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沒銀,心裡發慌。

朱翊鈞這幾天檢視內庫清單,發現自己就剩十七萬兩銀子。

“內庫怎麼就剩這點銀子?”

張鯨委屈說道:“主子爺,您大把大把撒銀子時不說,現在開始埋怨起奴才來,山西撥下去五十萬兩,修繕太祖孝陵您又出銀十萬兩,還有上次賞賜給宮裡的奴婢們二十萬兩,這就八十萬兩,平時宮裡祭祀、慶典還有各妃嬪和公主壽誕,都要從內庫支銀子,今年戶部銀要九月才能撥下來。”

朱翊鈞每年工資八十萬兩,先帝工資一百一十萬兩,老道士工資一百六十萬兩。

除了孝宗以外,他的工資是大明最低的。

孝宗只有一個皇后,花費少一些,一年六十萬兩足夠他花的。

朱翊鈞現在養不少人,老道士還有先帝的妃嬪在宮裡還有不少,幾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還有兩宮太後,他的一後二妃,這都要指著他的工資養。

對於賺錢朱翊鈞有很多辦法,誰讓文官總招惹他,這次正好教訓一下他們。

“京城乃國之重地,現如今娼匪橫行,朕決定要整治這種不良風氣。天順年間如何做的,你可知道?”

要問大明什麼人有銀子,除了商人就是有功名在身的人,這些人都是青樓、妓院的大客戶,朱翊鈞準備來一次大掃黃、賭,在這些人身上籌集一些銀兩,以備不時之需,以後各地有災情,拿這些銀子去賑濟。

天順年京城出現大掃黃,由都察院牽頭,五城兵馬司負責抓人,按照《大明律》,官員嫖娼革職,永不錄用,有功名在身,革除功名,今生不得參加科舉。

現在京城比天順年間尤甚,青樓、妓院、還有以自家為場所收容婦女陪睡、陪喝、陪唱的三陪產業,更加過分的是這些官員和士子,經常光顧南院,女人都不能滿足他們了,開始走旱道,專門玩男人。

“張鯨!”

“奴才在!”

“東廠牽頭,錦衣衛、五城兵馬司負責抓人,官員和有功名在身的關進鎮撫司大牢,商人、軍民、還有這些女人,全部關進五城兵馬司牢房,教坊司也別放過,只要有官員和士子、舉人、秀才嫖娼、賭博,不管任何人,都給朕抓!”

“勳貴中公、候、伯本人,或者子弟,交給宗人府圈禁。”

“店面、房屋全部封禁,這些髒物統一收繳起來,告訴手下人,手腳幹淨一些,這事辦完,統一發銀子,誰敢單獨藏匿,給朕重重的辦!”

“皇爺,要是這些人反抗怎麼辦?”張鯨詢問道。

“官員有功名的制服他們,踢他們幾腳無所謂,把人捆起來,勳貴也一樣捆起來,其他像商人、軍民敢反抗,格殺勿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白!”

張鯨又問道:“主子爺,什麼時候開始抓人?”

“明日,酉時。”

酉時官員正好下班,能多抓幾個官員。

還有比掃黃、抓賭來銀子快的嗎?

這些人平時奢侈慣了,這次朱翊鈞就給他們來個一鍋端。

最低估計弄一百萬兩銀子,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次行動朱翊鈞還定個口號,正民間風氣,宣揚孔孟教化。

平時這些官員上奏疏罵他貪圖酒、色、財、懶,這次要是有人被抓,朱翊鈞就把奏疏還給他。

怎麼處置他們朱翊鈞都想好了,妓女、青樓女子、下水良家女子讓他們去做軍衣,從山東、河南購買棉花,從現在開始做棉襖、棉甲、棉鞋、棉褲、棉被、棉帽、棉手套,冬季軍營換裝有著落了。

還有火藥定裝包裝,二錢、三錢、四錢火藥包裝,把火藥篩成細小顆粒,在一包一包的用油紙包裝,這些活都不用體力,她們都能做。

憑藉自己的體力吃飯,比賣淫強多了,朱翊鈞要改造這些妓女,讓她們自食其力。

商人、強迫女子賣淫、還有強迫自家妻子、女兒、孫女的,嫖娼中的軍、民等,一部分去西山挖煤,製作蜂窩煤,一部分去製作玻璃,讓他們吹玻璃瓶,還有製作玻璃工藝品,表現好的減刑,表現不好讓他們挖五年煤。

蜂窩煤、玻璃,這都是賺錢買賣,還是獨家壟斷的,每年銀子嘩嘩的往他這裡流,朱翊鈞可能是最會賺錢的皇帝。

等等…,歷史上朱翊鈞也是最會賺錢的皇帝。

難道就因為這一點共同,就讓他穿越了?

