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平濤老老實實回答:“暫時沒有。”

初來乍到,下到溝底也才十多分鍾,要是真的從這堆車輛殘骸裡看出什麼,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陸曉旭死人般的僵硬面孔終於露出一絲笑:“我還以為內地警察要高明得多……這樣我就放心了。”

話雖然說得難聽,卻沒有用上譏諷的語氣。恰恰相反,甚至有些自嘲。

張萬河知道一些這案子內幕,問:“小陸,你這是怎麼了?”

陸曉旭皺起眉頭,不太情願地說:“查了很久,一直沒有頭緒。各方面證據都表明這是一起交通事故,上面想要儘快結案,催了好幾次了。”

虎平濤注視著他:“你認為是交通事故嗎?”

陸曉旭沉默了很久,認真地說:“我認識那個司機。他是個很不錯的人。拋開性格不談,他吃開車這碗飯已經幾十年了。技術方面絕對沒有問題,平時做事也小心謹慎。”

“這案子剛好是我負責。我去醫院問過他,他說……事發的時候,剎車失靈,剛好校車處在公路外圍。他想要往左轉,擠壓迎面過來的對頭車,就算是發生碰撞也比翻到山溝裡好得多。可問題是……方向盤在那個時候也出了問題。”

張萬河與虎平濤相互對視,從彼此眼睛裡看到了驚訝。

虎平濤問:“會不會是司機為了推脫責任,故意這麼說的?”

陸曉旭有些不高興:“他不是那種人。”

張萬河畢竟年齡擺在這裡,資格也比較老,說話就沒那麼多的顧忌:“這就怪了。如果是機械系統有毛病,為什麼偏偏在那個時候出事?”

陸曉旭硬邦邦地回答:“這段路是長下坡。”

張萬河卻不這麼看:“從市區到這兒,前面還有三段長下坡,這說不過去。”

“之前的下坡路段沒有這麼陡,路面情況也比這裡好得多。”陸曉旭解釋:“小鳳山景區是最近才熱起來的,路段雖是新修,卻基本上保持了原狀,沒有拓寬。”

張萬河道:“可你們警署的檢查結果顯示,車輛本身沒有問題。”

陸曉旭苦惱地嘆了口氣:“這就是問題關鍵所在。我相信司機,卻沒辦法說服別人。”

張萬河與虎平濤都不好接他的話。

冷場。

陰沉沉的天空又下起了雨。

幾個人離開溝底,爬上山坡,上了各自的車。

……

張萬河坐進駕駛室裡,沒有急於發動引擎。他拿出香菸,遞了一根給虎平濤,又往自己嘴裡塞了一根,用打火機點燃,然後上身前傾,整個人趴在方向盤上,默默注視著停在正前方的那輛警車。

那是陸曉旭和其他幾名警員的車。

虎平濤吸了口煙,右手夾著香菸伸出窗外彈了一下,隨即湊到張萬河旁邊,目光同樣注視著正前方的警車,疑惑地問:“張哥,你跟他很熟?”

張萬河淡淡地說:“算是吧!我認識他父親。”

這句話富含的意義實在太多了。張萬河沒說“熟人”,也沒說是“朋友”,只說是“某人的父親”。

虎平濤很識趣,沒再接著問。

“這小子很倔強。”張萬河吞雲吐霧,慢條斯理的解釋:“十多年前,我在米國剛拿到律師資格證,就接到小姐的電話,讓我趕回來幫人打官司。”

虎平濤會意地點了下頭:“陸曉旭的父親?”

張萬河“嗯”了一聲,繼續道:“小姐是個心善的。年輕的時候,她就更是愛心氾濫。說起來也是巧,那次她和朋友開車外出,在橋上遇到一個打算跳河自殺的男人。當時小姐已經開車從那男的旁邊過去了,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兒,連忙把車子倒回去,把人勸了下來。”

“那男的就是陸曉旭他爸……開小飯館的,想要擴大經營規模,多開兩家分店,於是借了高利貸,籤合同的時候被人騙了,驢打滾的利息,比市面上整整高出五倍,一個月後就要付款……我見過人傻的,卻沒見過像他那麼傻的。明擺著是個坑,卻非要往裡跳。”

虎平濤聽得入神,問:“後來呢?”

