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投彈練習。”俞大猷把眾人帶到另一個訓練場,然後介紹到。

大家只看到,一個個士兵手持一枚木柄鐵頭,象錘子一樣的玩意,快速跑到一條石灰劃出的白線之前。然後用盡最大力氣,把那個鐵錘子向前投擲出去,然後快速臥倒在地。

聽到成績在四十步(按一步0.75米)以上時,士兵都會很高興的起身離開。當落地在七十步以上時,其他的士兵都會發出一陣陣歡呼聲,投彈的士兵更是洋洋得意的離開。但那些投不到四十步的士兵,則是垂頭喪氣,這時教官就會上來,做示範指出剛剛動作哪裡做得不好,並給予鼓勵。

“現在投彈能達標的士兵有多少?”萬曆向俞大猷問到。

“皇上,現在所有的士兵,四十步達標以下的,只有半成。大部分都在四十步到五十步這個成績。能投過六十步的有一成,超過七十步的有半成。不過再過一段時間,成績肯定還會提高,爭取所有人都達標。”俞大猷回答到。

萬曆心想,這個成績還不錯。現在的訓練用手榴彈是按照600克的重量製作的。四十步的距離已經和前世pla手榴彈訓練30米及格線持平。以後成品的手榴彈估計應當控制在500克左右。

“俞老將軍,這是什麼新武器?難道準備讓這些士兵在戰場上扔這種鐵錘子去砸人?”陳矩很不解的問道。

俞大猷笑了笑並沒有回答,張維和楊俊卿是陪萬曆去做過炸藥試驗的,一看到這種訓練方式就立刻聯想到了手榴彈在戰場上的妙用,於是也都微笑不作聲。

來到射擊訓練場,眾人都雲裡霧裡看不明白了。神機營練火槍的時候,那是噼裡啪啦的打得熱鬧得很,可是這裡卻是安靜得出奇。除了教官糾正士兵動作的聲音,根本就沒有放槍的聲音。

只見三隊士兵,一隊士兵持槍站立瞄準,一隊士兵則以單腿跪姿持槍,兩隊士兵的槍管前面還用繩子掛著一塊磚頭。但最奇怪的是,還有一隊士兵竟然是趴臥在地上持槍瞄準。

“俞老將軍,怎麼這麼練火槍兵?神機營的練習我們也是見過的。有站著打的,有跪著打的,但還沒見過趴在地上打的。而且他們的槍的樣式也和舉槍方式和神機營也大不相同。”楊俊卿很疑惑的問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拿幾支訓練槍過來,給他們試試。”萬曆對俞大猷說道。

沒過多久,俞大猷就拿著幾支士兵們正在訓練的槍過來了。楊俊卿等人接過槍仔細看了一下。槍的造型和剛剛拼刺訓練用的木槍是一樣的,槍托可以抵肩,不象神機營的火槍,槍托部分只是手持。但這些槍的槍管卻是一根實心的鐵管,明顯不是真的火槍。

楊俊卿拿起訓練用槍,按照那些士兵的樣子,來了一個站姿持槍瞄準。發現槍托抵肩之後,槍拿得特別穩當,也特別舒服。只要稍稍用點力,肩膀就可以把槍抵得不亂晃動。槍身貼臉,右眼正好可以看到準星照門。

楊俊卿試了一下之後向俞大猷問道:“老將軍,這種火槍持槍是很舒服,但是槍貼臉這麼近,難道就不怕開槍時洩露出來的煙氣把自己的眼晴燻瞎了?”

俞大猷對楊俊卿的問題面露難色。他心裡在想,射擊訓練這一項,我自己都雲裡霧裡的。這種槍我也只是看到了這個樣子,具體效能怎麼樣,怎麼使用都是一無所知。我也只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先讓這些士兵這樣練著。

“這種槍,不怕漏氣,不怕刮風下雨。可以站著打,也可以趴著打。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跳起來打。只不過現在槍還沒有完全定型,就讓他們先這樣練習,寧願讓人等槍,也不能讓槍等人。”萬曆倒是幫俞大猷解了圍。

