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慕尼黑綏靖賣捷克

張伯倫禍水引東方

198年月11日,希特勒在奧地利得手後,雖然向世界宣稱德國對捷克絕無侵略意圖。但兩個月後的5月8日,他就改換了腔調:“我有無可動搖的決心,要把捷克斯洛伐克從地圖上抹去。”他將魔爪伸向捷克的蘇臺德地區,令部下擬定計劃,在10月1日前完成這一目標,然後再吞併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蘇臺德區位於德捷邊界,境內波西米亞和莫拉維亞多山,形成了捷克對德國的天然屏障。割讓這塊土地,不但使捷克失去了礦業與工業基地,而且失去了堅固的堡壘防線。德國一旦佔領地處歐洲中心的捷克,就可以把它作為向東進攻蘇聯的跳板,向西進擊英法的重要後方。5萬居住在這一區域的蘇臺德德意志人,在希特勒的唆使下,由被稱為“小希特勒”的漢倫,發動反布拉格政府,要求蘇臺德“自治”,實際上是要脫離捷克,歸併德國。希特勒日益強烈堅持,要求捷克割讓蘇臺德地區。

197年5月8日,張伯倫登上英國首相寶座,便推行綏靖政策。他上臺後的第一個外交行動,就是向希特勒傳送秋波,表示出“友好姿態”,邀請德國外長訪問英國。但遭到希特勒拒絕。當希特勒在紐倫堡公開揚言,要對捷克發動戰爭吞併捷克時,張伯倫頓時失去了方寸。他認為,捷克一旦遭受德國攻擊,法國和蘇聯不會信守它們援助捷克的承諾,英國決不能自找麻煩。他無奈地說:“我們除了接受屈辱,沒有其他選擇。”表示英國不會為捷克的獨立而投入戰爭,要求法國擺脫對捷克的條約義務,並敦促捷克讓步。

英國推行綏靖政策並非偶然,戰後英國經濟長期處境蕭條,政府財政困難,被迫緊縮國防開支,軍事力量孱弱。國內和平思潮盛行,執政黨為爭取選票,高唱和平頌歌,對來自德、意的戰爭危險,不敢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英國經濟對海外的依賴性很大,因此需要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英國為維持自身利益,企圖把德國擴張的矛頭引開,準備犧牲中東歐弱小國家和蘇聯,來滿足德國的擴張慾望。

法國走上綏靖與英國不盡相同。德國的擴張對法國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0年代前半期,法國力圖聯合小協約國,與蘇聯、英國、義大利結成聯盟來對付德國。在經濟危機衝擊下,法國經濟長期蕭條,國防費用減少,軍事實力開始落後於德國。195年,法國同蘇聯簽訂互助條約,但法國對蘇聯存有戒心,擔心聯蘇會使國內革命勢力抬頭。在法國看來,聯合東歐小國是不足與德國相抗衡的,只有同英國一道行動。

法國政府追隨英國,主張改變捷克斯洛伐克邊界現狀。美國統治集團亦提出,在損害弱小國家利益的情況下,修改歐洲邊界和國際條約。正是在西方綏靖政策的縱容下,希特勒加快了他擴張的步伐。

198年9月15日清晨,張伯倫第一次坐上飛機飛抵慕尼黑,隨後乘車小時,到達阿爾卑斯山區希特勒的別墅伯希特斯加登。希特勒沒有到火車站迎接,張伯倫只好乘汽車沿蜿蜒山路行進。在高山別墅的一間密室裡,張伯倫與希特勒的艱難談判開始了。在小時的談判中,希特勒根本沒給張伯倫講話的機會,他口若懸河,自我吹噓一番後,接著就提出了蘇臺德歸併德國的要求。並聲稱這是他在歐洲的最後領土要求。不等張伯倫插嘴就猛然問道:“英國是否同意割讓蘇臺德?”

希特勒突然發問,並沒有使張伯倫吃驚。他來談判之前,已經與法國商定,決定犧牲捷克。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個人同意,但要取得內閣批准。”最後達成協議:在幾天內,兩人再次會晤前,德國不採取任何行動。

捷克人擔心會被出賣,事實上他們猜得一點不錯,他們相信讓蘇臺德人舉行公民投票,是由希特勒要求,而經張伯倫同意的。但這是捷克所“無法接受”的。

張伯倫16日回到倫敦,當晚召集內閣會議。他說:只有把蘇臺德割讓給德國,才能阻止希特勒進犯捷克。兩天後,愁眉苦臉的法國總統達拉第趕到倫敦,英法合夥炮製了迫使捷克向德國投降、將蘇臺德區轉讓給德國的方案。

9月日,張伯倫帶著裝有英法方案的公文包,第二次求見希特勒。此時希特勒心情惡劣,神經十分緊張,在德雷森旅館平臺上走著,每隔幾步,他的右肩就神經質地聳起,左腳同時啪地一聲靠攏。

當天,張伯倫撈到了首先發言的機會,像下級向上級匯報工作一樣,花費了一個鐘頭,自誇他和法國人曾如何迫使捷克讓步。

希特勒聽後問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說,英國、法國和捷克政府已經同意把蘇臺德移交給德國?”

