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原本已經鬆弛下去了的戰場再次沸騰了起來,一陣陣急切的哨音,喇叭,鼓點,將青年軍、治安軍的戰士們驅動的迅速而又不混亂,在短短大概二十分鍾裡,已經集結了起來,擺下了戰鬥陣型,就等待敵人的到來。

這個時候,日子已經下午,早就已經過了吃飯的時候,龍致遠看了看遠方敵人來的方向,剛才發現敵人是在百里之外,就算過來還至少要有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此足夠吃飯的空間了,於是抓緊時間,立刻揮手讓後勤部的人給將士們送上可口的飯菜,畢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如果萬一遠途奔襲而來的敵人對青年軍是抱有敵意的話,到時候恐怕都沒有時間和空間留出吃飯的機會,必然又是一場惡仗,大仗。

看著戰士們席地而坐,大口大口吞吃著香甜的飯菜,龍致遠走在他們中間,時不時的和一個個老兵們打著招呼,開著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說一說他們的功績和一起共同拼殺的經歷,說真的也幸虧他的記憶力強悍,數千老兵之中,不說人人都記得,最少能記清楚超過七成人的面孔,就已經實屬不易。

而老兵們呢,被龍致遠點著名叫出來,說上一兩句,心中高興的不得了,尤其是在新兵蛋*子的羨慕之光中,愈發的帶著幾分傲氣和虛榮,心中更添了幾分效死之意,奮戰一個上午的疲勞也自然不翼而飛,覺得全身都是勁力。

往往普通士卒就是這麼簡單,只要能夠得到上司的尊重,不說上刀山、下油鍋這麼誇張,但將自己的性命託付出去,也算不得什麼,戰爭原本就是一個輕視生命的活計。不過,青年軍在這方面一直就做的不錯,不僅僅是龍致遠這麼做,從上到下的軍管體系,都是如此,所有士兵沒有吃晚飯他們一定不吃,所有士兵沒有休息,他們一定不會休息。

也正是軍官們個個以身作則,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才有了青年軍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才形成了一種自上到下的良好互動風氣,雖然在戰時有階級劃分,對於軍令自然是要嚴格加以遵守,絕不會有絲毫懈怠,但是私下裡,大家都有著如同親兄弟般的戰友情分,不分彼此,不分你我,是那種能夠將背後毫無保留交給別人的情感。

巡視完了大陣之後,龍致遠接到探報,敵軍在距離本陣大概五十裡的地方停滯下來,開始進行調整休憩的工作,只是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看清楚對方的旗號,這支神秘的軍隊沒有任何的旗幟,行進禁止,全靠號角呼應。

敵人在五十裡的前方停滯,這個不用多想,龍致遠心中也有數,作為長途奔襲的軍隊,在發現了敵人斥候的狀況下,一定是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將整支軍隊的狀態從奔襲轉化成進攻,要不然的話,胡亂,沒有組織的強襲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但是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對方的指揮的戰爭經驗絕對不少,一定不是什麼野臺班子的所在,想到塊兒,龍致遠的眉頭皺了起來,不過雖然敵人沒有打出旗號,但是來源他心中多少也有些數,說透了,草原之上,現在能夠隨隨便便的集中數萬人馬出戰?除了三娘子、扯力克等大汗王,又或是像科爾沁這種僅僅只有三五個的巨型部落之外,就再也找不出來了。

部落出兵一般來說,都要有比較長期的動員時間,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民兵化的存在,比如科爾沁他們的常備兵就是金帳武士和專業斥候隊,也只有不到五千人左右的規模。真正要論起來,只有扯力克、三娘子這種草原大鱷有錢,有糧,有資源的才能夠常備萬人大軍供養起來,專門從事對外征戰的工作。

那麼最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自己同科爾沁部落之間進行合戰的訊息,從時間上面看,只有扯力克、三娘子才會有這種動員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如此迅捷的反應,可是他們到來是為了什麼呢?是幫助青年軍,還是幫助科爾沁?這就讓人不得不多想著點了。

事實上,龍致遠並沒有揣測錯,對面奔襲而來的騎兵,不是別人,正是三娘子。當科爾沁對昌盛號商隊動手的訊息傳到了歸化城的時候,三娘子烏訥楚勃然大怒,要知道在眼下王位傳承的關鍵時刻,整個蒙古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都在合縱連橫之中,科爾沁這麼做,搶奪了被三娘子保護多年商號的物資,等於直接往這位蒙古最強悍女人臉上煽了一個大耳帖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三娘子來說,這一下真的很痛。前面說過,蒙古其他部落的貴族頭領和小汗王們,都不希望自己的頭上壓著這麼一位精明睿智的主人,更覺得三娘子常年把持大部分蒙古的貿易,這份獨食吃相太過難看,因此他們希望昏聵不堪的扯力克上臺,好讓他們能夠從中攥取更多的利益,因此相當部分的汗王、頭領都鼎力支持扯力克自立為王的動作。

