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濛濛亮,瑛娘在廚房裡忙開了。

架子上已經烙了厚厚一疊餅,早在兩日前向鄰村屠戶定的半扇羊腿也洗淨切好,放了大料,在灶上燉了一夜,此時也已燉得骨酥肉爛,醬香入味,肉香餅香一陣一陣地飄出來。

瑛娘盛起煮好的雞蛋,用丹曲調了水,在蛋殼上抹了淺淺一層紅。等雞蛋染好了,瑛娘放入油布包好,接著又取出食盒,抄起一雙長筷往鍋裡撈肉,仔細剔了骨碼進盒裡。

“嗚嗚……汪汪!”一旁蹲著的黑棗兒這時終於忍不住了,嗚嗚汪汪地討要吃,瑛娘順手丟給它一塊剔淨了的骨頭,它一口叼住,轉身到堂屋去了。

堂屋裡,打著哈欠的長默正在收拾東西。長欣也起了,披著一撮亂毛追著哥哥跟前跟後,看著哥哥收拾東西。再往裡的短炕上,一個二歲左右瘦瘦弱弱的小男孩正睡在上面,沒有被外頭的響動驚醒。

這是舅家的二寶。

林大鳳一去,許大郎也病倒了,家裡雖然還有個十幾歲的小丫頭片子婢女,卻也慌了手腳,瑛娘是刀子嘴豆腐心,終是看不過眼,過去幫著照看了。

看到瑛娘過來,許大郎並未拒絕,反而押著家裡兩個小孩叫姑姑。兄妹倆多年隔閡,瑛娘看著重病纏身的哥哥,心下酸楚,許大郎則看著本應嬌美如花的妹妹臉上那道難看的疤痕,眼裡含淚,兩人都動了衷腸,抱頭痛哭了一場。

說來唏噓,人一死,塵歸塵,土歸土,以前的仇怨也放下了,林大鳳的後事,還是瑛娘一手料理的。

這之後,瑛娘有閒瑕便到哥哥家照料,煎湯送藥,早晨烙的餅子,除了啞二那一份,現今還多了哥哥家的。而長默即將開學,許大郎也給他送來了一份儀程,兩家這便算做重歸往來了。

許大兄有病在身,子嗣不豐,林大鳳進門十數年,一共給許家添了兩個男丁,大寶小胖子十歲,二寶二歲。大寶隨了母親的外貌體格,肥乎肥乎,健健康康的;二寶則隨了爹,身子骨並不壯實。這幾日許大兄病著,怕被過了病氣,瑛娘便將二寶抱過來這邊照顧。

長默長欣兄妹倆對小寶並不排斥,小寶對新認的姑姑也頗為親近。至於大寶,十歲早已記事,在林大鳳身邊耳濡目染那麼久,眼見和他們一家是親近不起來的。不親近不親近,瑛娘也不強求,只是希望將來不要多出一個仇人。

現在家裡的狀況又更好了。除了前後得到兩筆錢銀,孫青當上大管事之後,對待他們一家便有些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給他們申請回了原本應該有的福利,現下兩個小孩每月都有例錢和米糧貼補,瑛娘也不必去針線房了。長默到名府,莊中也有儀程送了過來。

啞二則用竹片和藤條給長默做了個小書笈。笈是古代書生用的一種後背式書箱,有箱籠和頂架,頂架放上油布,能遮陽遮雨。雖然是結合長默身高做的改良版,但放上東西之後,還是太過沉重,長默怕自己的小身板會給壓著長不高咯,給啞二提議著做了個改動,在下頭安裝了兩個小輪子,變成了一個小拉杆箱。

現在這小拉杆箱放上了文具,兩本書,衣巾和一些可應急的藥品。一側空出一個地方,是準備放食盒的。

長欣對這小箱子顯然希罕得不得了,抓著手柄在屋子里拉過來拉過去,逗得叼著骨頭進來的黑棗兒也不安生,一人一狗跟吃了逗逼藥一樣在屋子裡進行人獸版二人轉。

“別弄亂你哥的東西。”瑛娘進來斥道。

長欣乖乖放下書箱,星星眼望她娘:“娘,我以後可不可以也要一個跟哥一樣的箱子?”

瑛娘道:“看你乖不乖。”

長欣:“娘,我乖。”

瑛娘道:“那好啊,明天到莊子裡的小學堂去,學會百家姓,娘讓啞二叔給你做一口比這更大更好的給你。”

“娘,你手裡拿的是什麼?好香啊!”長欣果斷地轉移了話題。

瑛娘將食盒放入箱籠,順手整理了被長欣弄亂的東西。那邊長默已經換了新衣出來,瑛娘一看,眼睛移不開了。

“很合身。”長默朝他娘笑笑。

他身上那些青青紫紫的傷口現在已經全消了。燈光下,男孩兒一身藍色筆挺襴衫,頭髮整齊梳起現出飽滿光潔的額頭。不過是換了一身衣衫,長默身上的所有優點彷彿一下子全被襯托了出來,真真是濃眉大眼,唇紅齒白,粉雕玉琢,好一個可的俊秀少年郎。

我的兒子怎麼變得這麼可!好帥!好想衝上去抱一抱親一親舔一舔啊啊啊——瑛娘當時大概是這個心情。

長默對自己的新裝備也很滿意,主要是新衣服用了細布,再不像之前穿的麻布那麼扎肉。這是長默強烈要求更換的,長欣也有了這樣的新衣裳,只不過是冬衣,還沒有那麼快能穿到身上。

瑛娘恍惚了一下神,這才拉過了兒子拜祭了家神和天地,用過了一點東西,瑛娘又仔細將兒子的書箱檢查過一遍,裝上一油傘,母子兩人便出發了。

“欣兒,你留在家中照看二寶,乖乖的不要鬧事,灶上有東西,有什麼事叫隔壁的瑞大娘幫忙,別自己亂來,知道嗎?”瑛娘囑咐。

“是。”長欣可憐兮兮地盯著她哥,滿臉不捨。

“哥晚上回來。給你買糖吃。”長默笑著捏捏她的小臉。

長欣一下子又高興了:“拉勾!”

