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行宮內,氣氛凝重。

萬曆七年,連續上疏三次,請求告老還鄉的俞大猷,病死在泉州老家,俞大猷之子俞諮皋,得知朱翊鈞南巡,前來獻書。

“陛下,這是家父,親自編寫的《洗海近事》、《正氣堂集》,家父曾說: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耳。”

陳矩把俞大猷書籍手抄本放到桌子上,朱翊鈞翻看著。

“借問浮雲雲不語,為誰東去為誰西,人生蹤跡雲相似,無補生民苦自迷。

功成拂袖謝明主,不然帶礪侯王亦等閒。”

朱翊鈞眼角溼潤,心裡就像被刺一樣痛。

“天地廣闊兮,大明億兆之地,竟容不下朕的俞將軍!”

“傳招:封俞大猷鎮海伯,南京禮部擬諡號,封俞大猷之子俞諮皋為督指揮使,俞大猷次子為指揮僉事。

命福建巡撫勞堪,為鎮海伯俞大猷建祠堂,祭於福建城隍廟,永充供養。”

“陛下聖明!”

俞諮皋痛哭流涕,叩頭謝恩:“謝,陛下!”

“聞鼙鼓而思良將,大明正是用人之際,鎮海伯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俞諮皋可願為大明效力?”

“陛下,父喪期二十七個月,家父去年八月卒,十七個月後,臣定會為大明赴湯蹈火,報陛下之恩!”

“鎮海伯平生之志,就是保家衛國,他知你為大明效力,也會欣慰,繁文縟節,和國家大義,孰輕孰重?”

“臣,領命!”

俞諮皋不再堅持,朱翊鈞說的有理有據。

“鄭奕!”

“在!”

“帶著俞指揮,熟悉軍隊的環境,他不懂的,你要儘快教他。”

“是!”

“你們下去吧,等會我還要接見南京官員。”

百戰功徒在,千秋夢不回。

縱觀俞大猷的一生,遠不止於戚繼光齊名,就戰功來說,他在戚繼光之上。

俞大猷人格高潔,於病態的大明官場格格不入,不正常的不是俞大猷,而是大明官員,

俞大猷一生,只求以自己的能力為大明建功立業,四為參將,六為總兵,兩為都督,但這過程的背後卻是,七次屈辱,四次貶官,一次入獄。

不管被罰被貶,忍辱負重,光明磊落,忠誠許國,他的一生奉獻給了大明。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舉人,被任命為千戶,守禦金門。

萬曆七年,俞大猷感年命不永,連續上疏三次,請求告老還鄉,回鄉後,不久病死老家。

四十五年的戎馬生涯,俞大猷用兵,先謀略而後征戰,眼光遠大,不貪近功。

一生所立之功,多被他人所帶領。

臨死之前,還建議朝廷訓練水師,多造戰船,保衛大明海疆,戰略眼光,不可為不遠。

現在俞大猷之子俞諮皋,為人類父,對大明忠心耿耿,絕非狡猾之徒,可大用。

跟在朱翊鈞身邊幾年,學會練兵之法,再回閩地,可加強閩、粵、贛三地之軍,再訓練大明水師,建造最新戰船,火炮精良,可使大明水師強上加強,此後往來貿易船隻,可為大明每年增百萬貿易稅收。

關鍵俞諮皋是他的人。

帝王不可因個人而動情,為俞大猷封伯,加諡號,建祠堂,永充供養,都是為了籠絡俞大猷在閩地、粵地、江西、廣西的名聲,可收服幾地百萬百姓民心,給世人心中留下聖名天子名聲。

俞大猷雖然在官場屢遭打壓,不過他在民間頗受愛戴,福建、廣東、廣西、江西,這幾地他都曾作戰過,百姓非常擁護他,俞大猷所到之處屢有大功,錦衣衛報給朱翊鈞,武平、崖州、饒平、……,大大小小幾十個縣,都為之立祠祭祀。

當百姓知道朱翊鈞封俞大猷伯爵,原來對俞大猷的擁護,就會轉移到朱翊鈞這裡。

為俞大猷封伯爵,還可以讓武將,更加忠君報國,為大明建功立業,提高武將待遇,打擊文官的氣焰。

此時看似不起眼,當越來越多的武將被封爵,文官勢力勢必會減弱。

關鍵要看朱翊鈞的態度。

看似簡單的封爵,實則一舉三得。

“皇爺,馮督公,還有申閣老在行宮外求見。”

“就他們兩個嗎?”

