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孟子濤已經沒了身影,中年男子立刻撒腿就跑,當他跑到一處僻靜的地點時,剛才那位戴眼鏡的青年已經在那等他。

中年男子也不去理他,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對……2萬……咱們先前可講好的,無論我賣多少,都算我的辛苦費……那就謝謝老闆了!”

見看到中年男子喜滋滋地收起了手機,青年立馬就上前問道:“哥,怎麼樣?成功了沒有?”

中年男子得意洋洋的說道:“盡說些廢話,你也不看看我是誰,這種事情還不是手到擒來?”

青年兩眼放光:“哈哈,哥,那這次咱們賺了多少?”

中年男子一聽這話,胸口就騰地升起一股熊熊怒火,揚起手就給了青年幾個腦袋瓜子,怒斥道:“你知不知道,就是因為你剛才不成熟的表現,這回才只賺了兩萬,我說你當時開價的時候能不能少開點,一上來就十萬,別人能不跑嗎?”

青年摸著自己的腦袋,一臉委屈地說道:“哥,咱這不是第一次嗎,沒經驗啊。再說了,不是說這人撿了幾個漏,身家最起碼有百多萬嗎?怎麼十萬就被嚇跑了?”

“那也要看什麼東西,就像你拿一百塊錢去買一隻鉛筆,你會樂意?哼,要不是第一次,我不打斷你的腿。”

中年男子罵過之後,就從口袋裡拿出錢,臉帶喜色的說道:“說起來,這活計還真的挺賺錢,那東西不說是白送的,就算買應該也要不了幾個錢,轉手就換了兩萬,實在是太爽了。咱們還要好好的研究一下,爭取把這行給發揚光大。”

看著中年男子手裡紅彤彤的鈔票,青年眼裡也發出了光來,聽了這話更是連連點頭。不過,要是他們知道一件價值一百多萬的東西從他們的手邊溜走,不知會是一種什麼表情。

…………

話分兩頭,孟子濤拿著東西快步走向了正一軒,途經薛文光的店鋪時,卻正好看到他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腳步稍稍停頓了一下,心道:“這傢伙不會又搞什麼么蛾子吧?”

想了想,他就把這個念頭放到一邊,臉帶喜色接著朝正一軒小跑了過去。

走進正一軒,只見裡面只有店員小趙還在堅守崗位。

孟子濤上前詢問了一下,才知道,王之軒因為有事,要一會才會過來,而程啟恆和王夢晗則在會客室裡。

走進會客室,孟子濤發現裡面除了程啟恆和王夢晗兩人之外,還有一位五十多歲,長得挺精神的老者。

老人孟子濤也認識,是正一軒的常客,名叫董文柏,人稱老董,他最是喜歡收藏書畫作品,而且也寫得一手好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老董在拿著放大鏡觀看著桌面上的一幅畫,那模樣好像恨不得爬到畫上一般。

孟子濤也不打擾老董,和程啟恆他們微笑示意,隨後就走了上去,往桌上的畫卷的鈐印部位看去。

“宗伯之章、董玄宰?這不是董其昌嗎?”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

董其昌的繪畫以山水為主,學董巨、二米和元四家,以筆墨清秀、意境深遠為追求。他作畫逸筆草草又情趣盎然。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視野極闊,且飽看古人名跡。他的山水開闢了新的典範,成為文人畫之大成。

正因為如此,他對當時的畫壇以及清四王一派,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松江畫派的泰斗。而他的作品在藝術品市場上也有驚人的表現,比如2007年他的八對開書畫小冊就被拍出了4800多萬的高價。

發現居然是董其昌的畫,孟子濤頓時一驚,難怪程啟恆先在在電話裡說的頗為神秘,原來是董其昌的畫,如果是真跡也確實夠他得意的。

接著,孟子濤連忙朝著畫卷的內容看去。只見此畫為一幅山水圖,近處為坡石雜樹,中段為溪流蜿蜒而下,遠處為層巒疊峰,雨霧縹緲。山石以多種皴法寫就,濃墨點苔,草木華滋。

“好畫!”

