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殺聲充塞到了整個天地之間,雙方的士兵如同滾滾鐵流一般轟撞在一起,立刻就激盪起一片血浪。

宋軍士兵,個個身著堅厚的皮甲,手執精鋼打製的兵器,不停的往前戳著、砍著,吶喊著,每個人的眼前都是一層血。他們不會看對面敵人的面容,只是機械的向前砍殺。仗打到現在還活著的人,已經沒有多少還會被血肉橫飛嚇的嘔吐或是屎尿失禁。

迎面的叛軍也不甘示弱,這些兵馬也是從半年來的叛亂之戰中的屍山血海中摸爬滾打出來的,雖然裝備不濟,但是兇戾之氣絲毫不讓宋軍,一個個提著兵器奮勇向前,悍不畏死的拼殺。

方七佛早已在宋軍發起衝鋒的時候退回本陣,率著本部奮力向前廝殺,而方臘的鑾駕早在身旁的虎賁軍的護衛下退入中軍大旗之下。

兩軍相爭,初時看起來叛軍的兵力佔絕對優勢,但是叛軍在戰鬥力、作戰經驗、兵器和裝備方面的劣勢便逐漸顯露出來了。戰鬥沒有相持多久,中間的宋軍白梃騎兵很快就突入了敵軍之間,撕開了叛軍的防線,向大軍中間突進。而兩翼的宋軍藉著中軍的氣勢,也逐漸向前壓進,隨著宋軍士兵越來越多的擠過來,叛軍也逐漸節節後退,每退一步,卻又留下一片鮮血淋漓的屍骨和慘叫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生命消逝,如此迅速。

太陽爬到正南的時候,陽光將血液的顏色照耀的更加鮮豔。

宋軍一路收割著叛軍的生命,緩緩向前推進,每前進一步都鋪滿了鮮血和屍體,雖然佔盡了優勢,但也不是毫無傷亡。

那一路的血肉淋漓的前進之路,宋軍倒下的也不少。

一個身經百戰的宋軍老李老李瞧準機會對著一名叛軍士兵的胸膛將長槍戳進去,拔出來的時候帶出來一股血流,但他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興奮感,甚至沒有任何感覺。他躲避前面刺過來的兵鋒,盡最大的努力延續著自己的生命。就在這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的同鄉,與他一同從軍十年的老王被一槍戳翻,槍鋒刺穿了他的胸膛,血如泉湧。

老王哀嚎著倒地,用力的瘋狂的揮舞著手裡的長刀,狀若瘋癲。見老王受傷,平日裡將老王視為兄弟的老李立刻衝過去,丟掉手裡的長槍從後面抱住老王往後拖,就在此時,一杆長槍刺進了那老李的身體裡。

那名老李回頭看著戳進自己小腹裡的槍刃,看著刀鋒抽出來時候血如瀑布一樣往外淌,看著腸子從傷口裡擠出來掛在外面。一瞬間他覺得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紅色,純粹的血腥的紅色。

“嗷!”

那名老李憤怒的舉起長刀,正要向那名敵軍撲殺而去,卻發現那人早已被身旁的同袍亂刀分屍了,無數的宋軍士兵從他身旁蜂擁而過。

那名老李終於緩緩的倒了下去,臨死前將老王的屍體抱在懷裡,兩個人的血融合之後滲入大地。

戰場上,戰鼓聲、號角聲、喊殺聲、金鐵之聲、慘叫聲……各種聲音混合在一起,如同浪潮一般,充塞在天地之間。

廝殺已經讓人麻木,流血也再也不能刺激人的神經。沒有親眼所見這場戰爭的人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其壯闊和慘烈,聞者也想象不出來那是一種何等血腥的場面。

這片荒原上的土地都被血泡透,以至於士兵們如踩在剛下過雨的泥濘路上一樣,靴子踩下去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內臟和塵土混合在一起散發著一股腥臭味。

震天激盪的喊殺聲,從中午一直殺到紅日西斜,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叛軍死傷超過五六萬人,逐漸崩潰,論裝備,論戰鬥力,叛軍固然差得遠,卻尚可憑三倍以上的兵力彌補,最重要的是楊可世率領下的白梃騎兵衝擊力太強了,根本無可阻擋。

就在兩翼的步兵的進攻的還在試探和膠著之中,中間的白梃騎兵已然在瘋了一樣的往前衝,雪亮的長刀,戰馬超過千斤的衝擊力,還有馬背上那群嗜血成性的殺人機器,根本不是叛軍步卒所能抵擋的,哪怕他們身經百戰,哪怕他們縱橫江南無敵,在這些重甲的騎兵面前也是不夠看。

馬蹄過處,長刀所向,盡是血霧迷濛,骨肉成泥,馬背上的騎兵一個個神情猙獰,殘酷的揮動著戰刀,那些叛軍步卒在他們眼中幾乎是螻蟻般的存在。

“直娘賊,老子的部曲都是血肉之軀,如何抵抗得騎兵的衝擊?”

亂軍之中,有叛軍將領悲憤的吼叫,然而他的聲音很快便被席捲而來的馬蹄聲所淹沒。

童貫昂然屹立在中軍大旗之下,望著勢如破竹的宋軍,哈哈大笑,嘴裡罵著直娘賊,甚為得意。

趙皓雙眼木然的望著前面的戰場,神色之間沒有任何喜色,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就在此時,突然見得一騎逆行而來,一杆鋼槍上下翻飛,舞得虎虎生風,胯下烏雲駒如電,朝中軍大旗之下的童貫直殺而來。

方七佛!

