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末路之熊?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俄軍大本營。

金碧輝煌的房間內,自任俄軍最高統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正一臉麻木地聆聽總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將軍每週一次的例行總結彙報。

“本週最嚴重的事件,就是羅馬尼亞的背叛。”

“雖說當今的羅馬尼亞王室出自普魯士的霍亨佐倫家族,與德皇威廉二世是遠房親戚——不過這顯然算不上什麼理由,陛下跟德皇也是親戚,整個歐洲的顯赫王室多少都有點沾親帶故……”

說到這裡,阿列克謝耶夫小心翼翼地抬眼觀察沙皇陛下的反應,確認對方沒有被這句話刺激到,這才繼續低頭彙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曾有傳聞說,早在1880年代,卡羅爾一世國王就揹著議會私下與奧匈帝國簽訂了攻守同盟條約,顯然這也不足以解釋:早就被確認是德奧盟友的義大利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

“主要由大地主和穀物商人支援的羅馬尼亞保守黨一向持親德態度,這當然跟他們的經濟利益有關——德奧是他們最大的銷售市場和利潤來源。當然,可以想象的是,他們多少會受到頭上那位霍亨佐倫家族國王的影響,盲目迷信普魯士的武力不可戰勝……”

“比薩拉比亞省的領土問題一直是兩國關係潛在的障礙,雖然這片原屬摩爾達維亞公國的土地是在181年從土耳其手中割取的,不過那時候還不存在統一的羅馬尼亞王國,構成現代羅馬尼亞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公國還分別處在土耳其人的統治之下。”

“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我們曾短暫地將南比薩拉比亞的三個縣割讓給已經處於半自治狀態下的摩爾達維亞,然而在第十次俄土戰爭後,為了感謝我們將其從土耳其的宗主權下解放出來、實現徹底獨立,羅馬尼亞人又將這一小片土地還給了我們……也就是說,其實兩國之間並不存在法理上的領土糾紛,長期以來,羅馬尼亞政府也從未在正式場合與我們交涉過任何有關比薩拉比亞的事宜。”

“更關鍵的是,戰前長期執政、主要由工商業資本家支援的羅馬尼亞自由黨,一向採持親協約國的立場。據傳在歐戰爆發時,卡羅爾國王與保守黨領袖曾提議加入同盟國一方,向我國和塞爾維亞宣戰,就是被自由黨的布勒蒂亞努首相所勸阻。在這之後,我方與羅馬尼亞的秘密談判一直未曾中斷。”

“去年年初,義大利背棄與德奧的盟約,加入我方作戰之後,羅馬尼亞的朝野兩黨政治家開始統一轉向支援協約國的立場,布勒蒂亞努政府同我方的談判,已經進展到只剩下在條約上簽字這一步了。”

“然而當年夏天我方戰況的嚴重不利,顯然影響到了羅馬尼亞人的信心,布勒蒂亞努政府毫無愧意地拒絕履行諾言,同時不顧我方的勸阻,以中立國為名,毫無限制地向德奧出口穀物、牲畜等各種農產品,甚至還向德國的軍事工業提供石油等緊俏資源。”

“最近大半年,戰況更是急劇惡化:盟國方面,孟加拉灣海上決戰失利,印度和波斯灣淪入敵手;法國戰線和義大利戰線的大規模攻勢屢屢受挫;而英美在太平洋的小打小鬧更近乎無所作為。”

“我國方面,波蘭、立陶瓦、白俄羅斯大部失陷,德奧軍推進到普斯科夫、明斯克、利沃夫一線;西伯利亞和土耳其斯坦全面淪陷,華軍推進到烏拉爾山直至烏拉爾河一線。”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羅馬尼亞偏偏選擇在我方打通黑海海峽、攻佔君士坦丁堡這樣的時機,來加入同盟國一方作戰……”

“這是上帝的意志,欲使其滅亡,先令其瘋狂,沒有什麼不能理解的。”沙皇陛下不耐煩地打斷了參謀長的侃侃敘述,顯然他對這種追根溯源的探究毫無興趣。

阿列克謝耶夫誠惶誠恐,忙不迭地點頭:“是,皇上英明,這是上帝要讓忘恩負義、撒謊成性的羅馬尼亞人付出代價,不過……這樣一來,我們的烏克蘭戰線上,一下子就多出了個師的敵軍,我擔心西南方面軍會頂不住。”

“一旦烏克蘭全面淪陷,我們將面臨嚴重的糧食和燃料短缺……不,不僅僅是短缺,那將是一場足以摧毀我軍的災難。”

“那就阻止他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尼古拉二世皺眉道,彷彿這種麻煩事理所應當跟他這位最高統帥沒什麼關係。