“馮督公還帶了兩個江南女子,長的可水靈了…,說是,要進獻給皇爺。”

“淨他麼扯犢子,一天天,腦袋都往這上面使,不是進獻清明上河圖,就是進獻柴瓷,現在又弄兩個江南女子,這是什麼意思?”

陳矩苦笑,江南女子還能什麼意思。

“趕緊把女人趕走,這裡是軍營,不是特麼的秦淮河畔,也不是什麼揚州瘦馬買賣地,以後誰再敢進獻女人、珍寶,朕要重重的責罰他!”

陳矩低著頭出去通稟。

“馮督公,趕緊把江南女人帶出去,皇爺發火了,以後不許進獻女人和珍寶,再有下次,皇爺要重辦!”

馮保快哭了,半年不見,皇爺變化太大,原來對宮女都要調戲,現在這水靈靈的江南女子,看都不看。

“遵旨!”

“來人!把這兩個女人帶走。”

申時行搖搖頭。

“臣申時行,拜見今上!”

“奴才馮保,叩見皇爺!”

“起來吧,請坐。”朱翊鈞一擺手,讓人拿椅子,上茶。

“你們辛苦了。”

“臣不辛苦。”

“前天去懿文太子陵寢,朕見陵寢破敗不堪,你二人再留南京些時日,修繕懿文太子陵,還有建治隆唐宋碑亭,治隆唐宋四字要鎏金,懿文太子陵要修繕一新,所用銀兩儘快報與工部、戶部、太常寺,朕回京時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申時行心裡早有準備,張居正不倒,他回京無望,這事又不能和馮保說,有些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臣申時行,遵旨!”

馮保愣住了,他回不了京,就是被拋棄了,修繕懿文太子陵,還有建治隆唐宋碑亭,立完清單,報於京城戶部、工部、太常寺。陛下回京就要到八月,批完再撥銀到南京,就要到九月,修完懿文太子陵,建完治隆唐宋碑亭,最快也要明年初。

離京一年,再想回就難。

在京城他是督公,在南京他就是修繕陵寢的差人。

“唉…,但願皇爺念陪伴十數年之功。”馮保在內心念道。

“奴才遵旨!”

“好,你們二人下去吧。”朱翊鈞一揮手,讓他們趕緊走。

出了行宮,馮保問申時行:“申先生,你說我還能回京嗎?”

“馮督公,修繕完懿文太子陵,就可以回京了。”

“但願如此吧。”

下午申時四刻,朱翊鈞帶領著軍營眾人,歡迎新兵入營。

“報告:一團副團長王基仲領新兵六千一百四十五人入營歸隊。”

朱翊鈞穿軍裝,還軍禮:“歸隊!”

朱翊鈞看著這些新兵,有些疲憊,從湖廣一千兩百多裡,來到南京,這一路有些辛苦。

對於入伍四個月的老兵,行軍一千多裡不算什麼,都會騎馬,就算一天負重行軍一百六十裡,也能堅持下來。

這些新兵在湖廣都是農家子,平時吃飯都吃不飽,營養跟不上。

“出征餃子,回營面,帶著新兵洗漱一番,趕緊去吃麵條,這都是老兵給新兵做的麵條。”

“是!”

原本開闊的軍營,來了六千多人,瞬間變的有些擁擠,從早晨開始搭建的帳篷,可以讓新兵睡個好覺。

謝大娃遇見自己的老鄉,開玩笑道:“村生,可以呀,現在當班長了。”

“臨時的,臨時的,副團長讓我們先帶帶新兵,大娃,給我看看新軍銃。”

“不給!”

“給我看看。”

“不給看,這是軍隊最新的軍銃,連長說回軍營就可以上刺刀,你回軍營以後也有新軍銃。”

“小氣。”

“哈哈,給你看,行了吧。”

軍營吃麵條,朱翊鈞也給新兵打麵條吃。

幾千新兵吃麵條的聲音,就像吃豬食的聲音一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