這些貴族的勢力聯合起來極為強大,讓三娘子想將位置傳給小兒子,自己躲在後面垂簾聽政的計劃完全打破,陷入了窘迫的境界。在這種最困難的時候,科爾沁突然跳出來,將三娘子控制蒙古的經濟手段,昌盛號的貨物給奪了去,這更是讓事態雪上加霜。

要知道,蒙古的大小部落從來都是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的忠實信徒,對於他們來說,任何忠誠都是傳說中奢侈的神話,只有利益,只有強弱才是最直接,他們最信服的唯一鐵律。現在草原上所有的人都在睜大眼睛看著,看的不是青年城如何面對科爾沁,因為對於草原部落來說,青年城太遠,而且沒有太多的名氣,又不屬於蒙古勢力範疇之內,因此他們並不關心;現在這些蒙古部族汗王貴胄們,最想要看到的是三娘子面對科爾沁赤裸裸的挑釁,會有何種動作,能夠做出什麼樣的舉措進行回擊。

更何況拋開三娘子烏訥楚的顏面不談,就昌盛號本身的實力,以及每年帶給她的那麼多利益,數以十萬計的銀錢,以及各種物資掌控在手中,這一切就足以讓這個鐵娘子不得不站出來捍衛昌盛號,要知道捍衛它就如同捍衛自己一樣。

當前,在不管是利益,還是王位更替的空前的壓力之下,三娘子烏訥楚都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她除了閉著眼睛硬生生的吞下這羞辱的一巴掌,裝聾作啞當做看不到,就只剩下出兵征討這一條路了。如果是前者,裝聾作啞的話,恐怕立刻就會有無數的狼不再礙於過去的威望和恩德,直接撲上來將三娘子和她背後的所有政治勢力撕咬的粉碎;而如果是後者,怎麼出兵,什麼時候出兵,出兵要達到何種的結果,這就是關鍵性的問題了。

三娘子出兵必須要有一個幌子,換句話說,必須有大義支援,要不然很難服眾,萬一被有心人渲染成三娘子幫助外人欺壓蒙古本族,那麼必然在蒙古這個相對很排外的地域之中,必然會造成大批親貴同自己離心離德,最後白白便宜了扯力克哪個混賬小子。

當然這個事情對於烏訥楚來說倒是難不倒她,當初同昌盛號之間建立商路壟斷的協議,是有不少部族都在協議之上簽過字的,而科爾沁就在其中,僅憑這一條,就有了征伐科爾沁不信的理由,更何況,這次本來就是科爾沁的不對。

要知道在草原之上,由於蒙古部族物資短缺,道路不暢,流通性極差等弱勢,所以對於不管從任何地方來的商隊,總是加以保護,熱情接待,因為他們的存在就等同於蒙古部族的生命線。也正是由於如此,在蒙古族內部,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所有的蒙古部族,對於商隊絕對不能進行侵害和劫掠,要不然人人得而誅之。

而這次科爾沁冒天下之大不韙劫掠了昌盛號,雖然假託馬匪的名義,又是在科爾沁草原勢力範圍之外,但是只要能抓住證據,就能讓所有的人閉嘴,因為科爾沁人犯了大草原所有部落的禁忌。哦,你說什麼?沒有證據?呵呵,這是笑話,只要能夠打敗科爾沁,沒有證據,也就自然有了證據,而且你想要有什麼樣的證據都不是問題。

所以大義理由,都不是關鍵問題,對於三娘子來說最關鍵的是什麼時候出兵,以及怎麼出兵。歸化城現在有三股勢力,才相互保持平衡,扯力克、三娘子、其他蒙古貴族聯盟,但既然是平衡就代表著相互之間牽制,相互之間保持嚴密互相監視的態勢。能夠保持均勢的力量,說透了不是靠嘴皮子,而是手中的刀子,現在大家的兵力基本持平,你吃不下我,我吃不下你,這才有了表面上的平靜,一旦哪一方出現了大的疏漏,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要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三娘子是不會想到打破均勢給人以可趁之機的。

要知道在這種態勢下,三娘子如果倉促大張旗鼓的出兵,萬一扯力克下了狠心,要拼個魚死網破,直接奔襲她的部族,那麼她的老窩都被人端了,還談什麼王圖霸業?不是扯淡麼?所以她必須想出一個穩妥的辦法,瞞天過海,等到征伐過後,大勝之後,穩固了自己的位置,自然沒有任何人敢挑釁自己的存在。

三娘子不愧是非常有智慧的女人,很快就被她想出來一條計策。每日用一定數量的牧兵替換一定數量的常備正兵,當替換完畢之後,全營警戒,在本部營陣之內作出一副磨刀霍霍的態勢,讓人覺得她正在全力備戰,要用武力威懾其他兩股勢力,以得到最終的王位。

當另外兩家得到了這個訊息之後,必然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也一定全城備戰,將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三娘子的營寨之上,在嚴密封鎖消息的情況之下,至少能夠保證半個月的時間不出大的紕漏,有了這個時間差,三娘子就能突襲科爾沁,趁著他們和青年城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從背後給上狠狠的一刀,讓他們知道知道這鐵娘子的厲害。

更何況,同時也可以讓青年城的哪個毛頭小子的魁首,知道知道她三娘子到底有幾分手段,到時候,在大勝的威懾之下,能夠有基礎同對方談一談條件,將每年商務上的利潤再調高幾分,誰也不會嫌手上的銀錢多而燙手不是?

