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匯率

1904-1905年,由於準備金不足,銀價加速下跌,華元大幅度貶值。

1905年末,1英鎊=10華元=7.兩白銀

1華元=0.1英鎊=0.7兩白銀

實行金本位後,1906-1915年,1盎司(1.105克)黃金價格穩定在70華元,1華元

=0.11英鎊=0.5美元=1點1盧布=點馬克=點5法郎(注:法郎在1900年後大規模

貶值)。

金本位時的1華元大約相當1世紀初的140-180元人民幣。

日元、朝元與華元掛鉤,匯率固定為1華元=日元=朝元。

而琉球再獨立後長期使用華元,內附後金融更是完全一體化。

二、工業

對比說明:

真實歷史上的日本,1904年生鐵產量僅6點8萬噸,鋼材產量僅6萬噸,1906年的煤

產量為198萬噸。1905年發電能力為74000千瓦(其中5%為水電)。

到1914年,生鐵產量僅為0點萬噸,鋼材產量僅8點萬噸,煤產量9萬噸。

1914年,發電能力為71萬千瓦(其中58%為水電)

(資料出自〈戰爭史研究〉等)

————————————————————

設定:

191年,中國煤產量為4.5億噸(190年產量為500萬噸,自190年起,年均增長

0%),粗鋼產量為1484萬噸(190年產量為90萬噸,自190年起,年均增長16%

)(其中裝甲鋼、新型合金鋼等年均增長超過0%),191年國內石油產量為500

萬噸,1914年超過700萬噸。

同年,日本和朝鮮的煤產量合計00萬噸,鋼產量合計9萬噸。

——————————————————————

真實歷史的191年,歐美列強的主要工業原料產量如下:

美國——煤產量57100萬噸,鋼產量為180萬噸,石油產量為400萬噸。

德國——煤產量7700萬噸,鋼產量為1570萬噸。石油產量為1萬1千噸(奧匈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量為110萬噸)。

英國——煤產量900萬噸,鋼產量為900萬噸。(印度石油產量為110萬噸)

法國——煤產量4100萬噸,鋼產量為470萬噸。

俄國——煤產量600萬噸,鋼產量為490萬噸。石油產量90萬噸。

注:191年世界石油總產量為570萬噸。

——————————————————————

真實歷史191年,列強工業生產佔世界的比重分別為:

美國——8%(產值49點億美元,採用1914年資料)

德國——16%(產值104點9億美元)

英國——14%(產值91點8億美元)

法國——6%(產值9點4億美元)

俄國——

日本——1%(產值6點6億美元)

注: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為655點8億美元。

——————————————————————

由主要工業品產量,大略設定中國的工業產值為歷史上德國的95%,即100億美元

左右,設定為100億美元(0億英鎊),為1895年(一億三千三百六十六萬英鎊)

的15倍左右,平均年增長16.%。

推算朝日的工業總產值合計6億美元(1點億英鎊),佔其工農業總產值的40%。

其時,全世界的工業總產值應為655點8億美元+100億美元+1.4億美元=757點億美

元。

由此可設列強工業生產佔世界的比重分別為:

美國——.9%

德國——1.7%

英國——11.8%

中國——1.%

法國——5.%

俄國——

日本加朝鮮——0.8%

即東亞聯盟的工業生產佔全世界的14%。

補充:

真實歷史列強工業增速對比——

1891年-1900年

英:1.6%

美:.5%

德:4.8%

法:.6%

1900-1914年

英:1.4%

美:4.8%

德:1.8%

法:.%

三、農業

1895年,中國農業總產值為6點46億英鎊,佔全國工農業總產值的8.9%。

(見第40章)

按年均5.6%的增長率,191年,中國農業總產值應為17.1億英鎊(85.5億美元)

,佔全國工農業總產值(7.1億英鎊)的比率下降到46%,而1914年美國的農業收入

為78億美元,只佔其當年工農業總產值的.8%。

191年,朝日的農業總產值為億英鎊(10億美元),佔其工農業總產值的60%。

朝日的工農業總產值從190年的1點7億英鎊上升到191年的.億英鎊,其中工

業總產值由5000萬英鎊上升到1點億英鎊,年均增長8%以上;農業總產值由1點

億英鎊上升到億英鎊,年均增長4%以上。

191年,東亞聯盟工農業總產值為40點億英鎊(01.5億美元),其中農業總產

值為19點1億英鎊(95.5億美元),佔總產值的47.4%。

四、財政金融

(一)財政

191年,中國財政收入為國民收入的10%左右,達到7億華元(億7千萬英鎊或18

億5千萬美元),為190年(1.487億英鎊)的兩倍多。

財政支出7億華元(億7千萬英鎊)。(實際結餘約1億華元用於國債付息)