“是的!”張伯倫滿臉得意之色地回答。

“我非常抱歉!”希特勒說:“但是這計劃已經不再有任何用處了。”張伯倫聽後如遭雷擊,突然挺起腰桿,臉色因驚怒而漲得緋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希特勒旁若無人,在一張地圖上指點著說:“除蘇臺德區歸德國外,整個捷克境內其他操德語的地區也統歸德國。”

張伯倫頓時慌了手腳,他乞求希特勒,能照原方案先把蘇臺德地區接收下來,然後再提出新的要求。可是希特勒一點也不讓步,並限定張伯倫,在10月1日前解決這個問題,否則要採取軍事行動。在得到希特勒暫不動武之後,張伯倫帶著記載希特勒要求的備忘錄飛回倫敦。

捷克政府拒絕了希特勒妄圖吞併哥德斯堡的要求,法國也認為這項要求無法接受。為了不打亂把禍水東引的戰略安排,張伯倫軟硬兼施,迫使法、捷就範後致電墨索里尼,要他安排英、法、德、意四國首腦會議。並且私下寫信給希特勒說:我確信您可以不經戰爭就立即達到您所有的要求。我願立即親自來柏林。

此時,希特勒正警覺注視著局勢的發展。對他來說,使義大利在歐洲危機中站在自己一邊,也是很重要的。墨索里尼希望他可以在衣索比亞自由行動,他雖然獲得了英國政府的默許和希特勒的贊成,但最終還需要德國政府明確的肯定。如果這樣的話,他必須接受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所要採取的行動作為交換條件。在得到希特勒進一步確認後,墨索里尼就決定,在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大劇中大顯身手。

這時候,美國總統羅斯福也出來活動,他建議召開不包括蘇聯在內的“有關國家”,來“和平解決”捷克問題。希特勒9月8日表示,同意召開國際會議,並向英、法、意三國首腦發出了邀請書。

慕尼黑四巨頭會議,9月9日在柯尼斯廣場元首府裡開始。其實,這次會談不過是尾聲,只是辦一個正式手續而已。把希特勒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按時交給他。會議一開始,就有“普遍親善的氣氛”,儘管希特勒致開幕詞時虛聲恫嚇,他“無論如何都要在10月1日進軍”,但是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理還是拼命迎合他。

會議輪到墨索里尼發言時,接觸到實質問題。他說:“為了提供一個實際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帶來了一個明確的書面建議。墨索里尼的折衷方案,原來是前一天在柏林德國外交部由戈林、裡賓特里甫等人草擬,並經希特勒認同的。就在墨索里尼要上火車赴慕尼黑之前剛剛收到。所謂“義大利建議”,不但成為這次非正式會議上的唯一議程,而且成為慕尼黑協定的基本條款。

墨索里尼“建議”的措辭,同希特勒被拒絕的戈德斯堡要求極為相似,但對張伯倫和達拉第,或者隨他們來參會的英法駐德國大使來說,卻並非如此。法國總理“歡迎義大利領袖的建議”,說它是本著客觀和現實的精神提出來的;英國首相也歡迎義大利領袖的建議,並宣稱他本人也想過“一個同這個建議相似的解決辦法”。

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就這樣在“友誼親善”的氛圍中拍板成交。9月0日凌晨剛剛敲響不久,希特勒、張伯倫、墨索里尼和達拉第,就順著這個次序在慕尼黑協定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個協定規定,德國軍隊將如其“元首”一再所預言的那樣,在10月1日進軍捷克斯洛伐克,並且在10月10日完成對蘇臺德的佔領。

慕尼黑會議結束,張伯倫懷著“勝利的喜悅”回到英國,飛機在赫斯頓著陸,他走下飛機時,揮動著有希特勒簽字的這個聯合聲明,向前來歡迎的顯要們宣讀。他的汽車由機場開出,在經過歡呼的人群時,他對坐在身旁的哈利法克斯說:“三個月後,這一切將成為過去!”。

