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京師新華宮,大本營第一號實時態勢演示廳,俯瞰大廳沙盤的指控臺欄杆前,雙手按扶在操控面板上的總參作戰處長蘇三嶺中將,正以聲光並茂的形式為身旁的女皇及元老重臣們介紹整個“屠熊”作戰第一天的進展。

“……在特種煙霧彈與航空火力的支援下,北方方面軍各叢集在一百公裡的戰線上分別推進了三到九公里不等,奪取或突入了敵前沿各要點。”

隨著蘇三嶺的介紹,沙盤上相應地方的彩燈此起彼伏地被點亮。

“其中:楚卿的北翼叢集只用了一上午就奪取了敵左翼前沿據點——卡拉巴什;趙民河的中央叢集在天黑前攻佔了敵三個中央前沿據點中的兩個——北側的圖爾戈亞克與南側的黑溪鎮,對中間的米阿斯構成了三面夾擊之勢;趙飛雪的南翼叢集進展最慢,入夜前未能奪取敵右翼前沿據點——烏斯季諾沃,但部分攻擊部隊已經鍥入敵防線縱深三到五公里,正原地堅守待援……”

“……中亞方面軍各叢集在一百二十公里戰線上開啟了兩個缺口,於烏拉爾河北岸構建了兩個巨大的橋頭堡,其中:錢嵐的左翼叢集在九公里的渡河正面上向北岸推進了三到七公里,配屬的工兵部隊正按計劃構建一座大型浮橋和五座假浮橋;陸凱平的右翼叢集在十二公里的渡河正面上推進了五到九公里,正連夜構建六座大型浮橋……”

“裡海方面軍的先遣支隊以騎兵第16旅和裝甲第17旅為基幹,在航空兵以及當地親華部族的支援下,今晨從阿什哈巴德以南的巴季吉蘭山口越過波斯邊境,在海拔一千五百到兩千公尺的險峻山區中連續行軍70公里,順利進佔阿特拉克河谷中的交通要地——古昌……”

“今夜之後,支隊將馬不停蹄地向通往德黑蘭的門戶——古昌西南140公里外的薩卜澤瓦爾——快速進軍。與此同時,以第4軍和騎兵第7軍為基幹的方面軍主力叢集,將陸續透過巴季吉蘭山口進入波斯,在先遣支隊的引導下,向波斯首都德黑蘭穩步推進。”

“此外,各以1個騎兵營和1個步兵營為基幹組成的南、北呼羅珊支隊,在隨主力叢集進抵古昌之後,前者將向古昌東南10公里外的南呼羅珊省首府——馬什哈德——進軍,後者將前往進佔古昌西北10公里外的北呼羅珊省首府——博季努爾德,以穩固先遣支隊與主力叢集的後方……”

“第一天還算順利嘛。”

蘇三嶺的介紹還沒收尾,總理大臣楊正金便急不可耐地評論道。

女皇劉千樺淡淡一笑:“是很順利,希望接下來的六天裡也能一樣的順利。”

內政大臣張志高低頭冷笑:“星期攻勢……堂堂帝**什麼時候淪落到這種地步了。”

“一天之內都可以發生很多事情,何況是整整一個星期。”濃眉緊鎖的國防大臣胡克顯然話中有話。

“那還真讓人期待啊。”司法大臣莫寧毫無誠意地搓手道。

“蘇三嶺,你先退下吧。”劉千樺揮手吩咐道。

稍頃,連同之前一直默立在劉千樺身後的總參謀長顧英揚,指控臺裡的六人圍著一張小方桌坐攏,桌上早已擺滿了茶水與各色珍奇點心,眾人卻無心動手。

劉千樺微眯雙眼,臉上難掩疲憊之色:“帝國已經顯示了足夠的誠意,接下來就看德國人的表現了。”

顧英揚順勢報告道:“剛剛接到德軍參謀總部通報,原計劃與帝國‘屠熊’作戰同時展開的東歐戰線夏季攻勢,總攻日已經推遲到了5號,屆時預計將投入德軍與奧軍各四十五個師、羅軍二十個師,共一百一十個師的強大兵力,其中七十個師將集中用於烏克蘭方面……”

“在此前後,德軍還將以十二個師從西線阿拉斯地域發動反攻,意圖從側翼包抄索姆河地域的英法重兵集團,扭轉今年開春以來西線的不利態勢。”

劉千樺眨眨眼:“看來我們的日耳曼盟友還是執迷不悟啊。”

楊正金清了清了嗓子,雙手扶膝道:“要我說,各有各的苦衷。本時空正在進行的索姆河戰役,完全不同於另一時空的那場同名戰役——沒有了那個時空著名的‘凡爾登絞肉機’,英法得以提前半年發動戰役,投入的兵力、兵器以及進攻地段的長度也都是那個時空的兩倍以上;而當面的德軍因為將更多的兵力投入了東歐和巴爾幹戰線,留在西線的兵力,不到另一時空同期的八成,可用的預備隊則只有同期的一半。”