把畫卷上的內容看了一遍,孟子濤心裡就不由稱讚了一句,山川樹石、煙雲流潤,柔中有骨力,轉折靈變,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確實有董其昌的風範。

正當孟子濤以為這幅作品很可能是真跡的時候,他心裡突然生出了一股似曾相識的感覺。

最近這段時間,由於考慮到自己在估價方面有所欠缺,孟子濤就去網上查了不少拍賣會的資料,還問王之軒借閱過一些。得益於他現在驚人的記憶力,那些資料雖多,他也記得七七八八。

因此,他仔細回憶了片刻,就發現畫卷之中的內容,除了少部分之外,其它都和06年拍賣會上的一幅董其昌山水作品的內容一致。

要知道,畫家又不是電腦,能夠把先前畫的東西都複製的分毫不差。因此,現實生活中,畫家每一次作畫多少有些不一樣,就算畫個圓,多少也會有些差別,像人、動物或者山水,更是不可能。

這樣說來,兩幅畫中肯定有一幅有問題,而有問題的是哪一幅,想必就不難猜測了。

看著得意洋洋的程啟恆,孟子濤心裡多少有些憐憫,就算老董看不出問題,一會王之軒過來也會指出來,到時也不知道他會是什麼表情。

程啟恆正高興著,抬頭一看,卻正好看到孟子濤有些古怪的眼神,心裡有些奇怪,正好這個時候老董也看完了,他就笑著說道:“子濤,我這幅畫不錯吧?”

孟子濤嘿嘿一笑:“看著是挺好,不過我還沒仔細看,也不知道到底怎麼樣?”

孟子濤的笑容讓程啟恆心裡升起一絲怪異的感覺,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就笑著說道:“那你先看看再說。”

“行。”

孟子濤也想看看這幅畫到底是怎麼回事,就把蟋蟀罐放到桌上,拿出手套戴上後,就開始仔細鑑賞起來,不過在此期間,他還是偷偷摸摸碰了碰畫卷。

“咦!居然是這麼回事。”

得知了異能給出的結果,孟子濤心裡輕咦了一聲。

原來,這幅畫確實是董其昌活著的時候繪製的,而且鈴印也是他的,只是大部分內容卻是別人畫的。

這種現象孟子濤也不覺得奇怪,無非是書畫界最為常見的代筆。

說起來,代筆在古代書畫界是屢見不鮮,有的大畫家在給買家作畫時,常常會邀請同樣繪畫技藝高深但名氣不大的朋友為之代筆。

出現代筆的原因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一是,別人請自己所作書畫的內容是自己不熟悉的內容,自己發揮不了專長。

另外,有些書畫名家,除了會創作書畫以外,還是朝廷命官,有些還官居高位,平時公務繁忙,應酬多,沒有時間為他人創作書畫。

還有的書畫家因為名氣太大,求畫者實在太多,自己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請人幫忙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要說古代,今天的書畫界依然存在代筆現象,而且比較普遍,但今天更多的是受利益驅使。

像董其昌因為名氣的關係,請他創作的人可以說絡繹不絕,憑他個人的能力肯定不能完成,於是請人代筆這種現象就很常見。

董其昌活著的時候,就讓他的好幾個學生為他代筆作畫、寫字,董其昌死後,那些自行代筆冒充董其昌作畫、寫字的更是不在少數。可以說,後世流傳下來的董其昌的書畫作品是魚龍混雜,真真假假。

不過,真的未必就好,假的也不見得都不好,關鍵在於是鑑別還是欣賞。其實,收藏的時候,鑑別和欣賞還是不一樣的。

可能有人說,假的就是假的,哪會比真的好?

這在董其昌身上還真不一定,除了前文說的故事之外,還有一個故事可以證明這一點。

話說,董其昌曾經給一個朋友寫了不少的字,有一次,這個朋友拿著這些字去請董其昌自己品評哪一幅字最好。董其昌認真看了一遍,選出一幅結構綿密的作品,說這張是他的平生得意之作。

不料,這個朋友聽了董其昌的話,又仔細看了看那幅字,笑著說這張字其實是別人臨摹的,不是董其昌的真跡。說完,兩人相視而嘆。

你想,董其昌自己尚且看不出自己書法的真假,能說那幅仿作不好嗎?

言歸正傳,再說代筆,書畫代筆也分幾個類別,主要也分三個。

一是書畫作品全部由代筆人創作,只有印章是書畫家本人的;二是書畫作品完全由他人代筆,但書畫家本人除了印章用自己的,還會簽名或者落款;三是請別人創作書畫的主要部分,書畫家再作一些補充,然後書畫家簽名蓋章。

孟子濤經過仔細觀察,認為,眼前的這幅畫就應該是第三種情況,說起來還不算完全的仿作,如果程啟恆買的不貴的話,應該不會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