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北門,熱鬧非凡。

城門口,殿前司的禁軍旌旗如雲,甲衣如雪,刀槍嚴明,陣列如山。在禁軍的前面正中間,數以百計的皇城司親從官護衛著正中儀仗車馬,在最正中的大旗之下,一輛金鑲玉飾的鑾駕顯得格外顯眼,大宋道君皇帝趙佶端坐在鑾駕之上,兩旁分別佇立著梁師成和蔡京,再往後則是童貫、楊戩等重臣。

御駕親臨,難得一見,繁華熱鬧之中又增添了幾分肅穆之意。

而城門之內,自城門甬道而始,兩旁百姓夾道相迎,一直排到了城中心。

如此恢弘的陣勢,只為迎接出使女真凱旋而歸的大宋正奉大夫、忠武將軍、白馬開國伯、錦衣衛指揮使趙皓及隨行將士。

叩嗒嗒~

隨著一陣隱隱傳來的馬蹄聲,百姓們開始騷動起來了,紛紛翹首朝南面望去,就連門口的禁軍和文武百官也忍不住抬頭張望。

只見天際之處,從十里之外的城北渡口方向,突然湧現出一朵五彩的雲彩,朝北門奔湧而來,雲彩越飄越近,逐漸可看出是數以百計的騎兵縱馬而來,一面面旌旗在風中獵獵招展。

當那面繡著斗大的“宋”字的大旗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時,人群裡已有百姓歡呼了起來。

遠遠奔來的兵馬似乎也已經發現了城門口迎接的人群,紛紛舉起手中的兵器,斜刺向蒼穹,形成一片閃亮耀眼的森嚴,顯得格外壯觀。

大旗之下,一個身材修長的少年,手持戰戟,腰懸寶劍,跨騎一匹八尺戰馬,肩膀上立著一隻巨大的鷹,率眾呼嘯而來,疾奔到北門近前,眼看即將奔近官軍迎接的隊伍,那少年驀地一勒韁繩。

希聿聿~

隨著一聲暴烈的駿馬嘶鳴聲,那少年肩頭上的巨鷹驀地撲稜稜飛起,那戰馬的前蹄忽地高高的揚起,然後再頓了下來,馬背上的少年卻如同與馬連成一體,身形穩如磐石,勒馬而立,那巨鷹也隨之又落到了他的肩上。

隨後又響起一片響徹天地的馬嘶聲,身後的三百將士也整齊的勒馬而立,緩緩的停了下來。

再往後,那一杆黑紅色“金”字大旗緊隨而來,上百騎頭皮颳得趣青,留三撮金錢鼠尾的,脖子和肩膀一般粗的女真騎士也跟著停了下來。

剎那間,天地之間一片靜寂,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前頭那少年的身上。

這一刻,他萬眾矚目,榮耀無限。

緊接著,那少年策馬緩緩的穿過兩旁長長的人群,在離趙佶二十步外勒住馬腳,翻身下馬,矯健的身形疾奔到趙佶及眾官員之前,上前彎腰一拜。

“微臣趙皓,拜見陛下!臣奉陛下旨意,率眾出使遼東,代陛下與金國皇帝簽訂盟約,今幸不辱命:金國皇帝陛下願與我大宋國結為兄弟之國,聯兵伐遼,還我大宋幽雲十六州,並派宗室大臣完顏希尹閣下攜國書隨行出使我大宋,以示其誠!微臣此行,雖歷經坎坷,九死一生,但幸得不負陛下重託,然臣原本應荀月即還,卻延遲至百日之久,今惶恐復旨,還請陛下賜罪!”

