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帶著一群宦官在皇宮裡溜達著,看到萬曆只是想安靜的走走,張維就很識趣的一直默默跟隨。

此時萬曆緊繃的神經已經慢慢的放鬆了下來,看著已經偏西的太陽斜照在一座座巍峨高大宮殿的琉球瓦上,泛起的一層金光,地上的投影加上天空已經出現的晚霞,不由得在心裡感嘆到:

“多麼美麗而壯觀的畫面,可惜不久就要進入黑暗。此情此景,多象歷史上的萬曆時代。是大明王朝最好的時代,也是開始走向沒落的最壞時代,更是使中華文明慢慢走向衰弱,逐步被其他文明所超越的重要轉折。“

”漫長的幾百年黑暗屈辱歷史,直到中華重新覺醒,透過一百多年好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使中華文明復興崛起,這個過程雖然可歌可泣,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父親的犧牲、父親戰友們經常聊起的各種不甘,自己在軍工系統體會到的各種封鎖的憋屈,一幕一幕不斷浮現……”。

一瞬間萬曆豁然開朗,好象找到了自己來到大明的價值和意義。

“自己附身萬曆,那可以說是高起點,高配置。比起那些穿越成一窮二白的絲主角來說,那可以說是全方位碾壓。至少不用勞心勞力的想辦法掙錢,不用去抱某些勳貴的大腿獲得保護,不用討好皇帝、皇后,隨時準備著被拉去踢兩腳,擰耳朵。自己搞出個小發明,還得藏著掖著生怕被別人惦記。

我可是從21世紀過來的大明萬曆皇帝,要說發展科技生產力,我一個數、理、化、金屬冶金、機械加工、高分子……多門專業課程必修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隨便拿點東西出來,那不是妥妥的大明黑科技。要說治國理政,張居正現在搞的這套考成法,在現代能員工咬牙切齒、痛不欲生的kpi考核面前那就是個小學生水平,要知道我的腦袋裡可還裝著先進的n個思想,n個理論……。

要說和那些御史言官們掐架互懟,那咱也是從論壇的腥風血雨裡歷練出來的一把好手……。要說軍事,那可是我的老本行……。我還就不信,如果自己來自21世紀的先進理念和科技還不能把大明帶上國富民強的道路,那還真不如學著歷史上的萬曆,躲到後宮陪老婆抱孩子玩……“。

萬曆越想越興奮,當年在論壇上“激揚文字、指點江山、鍵盤在手,天下我有“的豪情壯志湧上心頭。

就在萬曆浮想連篇,血脈噴張,欲罷不能、恨不得馬上就擼起袖子改天換地的時候,一個不太那麼和諧的聲音從他的腦海裡浮現:”哈…哈…哈…,你是鬥不過他們的……。“

”他們是誰?是太后老媽?是張居正?是馮保?……..“,猶如一桶冰水淋下讓萬曆冷靜了下來。仔細想想自己當前的處境,雖然是皇帝,但要想乾點什麼隨心所欲的事情還真的幹了不。

先說這萬曆的太后老媽,在她眼裡除了讀書學習,一切玩樂遊戲都應該是異端,都應該被燒掉。而且萬曆登基以後,太后就以皇帝年幼需要照顧為名,根據張居正的上疏所請,移居乾清宮。可以說除了上朝聽政、講讀之外,現在萬曆所有的時間都在太后老媽的眼皮子底下。想乾點什麼小發明創造,那妥妥的就是玩物喪志,不思進取,少不了一頓暴揍。

張居正就是一個嚴厲的班主任,帶領著一群講官老師負責萬曆的學習教學,不光是上課時嚴格,還時不時的把在講學時不遵守紀律、學習進度沒跟上什麼的透過大保姆馮保向家長打小報告。

這馮保嘛,就是大保姆,雖然現在不用親自照看萬曆的飲食起居這些小事了,可出了乾清宮不管是上朝聽政還是文華殿講讀,都跟在身邊,更象是太后老媽的代言人或者是一雙眼。

就這樣三個人形成了一個鐵三角,把萬曆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看護著。現在設身處地的想想真的有點可憐歷史上的萬曆了,原本他還熱切的期盼大婚之後親政,自己能當家做主。可是這個穩定的鐵三角一直把他困到了二十歲,直到張居正去世,難怪歷史上的萬曆有這麼大的怨念。

萬曆一邊走著一邊思索著:“這個局應該怎麼破呢?唉呀媽呀腦瓜疼、腦瓜疼、腦瓜疼,唉呀媽呀腦瓜疼……。我靠,這某音的洗腦神曲也太歷害了吧,我都穿越了這神曲都還餘音繚繞。”