張伯倫在唐寧街官邸的窗戶前,又揮動著那張紙說:“在我國歷史上,這是第二次把光榮的和平從德國帶回唐寧街來,我相信,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

希特勒多次向張伯倫保證,蘇臺德區是他在歐洲的最後一次領土要求。但實際上,慕尼黑協定簽字不到10天,甚至蘇臺德區的和平佔領還沒有最後完成,希特勒就開始著手處理殘存的捷克斯洛伐克。他給最高統帥部部長凱特爾將軍發出了一份絕密電報:在目前形勢下,要擊破捷克人的全部抵抗,需要多少增援部隊?集結或者調動新部隊需要多少時間?上述措施如果在實行原定的復員、撤兵計劃之後執行的話,需要多少時間?要達到10月1日那樣的狀態,需要多少時間?

凱特爾10月11日給希特勒回電,作了詳盡的答覆。不需要很長時間;也不需要太多的增援部隊;在蘇臺德區已經有4個師,其中包括個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凱特爾說,統帥部認為,鑑於目前捷克抵抗力量薄弱,有可能無需增援即可開始行動。

慕尼黑會議結束不久,新任捷克外長契瓦爾科夫斯基,於10月14日來到慕尼黑朝拜,並且詢問德國,是否準備同英國和法國一道,保證他的國家已大大縮短的邊界時。希特勒鄙夷不宵地回答說:“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擔保不值一文錢,只有德國的擔保才有用。”但直到199年初,仍然不見德國的擔保。

希特勒在極力促使斯洛伐克脫離布拉格而獨立的同時,加緊準備用軍事佔領捷克本土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辦法,來清算殘存的捷克斯洛伐克。

在德國政府的煽動和鼓勵下,斯洛伐克和盧西尼亞的分裂運動,已經鬧得不可開交。如果不把它們鎮壓下去,捷克斯洛伐克就會瓦解。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肯定會佔領布拉格。而如果分裂主義者被中央政府鎮壓下去,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希特勒也會利用由此引起的紛亂,照樣進軍布拉格。

捷克政府在反覆猶豫之後,最後在反對分裂主義者的挑釁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選擇了第二條路。月6日,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哈查博士,解散了盧西尼亞自治政府。月9日夜,又解散了斯洛伐克自治政府。第二天,他下令逮捕了斯洛伐克總理提索神甫、都卡博士和杜爾坎斯基,並且宣佈在斯洛伐克實行戒嚴。然而,這一行動,很快變成了一場毀滅性的慘禍。

哈查任命西多爾,代替提索出任斯洛伐克總理。西多爾當天召開新內閣會議。晚10點時,會議突然被一群不速之客打斷了。奧地利的吉斯林、納粹省長賽斯.英夸特和奧地利納粹黨領袖貝克爾,率領5名德國將軍闖進會議廳,要閣員們立即宣佈斯洛伐克獨立。如果他們不宣佈獨立的話,希特勒就要實行軍事佔領。

西多爾是反對同捷克割斷一切聯絡的。但第二天,提索神甫從被軟禁的修道院逃了出來,以“總理”身份要求立即召開內閣會議。次日早晨,這位神甫被德國人裝上飛機送到柏林,接受希特勒的訓示。

希特勒說:“我是比較同情斯洛伐克人的。我贊成維也納裁決,是由於我深信,斯洛伐克會同捷克人脫離關係而獨立,這個獨立將受到德國的保護。”“明後天中午我將開始對捷克人採取軍事行動。這件事,由這位馮.勃勞希契將軍執行。”

說到這裡,希特勒指了指勃勞希契接著說:“德國不準備把斯洛伐克納入德國的生存空間,因此,你們必須立即宣佈斯洛伐克獨立。否則,我將不再關心它的命運。我允許你們明天中午之前作出決定。那時捷克將被德國的汽車碾軋得粉碎。”

提索雖然沒有表明自己的決定,他回答說,斯洛伐克人將證明自己不會辜負希特勒的“恩惠”。當天,德國人幫助提索,起草了一份讓這位“總理”回到斯洛伐克就發出的電報,宣告斯洛伐克獨立,並迫切要求“元首”保護這個新國家。

“獨立”的斯洛伐克,就這樣在199年月14日誕生了。面對如此局勢,老態龍鍾的哈查總統不知所措。他請求希特勒給予接見。哈查的這一請求正中希特勒下懷,他可以藉此強迫哈查總統滿足他的要求,不用動用武力就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佔有了它,還使人感到:德國是應捷克斯洛伐克總統的請求,才採取行動的。