長默:“拉勾。”

莊中有早晚專門接送小孩到名府的馬車。按著長默的意思,其實他自己拿著名刺過去可以了,大可不必勞動兩個大人帶他一趟。瑛娘卻不同意,孩子第一日上學,大人不過去幫著作入學登記,聽聽師長訓示以及課業安排怎麼行?瑛娘對此十分重視,為了今天她特地也換了一身新衣,頭上仔細梳好插了一支銀簪,臉上也粉黛薄施,稍稍遮掩住臉上的傷疤,平添一分明豔動人。以致於啞二一見他們,眼睛移不開了。

“啞二叔,你什麼時候同我娘成親啊?”長默看到打趣。

他現在和啞二越發熟了,也能開開玩笑直白問一些比較私人的問題了。啞二對此也已經習以為常。笑著跟他比劃:快了。

對於奴僕們的婚事,有主家指定的,也有雙方選中了報到主家的,每年的中秋都會指定一批。往年被林大郎卡住了,現在接任的孫青願意幫忙,只等過節時報到主家批准下來,年底兩人便能結親了。

只是瑛娘養著“貴客”,情況比較特殊,是不能帶著孩子入啞二家門的,只能選擇讓啞二入贅或母方脫離“貴客”,自己嫁到男方家中去。一旦這樣,文書上他們便不再是母子關係了。

瑛娘自然不願意和一雙兒女脫離母子關係,還好啞二是個磊落漢子,倒不介意入贅,這件事情便這麼定下來了。

瑛娘現在很少拿“大人的事小孩別插手”來搪塞兒子了,見他問起,雖粉面含嗔,也附和著啞二的話給他解釋個大致。而後語氣一轉,又開始絮絮叨叨囑咐兒子入學後該注意的問題了。天涼了要添衣啦,不能淋雨不要玩水,聽師長的話別讓人欺負了去,不要和壞孩子瞎胡鬧學壞了等等,長默當回乖小孩,乖乖應是。

名府授學與接疫兩處是分開的。接疫之處被安排在外郊,授學卻設在府城,分別有東城和西城兩處。長默他們靠近的是西城這一邊。

這一日的西城名府府學門口一大早熱鬧非常。這一季透過接疫的孩童將統一在今天登記入學。

長默四處一掃,只見所有小孩都跟自己一樣,揹著竹笈藤笈的都有,裡頭大概也都放著文具衣巾食盒之類,看來這一套是入學小孩的統一配置。他的眼光忍不住又朝那府學看了一眼,只見一處門樓座落在鬧市之中,門口掛著匾聯,左右各立著一對守門的石雕靈獸,模樣甚是大氣,但瞧起來卻並不如何大,倒像只是一處大廳,而不是一處學院。

長默心下奇怪,問:“娘,這裡面看起來不大呀,容得下這麼多小孩在裡面學習嗎?”

瑛娘給了肯定的答案,但又表示,她沒去過裡面,並不知道情況。

啞二卻給了他一個神秘的微笑,示意他進去了知道了。長默心裡一陣嘀咕,莫非這裡頭還有什麼玄機不成?

很快輪到他們做登記。只見坐在長桌後面的一個老者手持著一個圓型的東西,讓長默將身份銘牌一晃,圓盤上有綠光一閃,老者點了點頭。提筆登記了接收的名帖交回家長,便搖手示意下一名。

其後小孩便被分開,帶到了一旁。

“大人可以走了,別堵在這裡。”一個館吏吆喝。

長默在一旁揮手,讓他娘可放心回去了。但瑛娘捏著紙帖,同其他的家長一般,滿臉關切,哪肯先行離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默兒,進去了好好學習,聽師長的話,莫貪玩,不要亂跑,放學了回家去。別錯過莊子裡的車。”瑛娘喊。

長默:“好。”

“箱籠裡的餅子,呆會吃一些,別餓著。多喝水,這天氣乾燥著,嗓子又該發炎。”

長默:“好。”

“還有藥,娘給你用油布包了塞在暗縫了,左邊是……”

長默使勁揮手:“知道了。娘,回去吧!我要進去了!”

瑛娘也揮著手,滿臉失落,啞二拍了拍她的肩膀。

湊足了十幾名小孩,館吏便領著他們往裡頭帶。

長默與其他小孩一起魚貫走進府學大氣的牌樓,繞過裡頭的照壁,來到一處鋪著青石的大廳裡面。

悄悄一打量,果然裡頭只有四五十平的大小,裝飾得簡潔大氣,最為惹眼的是大廳中間突起的石臺矗立著三座石雕人像,正是當日祭臺上的那三尊。石雕人像的腳下,還有一塊石匾,上書“天下為先”,氣勢莊嚴滂薄。

館吏帶著他們向石雕鞠了三躬,帶著他們走向大廳一側的走廊。

走廊不深,只有六七米的長度,盡頭處是一間房間,房間敞開一個大窗,看起來並不大,像是現代單位建在門口處的小門房。也不知道帶他們來此處做什麼?學校呢?教室呢?

長默還在詫異,聽館吏命一班小孩在走廊一側的轉角處站成一團,眾人剛站好,那館吏突然一揚手,掌心疫力運轉,腳下突然浮顯出纏繞如北斗七星狀的疫草標誌,下一刻,一班沒反應過來的小孩進入一處秘境之中。(83中文 .83.)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