張萬河深深吸了口煙,感覺像是在發牢騷:“其實我壓根兒不願意管這些破事,可小姐發話了,我也沒辦法。這種官司很難打,因為合同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港城不像你們內地,只要是正常註冊的借貸公司,就能合法經營。雖然老陸那事兒有被騙上當的嫌疑,可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只要稍有常識,多花點兒時間仔細看看合同,誰也不會上當。”

虎平濤很精明:“也就是說,張哥您當時沒打贏官司?”

張萬河被他說得有些臉紅:“我那時候剛拿到律師執照,沒想到第一次出馬就不順利……我沒辦法,只好灰溜溜的找到小姐,告訴她我實在是沒辦法。所以……唉……我的人生汙點,真正的人生汙點啊!”

“那後來是怎麼解決的?”虎平濤追問。

“找道上的朋友擺平的。”張萬河從鼻孔裡徐徐噴出煙霧,他眯著眼睛,神情感慨:“我那時候才明白,法律只對遵守規矩的人管用。有時候,你跟別人講規矩,人家直接用拳頭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規矩。”

虎平濤明白了:“所以你不喜歡陸曉旭?”

張萬河點了下頭:“主要是因為他父親。那是個忘恩負義的傢伙。小姐幫了他這麼大的忙,你說就算不感恩圖報吧,至少也得口頭上感謝一下。可他倒好,事後就躲起來,連個人影都看不見。等到事情瞭解,他才出來把停了一個多月的飯館重新開業,只顧著自己賺錢,感覺就像這事兒從未發生過。”

虎平濤聽得直搖頭:“怎麼還有這種人?”

張萬河鄙夷地說:“如果當初知道是這樣,打死我也不會幫他。不過小姐倒是挺大度的,說一樣米養百樣人,隨他去吧!”

說著,張萬河抬手指了一下正前方那輛已經發動引擎,正在公路寬敞位置掉頭的警車:“陸曉旭倒是來找過幾次小姐,用他的零花錢買了些禮物表示感謝……當時他才十五歲。”

虎平濤若有所思:“很懂事啊!”

張萬河微微點了下頭:“他還是很有出息的。後來考警校,當警察,一步步往上升,現在做到了高階督察……就那個混蛋爹,能有這麼一個出息的兒子,算是祖上燒高香了。”

虎平濤問:“可是我看張哥您對陸曉旭好像意見很大?”

“這小子很固執。用你們內地的話說,就是很軸!”張萬河道:“其實這個案子我覺得另有蹊蹺,可陸曉旭認定是有人故意破壞了校車的機械系統,導致翻車。”谷

虎平濤眼裡閃爍著精明的目光:“張哥您的依據是什麼?”

張萬河把菸頭彈向車外,他煙癮很大,又點上一支,邊抽邊說:“我是律師,我只相信證據。各個行業都有能人,警察也不例外。現場痕跡與證據收集檢驗,是系統且高深的學問,絕不是外行和所謂推理專家憑著區區幾句話或者表面問題就能深究的。我看過警方對車輛殘骸的檢驗報告,機械系統故障可能性非常低。換句話說,人為破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麼一說虎平濤就明白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陸曉旭與您持不同意見?”

張萬河點點頭:“我認為車禍是一起偶然事件。至於陳妙筠的女兒為什麼半夜驚厥,應該與她班上的同學有關。”

虎平濤問:“張哥您覺得這是巧合?”

張萬河坦言:“巧合的機率極低,但的確存在。全世界每天都發生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有人死亡,有人受傷,其中涉及到各種類型的惡意、犯罪、栽贓陷害,都是巧合。”

虎平濤不禁笑了:“您這是從機率方面看問題啊!”

張萬河認真地說:“我只相信證據,還有資料。”

虎平濤對此不置可否:“現場也看過了,咱們還是回去吧!”

張萬河嘴裡叼著煙,斜睨著他:“還沒到中午,怎麼就餓了?”

