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已經到了十一月了,各屯地修建起一個簡陋的村落後,馬上開始為開春的播種做準備。

趙巖自然不可能讓所有地都種上紅薯,畢竟紅薯產量雖高,也可以當作主食,但天天吃那東西畢竟不好。

一半地種小麥,一半地種紅薯。

如今已經錯過了冬小麥的種植時間,因此只能等來年正月時播種春小麥。開春後還要種植紅薯。

因此對灌溉、施肥方面的時間比較緊迫。

按照趙巖的要求,每畝地必須施加幾千公斤農家肥,草木灰、牲畜糞便這些農家肥還得準備。

各屯屯長被集中了起來,趙巖交代了屯田要注意的事情後,各自回去發動屯民開始耕地鋪肥,修繕水利。

命令一下,各屯又忙碌了起來。

流民歡喜的趕著耕牛開始在地裡深耕,絕大部分流民都對曰子有了盼頭,在趙家每天都能吃上飯,不用為被餓死而擔憂。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後世的農民追求的是奔小康,而這年代的農民,追求的則是溫飽,不用擔心被餓死。

只要不被餓死,他們的就能心滿意足。只要不被餓死,他們也不會從賊。但不排除一些人當匪盜當上癮了,不願意再種地的,所以平寇堡的那些從過賊的流民都被嚴格看管,安民堡的流民則是招募而來,並沒有看管得那麼嚴格。

各屯在忙碌間同時高度警惕,前些曰發生了屯地被高家襲擊的事件,各屯團練在農忙時帶人警戒,並每屯都配備了兩匹快馬,一旦發現敵情馬上報告,以防再次被人襲擊。

兩天假期過後,家丁又恢復了訓練。

他們在訓練上都比以前用功多了,誰也不想一個月後被淘汰出列,丟了這待遇豐厚的名額。

趙巖打算一個月後進行改制,首先還要擴招一些人馬,並建立騎兵、遠端殺傷兵種。

話說這天趙巖正在教媛兒讀拼音和阿拉伯數字,趙全跑來說招募局逮到一個大魚,名震黃縣的老中醫林正海竟然被請來了。

趙巖連忙出去迎接,很快趙巖見到了一個有些落魄的老人,穿著一件破襖子,看來混得很不好。

“公子,這位就是林神醫。”趙全給趙巖介紹道。

“聽聞林神醫前來,實在是讓本公子喜出望外,神醫若肯在我趙家做事,定當施以厚遇。”趙巖直接說道,這林正海在黃縣一帶能有這樣的名聲,手上自然是有本事的。

“神醫不敢當,只要趙公子給林某一個安穩的曰子過即可。”林正海抱拳說道,言下也答應了留在趙家。

“那林神醫以後就是我趙家堡醫院首席醫師,一月給銀三十兩,外家糧食一石。”趙巖說道。

林正海面色平靜的點了點頭。

趙巖隨即讓趙全把醫院的制度向林正海說明,趙家堡的醫院設為總醫院,免費給趙家招募的流民就醫,並負責下派醫師到其他囤地。

醫院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來,林正海這個專業人士一來馬上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就醫問題,趙巖直接給醫院播下了五千兩的建設經費,用在購買和製作草藥。

安置好了林正海,趙巖對趙全問道:“這個林正海怎麼會跑到我們這裡來?”

“他家被亂兵洗劫一空,現在黃縣又十分破敗,我們趙家的待遇豐厚自然也就過來了。”趙全笑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果然是混水好摸魚,趙巖瞭然之下開始問了起屯田的事,“屯田方面有什麼問題沒有。”

“耕牛和農具都是不缺,濟南城的那些糧食,還夠招募一萬流民,夠兩萬人撐到明年秋收。只是再招一萬人的話,耕牛和農具就不夠了。”趙全把估算的結果說了出來,“不如緩一緩,等來年再招,到時候屯田上有了收益,就不用支出銀子了。”

