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六年七月二十二ri,běi jing東南五千公里外,加羅林群島中部的特魯克環礁,好幾十艘懸掛金龍旗、旭ri旗與太極旗的大小軍艦,正安靜停泊於波濤不驚的巨大礁湖內,交錯隱現於翠綠yu滴的熱帶海島間。/

兩萬七千多噸的朝鮮王國海軍“廣開土大王”號戰列艦上,主桅頂端的中華帝國海軍上將旗在熱帶海風的吹拂下慵懶展動。

將旗下方,視野開闊的司令艦橋內,新任東南戰區艦隊司令官袁鋒上將,正一手撫著他的大光頭,一手攥著張新到的電文,情緒還算穩定。

東南戰區艦隊,全稱東南方面戰區聯合艦隊,由原先的東南方面艦隊與第一機動艦隊合併重組而成,當前基幹兵力為:高速戰列艦三艘、戰列巡洋艦兩艘、舊式戰列艦四艘、舊式裝甲巡洋艦六艘。

艦隊下轄:前衛部隊、主力部隊、支援部隊、遊擊部隊、護航部隊、運輸部隊、特魯克基地隊、拉包爾基地隊等。

除了專門守備錨地並提供後勤支援的特魯克基地隊以外,眼下停泊在特魯克錨地的作戰艦隻,主要來自構成艦隊主要打擊力量的前衛部隊與主力部隊:前者包括搭載三五零毫米主炮的戰列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八艘;後者包括搭載三五零毫米主炮的高速戰列艦三艘、輕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十二艘。

透過艦橋的方形大舷窗,遙望了一眼礁湖內的軍艦陣容,袁鋒的視線轉回手中的電文:這篇剛剛譯出的密碼電文發自běi jing的大本營海軍部,主要內容是批准了艦隊司令部兩天前提出的作戰方案:組織一支jing幹的快速特遣部隊,趁夜突入馬萊塔島近海,對美澳軍登陸場及機場工地實施炮擊。**

如同袁鋒事先預料的那樣,除了主力艦與巡洋艦上搭載的少量水上飛機,這次作戰得不到任何額外的航空支援,大本營只承諾向其提供“最及時”的情報支援。

根據“目前最可靠”的情報。澳洲方面的美英聯合艦隊主力,一週前便已離開了馬萊塔島周邊海域,很可能已經駛往澳洲東海岸休整或接運後繼登陸部隊。

由此看來,炮擊部隊的主要威脅。應該還是來自馬萊塔島以南聖克裡斯託瓦爾島上的美英聯合航空部隊——綽號“巨嘴鳥航空隊”。

根據大本營之前提供的參考資料,聖島機場與馬島登陸場之間,直線距離不過兩百公裡,正好處於敵軍單引擎戰鬥機與魚雷機的正常作戰半徑內,至於敵軍的雙引擎中型轟炸機,作戰半徑可覆蓋至登陸場以北一百五十公裡外,而少數四引擎重轟炸機更是有能力在登陸場以北三百到四百公裡外進行偵察巡邏。

據此。袁鋒的參謀部制訂了以下作戰方案:第一,從遊擊部隊中抽調十八艘潛艇,在馬萊塔島以南海域部署三道潛艇jing戒線,以圖在美英聯合艦隊突然北上時提供預jing。另派兩艘潛艇運載特戰分隊,事先潛入馬萊塔島登陸場近海,以便為炮擊部隊指示目標。

第二,從前衛部隊中抽調戰列巡洋艦“閃雷”號與“榛名”號,配屬輕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四艘。組成快速特遣部隊,即炮擊部隊 ,趁夜突入馬萊塔島東岸近海。在滲透上岸的特戰分隊指示下,對岸上目標實施短暫炮擊,隨後趁夜北返。

第三,主力部隊以全部力量伴隨炮擊部隊南下,並在距離目標以北一百五十公裡的外海待機,以接應炮擊部隊返航,緊急時可視情突進到目標近海實施救援。

第四,作戰開始前後,戰區航空隊應集中所有遠端重型轟炸機,對目標實施連續偵炸。並隨時向艦隊通報相關情報。

袁鋒在腦海中把整個方案過了一遍,突然想到一個尚未確定的關鍵問題:炮擊部隊由誰帶隊?

