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些讀者朋友的這個疑問,筆者還是利用著名的蒙古史著作來作回答吧。在幾乎與鐵木真同時代的波斯人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的第44頁,第四部分“成吉思汗的諸子”中有這樣一段話——

“他命長子術赤掌管狩獵,這是蒙古人的重要遊樂,很受他們的重視;次子察合臺掌扎撒和法律,既管它的實施,又管對那些犯法者的懲處;窩闊臺他選擇來負責智力、謀略的事,治理朝政;

他提拔拖雷負責軍隊的組織和指揮,及兵馬、裝備。”

大家現在應當清楚了吧,當鐵木真在世的時候,拖雷是負責軍隊的組織和指揮,及兵馬、裝備這些事物的,其實他就相當於當時蒙古國的軍委主席,木華黎也是聽從拖雷調遣的。蒙古以軍事建國、立國,掌管軍隊的意義筆者已經不用說了。之所以鐵木真讓拖雷來負責軍隊的事情,這跟拖雷前期的英勇善戰是分不開的,所以拖雷會參與更多的蒙古國的軍事事務,並且還練就了一身的本事,這一點我們是不應該有所懷疑的。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中對大蒙古國的鞏固貢獻最大的人,只可惜他英年早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家只要聽我慢慢的講來就會知道的。

隨著耶律留哥來到了他的大營,眾人包括副帥耶的陪同拖雷落了座,酒宴擺開給拖雷接風,大家邊吃邊談著。

席間,耶律留哥提到了金國正在組織軍隊想要來討伐一事,拖雷就問他金兵的一些具體情況。副帥耶的就從一旁回答道:“金兵目前還正在組織,他們北方的兵力之前被你們蒙古消滅得差不多了,現在金國想要對付我們得重新組織,從北方各地調集軍隊或者重新徵兵。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這一次金兵的具體情況,但是據從金國透漏出來的訊息說,金國人這一次是想組織起十萬大軍來征討我們契丹人。”

聽了他的介紹,託雷哈哈一樂說道:“只有十萬嗎?你們不是有十多萬兵嗎?十萬對十萬,你們一點都不吃虧啊!”拖雷是因為蒙古軍隊總是能以少勝多戰勝敵人,所以他倒不怎麼為契丹人擔心。

誰成想聽了拖雷的說法,耶律留哥愁眉苦臉的說道:“我們雖然表面上有十多萬的大軍,可是剛剛組織起來沒多少戰鬥力還不算,我們還缺少武器和戰馬,似乎難以同金兵相抗衡啊!”

聽到他有難處,拖雷就問他,他們現在都使用什麼樣的武器和有多少匹戰馬?耶律留哥就回答道:“我之前曾經跟你講過,金國人為了怕我們契丹人造反,就收繳了我們的武器和馬匹,所以我們的戰士現在三四個人才擁有一件像樣的武器,而戰馬則更少,只有兩萬來匹,根本不夠用啊!”

聽到這種情況,拖雷在心裡計算了一下,知道他們的武器也就三萬來件,戰馬只有不足兩萬匹,果然是很難同金軍相抗衡的。就自作主張的說道:“我們蒙古人之前從金國人手裡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和盔甲,我想跟我父汗請示一下,想來他是能夠給你們補足武器和盔甲的。至於戰馬嗎?”

說到這裡,拖雷停頓了一下,他知道蒙古人是十分愛惜戰馬的,別人花多少錢都捨不得賣,更別說將來蒙古還得同金國交戰,馬匹就更捨不得賣了。所以他踟躕著沒有立即給出答案,思考了一下才說道:“只是戰馬嘛,我會爭取給你們多配備一些,但具體的數量就不好說了,我得好好地請求一下我的阿布。”

能讓蒙古給自己的軍隊配齊兵器和盔甲已經相當的不錯了,至於戰馬,耶律留哥和耶的兩人想都沒敢想,畢竟他們知道金國現在也缺少馬匹,下面將要來進攻他們的金兵多半會是步兵,所以馬匹不足的問題也就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商量完了這件事情,拖雷又問道:“你們的軍隊是怎樣編制的?”

耶律留哥就告訴他:“還沒怎麼進行編制,只是粗略的分成了十個大隊,下面的工作還沒來得及進行呢。”

拖雷就告訴他:“我看就按照我們蒙古的十人建制來進行吧,這樣分派和計算起來也方便,並且戰鬥力還很強。”

其實耶律留哥和耶的也有這個想法,蒙古兵的強大戰鬥力他們也想效仿,只是因為時間倉促還沒來得及實行罷了。聽了拖雷的建議,他們兩個紛紛點頭贊成,然後又由耶律留哥說道:“只是具體的分派方法我們不熟悉,小王子你能不能幫我們把把關?”