其中,文教科技支出達7億華元(7000萬英鎊),佔總支出的18.9%。

行政費用及其他開支 支出6億華元,佔總支出的16.%。

基本建設和政府投資11點15億華元,佔總支出的0.1%。

國防支出11點85億華元(1億1850萬英鎊),佔總支出的%。

其中陸軍軍費7點85億元,海軍軍費4億元(4000萬英鎊)。

當年海軍軍費的50%(000萬英鎊)用於武器裝備研發/採購及國防輔助設施添置

,而190年全部的海軍軍費只有10萬英鎊,其中用於武器裝備研發採購的僅

419.8萬英鎊。

同期——

191年,德國軍費開支為0億馬克(約1億英鎊,佔總支出一半),1914年法國軍

費開支為15億法郎(約6000萬英鎊,佔總支出的8%)。

(二)金融

191年,中國黃金儲備為點5億美元,東盟全體為點8億美元(朝日的黃金儲備

全部存放在大中華帝國銀行即中國央行中)。

191年,中國各類存款總量達518億華元(摺合51.8億英鎊)(其中城鄉居民儲蓄

存款餘額為00億華元,銀行資本總額達10億華元)。

191年,中國上海股票市場(滬市)在開市18年後,市值超過150億元(約合75億

美元)。

五:物價和工資

金本位時的1華元大約相當1世紀初的140-180元人民幣。

京師地區一公斤普通大米的售價大約為0.0元(分),相當於1世紀初的點8到點

6元人民幣。

京師地區一公斤豬肉售價大約為0.1元(1角),相當於1世紀初的14到18元人民幣。

1910年,京師地區產業工人月工資4-10元,公司普通職員月薪8-16元,大學正教

授月薪0-60元。陸軍士兵月餉6-1元,陸軍少尉月餉16元,少校月餉0元,陸軍

少將月餉00元,陸軍大將月餉500元。

六:國力比較

(一)工農業產值和金融

真實歷史的1900年,美國製造業產值達10億美元,為世界第一位,煤鋼產量為英

德之總和。農業產值47點17億美元,生產的小麥佔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工農

業總產值達177點17億美元(9點7億英鎊),按1898年人口(8600萬)計算,人

均46英鎊。

到1914年,美國工業總產值達到49點億美元,佔世界的8%。

農業總收入:1914年為78億美元,1915年為100億美元,1919年達177億美元。

1914年工農業總產值為7點億美元(65點44億英鎊),按1億人口計算,人均65

點44英鎊或7點美元。

191年,黃金儲備達7億美元,191年為5億美元,190年達45億美元(佔世界

40%)

同期,英國的黃金儲備191年為億美元,191年為8億美元。

————————————

對比:已設定中國191年工業總產值0億英鎊(100億美元),農業總產值17.1億

英鎊(85.5億美元),工農業總產值7.1億英鎊(185.5億美元),為真實歷史上

美國1914年總產值的56.7%。

按5億人口計算,人均工農業產值約7.4英鎊或7美元,為真實歷史上美國1914年

人均總產值的11.%。

191年,東亞聯盟總體工業總產值1.點6億英鎊(106億美元),農業總產值19點1

億英鎊,(95.5億美元),工農業總產值為40點億英鎊(01.5億美元),為

1914年美國總產值的61.5%。

按5億8千萬人口計算,人均工農業產值約6.95英鎊或4.7美元,約為美國1914年

人均總產值的10.6%。

(二)商船

真實歷史的1914年7月1日:

英國有940艘帆船、汽船,登記噸位總重1956800噸(195萬6千8百噸)。

美國數量不明,登記噸位總重715萬噸。

德國有88艘,登記噸位總重545900噸(545萬9千00噸)。

設定:

1914年,

中國商船總噸位由190年的80萬噸增長到450萬噸,年均增長15.5%。

日本商船總噸位由190年的7萬噸增長到117萬噸,年均增長1%。

朝鮮商船總噸位由190年的8萬噸增長到14萬噸,年均增長5%。

合計由190年的115萬噸增長到581萬噸,年均增長14.5%。

(三)海軍

1914年,各強國海軍主要水面軍艦對比:

英國 德國 中國(東亞聯盟) 美國 法國 義大利 奧匈 俄國

無畏艦 7 17 14 (18) 16 10 4 4 7

戰列巡洋艦 11 8 4 (6)

前無畏艦 4 18 6 (10) 1 10 8 1 8

裝甲巡洋艦 4 11 1 (5) 8 18 10 6

輕型巡洋艦 6 8 (60) 0 9 8 7 8

驅逐/魚雷艇 50 90 150 (60) 80 80 0 70 100

(四)陸軍

真實歷史的1914年,列強陸軍常備軍如下:

俄國——15萬人

法國——91萬人

德國——89萬人

英國——5萬人

日本——0.6萬人

美國——16.4萬人

真實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時:

同盟國方面——德國陸軍野戰部隊0萬人,奧匈140萬人,合計70萬人。

協約國方面——法軍180萬人,俄軍40萬人,加上英國、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

、比利時,合計580萬人。

——————————————————————

設定:1914年,中國陸軍常備軍140萬人,其中野戰部隊10萬人。預定三週內完

成開戰動員後,陸軍一線野戰部隊可達70萬人,陸軍在役總兵力可達700萬人。

1914年,日本陸軍常備軍18萬人,其中野戰部隊15萬人。完成開戰動員後,陸軍

一線野戰部隊可達到45萬人。

1914年,朝鮮陸軍常備軍10萬人,其中野戰部隊8萬人。完成開戰動員後,陸軍一

線野戰部隊可達到5萬人。

——合計東亞聯盟常備軍為168萬人,其中野戰部隊14萬人。完成開戰動員後,

東盟陸軍一線野戰部隊可達到40萬人,總兵力可達800萬人以上。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