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0月15日,加爾各答,胡格裡河東岸歷史悠久的威廉堡前,面積400公頃、南北長達三公里的馬坦公園中,排成數十個整齊方隊的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輜重兵部隊,連同十數萬圍觀群眾,正肆意踐踏著剛剛被雨季滋潤過的無辜草坪。

草坪周圍,環繞著茵茵綠樹與一幢幢高聳、宏偉的歐式建築。

“如果你以馬坦公園為中心走一圈,你就會明白人們為什麼稱加爾各答為‘宮殿之城’。”

這是英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吉卜林於1年來加爾各答時曾說過的話。

在169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者抵達並定居之前,這裡只是三個普通的印度土著村莊所在,到1699年,英國人在胡格裡河東岸建成一座由稜堡和壕溝保護起來的武裝堡壘——威廉堡,用作貿易據點和區域基地,之後城堡的防禦工事不斷升級改造,工事之外的市區也漸漸發展起來,直到將原先的三座村莊合為一體,並以其中一個村的名字將城市命名為“加爾各答”——當地孟加拉語意為“平坦的地方”,成為公司的孟加拉管轄區總部。

首任孟加拉行政長官克萊.武為確保城堡的安全,下令砍伐周圍的大片叢林,這便成了後來的馬坦公園。

177年,加爾各答被指定為英屬印度.首府,開始興建一系列壯觀的公共建築,中英鴉片戰爭前後,這裡成為各國鴉片販子向中國輸送鴉片的集散點,城市發展迅速,150年後又興起了黃麻加工和紡織工業,並產生了印度最早的城市中產階級。

到19世紀末,隨著社會的總體進.步,1年在加爾各答成立了印度第一個近代政治組織——印度國民協會,與兩年後在孟買成立的印度國民大會黨遙相呼應,加爾各答逐漸成為印度獨立運動的中心之一。

1905年英國當局推行的孟加拉分治政策在加爾各答.引發了廣泛的群眾騷動和抵制英貨運動,蓬勃發展的反英運動,成為1911年當局決定將英印首府遷往新德里的決定因素之一。

即便失去了首府的地位,到大戰爆發時,加爾各答.仍是印度人口最多、經濟最繁榮、公共設施最完備的第一大城市。

作為印度東海岸最大港口和重要的鐵路樞紐,.恆河流域盛產的黃麻、茶葉、礦產等大多從加爾各答出口,貨物吞吐量佔全印度的三分之一以,其中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奪取加爾各答,.是華軍i作戰第一階段的關鍵步驟之一。

9月10日結束的孟加拉灣海戰中,在取得史無前例宏偉戰果的同時,參戰的聯合艦隊各部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合計戰沉無畏型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1艘、艦隊航空母艦艘、輕巡洋艦艘、驅逐艦1艘;重創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中創戰列艦1艘,輕創戰列艦5艘;重創輕巡洋艦5艘,驅逐艦9艘;損失飛機三百餘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脫離戰場後的第二天即9月11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薩鎮冰大將便率其直接指揮的甲部隊10艘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6艘高速裝甲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艘水機母艦航向孟加拉灣北部,為甘提登陸場提供遠端掩護;而由袁鋒中將指揮的由傷殘艦和救援艦組成的丙部隊則整隊沿緬甸、馬來亞海岸航向新加坡,以進行艦船搶修和傷員安置。

此外,由畢凌波代司令指揮的機動部隊餘部於9月1日到1日在安達曼群島布萊爾港先行集結,之後編隊返航新加坡。

因為先行遣返了傷艦和傷員而一身輕鬆的甲部隊於9月14日與馬升宇將指揮的支援部隊主力艘舊式戰艦、6艘舊式裝甲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匯合,展開了掩護印度方面軍後續部隊陸的“鋼盾”作戰,兩週內將袁世凱將的第1集團軍7個師,14萬人、歐治星將的第14集團軍6個師,11萬5千人和文宇中將的第裝甲軍個裝甲旅,1萬5千人和0部戰車全部護送陸。

期間,機動部隊受傷最輕的“獵隼”號艦隊航母經緊急搶修,搭載由各預備艦載機中隊臨時混編的第5艦載聯隊60機,配屬4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編成丁部隊,由畢凌波中將指揮,加入“鋼盾”作戰,為運輸船隊提供近接空中掩護。同時與甲部隊4艘水飛機母艦一起,為陸軍第三航空集團輸送飛機,與必須到港口解除安裝的水機母艦不一樣的是,由海軍飛行員駕駛的陸軍戰鬥機和輕型轟炸機可以直接從“獵隼”號起飛,前往更接近前線的急造野戰機場。

到9月底,印度方面軍已有個軍計1個步兵師、個陸戰師、5個裝甲旅和個機步旅在胡格里河口登陸場陸並展開部署,配屬的第三航空集團也已將超過150架作戰飛機部署到了各野戰機場。

其中擬由第14集團軍的亞太解放軍第軍轄南洋義勇第1、第師自登陸場西南的瀕海交通要地巴拉索爾出擊,沿海岸向南進擊交通貿易重鎮——克塔克和布巴內斯瓦爾;以65軍轄步兵19、10師自登陸場北端的鐵路樞紐克勒格布林出擊,進攻西北方的工礦和交通重鎮賈姆謝德布林又譯詹謝普爾,一方面意圖一舉奪取當時印度最大的銅礦和最大的鋼鐵廠——塔塔鋼鐵公司,一方面企圖封堵西印度之敵利用鐵路穿過中央高原直接進攻登陸場的通道;另以6軍轄步兵15、16師為集團軍預備隊。

由第1集團軍的第9軍轄陸戰5師、步兵第1和115師自西向東,沿克勒格布林到加爾各答的鐵路線正面推進;54軍轄步兵107、10師在其北面展開,掩護側翼並提供支援;56軍轄步兵111、11師為集團軍預備隊。

由重新休整集結後的陸戰1軍轄陸戰1、師,陸戰裝甲1、旅,陸戰機步11、1旅擔任“奇兵”,在海空支援下自加爾各答下游強渡胡格裡河,攻佔東岸的戴蒙德港,之後立即投入作為機動突擊力量的第裝甲軍轄裝4、6、7旅,自敵軍防線背後包抄分割,與正面進攻的1集團軍所部裡應外合,一舉殲滅加爾各答敵軍集團。

10月日早6時5分,隨著坐鎮克勒格布林的方面軍司令長官鄧簡大將一聲令下,各路部隊同時行動,作戰代號:“溼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