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川問道:“難道取樣的地方就是瓶口的擦痕?不過看著好像時間已經不短了,不像是剛剛形成的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孟子濤笑著說道:“取樣的是瓶底的邊緣處,當時怕這是件真品,取樣的時候很小心,所以痕跡不太明顯。”

“也就是說,上半部分是真的,下半部分是補的?”梅志明顯得十分驚訝。

前文介紹過梅志明,他是陵市古玩界很有分量的收藏家,長得有些瘦弱,但人顯得十分精神。

孟子濤點頭道:“確實是這樣,這是鑑定報告。”

說著,他從包裡把鑑定報告拿了出來,放到了桌上。

老楊眼疾手快,一把就把鑑定報告拿到了手中,翻閱起來,周圍的其他人也都爭相湊了上去。

看了報告之後,梅志明感慨萬分:“如果說上半部分有問題,我還能授受,但下半部分的胎、釉、青料,無一和真品不同,實在難以想象。關鍵作偽者的水平太高了,一點拼接的痕跡都看不出來,這一點我覺得有些太不可思議了。”

“是啊。”大家都表示認同,這樣的水平驚為天人,完全是大師級別的工藝。

但正是這種大師級別的工藝,對大家來說卻是噩夢,連鄭老這樣人物,都只能看出一點青料髮色方面的差異,何況是他們呢?

孟子濤笑著說道:“其實,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小心一點,還是可以避免的。”

有人反駁道:“這又怎麼避免?總不能每次都去鑑定中心做檢測吧?”

王之軒說道:“梅瓶下半部分使用的材料,可是真正的高嶺土,你覺得如果不是清三代的精品之作,作偽者會捨得使用嗎?但如果像梅瓶這樣的寶貝,小心一點也不為過吧?”

高嶺土因為最早開採於瓷都的高嶺.村而得名,由於它是一種質地極純的優質高嶺土礦,因為含鐵量極低,是瓷都制高階細瓷坯和釉的最好原料。正因為有這樣優質的瓷土資源,才造就了世界聞名的瓷都。

雖說,瓷都的制瓷歷史才千多年,但歷史開採高嶺土的時間已長達1700餘年,正因為開採時間太久,使得如今在高嶺.村已經沒有任何瓷土資源。

所以,現在真正的高嶺土,就算有錢也很難買的到。國家制瓷,想要使用真正的高嶺土,都要批准才行。就算在民間還有留存,一般情況下也捨不得使用。

聽了王之軒的話,大家也都反應了過來,這麼珍貴的原料,確實不太可能會輕易使用。也就是說,像剛才那樣的梅瓶,肯定是鳳毛麟角,這麼一想,許多人都松了口氣。

因為就算遇到了,這樣的精品也會慎之又慎,做個科學鑑定也是正常的。

老楊有些苦惱地說道:“不過,咱們這行機會稍縱即逝,萬一有了這樣的機會,賣家因為嫌麻煩,就不賣了怎麼辦?”

彭大川嗤笑一聲:“老楊,先不說你拿不拿的出幾百上千萬,就算有這麼多錢,就因為這一點,你就下決心買了?不坑你,坑誰啊?”

坐在老楊身邊的一位藏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楊,做人不要太貪心,就以你這樣的心態,肯定會吃虧的。”

老楊苦笑道:“道理我明白,不過真要遇到了,就這麼錯過了,我實在不甘心啊!”

旁邊有人笑道:“得,你這傢伙真是沒救了,我要和你老婆打個電話,讓她把你的錢袋子看緊一點。”

老楊聽到這話就有些急了:“張右年,你敢打電話,我就跟你絕交!”

張右年哈哈一笑道:“為了不讓你誤入歧途,就算絕交我也認了。”

老楊冷笑道:“張右年,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一直在為那件鳥食罐懷恨在心,你這是打擊報復。”

張右年說道:“老楊,你這話沒意思了,如果要這麼說的話,絕交就絕交!”

王之軒有些哭笑不得地說:“喂,我說你們兩個,別像小孩子一樣好不好,動不動就說什麼絕交。”

“哼!是他先那麼說的。”老楊說道。

梅志明沒好氣地說:“老楊,你這麼說我就要說你了,難道你年紀這麼大,好壞還不分啊!”

