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包爾東南一千一百公里,馬萊塔島東海岸,亞歷山大-阿切爾-範德格裡夫特上尉安靜地蹲在他的散兵坑裡,jing惕的目光來回掃視著夜sè籠罩下的海灘,耳中波浪的沙沙聲卻宛如催眠曲,不住地引誘他墮入夢鄉。 . . )

三十歲的範德格裡夫特上尉來自弗吉尼亞州一個建築承包商家庭,從小他就喜歡聽大人們講述美國歷次戰爭的故事,上學後更是熱衷於閱,因此,當二十二歲那年從弗吉尼亞大學畢業後,他便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海軍陸戰隊。

戰前,範德格裡夫特擔任過軍校教員,參加過干涉古巴與尼加拉瓜革命的登陸行動,1914年聖誕節那天,當珍珠港的上空的華軍飛機掠過美軍戰艦的桅杆時,他才剛剛在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港接過自己的中尉晉升令。

在範德格裡夫特看來,戰爭是中德軍國主義集團密謀強加於美國人民頭上的——直到珍珠港遭襲前,絕大部分美國人都對剛剛陷入僵局的歐戰敬而遠之,極少有人想到,戰爭會首先在太平洋爆發,並且第一時間就燃燒到了美國本土。

在短短幾周時間裡,夏威夷陷落,菲律賓失守,巴拿馬運河與西海岸城市接連遭到空襲與炮擊,美國大眾一時間被憤怒與恐懼交相支配,就連身在韋拉克魯斯的範德格裡夫特也聽到傳言:三十到五十萬中ri聯軍將大舉登陸太平洋一側的墨西哥海岸,將前來干涉墨西哥革命的美軍趕下大西洋,接著從美墨邊境一路殺進毫無防禦的美國腹地。

幸運的是,傳言最終沒有成真,範德格裡夫特也奉命離開墨西哥,前往加利福尼亞的聖迭戈海軍基地,成為新組建的陸戰隊第1步兵團1營b連連長。

範德格裡夫特還清楚地記得,當他第一次檢閱全連時,b連全部的武器只有幾十支美西戰爭時期的點405英寸(10.毫米)口徑溫徹斯特m1895式槓桿槍機步槍,外加一百來根比玩具還粗糙的木槍。

範德格裡夫特立即向上級提出抗議。在他的連risāo擾之下,上級很快做出了補救措施:為他的連隊調撥一百多支南北戰爭時期的單發裝填黑火藥步槍——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從當地居民手中徵用的。

範德格裡夫特哭笑不得,不過很快他就看到了希望:所有最新最好的步兵武器,開始源源不斷地優先裝備到陸戰隊,同時他也意識到,陸戰隊勢必要最先投入反擊東亞軍國主義敵人的戰鬥。

1915年9月,當範德格裡夫特的連隊從溫哥華登船。前往阿拉斯加參加科迪亞克島反攻作戰時,全連兩百零四人。配備有數十把點45英寸(11.4毫米)口徑的勃朗寧m1911式半自動手槍,一百五十多支點0英寸(7.6毫米)口徑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式手拉栓動步槍,四挺點0英寸口徑的劉易斯m1915式彈盤供彈氣冷輕機槍,以及八支安裝了“法國式樣”槍榴彈發shè器的“榴彈步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必要時,作為步槍連的b連還可以得到營屬機槍連加強的二到四挺點0英寸口徑維克斯式彈鏈供彈水冷重機槍,總的來說,b連當時的裝備水平不亞於同期歐陸戰場上的英軍或法軍步兵連。

在科迪亞克島,範德格裡夫特的連隊遭遇了裝備、編制與jing神世界都大相徑庭的ri本陸軍,ri軍士兵在瀕臨絕境時的狂暴。以及他們手中shè程遠超過槍榴彈發shè器的“擲彈筒”,都給初出茅廬的陸戰隊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或者說,慘痛記憶。