“原本到一九一六年九月才在康布雷戰役中嶄露頭角的協約國坦克部隊,在本時空的一九一五年就開始了大規模運用,今年二月份開始的索姆河攻勢中,更是一次投入了上千部之多。而德軍高層對坦克的態度,與原時空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去年以來,德軍在對比了敵我坦克部隊在西線與東線的表現後,反而更堅定地認為,坦克在西線毫無用處;至於東線,面對素質較低、裝備缺乏的俄軍,既有的兵力兵器也足以應付,少數昂貴的坦克部隊不過是錦上添花……在這種思維影響下,德軍對協約國這次規模空前的‘坦克攻勢’顯然準備不足,勢必付出巨大代價。”

“綜合以上情況,我認為德方從東線調兵的理由,即索姆河戰役耗光了預備隊的說法,是可信的,而意圖扭轉西線危局的急迫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對當前東歐戰線上同盟**的總兵力而言,德軍調往西線的那十幾個師,對整個戰局應該影響不大……”

顧英揚冷笑道:“看來我覺悟不夠高,體諒不到德軍統帥們的心情,不過就我看來,當前東歐戰線上那一百一十個同盟國師的戰鬥力,恐怕不能以同等數量的中國師或是純德國師來比照。”

“其中那二十個羅馬尼亞師,裝備低劣,指揮與後勤體系落後,而且羅馬尼亞國內主要勢力,對參加同盟國一方作戰,意見分歧嚴重,必然會影響到羅軍的戰鬥意志。參照另一時空歷史來看,他們給友軍帶來的麻煩要遠遠大於對敵人造成的威脅,其戰鬥力就算不是負的,很大程度上也接近於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奧軍在1914年的加利西亞戰役中,損失遠比另一時空那場同名的慘敗要小得多,本時空也應該不會再有那場一口氣幹掉了一百五十萬奧軍的‘勃魯西洛夫突破’,但義大利和希臘的提前參戰,還是牽制了奧軍相當一部分兵力,此時能夠投入東線的兵力只比另一時空同期多了五個師。”

“奧匈帝國民族眾多,語言混雜,主體民族比例不高,平時就不得不將各民族的官兵混編在一起,導致指揮效率與作戰效能低下。隨著戰爭的擴大化,許多徵召來的農村士兵對本民族土語以外的語言一概不知,在前線的巨大壓力下,胡亂將這些士兵填入部隊的結果,甚至基層的連排長也無法讓他們的全部手下聽懂發令,整個基層作戰指揮趨於瓦解……”

“另一個更嚴重的後果,就是大量徵召來的非主體民族官兵,包括大量來自民族分離情緒較濃厚地區的士兵,淹沒了長期培養起來的、對皇室與帝國忠心不二的貴族軍官和常備士官隊伍,導致許多部隊迅速喪失戰鬥力,拒戰、投降與譁變成為家常便飯,只有少數純粹由主體民族官兵組成的部隊尚堪一戰。”

“這樣看來,那四十五個師的奧軍,就算沒有遭到‘勃魯西洛夫’攻勢的打擊,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勉強維持而已,能夠抵得上十五個精銳德國師就已經是高看了。”

“也就是說,調走了十五個可以用來進攻的精銳德國師,實際上就等於調走了東線全部的羅軍與奧軍,全部戰力由相當於七十五個德國師,下降到只相當於六十個德師,足足縮水了五分之一,還能說對整個戰局影響不大?”

“還有,預定用於進攻烏克蘭的七十個師,看起來還真不少,其中卻只有二十個德國師堪稱核心戰力,其餘五十個師的羅軍與奧軍,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打醬油的——用屁股都可以想出來,戰前臨時調走的那十五個德國師對烏克蘭戰役有多重要。”

顧英揚話音未落,張志高也來煽倒風:“我倒是可以理解德國人以戰逼和的心情。”

楊正金微微一皺眉,卻只是不疼不癢地“哦”了一聲。

張志高歪歪頭:“雖然已經發出了媾和的試探,不過如果連穩固西線都做不到的話,必然會遭到對方的蔑視,不說漫天要價,甚至有可能連平等談判的資格都爭不到。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顯示穩固西線的決心,結果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意志能夠確實傳達給對方。”

劉千樺微閉雙目,若有所思。

“意志啊……不惜犧牲千萬人鮮血也要爭取到的,自以為是的體面,這種帝國的意志,彼此都已經傳達出去了,接下來,就看接收的那一方,會如何去解讀了。”

……。

更多到,地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