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把眼光離開拖雷,還是回過頭來看看鐵木真這裡的情況吧。

鐵木真把兒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派出去了以後,他自己則帶著木華黎、博爾術、赤老溫、忽必來等人揮軍前往了河北地區。

果然如之前預想的差不多,金國現在雖然兵力還有很多,北方地區還十幾萬人,但是他們被蒙古兵打得膽寒了,見到蒙古人就逃,不敢接戰了,所以鐵木真率領大兵連克數州,直達金國的中州城下。

用一句史料上的記載——“十一月,成吉思汗率中、左二軍下弘州(今河北陽原)、媯川(今河北懷來東南)、縉山(今北京延慶)、青、滄(今河北青縣、滄州)、豐潤、撫寧、灤平(均屬河北)等地大肆掠擄,圍中都不克,經臨潢(今內蒙巴林左旗南)而歸”。

這一次鐵木真終於見到了被金國建造得非常雄偉、堅固的北京城,他吸取了前面的教訓,沒有讓士兵們徒勞的攻打北京,而是在繞北京城巡視了幾圈之後,見北京城牆非常的堅固,無法攻破,就決定撤兵北還。

到了這裡,筆者需要進行一番簡單的介紹了,以解答一下有些讀者心中的疑問——首先,金國的中都怎麼成北京了?再者,忽然之間鐵木真到哪裡去了,怎麼大家見到更多的是拖雷了?

別急,我給大家說明一下子,你們就明白了。

先說說當時金國京都的情況吧。

當時的金國有五個都城,第一個是北京,此北京不是現在的北京,而是熱河大寧城;第二個是南京,後來金國的皇帝逃跑後去往的都城——南京,現在的河南開封市;第三個是東京,也是下面故事的主人公將要去往之地,今遼寧省瀋陽市南面的遼陽;第四個是西京,大家都知道了,今山西省大同市;第五個就是中都,當時金國的首都,差不多就是現在北京的位置。

讀者朋友們現在應當清楚了,金國時北京不是現在的北京,而現在的北京那個時候叫中都。

鐵木真率領蒙古軍隊終於越過了當初他沒有翻越過的居庸關,揮軍河北的很多地方,獲得了很多的財物,終於來到了中都,現在北京市的位置。

因為當時北京市的城牆非常的堅固,他無法攻破,又因為第一次進擊金國的時候準備不足,所以不久之後,他就帥軍北還了。

回軍途中他帶領蒙古大軍從雲內的旁邊經過,朮赤、託雷等帥右路軍和驅趕著二十多萬匹金國的馬來與蒙古大軍匯合。

匯合的時候,鐵木真望著西路軍得到的二十多萬匹戰馬,心中十分的高興,不僅因為他非常的愛馬,當初他小的時候時常吃不到東西也堅決不肯殺掉自己家的那幾匹馬。

還有,他這道金國一旦失去了這些馬匹就在難以組織起騎兵了,這對金國軍隊的打擊也是致命的。

所以他就當場總結了一下第一次徵金的戰鬥:“我們這一次雖然未能攻破金國的中都,但是你們西路軍打破雲內、東勝、豐州、竫州、寧邊、與武朔忻代四州;而我們中路軍更攻破了金國的弘州、媯川、縉山、昌平、密雲、豐潤、撫寧、灤州、清州、滄州等等大小城池。再加上我們之前一同取得的烏沙堡、野狐嶺、澮河堡戰役的勝利,我們蒙古大軍此次伐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放心的回到蒙古看看自己的家人朋友了。”

鐵木真的講話從來都沒有什麼廢話,從來都這樣簡明扼要的,只有這幾句話就結束了,絕對沒有現今某些腐敗分子那樣故作深沉的長篇大論。

前面給大家解說了一下金國當時的都城情況,特別是當時的北京不是現在的北京,下面再說說故事的主角怎麼變了,怎麼變成拖雷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讀者朋友們還不瞭解的是,本部書一共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的“蒙古的統一”在前面104章的時候已經結束了,現在開始的是本書的第二部分“徵金以及征服中西亞”。

這一部分大約需要二百章左右,征服中亞、西亞的部分就快開始了,到那個時候讀者朋友們就會跟從筆者進入伊斯蘭教國家。

當這兩個部分都結束以後,我才會帶領大家去回味鐵木真當初征服大半個歐洲的歷史,讓我們來重溫一下當初我們中國人的榮耀,這就是本書的第三部分,歐洲徵戰史。

本書的第四個部分,就是“鐵木真的後代子孫以及他們的徵戰史”。

可能有讀者朋友就會問,這樣博大的篇章,你一個小作者能寫好嗎?