又過了九個月,當b連從維拉港登船前往馬萊塔島時,全連兩百五十六人,除了手槍、步槍之外。共配有劉易斯式輕機槍八挺,榴彈步槍八支,外加四具 英寸(51毫米)口徑的“東亞式樣”擲彈筒,平均每個步槍排配備兩挺輕機槍、兩支榴彈步槍與一具擲彈筒,甚至高於同期派往法國的美國遠征軍步兵連的水準。

此外,經過團部批准。可直接加強到連隊中的步兵重武器還包括:點0英寸口徑的勃朗寧m1916式水冷重機槍,發shè1磅(0.45公斤)重炮彈的7毫米口徑皮託m1916式輕型步兵炮,以及英寸(76.毫米)口徑的斯託克式迫擊炮。

登陸後的兩週內,b連先後更換了三處防禦陣地,一處比一處更遠離登陸場,此時此刻,範德格裡夫特腳下這一小片海岸。正是b連4小時前剛剛進駐的第四處陣地,距離烏魯灣zhong yāng的登陸場足有五英裡(約八公裡)之遙。

時間緊迫,b連還沒來得及挖掘連貫的戰壕,也未在海灘上佈設地雷、鐵絲網之類的障礙,所有人員裝備,都暫時棲身於及腰高的散兵坑與簡易掩體中。

為了有效防禦這段長達一千六百英尺(約五百米)的海灘,b連得到了團部加強的兩個重機槍班、一個輕型步兵炮班和一個英寸迫擊炮班,總共四挺勃朗寧重機槍、兩門7毫米步兵炮和兩門英寸迫擊炮,加強後的連隊總兵力超過了三百人。

範德格裡夫特將重機槍和步兵炮佈置在防線兩翼,以對主防禦正面形成交叉縱shè火力。將配備了輕機槍、榴彈步槍與擲彈筒的三個步兵排一字排開,扼守正面戰線。最後,將迫擊炮與作為預備隊的一個步兵排佈置在防線zhong yāng後方,以備支援。

連部的電話可以直通岸防炮兵司令部,隨時有可能調動數十門75毫米到155毫米口徑的大炮,為大舉登陸的“黃猴子”們施以“死亡洗禮”——如此“史詩般”的場景,範德格裡夫特自然神往已久。

濤聲依舊,就在這位上尉連長半夢半醒之間,依稀傳來一聲槍響,令他心頭一乍,糾纏了半個晚上的睏倦頓時煙消雲散。

槍聲來自陣地北角,怎麼回事?是哨兵走火,還是……

沒等範德格裡夫特細想,一陣陌生的槍聲接踵而來,聽起來像是某種連發shè擊的武器,但既不像水冷重機槍低沉的突突聲,又不像氣冷輕機槍清脆的噠噠聲,聲音更輕更密,倒像是一群炸了窩的馬蜂在怒吼。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華軍jing銳部隊特有的“手提機槍”或“衝鋒槍”?

“咻~~~”

一枚英寸迫擊炮發shè的照明彈劃亮了夜空,陣地前方的海灘頓時宛如白晝,範德格裡夫特舉起望遠鏡望向陣地北角,只見灘頭水際線上隱約浮動著幾個黑糊糊的玩意,周圍晃動著幾十個奇形怪狀的身影,既不像人,也不像動物,更不像是什麼機械,倒像是某種剛剛從地獄裡逃出的邪物……

“開火,全體開火!我的信號槍在哪裡……”(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作者注:亞歷山大.阿切爾.範德格裡夫特(aleander archer vandegrift),暱稱阿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師長。194年8月,率部對瓜達爾卡納爾島發起進攻,登陸成功,在著名的瓜島戰役期間立下戰功:194年11月指揮兩棲部隊在布爾幹維爾島登陸。1944年1月1ri,升任第18海軍陸戰隊遠征軍司令。次年4月4ri晉升少將。1946年6月0ri被授予“傑出服務獎章”,同年1月1ri退出現役。1984年服役的一艘美國海軍“佩裡”級導彈護衛艦以其名字命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