拖雷就爽快的答應了他的請求道:“好,我會在這裡停留一段時間來儘量的幫助你們,並且我帶來的五百名衛隊在這段時間裡能當做教官使用。只是得派回蒙古國幾名去跟大汗彙報這裡的事情,並把那些武器和盔甲運到這裡,同時在爭取大汗能多給你們分派一些戰馬。”

聽了拖雷這樣的答覆,耶律留哥和耶的紛紛起身給拖雷敬酒,因為拖雷這下子可幫了他們的大忙,那些武器和盔甲可是他們目前最需要的,如果再能從蒙古那裡得到一些戰馬,就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就這樣,託雷在耶律留哥這裡留了下來,幫助他們組建和訓練軍隊,同時等待著鐵木真的答覆。

一個月之後,他們等來了蒙古的勒勒車隊和兩萬匹戰馬,鐵木真果然按照拖雷的要求給契丹人配齊了兵器和盔甲,並且還贈送給了他們兩萬匹戰馬。能一下子得到兩萬匹戰馬,令耶律留哥和耶的喜出望外,因為兩萬匹戰馬可不是個小數目,那是得需要大量的金錢交換的,沒想到鐵木真能這樣慷慨的援助自己。

其實自從哲別和拖雷劫持了金國的群牧監後,蒙古的馬匹就開始變得富餘了,為了讓契丹人幫助蒙古打擊金國人,鐵木真這一次的舉動是完全合理的,並不是隨便的慷慨大方。他的這一次慷慨之舉,不僅有利於打擊金國人,同時也得到了契丹的人心,真可謂賺大了。

又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有訊息傳來,金國果然組織起了十萬人的大軍,由金國元帥蒲鮮萬奴率領著,前來征討契丹的起義來了。

耶律留哥就向拖雷問計,拖雷義不容辭的說道:“把你們的八萬大軍佈置在迪吉腦兒,那裡是一片丘陵地帶,利於大軍的躲藏和隱蔽。你則需帶領兩萬名騎兵前去迎擊金國的軍隊,想辦法把金軍誘進我們的埋伏圈中,你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之後的戰鬥由我來指揮。”

拖雷這一次可是大手筆,竟然敢親自指揮十萬大軍作戰,要知道他之前親自指揮的也就是幾千人而已,還得哲別在一旁協助著。這一次利用契丹人的軍隊,他想大刀闊斧的操作一把了。

耶律留哥和耶的對拖雷有一種盲目的信任,就沒反對他這樣的安排,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之後,耶律留哥帶領著一半的騎兵,前往迎擊和引誘金兵進入埋伏圈;拖雷則帶領剩餘所有的契丹大軍前往了迪吉腦兒地區,找好了地點埋伏了起來。

等了足足有十多天的時間,耶律留哥帶著一萬多人倉皇的逃了回來,從他那一身的血跡上看得出,他之前曾經跟金兵發生過激戰。

又過了不到半個小時,後面的金兵終於追上來了,有足足十萬之眾,也不派前鋒先偵察一下,就這樣慌頭慌腦的一頭扎進了拖雷預先佈設好的埋伏圈裡,看來他們是求勝心切。

看金軍果然中伏,拖雷站在一個山頂上,讓戰士們吹響了進擊的號角。契丹的戰士們紛紛從隱身處現身出來,拉弓射箭,一支支利箭飛向了因為急促追趕耶律留哥帶領的契丹兵,而變得盔甲不整的金兵。

金兵沒想到契丹人會這樣鋪天蓋地的冒出來,猝不及防之下,紛紛中箭倒地。剩下那些沒中箭的金兵一下子慌了神,不顧一切的扭回頭就往回逃,結果他們的前隊和後隊一下子擠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堆亂麻,糾纏在一起,誰都跑不動了。

“進擊。”看見金兵變成了這種狀態,拖雷又發出了進擊的命令,契丹的士兵們就更加勇猛的衝上前去,奮勇的砍殺起來。把他們這些年來所受女真人的氣,盡情的向外發洩。

戰鬥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契丹方面獲得了大勝,金國方面只有幾千人逃了出去,其他的盡皆覆沒在這裡。

經此一役,金國又損失了十萬的兵力,國力就更加的虛弱了,對付起蒙古的進攻來,就更加的無力了。

下面把耶律留哥的事情簡略的介紹一下,再來講述蒙古徵金的事情。

第二年的三月,耶律留哥建立了遼國,自稱為王。他封設丞相、元帥、尚書等官職,於歸仁縣(今遼寧昌圖四面城)再敗金元帥蒲鮮萬奴所率四十萬大軍。收服當時同樣起義造反的安東人阿憐,盡有遼東州郡,遂建都鹹平(今遼寧開原老城鎮),號中京。

接下來他再敗金左副元帥移剌都,攻克金東京,因為當初蒙古得城旋棄,被拖雷攻克過的遼陽之後又被金國佔領了,這一次終於落進了契丹人的手裡。

貞祐三年(115)十一月,耶律留哥赴北覲見蒙古成吉思汗,被賜金虎符,仍號遼王。

貞祐四年(116),郡王耶廝不,乘耶律留哥外出之機,率眾反叛,在澄州(今遼寧海城)稱帝,改元天威。沒到三個月,將士作亂,他被殺死,之後由乞奴監國,不久被金兵所敗,逃往高麗。

之後耶律留哥所建的遼國被乞奴、金山、統古與、喊舍等人相繼廢殺更替。興定二年(118),耶律留哥引蒙古、契丹兵十萬攻入高麗,高麗助兵四十萬攻喊舍,喊舍兵敗江東城,上吊死了。

這樣,遼國終於又平定下來,復歸耶律留哥,他收復了遼東。興定四年(10),契丹人的一代英豪,拖雷的拜把子兄弟耶律留哥潸然與世長辭,死了,由他的妻子姚里氏帶領契丹眾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七年後,耶律留哥的長子薛闍長大,繼承了他的王位。

【本書獨家發表於鳳凰書城,作者創作艱辛,盜版可恥,懇請讀者朋友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