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鋼鐵集團公司作為華夏十大鋼鐵生產基地之一,已有近八十年的歷史,並且一度成為華夏最大的鋼鐵生產廠家,儘管改革開放後,燕京鋼鐵已經落後,但他們在船板、彩塗板等高階鋼鐵產品方面,還是具有超強的實力,特別是船板,得到了包括米國、羅國、蘭國、扶桑國在內的五個國家級船社認證。現在,燕京鋼鐵的道路怎麼走,這是擺在十三、四萬燕鋼人和國家領導人之間的課題。

燕京鋼鐵公司向國家計委提出申請,要求新建六號高爐。五號高爐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如果不再新增產能,燕京鋼鐵公司將跌出十大鋼鐵集團之列。

正好此時華夏環保世紀行正式啟動,國家計委和國家環保總局將燕京鋼鐵公司的發展問題提交到世紀行組委會。

陳青雲接到胡家來電話的時候,他正在燕趙風情與米國回來的曲直喝酒。

曲直興奮地告訴陳青雲:“卡萊爾真了不起,所有的細節都沒逃過他的計劃。他對我沒有絲毫保留,讓我參與他的行動,同時還負責我們自己的操作,當然,他不知道我也在公司有股份。”

陳青雲雖然關注卡萊爾的行動,但他信奉的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幾個月前卡萊爾發動的金融阻擊戰,沒有給曲直打過一個電話,聽到曲直回國,那種急切的心情,已經很久沒有體會了,當即約了曲直在燕趙風情見面,並將他的住宿等事項全都安排妥當。此時,他最想知道的是阻擊戰的結果:“卡萊爾還是很講信譽,做到他那個層次很不容易,他知道我們投入了多少嗎?”

曲直對卡萊爾很崇拜,並不說明會將自己的資訊全部交與對方共享:“他從來不問具體情況,只提過一次:青雲小朋友的事情,你在幫他操作吧?我沒有否認,他就讓我參與他這次的核心小組。”

“你知道他投入了多少資金嗎?”

“具體數量不清楚,大約在五百到八百億米元之間吧。外圍還有不少資金,比如像我們這樣。據他們分析,外圍的資金不少於千億米元,比他們預計的要大得多,可能是這個計劃有洩漏。”

陳青雲想起白雪,她肯定會將這個情況報告給國內的組織,華夏高層會放過這個機會才怪呢。他不動聲色地說:“參與的人多,情報洩漏的機率就不小。其實對於卡萊爾說,參與的資金越大,他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因此,他應該不會計較這些。”

曲直望著陳青雲說:“老闆,你真是摸透了卡萊爾的心思,我記得他說過:來吧,不怕你們參與,但沒有把握好,就不能怪我了。”

陳青雲問道:“白雪知道細節嗎?她有沒有過問你的操作過程?”

曲直用欽佩的語氣說:“白小姐真是位奇女子,明知我們在進行如此重大的金融對抗,她愣是不聞不問,直到今天,她也沒有給我打過電話,完全置身事外。老闆,你真會用人。”曲直說到這,身子挺了挺。

“那我們現在有多少資金了?”

曲直伸出一個指頭:“十億、只差一百萬就有十億米元了,太爽了。老闆,要不要在米國的二級市場再折騰一番?”

陳青雲差點跳來:十億米元,那就是幾十億華夏幣啊,自己已經跨入國內鉅富行列了。

他想了想:“你給我兩億華夏幣,我要繼續持有南海創業的股票,如果這支股票持有的機會不成熟,選擇別的股票也行;還勞倫斯一千萬米元,親兄弟、明算帳;其他的資金可以在米國二級市場試試水,但不要全部砸進去。具體的事項你操作即可,國內的股票操作也交給你吧。行動放快點,我要在半年之內,從國內的股市上至少抽回一億元到我的個人帳戶。”

曲直對陳青雲的信任十分感激:“老闆,你放心,我不會給你丟臉,一定會有驚喜給你。”他很想告訴陳青雲,自己全家在米國金融界的影響,但大度的陳青雲從不過問他的出身,他也就壓下了介紹自己的衝動,相信總有一天,老闆會瞭解自己的一切,會因為選擇自己而慶幸。而陳青雲想的很簡單:相比進+入股市前,本金已經抽回,還有豐厚的利潤,就算全部虧損,也不過是還給股市。

燕京鋼鐵公司向國家計委提供的資料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國家計委的態度很明確,因為燕鋼的地理位置特殊,必須在環境影響評價的專家評審透過之後,才考慮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評審。

這是專案立項的規範程式,只是國家計委嚴格執行了這個程式而矣。

國家環保總局受理了燕鋼的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同時向世紀行組委會提出申請,將這個專案的環評審批過程作為世紀行的第一個行動。

國家環保總局負責從專家庫裡抽取參加評審的專家,準備公開進行燕鋼擴建專案的環評評審。世紀行組委會則負責通知各大媒體,組成燕鋼環評評審宣傳組。在國家環保總局受理報告的第三天,專家組和宣傳組到燕鋼進行現場考察,考察的主要內容是現有的生產工藝流程和環境汙染情況。

燕鋼位於燕京的西北方向,佔地面積近八平方公里。陳青雲燕鋼廠區內看到一個大型的人工湖,湖面遊弋著不少野鴨。湖邊亭臺樓閣,曲徑通幽,整個廠區內栽種了不少花草樹木,雖然現在不是花草盛開的季節,可以看出燕鋼在這方面確實下了大力氣。但總是一股刺鼻的氣味揮之不去,陪同的領導看到專家難受的樣子,陰沉的臉上可以滴出水來。

