王莽的挫折和丞相不斷被殺的遭遇,依然沒有停止對於人間政治的美好理想的追求。當此宦官橫行不軌,天下怨聲載道的東漢晚期,他們奮起抗爭,誅殺並嚴懲不法的宦官子弟、親族,以此維護社會的公正和純潔,為生民伸張正義。

然而,即便是如此,連續兩次黨錮之禍,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果決的憤然而起,不顧個人‘罵名’,直接拿下這一切的根源,撥亂反正,盪滌汙穢,靖平天下,也不能霍光罵錯了他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