按理來說,炮擊部隊抽調自前衛部隊,由前衛部隊司令來指揮再正常不過,但袁鋒卻對此放心不下。

現任前衛部隊司令,乃是前第一機動艦隊司令——山屋他人中將。是個ri本人,隨著所羅門海戰後第一機動艦隊的解散,山屋中將這才轉隸袁鋒麾下,由之前統率四艘高速戰艦、兩艘戰列巡洋艦與兩艘艦隊航空母艦為基幹的戰區主力部隊,變成了現在只統率兩艘戰列巡洋艦為基幹的戰區前衛部隊。

鑑於山屋中將在上次所羅門海戰中的平庸表現,袁鋒對他的能力深感懷疑——尤其是執行這種非常規的夜戰任務,需要高度的隨機應變能力,同時更需要非常的果敢決斷jing神。

至於艦隊中其他夠資格帶隊的將領,在心裡一一評判過後,袁鋒斷定,這趟活想要幹好了,還是非得他親自出馬不可,嘴上也禁不住放起炮來:“老子的戰巡是拿來打艦隊戰的,什麼時候幹過岸轟這種低階的雜碎活?要打就打孟加拉灣那樣的大決戰,像這樣偷偷摸摸打幾炮就跑的猥瑣差事,說出來都***可恥……”

……

特魯克東南四千公里外,英屬新赫布裡底群島首府——維拉港,三萬兩千多噸的美國海軍“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正緩緩駛出設防嚴密的港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身為美英澳洲聯合艦隊總司令,背手肅立於“加利福尼亞”號艦橋的施羅德上將在心中默默祈禱,這次的任務最好跟艦隊決戰什麼的毫無瓜葛。

雖然來自英國方面的情報言之鑿鑿,說什麼百分之百確認東亞聯合艦隊主力還留在印度洋,正協助兩支中國遠征軍分別攻打亞丁灣沿岸的英屬亞丁與法屬索馬利亞殖民地,目前還沒有返回太平洋的意思。

即便如此,為了將美軍第10軍的第二批登陸部隊,外加聖克裡斯託瓦爾島守備隊的第二批增援部隊,總計三萬兩千餘人,安全護送到目的地並完成解除安裝,施羅德還是竭盡全力蒐羅了整個戰區所有可用的海空兵力,為規模龐大的運輸船團保駕護航。

這一次,作為前衛部隊的第51特混艦隊,作為主力部隊的第5特混艦隊,作為jing戒破交部隊的第5特混艦隊,作為護航支援部隊的第54特混艦隊——施羅德麾下的四支特混艦隊傾巢而出,合計有:無畏型戰列艦1艘(其中裝備56毫米主炮的超無畏艦7艘);

艦隊航空母艦1艘,大型與中型改裝航空母艦各1艘,搭載艦載作戰飛機共140架;

舊式前無畏型戰列艦4艘;

舊式裝甲巡洋艦與大型防護巡洋艦9艘,輕巡洋艦與舊式防護巡洋艦4艘;

潛艇與舊式小型潛艇4艘;

驅逐艦與舊式小型驅逐艦84艘。

此外,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整補充,“巨嘴鳥”岸基航空隊的實力也逐漸得到恢復,雖然至今仍未達到到聖克裡斯託瓦爾島海戰(中方稱第一次所羅門海戰)之前的水平,全部可用的作戰飛機不超過160架——不過,由於航空隊駐紮的基拉基拉航空基地,距離美軍在馬萊塔島的登陸場只有兩百公裡航程,而華軍距離登陸場最近的蒙達航空基地卻在四百多公里外,這支業已經過惡戰考驗的英美聯合航空隊,對登陸場周邊區域的控制能力,理應在對方之上。

“既然已經盡力做好了準備工作,接下來的事情交給上帝不就好了?那麼,我還在擔心什麼?”

遙望港外重重疊疊的艦影,艦橋上的施羅德捫心自問,一時卻找不準答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