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書說道真定府集結的人馬成分複雜,很多不是總兵府的親兵。這說起來可能有人要有疑問了,既然人李成梁李總兵能有八千親兵,為什麼古言興不能有?大家都是總兵官麼,等級一樣自然待遇也應該一樣。很簡單,這是因為地域不同,哪兒是關外,所謂天高皇帝遠,李成梁身在遼東,蠻族不時扣邊,幾乎一年打十來次仗如同家常便飯一般,所以李成梁的親兵八千那是沒辦法的事。要是按照朝廷的規制,李成梁這也算是犯了王法的,總兵最多只能有八百人的衛隊,當然大家對這種狀況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說話,只是預設而已,特殊事件特殊對待罷了。而李成梁對外可不敢宣稱自己有八千親兵,要不他怎麼會沒錢豢養這些下屬要依靠昌盛號來週轉呢。話說回來這裡是關內,是大明的心腹之地,你一總兵能擁有八千親兵,你想幹什麼?定你一個謀反哪是板上訂釘的事情,怎麼都跑不了,所以真定府的總兵古言興古大人他只有八百的親兵,是一個都不敢多。

真他娘的痛快,古慶餘又美美的咪了一口,這酒夠勁,正當他盤算著要不要回去到時候在叔父面前給哪位送酒的瞎眼陳美言幾句的時候,屋子的門簾一掀,進來一個人。古慶餘感覺有人進來,立時勃然大怒,要知道他怕元八爺知道自己躲著喝酒,刻意在外面安排了人手防衛預警,有人看到元八爺來了立刻通風報信,省得到時候自己被人抓住把柄,告到叔父哪裡,免不了吃一頓瓜落兒,這外面的守衛就這麼稀鬆,說得好好的,咋就放人進來了。

但等古慶餘看清楚進來的人是誰之後,頓時消了脾氣。這個人他可是惹不起,想當然,外面的兵丁也惹不起,難怪悄無聲息的就放了進來。進了屋子的整個人也不多話,似乎皺了皺眉頭,習慣了一會兒屋中的昏暗,也不外道,直接就在古慶餘身邊坐了下來,直接弄過一個酒杯,拿起酒罈,倒了滿滿一杯,接著咕咚一口就一飲而盡,接著閉著眼睛,緊閉嘴唇,片刻之後,張大嘴巴,呵一聲呼出一口酒氣,砸吧砸吧嘴唇,嗡聲嗡氣的說了句:“這酒夠勁,我說,古老二,你小子不地道啊,有這麼好的酒藏著掖著不拿出來,吃獨食,真不是玩意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話一說,古慶餘也不敢翻臉,只得訕訕的笑了笑,心裡面有些怒氣,但是想了想他還是壓了下來,畢竟這些人對某些事情還是有用的,自己什麼身份同他們計較犯不著,於是小心翼翼的陪著笑臉說道:“瞧你說的,我說王七哥,你要真看上了這酒,哪就拿去,你我兄弟之間還講這個麼,一罈子酒算的什麼,你喜歡哪是抬舉弟弟,有什麼不好說的。”對面的人呵呵的笑了起來,沒有鼻子的面孔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那麼詭異,讓人看了毛骨悚然。

是啊,古慶餘說起來也算是個衙內,怎麼就能對面前的這位漢子如此沒有脾氣呢。要知道古言興沒有兒子,自然就一直把這位兄弟孩子看成後代,古代可不是現代,無後是大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在明朝就有一門兩挑的習俗,所謂一門兩挑其實就是兄弟兩個人其中一個沒有後代,而另外一個有兒子,有兒子的這個兄弟他的兒子將會繼承兩家人的財產,而等到他生了孩子之後,他的孩子將分成兩支,分別繼承父親和叔父兩個人的財產,這就叫做一門兩挑,這種性質的繼承在古代來說是延續自己血脈的一種方式,也同樣得到了朝廷的認可,所以一些世襲的職位都是可以這麼繼承下去的。因此作為一門兩挑的物件,古慶餘從骨子裡面是個衙內的事實是不可改變的,而這真定府之內除了皇帝陛下的神武衛之外,其他的兵丁都是由他叔父管轄,換句話說這些人都要在他叔父手底下混飯吃,他為什麼還會對進來的這位面孔沒有鼻子的漢子如此害怕?

