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馬場,位於祁連山龍嶺北麓,綿延幾千裡,此處草盛水豐,擁有廣袤草原。

自漢以來,山丹馬場就是歷代皇家軍馬養殖場。至唐時最盛時期曾達到七萬餘匹馬。

山丹馬以當地蒙古馬為基礎,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最是乘用之良驥。

太祖、太宗時期,牢牢掌控著山丹馬場,大宋建國初,內外征戰所用戰馬多出於山丹馬場。

無奈到了先帝駕崩,趙禎繼位之後,因當時他年幼無權,又由太后把持朝政,竟被夏國將這馬場搶了過去。

其後多年間,大宋良馬驟減,以至於趙禎復掌皇權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重開“榷場”,以大宋之物去邊境換取良馬,以期重振大宋騎兵。

是以山丹馬場於大宋、於趙禎真可謂意義重大。

今日李元昊於大宋皇帝趙禎誕日,提出以山丹馬場為聘禮,求娶大宋華邑公主,其吸引力之大,不亞於肉包子對於餓極之人的誘惑。

“華邑公主雖為我大宋最尊貴的公主,亦是官家最疼寵的堂妹,但若能以己身換取馬場,卻是於國之功勞大矣。”群臣被山丹馬場震得心神搖盪,醒轉之後湊在一處悄然議論。

這道理聽上去倒也不錯,大宋女子地位本就不高,民間有以女換取銀兩之事,大宋官員亦有獻女換取官位之事,雖然這等同於賣女,但利益面前,賣女抑或嫁女,結果都是一樣。

若是以華邑公主的遠嫁,不動一刀一槍便能換得大宋心心念念的馬場,這筆買賣自是划算,何況他們認為公主是嫁過去做李元昊正妻,隱然可見又是未來夏國皇后,既能保持兩國親誼,又能得到天大的好處,何樂不為呢?

無論下面議論是無意也好,有意也罷,聽在耳裡的八王照舊老神在在,不動聲色。

隔著幾桌的趙允升悄然望過來,也不由暗自佩服這位八王叔,只是連他也不曾料到李元昊如此大手筆,為求娶大宋公主,竟然將山丹馬場拋了出去。

他不清楚李元昊是否知曉趙嫻其實乃是肖閒,只是他雖猜到二人其實為一人,亦不會告知李元昊實情,若是如此,接下來的戲又如何能唱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元昊耳聽周圍小聲的議論,心中暗自得意,他不信這麼大塊肥肉放在眼前,龍椅上的大宋年輕皇帝能不上鉤?

不說趙嫻之父八王爺手掌大宋暗衛,乃是大宋皇室中的實權人物,趙嫻又是趙禎最喜愛的堂妹,漢人有句話叫“投鼠忌器”,若是趙嫻成為自己王妃,大宋想要動西夏,卻也要多考慮幾分。

單論身份,趙嫻亦有資格成為他李元昊的正妃,除此之外,趙嫻的種種特質皆吸引著他。是以對於華邑公主,他自是志在必得。

一場宴請,因為李元昊出乎意料的舉動,竟將原本熱鬧的氣氛瞬間沖淡了,紫宸殿一時間靜默下來。

趙禎在李元昊拿出那張山丹馬場之圖時,心中便是冷哼了一聲,再默然注視殿下群臣神色良久後,眉間已劃上了淡淡的不悅。

“山丹馬場隨手便拿出做聘禮,元昊太子當真是大手筆。”趙禎的笑聲中含著不明的意味。

“華邑公主當得起這貴重聘禮。”李元昊看似誠懇地說道。

“如此倒是多謝元昊太子厚愛,只是。。”趙禎故作沉吟,隨後斷然答道:“朕卻不同意!”

趙禎此話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拒絕卻比之前以山丹馬場做聘禮更讓人匪夷所思,有臣子欲站起來進言幾句,卻被邊上之人眼明手快拉了下來。

李元昊更是意外,吃驚地問道:“陛下,這又是何原因?可是嫌聘禮太輕?”

趙禎沉聲說道:“華邑公主若是願意,朕自是同意,若她不願,朕亦不會勉強她。若朕因馬場之故便將妹子隨意嫁了出去,卻是置大宋於何地?置朕於何地?”一番話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隨後趙禎又回覆溫和笑容,說道:“不如元昊太子往八王府上,親去提親?結果如何自有分曉。”眾人分明在那溫和笑容中感到了一絲冷意。

李元昊被這番話說的面色陰晴不定,久久方強笑道:“既是如此,元昊今日卻是冒昧了。”說罷,貌似惋惜般看了看手中之圖,搖搖頭將之收了起來,對趙禎行了個西夏禮節。

此時觱篥(一種竹管樂器)聲響,舞蹈再起,殿中氣氛再次活躍起來,只是這活躍中卻多了一股尷尬味道。

耶律宗政面上再次流露出讚賞,只是想到方才內心深處的焦慮,竟有一絲奇異的感覺。

白日的宴飲持續到午時已過,終於在諸人拜退中,在舞蹈中落下了帷幕。

趙禎臉上被酒燻得微紅,而眼神卻異常清明,大步走進了御書房壽昌閣。

他將御書桌上的一張地圖拿了過來,盯視良久,再次拍回桌上,恨恨說道:“山丹馬場,朕不會自己去拿嗎?想娶朕的妹子,拿你整個西夏來換,也未必足夠。”

邊上一人搖頭失笑:“禎哥哥抬舉小妹了,不過以山丹馬場做聘,卻是份量不夠。”

趙禎坐回椅上,哼了一聲“這李元昊太過狡猾,山丹馬場為聘,當真是花樣百出,朕若真將大宋公主換了那山丹馬場,大宋也也未必能真正得到那馬場,只是徒惹天下人笑話。”

又嘆息道:“朕今日觀群臣神情,太過讓人失望,我大宋之臣。。”一時竟說不下去。

趙嫻知他意思,大宋群臣每日裡想的不是鑽營,便是媚上,毫無熱血與勇氣,事事權衡利弊,有傲氣卻無傲骨,長此以往,大宋危矣。

她微微嘆了口氣,後退一步,對趙禎行了個大禮。

趙禎忙將她扶起,說道:“你我自家兄妹,何必如此?”

趙嫻面露正容,說道:“這禮,一是祝賀官家生誕,二卻有多謝之意,若無禎哥哥多方迴護,妹子亦無今日。“

說罷問道:“聽聞禎哥哥派我大哥前去襄陽探望楚王?”見趙禎點頭,趙嫻又問道:“可否讓妹子一同前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