趙皓氣運丹田,字字鏗鏘有力,如同重鼓,一字一句,眾人皆清晰可聞。

那些禁軍將士們,自种師道、種師中以降,無不肅然起敬,其他文武百官無不動容,即便是蔡京、楊戩和王黼等人也忍不住神色一凜。

趙佶怔怔的望著趙皓,神色凝重,緩緩的站起身來,一步步登下鑾駕,走到趙皓面前,一把扶住他的雙臂,聲音也變得激動起來。

“賜罪,誰敢賜我侄卿的罪?侄卿乃我趙家之千里駒,大宋之頂樑柱,今番立此大功,朕心實慰……侄卿一路辛苦,且與朕同乘此車,一同入城!”

與官家共乘鑾駕入城?歷史上與皇帝同乘一車的不是沒有先例,只是無一例外都不得善終,而且流傳下來的名聲都不佳,例如西漢文帝曾讓宦官趙同與其共乘鑾駕出行。

趙皓瞬間懵了,呆呆的望著趙佶,只覺得這便宜老叔是不是腦袋被門夾了,囁嚅道:“微臣死罪,微臣不敢!”

趙佶神色一肅,冷聲道:“侄卿莫非欲抗旨?”

說完大笑,一把拉起趙皓就往鑾駕上走去,趙皓無奈之下,只得半推半就的被趙佶拉上了鑾駕。

四周的群臣驚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倒是蔡京老兒是洞庭湖的麻雀,見過世面,沉聲喝令道:“奏樂!”

就在趙皓與趙佶登上鑾駕的那一刻,鼓樂聲沖天而起,畫角聲連綿不絕,城門前的數以萬計的百姓和將士紛紛歡呼起來,就連那些女真騎士們似乎也被感染,跟著一起發出了歡呼聲,那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充溢了整個天地之間。

就這樣,趙皓與趙佶乘鑾駕在前,身後緊跟著一幹文武百官,往後則是護衛的親從官和禁軍,再往後則是以楊可世為首的一干勞苦功高的使金將士。

楊可世等人一路艱辛,死裡逃生,今得以萬眾相迎,平生從未得此殊榮,自是心潮澎湃,不住的揚起鞭杆向兩旁的百姓致意,而魯智深、梁紅玉、武松和方百花,原本出身低賤,甚至是朝廷通緝犯,此刻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天子同乘一車,這是何等的榮光!

趙皓裝作不經意的一回頭,雖只驚鴻一瞥,卻將百官的神情盡收眼底。

有豔羨者,恨不能以身代之,這是大多數官員的想法;有嫉妒者,這些則是蔡黨和王黼等一黨官階較高者;有興奮者,大都是清流派;有憂心者,如金崇嶽、徐處仁和種家兄弟,他們知道此事雖榮耀,卻並非好事,日後難免被人以此攻訐趙皓;有包藏禍心者,如蔡京、楊戩之輩,心中已在盤算著日後如何以此為由反攻倒算。

只是,對於趙皓來說,心中雖有些許不安,倒也不至於驚慌失措……終有一日,老子要獨坐此車,君臨天下,一時共乘,又算得甚麼?

最後,他的視線在鑾駕旁一個粉雕玉琢的少女臉上稍稍停留了一下,見得那少女正滿臉熱切和激動的望著他,不覺心頭一熱,朝她微不可察的擠了擠眼睛。

那張精緻絕倫的小臉頓時綻現出了有趣的笑容,光明女神蝶的笑,璀璨奪目。

“公子,那是公子,公子在那!”一個丫鬟模樣的小姑娘似乎發現新大陸似的,在人群之中歡呼雀躍。

在她的身旁,一雙妙目緊緊的盯著鑾駕上的趙皓,似喜非喜,似哭非哭,一時間竟然痴了。

山水迢迢,千里跋涉,終於見到了你,終得慰相思之苦,你在萬人中央,感受萬丈榮光,而我眼中,只有牡丹花會上,令我心動的模樣。

而在她不遠的地方,前來赴京趕考的謝瑜、王珏還有王璹,心中又是另一番滋味。

“賢弟一別半年,便已絕塵而去,我等須好生努力,拉近與賢弟的距離。”