哪是因為,這位被割去鼻子的漢子他的身後有一支隊伍,這支隊伍在大明是獨一無二的,在真定府之中也有一個響亮的稱號叫做割鼻軍。其實說是割鼻軍,倒也不是說這支軍隊裡面的人都沒有鼻子,而是說這些人都是犯過營規的刺頭,要知道明朝的營規紀律是非常殘酷的,動不動就插箭遊營,那都是輕,要是犯了重規自然是要割去鼻孔,削去耳朵之類的刑罰大有人在,而這些人失去了面部器官的人自然心裡會不平衡,要麼會變成膽小怕事,要麼會變的兇殘無比繼續犯禁,如此兇悍的士兵就這麼殺了也是可惜,而不管,那麼他們就會成為兵營之中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真定府的總兵為了和諧軍營環境,就把所有犯禁之後的士卒組成了一支營隊,人數多寡不定,作為衝鋒陷陣的頭一批,換句話說就是敢死營。你還別說這辦法相當不錯,在幾次邊軍輪戰的過程之中,這幫割鼻軍們各個悍不畏死,都立下了大功,大放異彩。可問題隨之而來,這幫人各個因為犯了營規身體殘缺,要知道按照大明的規矩殘廢是不能為官的,所以這幫人沒有辦法提升官銜,也就自然斷了功名的心,那麼你要馬兒跑自然就要馬兒吃草,總不能你叫人拼命不給人好處吧,於是上官們只能拿出重金獎賞這些割鼻軍們,這一來一往就成了慣例,割鼻軍的獎賞是所有普通軍隊的三倍還多,只要你悍不畏死,只要你敢戰,戰後死不了的話,賞錢自然大把,這麼一來很多不怕死的邊軍故意割去鼻子,又或是觸犯營規編入割鼻軍之中,如此割鼻軍漸漸成了氣候,由原先的數十人,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近三百人的規模。這幫人是人憎鬼厭,沒人敢招惹,在他們的眼裡面只有錢,你上官只要給錢,幹啥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合理的事情,所以不少官員都習慣性的使錢給他們讓他們成為黑暗中的打手,這種事情幹多了,官員們發現這些人的存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畢竟黑暗之中他們需要這麼一股力量,至於銀錢,對哪些大人物來說算不得什麼,只要能讓某些事情順溜起來,利用這股力量除去一些眼中釘,肉中刺,花些銀錢又算得了什麼呢。因此割鼻軍他們的桀驁不馴,他們的兇惡,他們的視財如命,反而成了最好的保護色,這只畸形的隊伍就這麼保留下來了成為了一種河北軍頭的特色,一代一代的沿襲下來。

古慶餘作為一個軍事世家的衙內,自然非常清楚這幫凶神的來歷,也知道他們的來歷,他雖然有些紈絝,也沒什麼本事,但並不是傻子,他知道對付這些人可不能用慣例的哪些威風,他們在乎的就不是這些,他和他的一班手下就是一群瘋狗,是一條不要命的主兒,從來他就不知道死是什麼。對這種人,你用權勢,用地位去壓榨他,哪簡直就是放屁,這些東西對這種人來說是一錢不值,他們在意的只有錢,除了錢還是錢,除了利益還是利益。自然古慶餘不敢去得罪這幫煞神,他清楚的認識到得罪了這幫腦袋別到褲腰帶上兇人,自己能得到什麼呢?這幫人是爛瓦罐,自己是瓷器罐,完全沒必要去招惹他們,你就算最後殺了他們又如何?不但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自己最後除了惹到一身騷之外什麼也得不到,有了這種覺悟,他自然對這些人敬而遠之,不時打著哈哈,小心翼翼的不去觸動他們的底線。

王七品著衡水老白幹醇厚的酒味,對對面古慶餘的態度感到滿意。是,他承認,割鼻軍的弟兄們是一群兇人,這些兇名也是有緣由的,哪是因為他們都是殘缺之人,姥姥不親舅舅不愛,所以割鼻軍的弟兄們才必須團結,必須有勁一起用,有力一起使。作為一名軍中被公選出來的首領,他從前輩老首領手中接過割鼻軍的旗幟的時候,他就有過承諾要帶著這幫不幸的人活下去,活的更好,活的更長久。想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就必須要動腦子,這個黑暗的,人吃人的年代,不動腦子的人都早就已經化為路邊的野草,或是進了野狗的肚子裡面。沒錯,對外人來說,割鼻軍是兇殘,冷血,桀驁的,是不講道理的瘋子,可這些對於王七他們來說不過是一種保護色罷了,要沒有這些面具,恐怕割鼻軍早就被人吃的渣都不剩,成為一抔黃土。所以為了活著他們必須兇殘,為了活著他們必須冷血,只有讓大人物們覺得自己有了利用價值,割鼻軍的弟兄們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