“每個青壯三十畝地,三個集要屯墾九萬畝地,來年能夠收穫的糧食應該不少,現在屯田還未走上正軌,是可以緩一緩。但人還是要繼續招,人越多越好,這個不能緩。”趙巖直接否決道:“銀子不過是死物,能用銀子買的儘量用銀子買,我們趙家不缺銀子。”

“可是現在花銀子已經像流水一般了,打個流賊就花了十一萬兩,庫房也只剩下七萬兩銀子……”趙全想要勸說,趙巖卻是笑道:“銀子不夠了我們再賺,只要我們力量越強,賺的銀子也就越多。”

“那招來的人如何安置?”趙全無奈的問道。

“先以工代賑,我們還要建三個大堡,還有磚廠什麼的都需要人。”趙巖打算建三個城堡起來,這樣也保險,不會被人端掉老窩。

“好吧!”趙全也不好反駁,只是這段時間越看越不對勁了,原本公子只是說練些兵馬自保,但現在這架勢……

有了兵馬自保,自然是安安穩穩的守著家業過曰子才對,可是公子卻不是那模樣,擴張得很急,看來是想做些大事。

“另外精通養馬的人手找到了沒有?”趙巖問道。

“招到了逃到登州的遼人,懂養馬,但不堪重任,已經安排去養馬了。”趙全說道。

“嗯!那就這樣吧!養馬方面先緩一緩。”趙巖無奈的向現實妥協了,畢竟他現在的格局還太小,很多資源還是稀缺,感覺最缺的,還是人才。

趙巖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規矩沒定下來,組織還不夠嚴密,貿然擴張之會造成管理混亂。

還是先把屯田和軍隊的規矩先定下來,走上正軌後再向外擴張。擴張的核心只有兩個,恢復生產和強兵,一切向這兩點看齊。

……

屯田方面由趙全管理下面的屯長,趙勇、林毅、王文嶽則在苦練著自己隊伍的家丁,趙巖則撲到了武器製造方面。

火槍一時半會顯然無法用上,第一缺少會打製火槍的工匠,第二也是趙巖看不上這年頭的火繩槍。

遂發槍他倒是會造,只是時間肯定要久一些。所以趙巖決定先造長弓。

長弓是單體弓,製作很簡單。

長弓的最大射程達到三百六十多米,不過那是用紫杉木造的,現在一時沒有紫杉木,所以用榆木代替。

一把三十公斤拉力的榆木長弓,有效殺傷射程可以達到180米,如果用紫杉木的話,三十公斤拉力的有效射程可以達到220米左右。

這些資料是趙巖在後世的研究所測試得出的,現在製造長弓也是得心應手,帶著幾個木匠就把長弓製作了出來。

長弓是單體弓,製作工藝比復合弓和加強弓簡單太多了。相比復合弓的最大優點就是成本低廉,射程較遠。

當然,古代人一般都把弓箭造得很牛b,什麼射程上千米的都能整出來,但問題是只有超人才拉得開,弩的話則太笨重,實戰意義不大。

英國人也造過複合型長弓,但那已經不是正常人類能拉得開了。

弓箭的射程,一般取決於弓面和弓長,復合弓就是弓面材料複雜,長弓則是弓長更長,一個走質變路線,一個走量變路線。但長弓的穿透力卻是比復合弓更強,80米內可謂是無堅不摧。

如果是對流賊和明軍,長弓絕對比火器好用,因為長弓比火器靈活太多,並且流賊和明軍身上大多無甲,容易被殺傷,再加上大多採用密集陣型,只要打出一個‘彈幕’可以。

即使是己方士兵發起衝鋒,長弓手依舊可以透過拋射的方式殺傷敵軍。如果是對付滿清,則需要長弓和火槍混合。

長弓的前景很可觀,在火器還沒有成熟的時代絕對可以給敵人帶去巨大的殺傷,但需要大量有經驗的長弓兵。

趙巖隨即成立了一個作坊,調集了三十多個木匠,以及十個鐵匠專門製造長弓和箭支,趙家堡還有將近兩千名老弱沒有規劃到屯地,正好招進長弓作坊裡做事。

……

收藏,票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