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拖雷跟楊妙真說的這樣熱乎,李全是有些意興闌珊的,但是拖雷後面的話卻引起了他的興趣,就也舉杯說道:“小王子說得好,我也願意交你這樣的朋友。”

峰迴路轉,之前對方拒絕自己的尷尬一掃而空,場上的氣氛又活躍了起來。真是腦瓜靈活就什麼都有,連拖雷自己之前都沒想到,聯宋攻金的想法,就這樣產生了。

本來拖雷的初衷是要爭取紅襖軍能夠投靠蒙古的,卻被楊妙真一句話提醒想到了聯宋攻金。這是一個好想法,拖雷知道還很可能行得通,宋朝這些年來被金國欺負得夠嗆,北方的大片領土被金國給搶去了,不想收復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得到蒙古這樣的盟友,宋朝應該是歡迎的。

拖雷想通了,就不再為楊妙真和李全二人沒有答應投奔蒙古而不高興,這一頓酒宴進行得很歡快,盡歡而散。由於楊、李二人是帶著隊伍來的,在八人酒宴的時候,史耿直也安排好了外面那支紅襖軍的飯菜,並給他們安排了住處,故此八個人得以宴飲到了黃昏的時候,這才一個個站立不穩的離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分手的時候,拖雷和也孫、巴歹三人送出楊妙真、李全好遠,雙方約定好了共同抗金的事情,拖雷依依不捨的同二人告了別,這才再次回到了史家莊。

家宴的時候,史耿直已經明確的表示要帶領全家,和一部分願意跟隨他們一起投蒙的清樂社成員,總共五千多人一同跟隨拖雷等前往涿州,他們知道涿州還有一部分蒙古軍留在那裡。

清理家中的財產和安排走後的事情、等待那五千名左右的清樂社成員集中需要幾天的時間,在這幾天時間裡拖雷就不能走,留在了史家莊裡,沒事就同史家兄弟喝酒聊天。

透過聊天,拖雷才知道史家確實不簡單,史家兄弟的曾祖名叫史倫,年少時好扶弱抑強,見義勇為,是遠近聞名的義士。

他們還告訴了拖雷一件趣事——他們的祖父史倫在當初建房時,竟然從地下發掘出大量金銀,不知道是古時某一個巨商大賈、還是帝王將相埋藏在這裡的,反正是一個真正的地下寶藏,史家自此就成了富豪之家。

史倫是當地的名儒,有了錢,就在家中設立私塾,請了很多有名的學者當教師,免費的給當地的窮學生提供教育服務。還有很多豪俠之士慕名而來,自願投到史倫的名下。

史倫這個人還仗義疏財,士族中有淪為奴隸的,他就出錢把他們贖出來,讓他們依舊做自己的自由民。金章宗泰和四年(104)的時候河北大旱,糧食幾乎顆粒無收,史家拿出糧食八萬石賑濟饑民,所以又有許多人自願歸附於史家。

八萬石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按現在的單位換算一下子的話,1石差不多等於150斤,八萬石就是1000000斤糧食,那可是6000噸啊!相當於整個一個糧庫囤積的糧食了,在那個年代能一次性拿出這麼多糧食來救濟災民,足見史倫這個人可不是做戲給別人看的,他是真的救民於水火。

故此,他們的曾祖史倫去世的時候,河北諸郡組織起了“清樂社”四十餘個,擁有群眾近千人,每年在祠中對史倫的像祭祀。

到現在,史耿直和史家兄弟繼承了他們曾祖史倫的遺風,依舊的仗義疏財、結交豪士,故此史家要投蒙古,竟然有五千人願意一同跟隨。這倒是拖雷始料不及的,他沒想到不僅得到了史家一家、一族人前來相投,更得到了五千的軍隊。這一次前來尋找史家兄弟表示感謝,他收穫頗豐。

等史家收拾好了一切,拖雷就領著五千多人,一路浩浩蕩蕩的開往了涿州。

離著涿州還大老遠,前方一陣煙塵滾滾,一隊人馬開了過來,不用問,見到拖雷這五千多人的隊伍,任誰都得緊張起來,保不定是留守在涿州的蒙古將領以為是金兵打過來了呢?

怕產生誤會,拖雷就吩咐史家父子帶著人在後面緩行,他則領著也孫、巴歹迎了上去。果然,半個小時之後,拖雷就見到忽必來領著一隊蒙古兵,快馬加鞭的趕了過來。鐵木真當初手下的四員猛將,忽必來、赤老溫、博爾忽、木華黎中,忽必來、赤老溫二人因為年齡漸漸地大了,以前多年的拼殺身上還帶上了一些老傷,現在已經“退居二線”了。

遠遠地望見拖雷等三人迎上來了,忽必來趕緊躍馬奔出隊伍,大老遠就喊:“小王子,你可回來了,大汗派我帶著兩千人專門再此等候小王子的歸來。”說完了這句話,他又指著拖雷後面遠處的隊伍問道:“小王子,你後面的都是些什麼人?”