阿列克謝耶夫無奈而小心地轉過身,抬起手中的教鞭,在御座對面兩三公尺外架設的巨幅地圖上比劃起來。

“陛下,請先聽我分析——截止上週,我軍編制內共有145個步兵師和8個騎兵師,其中:9個步兵師和16個騎兵師部署在東歐戰線;9個步兵師和9個騎兵師部署於烏拉爾戰線;7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分佈在高加索戰線;4個步兵師駐守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君士坦丁堡;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駐在波斯首都德黑蘭;1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戍守內地或是正在編練。”

“東歐戰線上,估計當面德軍約有50到55個步兵師、到5個騎兵師,奧軍45到50個步兵師、到5個騎兵師,加上羅馬尼亞軍個師,合計118到18個步兵師、6到10個騎兵師。”

“烏拉爾戰線上,估計當面華軍約有40到4到15個坦克旅,配備大量效能優異的坦克、飛機等技術兵器。”

“高加索戰線上,據可靠情報,海峽戰役後,土軍的作戰重心轉向保衛陪都安卡拉以及內陸的華軍航空基地,高加索方面的部隊因此被抽調過半,估計至今只保留有5到6個步兵師和若干騎兵分隊。”

“由此看來,在各主要戰線上,我軍都毫無優勢可言,更沒有可以抽調的機動預備隊。為了應對正在向比薩拉比亞進軍的個羅馬尼亞師,我們最多只能向西南方面軍增派4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這只會讓科爾尼洛夫司令官稍微感到一點安慰而已。”

聽到這裡,沙皇尼古拉二世難得想起了什麼,突然憤憤道:“勃魯西洛夫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和巴爾瑙爾毀掉了我們的預備隊。”

“那場戰役中敵人及時派遣了增援部隊,實力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況且勃魯西洛夫將軍已經在新西伯利亞要塞保衛戰中用自己的生命來贖罪了。”

阿列克謝耶夫戰戰兢兢地為自己最欣賞的同僚與好友辯解道。

尼古拉二世一聽“贖罪”這個詞,彷彿陷入了某種迷幻狀態,一臉虔誠地喃喃道:“贖罪?除了我自己,沒有誰可以為俄國贖罪……是的,只有一位君主的自我犧牲才能拯救俄國……”

阿列克謝耶夫知道,被那位著名的拉斯普京“聖人”洗過腦的沙皇陛下又開始犯病了,不過他並不打算就此中斷彙報。

就算面前是頭熊,該做的工作也應該一絲不苟地進行到底,這就是阿列克謝耶夫作為總參謀長的覺悟。

“陛下,我的彙報才剛剛開始。”

阿列克謝耶夫大著膽子抬高了兩級聲調,近乎叫囂地提醒道。

這一招還算管用,尼古拉二世眨眨眼,停止了他那不知所謂的夢囈,看起來也沒有怪罪的意思,點點頭示意阿列克謝耶夫“繼續”。

“總參謀部判斷,西線德奧軍與東線華軍協調一致的夏季攻勢將在近幾天內全面展開。”

“在西線,為了充分利用羅馬尼亞參戰的有利形勢,同時也為了掐斷我軍的糧食和燃料供應、阻止我方從黑海方面接收盟國的援助,德奧軍很可能會將進攻重點轉向烏克蘭,我西南方面軍受到的壓力將急劇增大。”

“在東線,為配合德奧軍的行動,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打擊我軍的作戰意志、迫使我方屈服,華軍很可能將從東、南兩個方向上,以薩馬拉為軸心發動鉗形攻勢,兵力對比處於明顯劣勢的烏拉爾、土耳其斯坦這兩個方面軍將面臨嚴峻考驗。”

“……為了應對敵人即將開始的夏季攻勢,總參謀部擬訂的部署如下:

“西北方面軍下轄6個步兵師和個騎兵師,以普斯科夫為中心,守衛西到里加灣岸的派爾努、南至道加瓦河畔的陶格夫匹爾斯,總長10公里的戰線。”

“西方方面軍下轄9個步兵師和5個騎兵師,以明斯克為中心,防禦北到陶格夫匹爾斯,南到普里皮亞季河畔的平斯克,總長460公里的戰線。”

“西南方面軍下轄8個步兵師和8個騎兵師,以切爾諾夫策為中心,防衛北至平斯克、南至多瑙河口的維爾科夫,總長850公里的戰線。”

“高加索方面軍下轄7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以埃裡溫為中心,守護西至黑海海岸的巴統,東到裡海海岸的阿斯塔拉,總長700公里的戰線。”

“土耳其斯坦方面軍下轄1個步兵師和5個騎兵師,以奧倫堡為中心,防守東起烏拉爾河畔的奧爾斯克,南至烏拉爾河口的古裡耶夫,總長約1000公里的烏拉爾河岸。”

“烏拉爾方面軍下轄16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師,以車里雅賓斯克為中心,固守北至上薩爾達、南至奧爾斯克,總長超過800公里的烏拉爾山麓。”

“大本營預備隊為:4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4個坦克和裝甲車旅,航空中隊和裝甲列車若干……”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