在露天礦料堆放場,六十多萬平方的巨型礦料場上,如小山般的礦石、煤炭堆積在地面,各種重型卡車穿梭般來往在礦料場,整個礦料場籠罩在一片灰濛濛的粉塵中。難怪有人說:西北風起,燕京就籠罩在煙塵之中。光這個料場所產生的粉塵,就夠燕京人喝一壺的。

陳青雲對燕鋼的專案本來很看好,現在得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了,雖說胡光華與他兩人代表《紫微日報》參與本次活動,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燕鋼的領導將資料準備得很充分,原本以為藉助最高領導人對燕鋼改革成果的高度評價的東風,迅速推動這次擴建工程上馬,沒料到國家計委和家國環保總局直接將這個專案放在陽光下,讓各大媒體參與,等於向全燕京市民公佈了燕鋼領導班子的意圖,難題出現了。

燕京人對燕鋼很有感情,建國前的燕京,幾乎是個純粹的消費城市。雖然燕鋼建廠的歷史悠久,但建國前的三十年時間,其前身燕京鍊鐵廠僅煉出不到三十萬噸生鐵,沒什麼成效。隨著國家領導人改變燕京發展的方針,大批以燕鋼為首的重工業企業落戶燕京,燕鋼才煥發出光輝,在燕鋼的鼎盛時期,僅燕鋼一家,就佔整個燕京市稅收的四分之一。那時的燕鋼,工資高、福利好,職工們將吃用不完的東西往親友家送,用他們自己的話叫倍有面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改革開放後,燕鋼存在的問題慢慢顯現,發展步伐減緩。特別是海鋼的建設,燕鋼在行業中的地位更加落後,這是燕鋼領導人不願意看到的現實。

燕鋼人很自豪的一件事情,是1965年版的華夏幣中,發行量最大、面值為一角的錢幣上,一群幸福的工人正在下班途中,背後是一個個冒著濃煙的煙囪。這就是以燕鋼為背景題材設計的。過去的濃煙滾滾是繁榮的象徵,而現在,濃煙滾滾成了市民鞭撻的物件。

燕京人對環境質量、特別是空氣質量很不滿意,處於燕京主導風向上風向的燕鋼,就成了燕京人質疑的物件。

第三天,評審進+入討論階段。燕鋼領導人對此有充分的準備:“燕鋼六號高爐建設,是擴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效益、提升產品質量的必要措施。相對海鋼和其他鋼鐵企業,燕鋼落後了,效益跟不上,要治理汙染,也是心有餘力不足。三年前,燕鋼上馬氧氣ding吹專案,建設了一個現代化的鋼廠,年產優質鋼材三百萬噸,整個企業的效益都上了個臺階。這個專案上馬後,燕鋼的年利潤可以從現在的不到三百億元,達到五百多億元……”隨後發言人拿出一個計劃表:“我們準備在今後的十年內,投資二十億元治理汙染,目前列入治理計劃的專案有兩百多個。……”

發言人停頓了一會,觀察著專家們的反應,繼續他的發言:“燕鋼已經成了燕京最大的汙染源,市民對燕鋼的意見大,但汙染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有信心,也有措施,但關鍵是資金,企業有了效益,才能夠徹底治理好汙染,還市民的藍天白雲。”

國家環保總局的主持人詢問燕鋼的其他領導:“你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見燕鋼與會的其他代表搖頭,他繼續說:“下面請專家發表意見。”

一個戴近視眼鏡的中年專家舉手,主持人示意後他慢悠悠地說:“燕鋼現在的汙染排放有三種方式: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運輸汙染。其中有組織排放的汙染物排放口有九十多個,如果本專案上馬,還要增加近二十個排放口,汙染物的排放量……,我個人的意見,燕鋼不適宜在燕京市規劃區內擴建。”

另一個專家見眼鏡專家說完,不等主持人說話,神情激動地說:“燕鋼建設在華北這個半幹旱區,周邊沒有大的地表徑流。現在燕京市的人口已經超過一千萬,水資源緊缺成了燕京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燕鋼的工藝水平,煉一噸鋼材要消耗九噸水,相當於全廠三百萬人的用水量,實際上已經形成與民爭水。擴建後,燕鋼的用水量急劇增加,市民用水將會告急。就衝用水的問題,我堅決反對燕鋼的擴建。”

又一位專家發言:“鋼鐵行業的佈局,首先要考慮原材料和煤炭的運輸成本,燕京並非礦石和煤炭產地,運輸成本大。而且燕鋼的礦石、煤炭和產品的運輸,一半要靠汽車運輸,每天有近六百臺重型卡車經過城區,對城市的交通造成很大壓力。如果再擴建,交通運輸壓力更大,對城市的發展和城市管理更加不利。”

專家組共有十多位專家,包括規劃、國土、能源、電力、環保、交通、通訊、經濟、林業、水利、消防、安全生產等各個方面,專家們的意見一邊倒,幾乎沒有為燕鋼的方案說好話的人。

燕鋼參加評審會議的領導鐵青著臉,對專家們的意見也不反駁,他們知道自己的問題。現在他們要考慮的是:燕鋼必須要發展,但道路在何方。

燕鋼擴建專案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評審會的情況,經過燕京各大媒體渲染,市民沒有不知道的。燕京市民的政治敏+感性超過華夏任何一個城市,並且有勇氣發出自己的聲音。評審會後,如何發展燕京的經濟成了燕京市民的熱門話題,並形成了一種輿論:搬遷燕鋼、搬遷燕京的重工業,建設休閒、服務型的燕京市。

這次評審會,對陳青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現在有個模糊的認識:執政為民,就是將民眾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想通了這些,他感覺自己的靈魂在昇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