拖雷就馳近了回答道:“那是史耿直父子和隨同他們一同來投奔我們的人。”

忽必來這才松了一口氣,看來之前他真的以為是有金兵攻過來了,沒想到是拖雷帶回來的。跟史家父子打過了招呼,忽必來又回過頭來對拖雷說:“大汗派我在此專候小王子的歸來,恭喜小王子完成了搞亂金國朝廷的任務。他告訴我,迎到小王子後就向大名府方向去尋他,大汗目前正在河北境內攻略金國的州城。”

雖然之前瞭解到了一些蒙古大軍的動向,但那只是道聽途書,並沒有真正搞清楚蒙古大軍進了居庸關和紫荊關後的具體走向,就急著向忽必來打聽蒙古大軍現在到底都去了哪裡。

忽必來就哈哈一樂告訴拖雷:“當時你走後,哲別帶著人繞到了居庸關的背後,突襲了居庸關,嚇得金居庸關的守將只好燒開了被澆錮的關門,放外面速不臺領著另五千名士兵進來了。

而大汗則領著主力部隊繞到了紫荊關,經由飛狐道攻下了紫荊關,這才帶兵來到了這裡攻下了涿州,留我在這裡等待著你,然後就兵分三路——

第一路是右路軍,由朮赤、察合臺、窩闊臺三位王子帶領兩萬人沿著太行山打。先打東面,河北這一面,等繞過了這一面,再打西面,隴南、漢中的那一面,使勁禍害金國人。

第二路是左路軍,由合撒兒和主兒扯歹、阿勒赤、脫欒帶著兩萬人共同負責,沿著渤海灣打,把沿途的薊州、平州、灤州都拿下來,一直打到遼西。遼東那裡有你的安達耶律留哥就不用去了,打到那裡也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地方由大汗自己主持,從這裡一直向南打,先走河北這一面,到了海邊再返回來進入山東地界,打到黃河邊為止。這樣就基本上把金國的北方地區都打到了,金國也就再也沒能力反攻我們蒙古了,因為他們南部的軍隊還得用來對付宋朝。

現在大汗的主力中軍差不多已經打到大名府那裡了,吩咐我一旦接到了你,就到大名府那裡去跟大汗匯合。”

聽了忽必來的這一番講解,拖雷終於知道了蒙古大軍的確切動向,但是在他的講述中沒聽到師傅哲別去了哪裡,就趕緊追問道:“你可知道哲別去了哪裡?”

忽必來知道哲別跟拖雷的關係,就回答道:“你師父哲別領著人在中都的外圍打游擊配合你,難道你沒遇見他嗎?”

看拖雷搖了搖頭,忽必來接著說道:“哲別鬼著呢,小王子不用為他擔心。倒是你果然把金國的朝廷給搞亂了,金國的軍隊現在已經失去了指揮,只知道各自為戰了,並且還都縮在城池裡不敢出來,我們蒙古軍隊根本就遇不到多少有效的抵抗,簡直可以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了。”

看他說話時那得意洋洋的樣,拖雷就看得出來自從胡沙虎殺死了衛紹王後,蒙古的軍隊就好過多了,自己的此次中都之行大大的起了效果。

被忽必來“飄揚了”一下子,拖雷難免會飄飄然,正想乘興提出前去與阿布鐵木真匯合,忽然之間想起一件事情,一拍腦袋唸叨了一句:“差點把這個茬給忘了。”然後問忽必來:“你們這裡還有都少糧,我需要送人一點。”

忽必來因為拖雷出去了很長的時間,這又領回來好幾千人來,以為他在金國中都附近交了什麼朋友缺糧,也沒感覺到奇怪,就回答道:“糧食我們這裡還有個萬把石,正好你回來了,帶又不容易帶走,你就都拿去送給你的朋友得了。”

本來從前的蒙古人是不怎麼吃糧食的,現在因為征討金國遠離了蒙古大草原,攜帶牲口費勁,又攻破了金國很多的城市,糧食多了起來,也就慢慢的糧食、肉食一起吃了。而像忽必來這樣執行特殊任務的,人數少,根本無力攜帶後面的“輜重隊”,還無法保證機動靈活,就幾乎完全的依靠吃糧食活著了。

至於糧食從哪裡來,不用問都能猜到,搶唄。

別說是忽必來他們,這一次行動,只有鐵木真的中軍那裡攜帶了後勤補給大軍,朮赤、合撒兒的左、右路軍也沒有攜帶補給大隊,也得吃糧食,也得靠搶。

忽必來以為把幾千石糧食送給拖雷的那位朋友一定足夠用了,誰成想拖雷聽了他的回答卻一咧嘴,顯然是不夠用。

【本書獨家發表於鳳凰書城,作者創作艱辛,盜版可恥,懇請讀者朋友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