而最震驚的則是鄭峰、鄭玉兄弟倆,怔怔的望著鑾駕上的趙皓,滿臉不可思議的神色。或許,他們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那個曾與他們在江寧城爭鬥的少年,他們只能望其項背,永不可及。

至於在碼頭時的囂張和幸災樂禍,不過是又給自己扇了一記響亮的耳光而已,只是趙皓即便得知,也不會再去羞辱他們,因為他們已不配……

隊伍的最後,跟著金國的使者,他們需要在大朝之日,以金國使者的身份入宮拜見大宋皇帝陛下,此刻已有王黼等人向前迎接,引往驛館。

“這位趙皓公子,果然在大宋國恩寵無比!”一位女真官員忍不住讚歎道。

完顏希尹沉吟了一下,然後淡然一笑:“趙皓公子勇武而善戰,可惜並非智者,遲早大禍臨頭,不足為慮。”

“大人何出此言?”那女真官員問道。

完顏希尹冷笑道:“趙皓雖然武勇,然則比當年狄青如何?狄青不過舉家搬到皇家相國寺佛殿上避水,便遭士大夫們攻訐而失官,今趙皓身為宗室,與皇帝共乘鑾駕,遲早遭宋人士大夫口誅筆伐,且歷朝歷代對宗室最為防範,還能有甚麼好結果?”

那官員恍然,笑道:“大人高明!”

……

次日,大朝。

大宋皇帝趙佶在大慶殿隆重接見來自金國的重臣完顏希尹,完顏希尹創女真文字,許多朝政制度都是他制定的,居宰相之實,為完顏阿骨打皇帝第一謀臣,自非烏林答贊謨可比。

眾官員聽得完顏希尹之名,已是驚呼聲一片,待得完顏希尹攜國書上殿,極盡禮節,態度極其謙卑,更令眾人對趙皓此次出使的功績深信不疑。

而最後,金國的國書之中,不但明確承諾攻遼之後將幽雲十六州無條件歸還大宋,而且不吝讚美之詞,誇獎趙皓一行助金破遼之功,雖未明確說明趙皓等人在與金人比武大獲全勝之事,但“貴國公子皓,勇猛絕倫”幾字,已足以說明一切。

自此,大殿之上的群臣,無論是敵是友,這一刻都對趙皓心服口服,就算想攻訐趙皓居功自傲,也得是數月之後的事情。此時的趙皓,功績赫赫,就算是蔡京,也不敢觸這個黴頭。

一向以千古一帝自居的趙佶,眼看便將完成列祖列宗所未能達成的夙願,心中更是激動得欣喜若狂,當即親筆回覆了國書,並饋贈以厚禮與金人,又厚賞了女真使者。

而對於立下大功的趙皓,趙佶恨不得直接將他提升為當朝一品,不過終究是沒有被喜悅衝昏頭腦,手下稍稍留了分寸。

原正奉大夫、忠武將軍、白馬開國伯、錦衣衛指揮使,文拜金紫光祿大夫,武拜冠軍大將軍,爵封壽安侯,勳為上護軍,原本正四品的品階,跨過從三品這個坎,直接升到正三品。

不到一年時間,從無品無階,到當朝正三品,整個大宋史上,絕無僅有。

而那些跟隨趙皓出生入死的將士們,自然也少不了封賞。

楊可世拜為馬軍都指揮使,正五品;韓世忠升軍都指揮使,拜振威校尉,從六品。魯智深升為營指揮使,拜宣節校尉,正八品;梁紅玉拜、武松拜、方百花均拜翊麾校尉,從七品。

一時之間,公子趙皓的大名,傳遍汴梁城大街小巷,婦孺皆知,而其孤軍穿越千里遼地、三百騎破十萬遼軍、擂臺比武完勝女真人等事蹟更是被說書人改編成故事,場場叫座。

PS:更得有點晚,謹以此章敬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安康,同時祝大家如趙皓一般,加官進爵,前途無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