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麼是末位淘汰呢?”張居正急切的問道…….。

萬曆已經從眾人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絲熱切的期望。於是接著說道:

“所謂末位淘汰,與那量化指標相輔相承,相互呼應。考核的事項量化成分數之後,自然就可以根據分數進行彙總排名。例如在一個省範圍之內,可按月、按季、按年對各級官員進行排名。每個考核週期前兩名嘉獎,末位的兩名處罰。至於最終考核是按年還是按三年,總而言之就是把板子打在後兩名的pi股上……。這就是量化指標末位淘汰……。“

“把板子打在後兩名的pi股上……。把板子打在後兩名的pi股上……。“張居正暗自在心裡不斷的重複著這句話,一瞬間猶如醍醐貫頂,一下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對呀,以前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呢。每次只淘汰最後兩名,這一下就可以把那些抱團反對的官員打散,誰會相信自己就是那後兩名呢?自然對考成的牴觸和反對就小了很多。再說了,一個省那麼多個府縣,只處罰後兩名,其他安全的官員會和這兩個被處罰的官員抱團嗎?那是想都不要想,大家已經是處在相互競爭的位置上了……。

“陛下英明啊,這個法子老臣覺得十分之好,既顯示了陛下的仁德之心,又於國有利,此乃兩全之妙法……。”

葛守禮首先發聲表示支援,他沒想那麼多,只想著不要打擊面過大,搞得整個官場反對聲一片就好了。可是,他老人家的想法還是單純了一些……。這個末位淘汰法在前世可是讓很多公司的員工在各種考核面前欲仙欲死,把人性琢磨得太透徹了。

“那如果實施這量化指標末位淘汰,各級官員們又開始鬆懈了那該如何?”忠厚的呂調陽非常擔心,考核力度減弱之後那些官員們會不會開始比爛,反正還有比我差的呢,不著急。

“呂閣老,在此法之上還可以加上一條最低基數。例如稅收入庫達不到七成,不管他是第二還還是第一,都應受到處罰……。”張居正答到。

一層窗戶紙被捅破之後,張居正憑著多年的從政經驗,已經迅速的在腦中把這個法子的執行細節進行了完善。

“首輔大人說得對,田畝正稅七成的入庫率我相信這天下大多的官員只要稍微用點心,那就不成問題。如果七成都達不到,那處罰起來,也就怨不得人了。“王國光也跟著說道。

作為戶部尚書,他更怕出現稅收入庫下滑的情況。從現在的稅收入庫情況來看,也是剛剛達到了平均七成的水平,只要有託底的基數,他就不擔心了。

“還可以把這考核排名定期公佈,下發各地,我看誰願意自己的大名落在這後兩名之內……。“禮部尚書萬士和也不失時機的開口說道。

“我靠,這招狠毒。這不就是把月榜、季榜、年度榜給搞出來了,如果把這個殺器再用上,那這個新考成法就更有意思了……,想想某點那些網文大神們哪個不是被這些榜逼得不得不努力碼字更新,再想想有了這個榜之後那些官員們未來的將會有什麼表現……。“萬曆聽到這裡,心裡在偷偷的樂著暗爽。

“還要定下規矩各道御使監督,不能讓官員們為了排名不惜橫徵暴斂,轉嫁負擔於平民百姓……。“葛守禮也趕快補充。

接著兵部尚書、刑部尚書也紛紛開始提出的自己的建議。一時間文華殿內議論之聲不絕於耳。坐在一邊沒怎麼說話的馮保,一時間也想不明白,這皇上腦子裡怎麼會想出這麼一個法子來,這幾位大人都被這個法子引得如此這般。

看到殿內的各位大臣紛紛議論的情形,萬曆心裡十分的欣慰。今天坐在這裡的各位大臣,哪個不是當代的精英份子,哪個會看不清楚大明當前的時局。象今天這樣求同存異商量著解決一個問題,這才是幹事的樣子,不是很好嗎?。

萬曆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看著殿外的太陽,估計已接近正午,想著是該回乾清宮吃飯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這副十二三歲的小身板,正在長身體,總是那麼容易餓。