原來射擊訓練涉及到了新的武器,要是皇上不說,那眾人也都知趣的不再往下問了。

接下來參觀的騎術訓練,大家都覺得並不新奇,和現在大明其他軍隊的騎兵訓練沒什麼不同。但是另一項很奇怪的訓練,讓大家看得是雲裡霧裡。

隨著教官的口令下達,只見一群士兵拿起一把小鐵鍬快速在地上挖了起來。只見一個個半尺見方,一尺深的小坑就出現在了地面上,剛剛還是一大塊平整的地面,四處零亂的分佈著一個個小坑。

教官看著沙漏,大概過了兩刻鐘的時候,就發出了停止的口令。然後開始檢查每個士兵挖坑的數量和質量,並進行成績的記錄。

“皇上,這個工兵鍬還真好用。挖土又快,又省力,要是作戰的時候還能當大刀使。只是用這麼好的鋼來做鐵鍬是不是太可惜了,要是用來制刀......”

俞大猷每次看到士兵們手上的工兵鍬,心裡的氣就不打一處來。這麼好的鋼,皇上竟然用來做鐵鍬。還每個士兵都配發一把,那是多大的浪費呀。這麼多好鋼,可以打造多少好刀了。

每看一次,俞大猷就心痛一次,也就暗自生氣一次。索性眼不見為乾淨,所以俞大猷在所有訓練科目當中,最不願意來看土工作業訓練。這次皇上來了,那就趕緊抓住機會好好勸諫一下。

眾人開始是看不懂這些兵到底在幹什麼?一個個都在挖坑,看起來又不象是種樹,也不象是種地。聽到俞大猷說士兵們手上的工兵鍬是用好鋼製造,而且士兵們人手一把,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你們看看,剛剛他們訓練的挖的這一塊地,要是馬在上面跑會怎麼樣?”萬曆向俞大猷問道。

萬曆的提問讓俞打俞大猷好象想到了什麼。正待他要回答的時候,張維卻搶先說道:“這樣全是小坑的地,馬要是跑在上面,肯定很容易就別了馬腳摔倒。”

“皇上您的意思是,專們用工兵鍬挖這種坑來限制騎步的對軍陣的衝擊?”俞大猷已經想到了和工兵鍬相關聯的戰術運用。

“剋制騎兵,在於限制戰馬的機動性能和衝擊力。北方的草原上,土質應該比京城要鬆軟,挖坑速度更快,也會更省力氣。當然挖坑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還應當把鐵絲網、鐵蒺藜......多種手段一起使用。”

“工兵鍬即可以在野戰中挖坑,還可以挖各種掩體、戰壕。火器軍隊在野戰之中處於在防禦作戰時,掩體、戰壕配合沙袋,能大大加強防禦力。”

“另外工兵鍬又不大,重量也不重,士兵可以在行軍時隨身攜帶,還可以當大刀用於砍伐樹木,以後的用處大著呢。”

萬曆心想,前世的軍迷們把神奇的工兵鍬的作用簡真開發到了極致。能挖土、能砍樹、能當飛刀、能開罐頭,就連炒菜煎蛋都可以。現在既然試煉出了效能優良的鋼,又有熱處理技術的效能加持。工兵鍬這點鋼根本算不得什麼。

“皇上,現在這個土工作業訓練,把軍營裡的這塊訓練場,已經差不多都挖了一遍了,接著再挖就達不到訓練效果了。另外就是裝備什麼時候給我們配上呀,士兵們不能老是拿樣子貨來練。”

俞大猷以前根本不重視土工作業訓練,教官要求新增訓練場,他一直沒有放在心上。現在知道了土工作業的重要性,自然在皇帝面前訴訴苦。另外也趁機提一下裝備的問題。

“老將軍,你放心。各式裝備已經製造出來了。過幾天戚繼光到京述職,叫上五軍都督府的人,一起把裝備定下來。”

萬曆現在已經在瓊華島上試製出來了一些新裝備。但具體是哪幾種更適合於現在的實戰需要,可以制式化大規模生產,還是需要一線的這些戰將們一起參與選型定型。一旦制式化定型之後。就在鋼廠的隨近新建的那個槍炮兵工廠,開足馬力生產。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