想著想著萬曆發現自己怎麼跑題了,趕緊回到正題:“鐵三角、鐵三角….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要破掉三角形的穩定就只有打掉一個角,破壞其穩定結構,那打誰呢?好象憑現在自己的力量,誰都打不了,不被反打就不錯了。用打掉一角的思路來解不對,走不通……。”

萬曆發揮著自己工科男的邏輯思維,象解數學題一樣的試圖破掉這個局,猛然發現,他自己走進了一個思維誤區。

“我靠,真是笨死了,破壞三角形穩定性的辦法又不是只有打掉一角一個辦法,難道我就不能圖形重構?在現有的三角形任意一邊的直線之中加上一個點,再把這個點拉出來,原來的一條直線就變兩條線,穩定的三角形不就變成了不穩定的四邊形了嗎?不穩定了,那我不就有機會了嘛。哇…哈…哈…哈,我真是個天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這個點怎麼找呢?這個點一定要成為自己的助力才可行,可別到時候加入這個點,鐵三角變成了鐵網,那就作繭自縛了。”萬曆思考著整個大明王朝的幾股勢力,不斷權衡利弊,一個最好的答案呼之欲出。為了驗證實自己猜測,他停下腳步對著張維說道:“張伴伴,如果朕欲行一事,對我大明的將來有利,但此事恐不為母后所喜,那朕該如何是好?”。

張維沒有馬上回答,思量了一會,說了幾個字:“陳太後娘娘”。然後再接著說:“此事對大明有利,如能再說服李太後娘娘,那此事豈不更美?”。

萬曆此時心裡樂了,想到:“這張維還真是保對了,裡面的道道他門清。同時也提醒了自己,和自己的太后老媽得多溝通交流取得支援。政治嘛,不一定非得是你死我活,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自己的敵人搞得少少的,這才是鬥爭的不二法門,看來這宮裡大有人才呀。”

“仁聖太后陳娘娘,史書上記載不多,在明史上自己的生母李太後有單獨列傳,可這位陳太後卻沒有單獨列傳。那些史學家們根據史料記載把李太後是研究得相當透徹了。這位陳太後娘娘,絕對是一個被忽略了的人物。

萬曆的老爹隆慶皇帝還是裕王的時候,結髮妻子李妃(也姓李)去世了,陳太後娘娘被選為繼妃,那也是名正言順的正妃。萬曆的生母李太後,十五歲是以宮人的身份進的裕王府,分派服侍的就是當時還是王妃的陳太後。

陳太後無子且體弱,這李太後怎麼就以宮人的身份就爬上了裕王的床?呵呵,這裡面如果陳太後不默許甚至是的配合,那怎麼也不會相信。

李太後肚皮爭氣,給裕王生了朱翊鈞、朱翊(liu)兩個兒子,而且都還長大成人了。裕王登基後成為隆慶皇帝之後,陳太後被封為皇后,李太後也被冊封為貴妃。

當萬曆被冊封為太子之後,陳太後名正言順的就成為了萬曆皇帝的嫡母。雖然陳太後因為勸諫隆慶不要太沉迷於女色,被隆慶皇帝所不喜,一度移居偏宮居住。但萬曆皇帝給陳太後例行的請安卻從來沒有中止過。

萬曆皇帝登基之後,陳太後和李太後同時被冊封,雖然說明面上馮保和張居正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這樣的大事,暗地裡陳太後不點頭或不認可,只要露出那麼一絲絲口風,這大明朝不怕死的御史言官還是很多的,而且還是這麼一個能讓自己青史留名的大題材。那自己的老媽李太後能不能得到太后的位置那還真不一定。

陳太後出身於錦衣衛實職的副千戶之家,那也是中高級軍官的家庭出生,要說起政治頭腦從小耳濡目染,的確是不能小看。

而且從今天處罰張維和自己想休假的這兩件事情來看,只要陳太後發了話,李太後基本都會順勢而為。不管從哪方面分析,這陳太後絕對是自己要引入的那個點。“萬曆透過分析得到答案並在張維那裡得到驗證之後,就開始謀劃下一步的行動。

萬曆隨口問道:“張伴伴,今天是什麼日子了?“。

“皇上,今天是萬曆三年二月初三壬申日“。

“萬曆三年二月初三壬申日?萬曆三年二月初三壬申日……….”就在萬曆叨咕著的時候,《神宗實錄》當中一條不起眼記載突然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一個可執行的計劃也慢慢成型。

“張伴伴,時候不早了,派人稟報陳太後娘娘,就說朕今天晚上想到陪她老人家用膳。再派人稟報李太後娘娘,說朕晚上在慈慶宮用膳,用完膳後請李太後娘娘到慈慶宮一趟,朕有要事和兩位太后商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