萬曆清聲咳嗽了一聲,提示各位大臣們。然後說道:“朕的法子已經說了,具體怎麼辦,各位商量著來。太后娘娘還等著朕呢,朕先回宮了。天已經正午了,各位就在這吃了飯再走吧……。“

各位大臣立即起身謝恩。

馮保吩咐人去安排好酒飯,就隨著萬曆離開了文華殿。他們的腳剛離開文華殿門口,就又聽見裡面傳來了一陣陣激烈討論的聲音……。

萬曆回到乾清宮剛換好衣服,李太後娘娘已經透過馮保得知了萬曆上朝時和在文華殿的表現。那高興之情是溢於言表,平時為了威嚴端著的一張臉也掛上了笑容。當得知自己兒子在上朝時鎮定自若,和大臣們商議時能侃侃而談,說出的辦法得到大臣們的認可和稱讚,已經隱隱的有了皇帝的氣勢,作為母親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皇上,快給母后說說今天上朝和文華殿的事,母后想聽聽……。“

用膳的時候,李太後也是一個勁的給萬曆夾菜。邊吃飯還一邊問萬曆,那情形就象隔壁的李大媽,遇上了傳聞中的當事者,恨不得馬上想從當事者口中證實和打聽傳聞的詳情。

萬曆一下也是反應不過來,在原有的記憶裡,和李太後一起吃飯,都是拘謹得歷害,各種規矩禮儀要遵守。遠不如和陳太後一起吃飯來得輕鬆隨意。今天這李太後是怎麼了?

“母後,事情是這樣的……。”

萬曆把發生的事情給李太後講述了一遍,李太後聽得是既高興又專注,而且絲毫沒有放過每一個細節的打算,在講述時不斷發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萬曆心裡哀嘆道,看來八卦真是每個女人的天性,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她是太后還是平民……。

“那皇上是如何想到這個法子的?”萬曆講完,李太後意猶未盡的問道。

“是咱家祖傳的。“

萬曆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說完就後悔了,怎麼就把前世愛說的一句口頭禪給說了出來,現在話也收不回來了,想想接下來怎麼圓吧……。

李太後一下怔住了“難道是太祖爺託夢時給皇上說的?還是皇上最近看《永樂大典》悟出來的……。”她不斷的在自行腦補。

看到李太後只顧自己想事,沒有繼續再問的的樣子。萬曆的心也放了下來,心想:“祖傳的也沒什麼不好,如果再問大不了再往太祖爺身上推唄……。”

就在萬曆和李太後母子其樂融融的吃著飯的時候,慈慶宮裡陳太後也得知了發生的事情,不禁喃喃自語道:“託太祖爺顯靈,各位祖宗保佑,看來我大明是中興有望了……。“。

吃了中飯,萬曆想到自己的賺錢大事還沒開始,也就沒有了午休的睡意。今天文華殿的討論,讓萬曆更加深深的知道。現在這考成法所帶來的太倉銀入庫增長,只是把應收的稅收收了大部分上來,把歷年積欠清理收了一些上來。並沒有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張居正主政十年,雖說銀庫節餘存銀六百多萬兩,糧食可供京城支取十年。但這也是透過提過抓稅收入庫和縮減開支實現的,而且遇到了邊境和國內平靜的十幾年。歷史上萬曆的三大徵就把這十年的節餘花得乾乾淨淨,還從皇家內庫中貼補。賺錢才是硬道理,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不然哪來的國富民強,兵強馬壯。

他來到書房裡,要來了大張的白紙,叫李存義削好了鉛筆,正準備畫些圖紙。結果猛然發現,直尺,三解板、圓規、量角器,這些製圖的輔助工具一樣都沒有。

萬曆暗罵自己怎麼早沒想到這些,也不知道以前看的網文裡那些穿越者沒有這些工具是怎麼畫圖的。然後自己動手,把這些工具的草圖畫好,把胡有德叫了過來,告訴他相應的要求,叫他去想辦法製作一套出來。

交待完胡有德,覺得沒事可幹。就想著,明天要去文華殿講讀了,自己來到大明的第一課會是誰來講?講些什麼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