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說道龍天羽帶著鐵衛完成了燃燒水寨船隻的任務,接著帶著一眾屬下對戚家軍如何剿滅海匪的戰鬥進行觀摩。

明朝騎兵的武器,除了弓箭以外,基本都用長柄眉尖刀,這種長柄眉尖刀長1點6米左右(刀刃長60釐米,柄長一米左右),既能劈砍,又能突次,同時具有矛和刀的雙重威力,是騎兵非常好的長柄武器,所以就成了明朝騎兵的制式武器,雖然明朝人還不明白什麼是制式,但他們的騎兵普遍是裝備這種武器。尤其在明朝這種無法缺乏馬匹,無法將騎兵從娃娃抓起的年代,大明王朝的騎兵技術普遍都不算高,裝備長柄眉尖刀是因為,如果使用長槍的話,在騎馬戰鬥的時候,一隻手牽馬繩來控制馬跑的方向,只能用另一只手作戰。當兩軍混戰的時候,因為長槍基本都在米以上非常長,一隻手用長槍的話,用不上力氣非常難以刺到敵人,而沒有嫻熟的技術,嚴密的戰陣訓練,是不可能將長槍的威力發揮到最大,相反一隻手用刀的話,可以輕鬆進行劈砍,非常方便,所以明代的騎兵多選用刀來做自己的攻擊武器是有其原因和道理的,這個道理就是它的易用性。

眼前這只騎兵戚家軍,夜不收,他們不但武器上的選擇更有多樣性,與傳統明軍大有區別,而且他們衝鋒起來雖然沒有青年軍的鐵衛們講究次序陣型,可他們蘊含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和節奏。從進寨這短短時間的戰鬥來看,很明顯這些騎兵都有衝寨的豐富經驗,而且相互之間的配合非常的熟練。當這批次騎兵衝進寨中,原本聚成一大群的騎兵立刻裂變成了三、五人一支的戰鬥小組,這五人的小組,形成一個標準的倒三角形狀,也就是古代常說的倒錐形陣,前面兩人一人拿長柄眉尖刀,一人握長槍,中間兩人手握短刀等近一些近戰武器,而最後一人手上則是持著弓箭不時放射,幾個人之間相互配合的非常完美。這只戚家軍的作戰機制非常符合騎兵的特色,流動的具有鮮明的特色。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站在河檢寨的高臺之上觀看戚家軍的作戰方式,他們會發現,戚家軍從衝入寨中開始,從頭到位都沒有停留一次,就是循著路途不斷的前進奔跑,三五人一組看到敵人聚成團之後,立刻撲上去衝散敵人,殺傷敵人,一擊之後絕不停留,立刻奔回迴圈的佇列之中,而在其身後的三、五人形成的戰鬥小組會很自然的跟著前面一隻隊伍的步伐,衝出佇列對被前一批次衝散的敵人進行絞殺,同樣一擊之後也不停留依然迴歸本隊,就這麼循環往復的不斷衝殺,迴歸,繼續衝殺,再次迴歸,海匪與部分的倭人再是厲害,在集體的戰術運用之下,迅速土崩瓦解,路面上的敵人如同冰雪一般就被消融的一乾二淨,剩下匪眾不是躲進屋子裡面,就是已經跪伏在地乞求饒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著戚家軍的戰鬥模式,龍天羽點了點頭笑了,不錯,從這只戚家軍的狀態來看,是相當的不錯。戚家軍的這種戰鬥模式,很明顯,龍天羽並不陌生,這是學習蒙古人的戰鬥習慣再加上針對戚家軍自己特色改造變化出來的戰術。戰鬥小組的分配就和戚家軍傳統的鴛鴦陣一樣,這是結合了當年戚家軍在南邊沿海一帶抗倭的經驗加以改進,依然是遵循,長短結合,遠近結合的手段,長短武器的缺點互補,以達到最終能夠利用兵器優勢大面積殺傷敵人的目的;而迴圈跑動戰鬥,一擊不中立刻奔回佇列之中進行下一個波次的戰鬥,這種手段就是吸收了蒙古人傳統的騎射所創造出來的戰鬥方式,在騎兵作戰中也是一種高效常用的殺傷敵人的手段。