老楊苦笑道:“你不知道,我那老伴管我管的多緊,如果再讓她管緊一點,我就別買東西了。”

梅志明擺了擺手:“行了,你家那點陳穀子爛芝麻的事誰想聽?反正道理你也明白,怎麼做,就靠你自己了。”

老楊長嘆了口氣,以他對瓷器的熱愛,是真的想要得到一件清三代的精品之作,遇到機會也很難放棄。但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花了大價錢,買到一件贗品,那他死了的心都有。

這時,孟子濤開口道:“其實,剛才那件梅瓶還是有一個破綻的。”

“什麼破綻?”大家的注意力又轉了過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梅瓶的包漿?”孟子濤問道。

“對,包漿不對!”不少人微微一怔,恍然大悟。

要知道,那件梅瓶口沿處還有一些陳舊的擦傷,雖然看起來並不像年代很久遠的樣子,但至少不是這一兩年搞出來的。

那麼,梅瓶上包漿的表現,或多或少就有那麼一點問題了,雖說不能肯定地說,憑這包漿就一定是贗品,但至少能夠引起警惕之心。

彭大川說道:“包漿應該不是問題吧,畢竟還有不少貢品一直放著都沒有開啟,例如故宮的多穆壺,燒好以後,放在箱子裡面就沒拿出來,哪來的使用痕跡?那東西的光澤還跟新的一樣。”

孟子濤說道:“你說的對,但那類東西又有幾件流傳到了民間?就算有,其中的精品又能有多少?如果看到包漿不對,長個心眼也是正常的吧?”

對孟子濤的話,大家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小孟,你這次帶來的梅瓶,很有意義,我們協會舉辦交流會的目的,就是透過這種形式,想讓大家能夠共同成長進步。希望小孟以後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說完,梅志明就笑著帶頭鼓起掌來。

熱烈的掌聲中,孟子濤連忙站起身來,受寵若驚地向大家謙遜地說了幾句,最後說道:“不管怎麼說,我願意為咱們陵市的古玩界添磚加瓦!”

掌聲落下,見時間已經不早,大家就開始交流會的正式步驟。

大家先是請幾位德高望重的前輩,從大家帶來的藏品之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接著就擺到臺上,讓大家一一點評,暢所欲言。

古玩界之中不缺爾虞我詐,在座的不少人,相互之間也有死對頭,交流會卻可以讓大家暫時消除了彼此之間的不和,只在學術領域爭鋒。

這種氛圍,正是孟子濤喜歡的,同時,他也理解了,為什麼協會成員,除非有脫不開身的事情,哪怕離得再遠,也會回來參加交流會。

一天的交流會結束,孟子濤請王之軒他們幾位相熟的朋友吃晚飯,席間氣氛相當熱鬧。

程啟恆笑著問道:“子濤,你那件梅瓶是怎麼得來的?”

孟子濤笑道:“怎麼說呢,我是從騙子手裡買下來的。”

程啟恆一怔,驚道:“啊?怎麼回事,快說說!”

孟子濤說道:“其實事情也簡單,那家夥並不是頭一次去我店裡,第一次,他帶去了一件生坑,我當時擔心有問題,就沒買,被老牛那家夥撿了一個便宜……”

孟子濤說的那人,正是前一陣子,上門來推銷出土龍泉窯的那位西部口音的中年男子。(132章)

三天前的上午,老牛又帶著這人來孟子濤的店裡,當時孟子濤就猜到,這人肯定又是向老牛推銷東西了,說不定就是一件高仿或者贗品。

不過,那人完全打錯了算盤,老牛這人完全是看到糖衣炮彈,把糖衣吃了,炮彈打回去的主。他在古玩界混了這麼多年,行行色色的人見的太多了,對自己有很清晰的認識,想讓他上當受騙,不說沒可能,但肯定不容易。

這回,正是因為那人帶了一件老牛琢磨不透的東西過來,老牛覺得自己搞不定,就把他帶到孟子濤這。

孟子濤一開始也被這件東西給唬住了,然而他有異能這個鑑定神器,無論什麼“妖魔鬼怪”都能現形。

雖然知道了結果,但這件梅瓶做的實在太逼真了,孟子濤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一絲破綻,於是就動了把梅瓶買下來,當作“教材”的念頭。

之後,孟子濤就說了幾個似是而非的理由,在老牛的配合之下,一番爾虞我詐,討價還價,就以五萬塊買了下來。

當然,為了不讓老牛亂想,孟子濤在做了鑑定之後,也把報告給老牛看了。

這讓老牛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他一開始,確實有砸鍋賣鐵,想買下梅瓶的想法,幸虧沒有這麼做,不然的話,就只能等著破產了。

聽了孟子濤的講述,大家紛紛感慨,如果是他們遇到這種事情,說不定已經著了道了。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知道在遇到這種精品之作的時候,要更加的小心謹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