趙皓心頭一凜,急聲對身後的武松喝到:“注意保護宣帥!”

若是十日之前,或許他還會抱著死道友莫死貧道的心理,只要自己安全無虞,哪裡會管童貫的死活,但是如今童貫已成了他的一顆棋子,自然是要好生保護之。

方七佛一路縱馬奔殺而來,馬前無一合之將,眼看便要殺到童貫身前,卻被王惟忠率著勝捷軍騎兵團團圍住。

勝捷軍原本就是作為童貫的親衛部隊而存在的,精選悍勇之士組成,且兵甲精良,而王惟忠率領前往阻截的勝捷軍騎兵,更是其中的精銳,方七佛縱然武力蓋世,雖然左衝右突,卻也再無法前進一步。

哈~

方七佛發出一聲怒吼,鋼槍橫掃而開,逼退了身前數名勝捷軍精銳,然後驀地大吼一聲,手中鋼槍猛然奮力擲出,在空中劃過一道光弧,如同流星一般朝童貫激射而去。

鋼槍發出銳利的破風聲,穿越重重人群,眼看便要射向童貫,四周的勝捷軍騎兵大驚,紛紛挺身向前護衛。

當~

只聽一聲劇烈的金鐵交鳴之聲大起,一騎飛馬而來,手中戒刀一攔,那勢若千鈞的戰槍,便被擊落在地,正是武松!

方七佛眼見一擊不成,只得悲憤的怒號一聲,奪過一枝長槍,奮力殺出重圍而去。

叛軍大勢已去,敗局已定,原野之中的叛軍已然徹底潰亂不堪,到處是四散奔逃的叛軍將士,潰敗之時已一發不可收拾。

“撤吧,聖公!”方臘身旁的汪公老佛低聲道。

夕陽照在方臘的飄揚的鬚髮之上,泛起一縷縷亮光,一天之間方臘的鬚髮竟然白了許多,顯得無比的憔悴和蒼老。

許久,他才苦澀的抬起頭來,望著汪公老佛和呂將,艱難的說道:“悔不聽兩位之言啊,若是早日攻陷江寧,據江而守,何至今日?此乃朕之錯也。”

兩人急忙出言撫慰,而方臘卻已重新抖擻起了精神,沉聲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撤兵吧!”

嗚嗚嗚~

叛軍中軍之中,撤兵的號角聲如同颶風一般在戰場上席捲開來,宣告著叛軍在胥山之戰的徹底失敗。

下一刻,不管甘心還是不甘心,數十萬叛軍將士瞬間作鳥獸散,四散奔逃,而叛軍的中軍大旗也倒卷著,往南面而去。

這一戰,方臘折損了六七萬人,又失散了近十萬人,最後逃回的不過八萬兵馬,至此元氣大傷,再也無力主動迎戰,全面處於防禦階段,逐漸走向滅亡!

宋軍之中,趙皓高高的端坐在八尺寶馬之上,望著洶湧向前的宋軍悍卒們,又望著那滿地的屍骨,眼中露出複雜的神色。

當他的視線落在地上一個人頭之上時,不覺心中微微抽搐了一下,因為那個人頭上的臉龐是那樣的稚嫩,年紀應該不會超過十五歲。

宋軍也罷,農民軍也罷,死的都是華夏漢人,相煎何急?

柔風習習,殘陽如血。

胥山之下的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整個地面,滿地的殘刀斷劍,在斜陽的照耀下是那麼刺眼,那麼悲涼。

朔風獵獵,卻怎麼也吹不散空氣之中那濃重的血腥味。

趙皓駐馬肅立曠野之上,趙伝和武松兩人也騎馬跟隨,寸步不離左右。

周圍遍地都是屍體,濃重的血腥味中人欲嘔,但趙皓對這一切卻視若無睹.神情極其落寞而哀傷,

嗚嗚嗚~

號角聲連綿而起,悠遠而悲涼,那是楊可世率眾在為戰死的白梃兵哀悼。

隨著那悲涼的號角聲,慷慨而悲壯的歌聲激盪而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一曲歌罷,三千白梃兵隨著楊可世齊齊拜了下去,連拜了三拜才起身,接著隨著楊可世一聲令下,數十具棺木才被葬入土坑之中。

白梃兵和宋軍能入土為安,可是這些戰死在荒原上的農民軍,卻只能挖一個萬人坑,草草掩埋下去了事,也許一場大雨過後,便是屍骨露於荒野。

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麼?

趙皓緩緩的摘下頭盔,任朔風吹散他的長髮,一雙充滿炯炯有神的的眼睛在夕陽的照耀之下,閃爍出火焰般的光芒。

哀鴻遍野,白骨千里,所謂秦淮風流,煙雨江南,不過是一場幻夢……

遼人氣數未盡,獠牙尚存;西夏雖然降服,狼子野心只是暫時收斂;女真人已揮戈駐馬,虎視眈眈,即將南下;蒙古人彎弓射鵰,遲早席捲整個華夏。

而趙佶父子尚在醉生夢死,士大夫們尚在爭權奪利,武人們的銳氣和血性正在日益消磨,華夏漢人之間的自相殘殺依舊在繼續。

如此的江南,如此的大宋,如此的炎黃華夏……

我趙皓,看不下去了,也逍遙快活不下去了!

我欲竭盡所能,挽天傾,不負此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