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家家的,大人在說話,誰教你亂插嘴的?”胡順唬著臉說道。

“胡老叔,童言無忌,孩子說的是實話,別罵他。”田義趕緊為小孩子辯白。

“恩公,我可擔不起老叔的稱呼。老漢我虛長您幾歲,如果您不嫌棄的話,就叫我一聲老哥吧。“胡順客氣道。

“那胡老哥您也別跟我客氣叫我恩公了,就叫我田老弟吧。”

田義見胡順的年紀估計比自己大不了太多,只是終日勞作比較顯老。於是就順勢答應了。

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拉近,彼此間的話題就開啟了。於是胡順也沒有了之前的顧忌就和田義說起了家裡的情況。

”我們家,七個大人,三個小孩子,一共十口人。家裡有祖上留下來的二十畝地,每年種一季麥子,夏收之後再搶種一季豆子。”

“每畝地,一季能收一石麥子還要靠風調雨順,沒有災情。收的豆子也不多。”

“那糧食夠吃嗎?”

田義此時已經幫胡小弟刮完痧,於是就聽著胡順的講述,時不時的問一下問題。

“哪裡夠吃,以前麥子和豆子收了之後,就換成便宜的雜糧,勉強能讓家裡人不捱餓。可是大牛、二牛娶了媳婦生了孩子,就不夠了。所以又佃了黃老爺家裡的五十畝,這一大片就是佃他家的地。”

“今天我家老婆子,帶著媳婦和兩個大點的孫子,在自己家的地上種豆子。我呢就和三個兒子帶著小孫子過來這邊搶收麥子。要不是為了搶農時,也不會頂著這麼毒的日頭在地裡幹活......”

說完胡順看著不遠處大片的麥田,被風捲起的層層金色麥浪沒有給他帶來任何豐收的喜悅。他呆滯空洞的眼神裡,依然是看不到一絲絲對未來的希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田義聽完胡順的講述,也在一旁默不作聲。聽著胡順的故事,就彷彿是在講述自己進宮以前家裡的事,一切都是那麼的相似。

家裡人口多了,原來的田地產出不夠吃了,怎麼辦?只有買田、開荒、佃種別人家的田地三條路可走。

買田要有閒錢,光靠土地的產出積累買田地那是很難的。開荒朝廷鼓勵,有時還會組織流民發給耕牛、農具、種子等。開荒出來的田地也有三到五年的免稅的優惠。好的荒地,都已經被開得差不多了。新開荒的生地農作物的收穫低得可憐,投入和產出根本不成正比。

所以只有一條路好走,佃種別人家的土地。佃種土地,想要獲得和自有田地相同的的收益,必須付出雙倍的勞動力。

隨著一代代的繁衍,不斷開枝散葉。富農變中農,中農變貧農,貧農變成了純正的無產者佃農。

“那地租高嗎?稅交多少?”田義接著問到。

“地租五成,這些地是黃老爺投獻在上林苑名下的,不用交稅。”

“黃老爺前段時間和我們都打了招呼,說皇上派了人正在勘查上林苑的地界,叫我們最近千萬不要亂和陌生人說話,所以先前老哥我才對田老弟失禮了......。”

胡順靠近田義壓低了聲音和田義悄悄的說道。

田地投獻,果然是田地投獻。整個上林苑的邊緣地帶,已經被投獻者的土地包圍。人家是千方百計找門路主動把田地送到上林苑名下,哪裡會和你有邊界糾分呢?

田義覺得事關重大,一定要查明情況後趕緊向皇上稟報。看到胡小弟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於是他婉言謝絕了胡順請他到家裡面作客的邀請。把解解暑藥交給胡順,並交待了服法之後,就帶著隨從們馬上離開了。

......................

“皇上,根據明查暗訪,並調出上林苑的舊檔查閱。上林苑周邊有將近10萬畝田地是近五年內投獻到上林苑的“。

乾清宮會客室內,田義正向萬曆彙報著上林苑田地投獻的情況。

剛開始萬曆聽到上林苑周邊已經被投獻土地包圍,竟然沒有一宗土界糾紛的時候,感覺象是蓄力已久的拳手,盯準目標猛的揮拳,結果卻打到了空氣。

原來計劃是要上演一場高舉反腐的大旗,打擊一批貪官,民眾喜獲補償,最後皇家愛民如子,相互謙讓,其樂融融的大戲。

結果前戲、中場都是穩穩當當,進行得順利。到了最後壓軸大戲歡樂大結局的時候,卻沒了對手,這戲就沒辦法往下唱了。

“10萬畝?竟然又這麼多?我記得原來上林苑總共不過40萬畝的地。”

萬曆被田地投獻的數量給嚇了一跳。他清楚的記得,就在嘉靖年間才狠狠的整頓過一次田地的投獻。不過當時打擊的重點,是那些勳貴們接納的田地投獻。沒想到才短短最近五年間,僅是上林苑一地就又出現這麼大的量。

這些主動投獻人難道就是地主家的傻兒子?好好的把自己擁有的土地獻給別人。這些人其實聰明得很,他們只是把土地的所有權掛靠在有免稅免役特權的權貴官員等人頭上,而把實際的經營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上。那些接納投獻的權貴官員,則從只收取一些好處費。

嘉靖年間開始以銀代役,役銀的徵收物件其實是兩個。一個是十六歲以上的成年人,另一個就是土地。一戶擁有五十畝以下土地的免徵,五十畝土地以上,每五十畝當作一個成年人來徵收。

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自然就不划算了,又不能把土地劃整為零分散到多人持有,那他們就開動腦筋想出了投獻的辦法。在北方投獻的物件是那些勳貴莊田和皇家的皇莊。在南方的投獻物件則是那些有免稅特權的官員仕紳。

大量土地的投獻就造成田畝正稅和役銀的流失。但是田畝正稅和役銀都是有徵收定額的,徵不足了,那就只有攤到其他田地上去。以致於正常納稅的田地要承擔的稅銀越來越重,然後就又更加劇了土地所有者的投獻熱情,就這樣不斷惡性循環。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萬曆深知土地投獻是導致大明亡國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最後壓軸大戲沒有了對手來演,那就拿他開刀吧。我先不清別人的,我清我自己家的,你管得著嗎?

“田義,你找人放出風去,就說皇家在上林苑要有大動作。打算把屬於上林苑的土地收回,再重新劃分給那些種戶和養戶。我就不信那些投獻的人會不急著把地收回去。”

萬曆雖然要對投獻土地開刀,但並非不講究戰略戰術的硬剛。而是先採取打草驚蛇的方法,先嚇走一批人。唉,這辦得是什麼事呀,明明我不想要,這些人還非得硬說是我的,既然說是我的,那就由不得你們做主了。

“皇上,您是打算清理上林苑投獻的土地?萬萬不能這樣做呀......。”田義聽到萬曆打算對上林苑的投獻土地動手,馬上就跪下來勸阻。

萬曆看到田義竟然反對自己清理,心裡非常驚呀。隨即心裡產生了一連串的疑問。難道田義會不知道投獻的危害?難道田義打算為那些投獻者代言?難道自己看錯了人,田義並不可信?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