朱翊鈞看奏疏,海瑞又給他上奏疏,想求見他。

六十六歲老人家,大老遠來到京城,還是朱翊鈞下旨讓他來的,現在已經來到京城十多天,也沒安排他,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

“召內閣三位大臣,還有吏部尚書到西暖閣。”朱翊鈞讓孫德勝去叫人。

這乾清宮光禿禿的,一點都沒有春意盎然的景色,樹木一點都沒有,看不到一點綠色。

“臣,拜見今上!”

“臣等拜見今上!”

“陳矩給閣老們上茶,閣老們都坐…,都坐。”朱翊鈞靠在榻上,笑呵呵道。

張居正、張四維…四人,看著今上這麼高興,張學顏問道:“今上,如何這般雅興?”

“閣老們不知,朕的丈人,為修繕孝陵,出銀五千兩。”朱翊鈞一揮手,讓陳矩把宗人府的清單拿給他們看。

內閣大臣、王國光都沒有想到,平時一毛不拔的藩王、勳貴居然已經出銀四十五萬兩,算上今上的出銀,總計五十五萬兩。

在清單中詳細記錄永年伯王偉,出銀五千兩。

“臣等為今上賀,各地藩王勳貴孝心志誠!”

朱翊鈞點點頭:“今天叫你們來,是有事與你們商量,朕的丈人無賜地,每月只領一百五十石祿米,算上平時朕的賞賜,這次出銀五千兩,恐怕家裡生活拮据,朕於心不忍,你們看賞賜朕的丈人什麼好?”

張居正一聽朱翊鈞的話,臉色馬上耷拉下來,今上大婚以後,總要賞賜丈人,這次又提起這事,不過念永年伯出銀五千兩的份,還是不好反對的。

“永年伯孝心體國,每月俸米可增至三百石,今上再賞賜一些金、銀、珠寶也就是了。”

朱翊鈞一聽有些不樂意,他是想給丈人一點地的,陳太後、李太後的父親都賜有良田,輪到他的丈人這裡,朱翊鈞想賜良田,朝廷大臣總要阻攔。

“王卿認為應該如何賞賜?”

朱翊鈞不再想問內閣,直接問吏部尚書王國光。

“今上可從皇莊撥出十頃良田,賜給永年伯,每月俸米增至三百石,金、銀、珠寶可少賜。”

一頃一百畝,有一千畝地,也算補償給老丈人的。

“嗯,王卿所言極是!”

“今上,不可過於賞賜,今日賞賜永年伯,後宮諸妃家人也要賞賜,來日皇后有孕,今上又如何賞賜?”

“張閣老,你說朕應該賞賜多少!”

“要是勳貴外戚都像朕的丈人這樣體量朕,朕何必每日操心,修繕孝陵這麼進孝之事,京城勳貴外戚還有不出銀的,這朕是對自個丈人偏心嗎?”

朱翊鈞一發火,張居正和其他人都聽明白了,外戚中武清伯李偉沒出銀,今上就差指名道姓了。

“今上可在皇莊賜永年伯田七頃,祿米每月三百石,金、銀、珠寶多一些。”張居正最終還是拗不過朱翊鈞。

“皇后乃朕之原配,與朕大婚兩年,可回孃家探望?”

“今上,萬萬不可!”

“今上,自大明以來,無一皇后回孃家過。”

“草,《紅樓夢》是騙人的,皇后就沒有省親的。”朱翊鈞在心裡吐槽。

“那麼朕與皇后在坤寧宮宴請皇后娘家人行吧?”

今上與皇后舉案齊眉,伉儷情深,大臣也可見於成,都沒有反對。

朱翊鈞並不喜歡皇后王喜姐,這次老丈人給他長了臉,有這種為他考慮的老丈人,他也願意對皇后家人好一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