當然,這些並不是龍天羽最看重的,他最看重的不是這個,而是戚家軍的士卒們在戰鬥中很明顯都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這種戰術素養尤為難得。要知道一隻軍隊深入敵營衝寨最怕的就是敵人聚集在一切進行有組織的反抗,而騎兵更是如此,因為營寨的阻擋作用,讓騎兵的流動性大大降低,當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最終將會失去大半的威力成為敵人的靶子,所以衝營,破營的突襲不在於殺傷多少敵人,而是要在心理上壓迫敵人,給敵人造成混亂,最終透過製造這種混亂,讓敵人進入無法抵禦的心理狀態之中取得最後勝利。戚家軍的士兵在衝營的過程中,都非常的熟悉這些必須要掌握的要素,尤其是在敵人數量未知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他們根本不給任何敵人集結的機會,在戰鬥過程中,所有的戚家軍都非常清楚打擊的先後次序,優先衝殺聚集的人群,再下來才是落單的敵人,這種進退有序,條理分明的作戰方式,讓龍天羽徹底瞭解這支隊伍的秉性和特徵。同樣他也歡喜異常,要知道這麼強的軍隊能夠被他納入掌握之中,他不由得在心中再次感謝朝廷的哪些腐朽官僚們,沒有他們,就沒有這支強軍的歸屬,也就沒有了自己去摘桃子的行為,要知道眼前的這些人能夠如此熟練的掌握殺人的技巧和陣型,養成如此深厚的戰術素養,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磨練和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才能養成的,而自己不需要任何的投入就直接收進了懷中,如此划算的買賣天下間哪裡還有第二份呢?

路上的敵人被清肅的差不多了,戚家軍已經重點包圍起幾間聚攏了敵人的房子,不再流動作戰的時候,龍天羽回頭看了看眼中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王五和鐵衛們,說道:“好了,剛才戚家軍的弟兄們用行動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讓我們知道他們的厲害,眼下就要看我們的了,弟兄們,咱麼可不能讓人小覷啊,拿出看家的本領,讓人知道知道我們也不是混飯吃的。”說完,吩咐王五,留下十人看守馬匹,其他的人全部下馬變身步兵去攻擊藏匿在屋子裡面的敵人,並且派人去通知呂爍告訴他注意,屋子裡面的敵人不需要他們管了,他們只要圍好敵人,不要讓敵人跑掉就算完成任務,剩下的事情交給鐵衛們來完成也就行了。

呂爍自然很明白龍天羽這番安排的苦心,一則自己的這些屬下可不是什麼步兵,各個都是夜不收,也就是說是大明王朝的專屬騎兵,要知道這些騎兵叫他們在馬上與人一爭長短哪和任何人呂爍都有自信,但是要是叫自己手下的這班手足下馬去作戰,當成普通的步卒使用,這對於呂爍來說他卻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手下失去了馬匹就是去了一半的作戰能力;二則,從器械防護上看,自己的手下都是棉甲,而且由於朝廷對於戚家軍軍械的剋扣早都已經破爛不堪,同龍天羽這幫身著完整半身板甲的武士們相比,防護能力絕對是相形見拙,差的老遠,要是真的逐屋進行攻防戰,恐怕會出現大面積的傷亡。

呂爍是同這幫海賊們打慣了交道的,他知道愈是到後面的海賊,愈是最頑強的,最兇悍的,也是最狡猾的,這些人從來就不在乎生死,對於他們來說死亡似乎只不過是一種新的輪迴罷了,所以死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同敵人一起去死。眼下將敵人趕入屋中,這就已經是趕狗入窮巷了,敵人在絕望的時候一定會拼死一搏的。正是如此,他雖然明白龍天羽的良苦用心,但也有些擔憂鐵衛能不能適應同海匪的高強度慘烈戰鬥,可當他轉頭看了看身著已經走到身邊的鐵衛們,立刻吃了一驚,這些鐵衛一部分依然是穿著板甲,而且不時半身板甲,是全身板甲,手中持著巨大的鐵錘,如同一尊巨靈神一般讓人不得不仰視,看上去就威風凌凌,殺傷力可想而知,膛目結舌的呂爍推斷這些重甲騎士必然是攻堅力量,最先發起戰鬥的人。

而另外一部分的鐵衛已經卸下了板甲,換上了更加靈活,分量更輕的鎖甲,也就是俗稱的鍊甲。這種鎖子甲是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的攻擊,主要的作用還有對弓弩的防禦,這種盔甲非常靈活,但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防刺殺,一旦敵人用捅,或是衝刺的動作,盔甲的防護能力將會大大降低。可眼下對於這些鐵衛來說卻是不怕,他們手中沒有重型兵器,每個人手持的都是短兵武器,還有一個小型的盾牌,盾牌的中間帶著一個突起的圓刺,以呂爍的眼光自然明白這麼著甲是為了讓戰士能夠靈活的在狹小的空間裡面殺傷敵人,他們肯定是第二批次進入屋中的戰士,在前面的重灌鎧甲武士開道製造混亂之後,這些人跟在後面殺死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至於鐵衛們腰上綁著一條牛皮腰帶,腰帶上插著不少瓶瓶罐罐的東西,這些呂爍就不知道有什麼用途了。其實最讓呂爍大吃一驚的並不是對這些腰帶上的瓶罐,真正讓他吃驚,眼熱,甚至乎產生了一絲嫉妒的是這些鐵衛穿的盔甲。(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