因此,三娘子嚴格按照計劃開始實施作戰策略。現在他沒有打旗號的趕路突襲,就是為了讓訊息能隱瞞下來,拖延時間,避免太早被人揭穿了真相,讓扯力克等人有所動作,不過這一次出征到目前為止都非常順利,不管是調換兵力,還是奔襲途中,亦或是對合戰地點的情報探索,都非常的到位,讓三娘子覺得這次出征一定是必有斬獲,會讓那些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知道知道,她三娘子依然寶刀未老。

但是,這個份如意算盤卻在她親率大軍趕到離主戰場百里的區域的時候,被徹底打破了。剛到百里之外,就有前軍哨探回報,發現不知名裝束的斥候,這讓三娘子心中的警惕之心立刻高漲了起來,科爾沁人穿著打扮她自然清楚,既然是古怪衣飾,那麼除了青年城之外肯定是別第二家了。

雖然她是女子,但是軍旅生涯卻是不短,可以說南征北戰的大大小小打了無數次的戰鬥,對於斥候的使用心中極為有數。這斥候是軍隊的耳目,沒有了他們的存在,也就沒有了冷兵器作戰時期的情報來源,所以觀看一支軍隊的斥候是否犀利,就要看兩種狀況,一種是戰鬥時期的戰場遮蔽能力,第二種則是準戰鬥狀態下的偵察能力。

戰鬥時期的斥候偵察一般都是在方圓三十裡之內,畢竟超過了這個範圍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有什麼突發狀況,很難將訊息及時的傳回給大本營,而及時將敵人的斥候消滅乾淨,遮蔽對方的偵查手段,這才是斥候應該做的工作;

而非戰鬥時間的斥候,哪自然前出百里,甚至是幾百裡都是常態,畢竟那個時候的偵察任務、方式、以及手段和時間都相當的充裕,肯定細緻、深入敵後獲取更多的情報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判斷,似乎青年軍和科爾沁人似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打的難解難分。

所以三娘子很糾結,到了現在只是碰到了青年軍的斥候,而科爾沁人完全看不到。這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兩邊根本發生合戰,自己得到的情報有誤,來得太早;第二種情況,則是合戰已經結束,青年軍大獲全勝,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因此才能將斥候撒出來這麼遠,加強對周邊態勢的偵察活動。

如果是前者,科爾沁、青年城這兩方的大戲還沒有開鑼,對於三娘子來說可就有些不情願了。要知道,如果不能趁亂對科爾沁人進行偷襲的話,正面對決科爾沁這種大部落,必然會有相當數量的損失,而眼下是三娘子最需要加強實力的時候,她又怎麼可能甘心將自己的兵卒送到正面戰場上面去白白送死,讓自己的實力消退呢?

而如果是後者,青年軍依靠一己之力將科爾沁迅速打敗,那麼她就要仔細考慮一下這裡面蘊含著何等的資訊。要知道科爾沁可不是那種只有小貓兩三只的部落,而是整個蒙古草原上首屈一指的大部落,想要將它打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真的如同自己揣測那樣,那麼對於青年軍這支武裝的認知,三娘子的過去就是完全錯誤的,而這支軍隊身後所代表的政治勢力,也從一介商人,自然而然的上升到了能同三娘子平起平坐的地位和身份,那麼她對待其的態度和方式肯定要有所轉變。

而有著如此強悍的盟友,從短期看對於自己是相當有利的,轉化了自己被扯力克、蒙古大貴族合理壓制的局面,有了一個強有力的外援支援,而且還是極其富有,能帶來大批物資,促進草原經濟發展的援手,更是能增加自己的話語權。

當然,如果從長期看,這個強勢盟友的出現,對於整個蒙古草原上的政治態勢走向,未必是什麼好事情。要知道臥榻之邊豈容他人鼾睡,更別提蒙古草原上的經濟掌控在對方的手上,想來日後蒙古草原,恐怕會在這個鄰居日益強大之後,而變得更加的動盪不堪起來。

當然對於三娘子來說,這不是後話,哪怕青年軍勝利了,勢力壯大,也是另外一說的事情,對於她說當務之急是扯力克和蒙古貴族,如果真的將這兩股勢力打壓下去,完成了對於整個蒙古部族的整合,力量凝聚起來之後,青年城就算打敗了科爾沁人,在三娘子的眼裡面還是不夠看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