請讀者朋友們相信,筆者是經過二十多年的準備,在閱讀和研究了大量的蒙古歷史資料(幾百本書)後方敢命筆的,會儘量的把歷史的真實通俗的演繹給讀者朋友們。

至於筆者在史料上的不足部分,敘述欠缺的地方,還請讀者朋友們能給筆者多多的提點。我們有更多的互動,這樣筆者會把更真實、精彩的蒙古帝國史演繹、呈現給大家。

筆者在此處需要跟大家說明的一點是,本書第二部分的主人公依舊是鐵木真,但是為了真實的反映歷史,所以某些部分筆者不得不改換一下男主角,但是蒙古歷史的靈魂是不會變的,那就是鐵木真。

比如現在的拖雷,在現今絕大部分的記載當中,大家只知道有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唯獨沒有有關拖雷的記載。我要講給大家聽的是,拖雷恰恰是當時鐵木真徵金的一個很主要的人物,後面的先不講,就是前面的、我已經講過的部分,我先用拉施特的《史集》證明給大家看——

在商務出版社出版的波斯·拉施特主編的《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5頁鐵木真第一次征伐金國的記載當中,當蒙古軍隊攻陷了宣德州、德興府之後,曾有過這樣的一段記載——“(後來)他們派拖雷汗同弘吉剌惕部人阿勒赤那顏的兒子赤古駙馬帶著軍隊到那裡去。他們同乞臺人(金國人)交戰,擊潰了他們,登上城頭,攻下了名叫術阿之堡的地方,然後回來了。”

以上的記載足以說明,在與成吉思汗幾乎同時代的,波斯人的記載中,拖雷是參加了第一次對金國的討伐的,而不是像現在人誤會的一樣,成吉思汗把他留在了自己的翰兒朵(大本營)之中。

囉裡囉嗦說了一大堆,還是迴歸主題吧——

因為鐵木真帶領大軍要趕回蒙古國,所以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等人也就驅趕著剛剛得到的金國的二十多萬匹馬,與鐵木真的大軍會合了。在111年11份的時候,除一少部分人外,蒙古人都返回了蒙古國,朮赤、拖雷和察合臺、窩闊臺四個人之間的矛盾與糾紛也就暫時性的緩解了。

在這之前,拖雷才有時間問哲別為什麼會趕到了這裡,而不是在河北那裡追隨著成吉思汗討伐金國?

哲別就告訴拖雷,原來他這次是為了成吉思汗讓他帶兵討伐金國的東京,也就是現在遼寧省瀋陽市南面的遼陽這個地方。大家可別小看了當時的遼陽,那可是金國當初剛剛建國時的首都,只是後來他們打敗了北宋,佔領了北京,才有了鐵木真進攻金國時候的中都。

為了能攻破金國的中都,哲別沒有貿然行事,而是首先帶著兩千人前往東京偵查金國東京的情況,沒想到無巧不巧的就遇見了拖雷和術赤遇險。他這個急先鋒見到金國的大營裡有廝殺,立刻就趕了過來,這才救下了拖雷和術赤。

拖雷和術赤這一次能夠脫險,時也?命耶?

讀者朋友們可能現在還不知道的是,拖雷和哲別可是後來蒙古滅亡金國,以及第一次遠征歐洲時候的最主要人物,如果離開了這兩個人,蒙古的歷史和世界的歷史會否改寫,這可實在難說。

蒙古大軍開始返回蒙古地區,鐵木真安排哲別帶領五千人進攻金國的東京。這個時候,金國的北方地區兵力已經很薄弱了,所以鐵木真放心的把這別留了下來,就是為了能多搞到一些金國的情況,為第二次征討金國做準備。其實他也是沒有真的打算把金國的東京攻打下來的,畢竟當時的蒙古沒有攻城裝置。

但是哲別想的就不一樣了,只要是成吉思汗安排下來的事情,他就要想盡辦法的來完成。再說,哲別不僅箭法無雙,頭腦也是無與倫比的,硬攻不成,他就想在充分瞭解敵情的基礎上智取。

聽到哲別想要帶兵攻打金國的東京,拖雷來了興趣,本來他是想儘快的趕回蒙古去見他的芙柔和皋娃兩位妻子的,這個時候他又不急了。他趕緊跟鐵木真請示,要隨同哲別一同去攻打金國的東京,同時利用這次機會,多多的偵察一下子金國的情況。

如果是以往,鐵木真是不會答應的,但是現在拖雷的偵察能力已經令鐵木真信服了,所以他就沒有堅決的帶小兒子返回蒙古,就答應了拖雷的請求,讓他跟隨哲別一起行動。

這之後,鐵木真就帶領蒙古大軍返回了蒙古,留下哲別和拖雷兩人帶著五千士兵繼續偵查金國的情況,有機會就攻下金國的東京。

跟哲別、託雷交代清楚了他們留下來的任務後,鐵木真終於帶領蒙古大軍踏上了返回蒙古的路。現在是111年11月中旬的時候,天氣雖然已經很冷了,但是這對習慣了苦寒環境的蒙古人來說恰恰合適。

送走了鐵木真等人,哲別和拖雷就開始商量應當怎樣偵查金國東京情況的事情,這個時候善於搞偵查活動的拖雷又發話了——

【本書獨家發表於鳳凰書城,作者創作艱辛,盜版可恥,懇請讀者朋友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