虎平濤笑道:“從這兒到市區也差不多了。我估計再有一會兒就有人打電話過來找我。”

張萬河想了想,問:“你是說姚新秋?”

虎平濤點了下頭:“半夜驚厥對腦部影響很大,簡單來說就是夜裡睡不好,白天沒有精神。她上午肯定會呆在家裡補覺,過了中午才會約我。”

張萬河“噗嗤”笑了一聲,抬手扶著虎平濤的肩膀:“你還挺有自信啊!”

虎平濤端坐在椅子上,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像我這麼帥的男人,而且家世好,還有郭姐這麼一個有錢的親戚,無論走到哪兒都是發光發熱的關注點啊!”

……

快一點鐘的時候,姚新秋打來電話,問虎平濤有沒有時間,一起去書店。

她選擇的書店位置相對偏僻,很大,環境優雅。

她還約了一個叫做劉寧的女孩,看似兩人關係不錯。

身穿運動裝的虎平濤剛出現,兩個女孩頓時感覺眼前一亮。

“我正打算出去,沒想到你電話就來了。我把朋友那邊推了,想著來書店看看書也好。”

虎平濤的聲音富有磁性,語句合乎邏輯,他臉上一直帶著笑,整個人看起來很陽光,充滿朝氣。

姚新秋立刻後悔為什麼要帶著劉寧一塊兒來。她明顯感覺劉寧對虎平濤的態度過於熱情,搭腔速度比自己更快。

“你就是新秋的表哥吧!”劉寧笑得很燦爛,甚至有主動伸手的意圖。只是礙於身份和面子,仍然謹守著最後的矜持。

見狀,虎平濤禮貌地伸出右手:“你好,我叫郭平濤。”

他臉上閃過一絲淡淡的微笑,讓她感到一陣眩暈。

其實劉寧長得不錯,身材也好。襯衫加熱褲的打扮更顯魅力,遠遠超過總是一襲長裙的姚新秋。只是與虎平濤比較起來,外表年齡差距有些大。

她用一句非常熱情的話填補了這項空白:“我是新秋的朋友,我也叫你哥哥吧!”

姚新秋眼角急劇抽搐了兩下,連忙走上前,有些匆忙地碰了一下虎平濤的手指,用低啞的聲音解釋:“劉寧是我的小學同學……”

僅是這幾個字,就富含了太多的意思。

因為某種原因沒上中學?

家庭環境不好?

或者……是因為劉寧自己的問題?

虎平濤會意地笑笑,沒有深究。他抬手指了一下不遠處的書店:“走吧,先進去再說。”

……

書店與咖啡館合營,這已經成為很常見的經營模式。畢竟不是所有來到書店的人都會買書。半數,甚至超過以上的人不能稱之為“顧客”。他們來到這裡只是為了免費看書,或者應該說是“沉浸於非金錢模式的文化薰陶”。

既然是開店營業,總不能把客人拒之門外。商家之所以經營咖啡館,就是透過這種手段對營銷收入的補充————你可以選擇免費看書,但只能站著,或者選擇僻靜的角落坐在地板上。想要在環境優雅的公共區域,還有舒適的沙發卡座,就必須點上一杯價格比外面店鋪略貴的飲料。

三層樓的書店,整體呈環形。二樓中央平臺擺放著一臺三角鋼琴。雖說價格昂貴,卻是一臺舊貨。這也是商家的一種經營模式,只要有興趣,無論是誰都可以上去彈,前提是你得有技術,有能力,確保不被周圍的人用怪異眼光鄙視。

一樓是童書館。

虎平濤帶著兩個女孩上了二樓。他們沿著一排排書架開始搜尋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從書本名錄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興趣。

劉寧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校園驚魂錄》。

姚新秋選了一本普希金的詩集。她一直喜歡這個。

虎平濤在外文專櫃拿了一本很厚的書。

見狀,兩個女孩好奇地圍過來。

看著封面上都是陌生的外文,劉寧疑惑地問:“這好像不是英文?”

虎平濤笑著點了下頭:“這是法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