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義一行來到大樹下。一下馬,眾人都迫不及待的解下水囊猛灌了幾口。此時大樹下,早已經有一老人帶著一個四五歲大的小孩子在乘涼。

小孩子看見有一群生人過來了,就躲到老人家的身後,只探出頭來,用一雙大眼晴看著這些陌生人。

田義喝了水之後,用袖子擦了一下嘴邊的水漬,然後走到老人的邊上笑著說道。

“老人家,打擾了。我們路過這裡,天氣太熱了,想在這裡歇一歇。”

那位老人只是禮貌的對著田義笑了笑,並沒有回話。田義也不管那麼多,一屁股就坐在老人邊上的一塊大石頭上。

“老人家,今年夏收的收成怎麼樣?”

田義看到就在不遠處,有幾個人正頂著烈日在地裡割麥子。老人的身邊有水罐和好幾個碗,估計那塊地應該是老人的家耕種的。所以就順著這個話題問老人。

“還行吧,就是混個吃飽肚皮。”

老人家回答得很敷衍,說話的時候,還把身子不自覺的往遠處稍挪了挪,語氣和眼神之中明顯帶著警惕。

老人家一下就把天給聊死了,田義也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接話,就乾脆先靜靜的坐著,不斷用袖子給自己扇著風。

時間伴隨著樹枝上的一聲聲蟬鳴流逝,田義估計要是再問什麼問題,老人肯定也不會搭理自己。已經休息得差不多了,就準備招呼大家出發到其他地方看看。

就在他們準備出發的時候,突然在割麥子的地裡傳出一片慌亂聲。緊接著就看見,兩個人抬著一個年輕人,跑到了樹蔭下。老人看到這個情形,就趕緊迎上前去幫忙抬人,小孩則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哇哇大哭。

“爹,趕快倒碗水給小弟喝,小弟中暑氣了。”

“沒看見在救人呀,還不趕緊挪個地方。”

年紀大一點的那個男子,剛把年輕人放在地上躺著,吩咐完老人去倒水,就衝著田義大叫。

“不能馬上灌水,先把他的衣褲脫了,給他扇風,中了暑氣救得不對是會出人命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快去把藥拿過來,把我們的水囊也拿一個過來,那裡面的水加了鹽。”

剛才那個男子,被田義這麼一喊,反而愣住了。田義則不管他那麼多,趕到緊去解那人的衣褲。解開衣褲之後,就輕輕抬起那個病人的頭,翻開眼皮看了看,用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大牛,你還愣在那裡幹什麼,趕快給你小弟扇風呀。”

“二牛,你也別跟個木頭一樣的,快去幫幫這位先生。”

於是兩個人就在田義的指揮下,把病人平放,找東西把頭墊好。一個負責扇風,一個負責用布沾溼了,給病人擦額頭和腋窩等部位。

田義從隨從手中接過藥,在病人的鼻孔前各倒了一點藥粉,然後對著鼻孔猛的一吹。很快就可以看到地上的病人的意識已經恢復,眼皮可以微微睜開了。

田義看到病人已經有了意識,就拿起碗,從水囊裡倒出一小碗淡鹽水,扶著病人小口小口的餵給病人喝。

“爹,小弟醒了,小弟醒了。”

大牛興奮的和正在邊上哄孩子的老人說道。老人聽說病人醒了,趕緊扔下還在輕聲哭泣的孩子,跑到病人面前。

“爹,我沒事了,現在就是覺得混身沒力氣。”病人用虛弱無力的聲音對老人說道。

老人見病人已經開始好轉,一根緊崩的神經終於放鬆了下來,緊接著兩眼就馬上溼潤起來。因中暑氣死去的人,老人不是沒有見過,這次兒子能被救活過來,那真是全靠了這位路人的搭救。

“先前老漢太失禮了,恩公不但不計較,反而出手救了我兒子的性命,老漢我感謝恩公的大恩大德。”老人一邊說就一邊跪下給田義磕頭。

田義趕緊把老人家扶起來說道:“老人家,不必客氣。我常年走南闖北在外奔波,所以經常會備些隨身的藥物。也是你兒子命中有福,是中了暑氣。要是其他的什麼病症,我也無能為力。”

田義為了隱瞞身份,只有撒了個謊。其實那藥是宮裡的宦官為了防中暑一到夏天都必備的藥。在宮裡當值的宦官,要講究宮規禮儀,到了酷暑天氣,衣著也是要裡裡外外都整整齊齊,而且當值的地方不一定都是陰涼之地。

到了夏天,被熱暈中暑的當值宦官不在少數。所以宦官們大多都會隨身備著一些急救解暑的藥物,自然也會一些急救之法。

藥是太醫院根據”諸葛行軍散”的古方,改良之後配製的。用的是薄荷腦、柿霜、枳殼、安息香等藥物研磨成粉。用的時候只需要吹進中暑病人的鼻腔,即可讓病人復醒,病情緩解之後還可以用此藥內服完全治癒中暑。

“你們幾個還站在那幹什麼,還不快過來謝過恩公。你們也這麼不懂禮數?”老人起身之後,又衝著兒子和孫子喊道。

於是接下來又是一番下跪磕頭。

田義原來就想和老人家攀談,瞭解一些情況,可是老人家開始根本就不搭理他。現在有了這番際遇,他自然會勞勞把握好這個機會。

“老人家,現在您的兒子已經舒醒,性命應該是無憂了。但接下來還需要刮痧去除暑氣,正好我也會點。”

田義看了看病人的情況,接著說道。

”我看他現在恢復得還可以,如果現在扶他回家又要被日頭曬,我就在這裡幫他刮痧吧。”

老人家聽了自然大喜,人家把自己的兒子救活了,已經是大恩德了。根本不敢奢望還會接完全治好。聽到田義肯再次出手治療,那自然又是一番千恩萬謝。

於是田義一邊幫病人刮痧,一邊就和老人家聊開了。

“老人家,家裡都有幾口人,種了幾畝地呀?”

”恩公,別叫我老人家了,我擔不起。我姓胡,叫胡順。那是大兒子大牛,那是二兒子二牛,這是小弟”。

“那小弟肯定叫三牛。”這時田義順口說道。

“不對,我三叔就叫小弟。”

這時,正由田義的隨從陪著在一邊玩的孩子,突然說道。

“哈哈哈哈...是我想岔了。”

田義此時並不覺得尷尬,而是被正確答案出乎自己的意料給逗樂了。老大叫大牛,老二叫二牛,老三卻叫小弟。太有意思了,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田義在心裡默默的想著這句話。上林宛邊界勘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似乎已經呼之欲出了。可是田義還需要事實來證實自己的想法。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