199年月14日,柏林火車站旗幟飛揚,鮮花簇簇,德國儀仗隊以元首禮遇,迎接“來訪”的哈查總統。然而,隆重的禮節,不過是一場震驚世界大悲劇的序幕。

月15日深夜,希特勒在總理府接見哈查總統。會談開始,只有希特勒在講話。他神色凝重地說:“你們捷克斯洛伐克能存在到今天,完全是由於我的好心!如果殘存的貝奈斯傾向不完全消失,我就消滅你們的國家。我在月1日,已下令德國軍隊進駐捷克,並把它併入德國!”他指著門,對完全驚呆了的哈查總統和契瓦爾科夫斯基外長命令式地說:“現在請你們到隔壁房間去簽署檔案!”

隔壁房間等待的是戈林和裡賓特洛甫。他們逼迫著這兩個可憐的人,一次又一次把早已列印出的檔案摔在他們面前,把筆塞到他們手中,只重複說著一句話:“如果拒絕簽字,納粹的軍隊就消滅捷克!”

哈查總統暈過去了,希特勒的私人醫生給他打針,進行搶救。醒過來後,顫抖地握住德國人塞給他的電話筒,透過專線向布拉格政府講話。他磕磕巴巴地講了這裡發生的事情,建議內閣投降。勉強講完這一番話,就又暈過去了。

被希特勒私人醫生連打兩針的哈查總統,頭也不抬地在協議檔案上籤了字。協議如下:

柏林199年月15日

元首應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哈查博士和捷克斯洛伐克外長契瓦爾科夫斯基博士的要求,今天在柏林接見他們,接見時,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也在座。在會談中,雙方以完全坦率的精神,研究了最近幾個星期以來,在目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領土上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嚴重局勢。

雙方一致認為,必須盡一切努力來保全中歐這一部分的安寧、秩序與和平。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宣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並且為實現最後的和平起見,滿懷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捷克國家的命運,交到德國元首的手中。元首接受這一宣告,並且表示他願意把捷克人民置於德國保護之下,並且保證他們的民族生活能夠在自治的條件下,按照合乎他們的特點的方式得到發展。

希特勒的詭辨和欺詐伎倆,真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堂而皇之的言詞後面,掩藏著希特勒要征服世界的狂妄野心。

月15日清晨6時,德國軍隊大舉進入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一點抵抗都沒有遇到,到黃昏時,希特勒就可以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布拉格。在離開柏林前往布拉格之前,他狂妄地宣告,“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第二天,希特勒在赫拉德欣堡宣佈,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這個國家一切權力都交給“德國保護長官”,交給他的國務秘書和他的民政首腦。他們全是由希特勒任命的。為了緩和英國及法國輿論的激烈反對,希特勒起用了早已打入冷宮的牛賴特,任命他為保護長官。不久以後,德國警察頭子希姆萊在保護國確立了堅強的控制,他讓臭名遠揚的弗朗克為他工作,做了保護國的警察頭子兼黨衛隊隊長。

月16日,希特勒答覆了號稱是提索總理發來,實際上是柏林起草的電報,把斯洛伐克也置於他“仁慈的保護之下”。德國軍隊很快開進了斯洛伐克,以實行對斯洛伐克的“保護”。

至於位處捷克斯洛伐克東端的盧西尼亞,希特勒把它賞給了匈牙利。匈牙利也當仁不讓,月15日凌晨6時,匈牙利軍隊開進盧西尼亞,第二天,盧西尼亞正式併入匈牙利。

儘管此時張伯倫有所覺悟,知曉希特勒玩弄欺騙了他,並指責希特勒是“一個無法無天的人”。但是,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受危難的日子裡,不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沒有一舉一動來挽救它。雖然它們曾莊嚴地擔保捷克斯洛伐克不受侵略。

希特勒鯨吞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經濟發達,工業先進,是中歐經濟大國,這大大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正如西方新聞媒體所報道的,德軍佔領這個國家不久,希特勒就從捷克斯洛伐克掠奪了95億馬克的金錢和100多萬支步槍、4000多挺機槍、1500多架飛機、100多門大炮、500多門高射炮、00餘萬發炮彈、10億發子彈和400多輛坦克。佔領了當時最大的軍火工業城斯科達,並把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青年男女擄去當兵和服勞役。由此大大加強了希特勒的戰略地位。

那麼,希特勒是否會遵照張伯倫的設想,將戰爭矛頭指向蘇聯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