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回攻本土美軍戰沖繩大動員日本孤一擲

沖繩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它是守衛日本本土的最後一個重要堡壘。這個島呈窄長形,南北長60英里,中部附近只兩英裡寬,地形平坦,可建機場,還有兩個深水灣,宜做海軍基地。是進攻日本本土最理想的前進基地。

沖繩是東方的交叉口,與日本、中國的距離幾乎一樣,它既受上述兩國的影響,也受太平洋諸島的影響。早在中世紀,沖繩就是中國的屬地,後來從九州來的日本人劫掠了該島,但允許當地居民繼續向中國朝貢。直到1875年,裕仁的祖父派兵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島。4年後,明治天皇正式吞併該島,規定日語是官方語言,派出知事取代沖繩王。

太平洋戰爭爆發頭年,在琉球島駐防的日軍不到600人,到1944年4月,才在沖繩配置第軍,由牛島滿中將負責指揮。牛島擁有兩個船工兵聯隊,以及各種各樣的勤務部隊和一支萬人的民間防衛隊。在沖繩兩大城市那霸和首裡上方,牛島建築了防禦陣地,包括一系列同心碉堡,這些碉堡橫斷全島。如同在硫磺島一樣,牛島的戰術是讓敵人上岸,只在準備好的陣地上與之交鋒。到月間,包括防衛隊在內的10萬守軍已各自就位。

月4日,美軍拿下那霸以西15英里一多山的小島莊良間列島。1日,炮擊達到高峰,這天在沖繩落下了萬7千多發重型炮彈。次日拂曉,100多艘艦艇雲集在近海。到晚上,已有6萬餘美軍登上一個長不足英里、寬不到1英里的灘頭陣地。這次登陸美軍只死亡和失蹤55人。

為了消滅在沖繩登陸的美軍,日本聯合艦隊開始了對集結在沖繩海面的美國艦隻的10次大規模空襲的第一次。41架轟炸機進行了近4小時的常規轟炸,50架“神風”攻擊機撞擊了美艦。到黃昏,已有艘美軍驅逐艦、1艘登陸艇和兩艘彈藥運輸船被擊沉,另有10艘艦隻受到重創。

在“大和”艦上的伊藤中將,聽說目睹0艘敵艦沉沒、0艘起火的訊息後十分高興。當晚,“矢矧”的1000名海軍在甲板上集合,傾聽原大佐宣讀豐田大將激勵他們殊死奮戰的電報:帝國命運“在此一戰”。“萬歲”聲後,原艦長作了一次訓話:“我們的任務,看來象是自殺,而且的確也是。但是,我想強調說明,自殺不是我們的目標,目標是勝利。你們並不是被趕上祭壇的羊群,一旦日本軍艦受重創或打沉,你們要毫不躊躇地逃生,以便再戰。”

晚8時,第二艦隊駛過豐後水道的水雷區,進入太平洋。伊藤下令艦隊以每小時0海里時速沿九州海岸而下。拂曉時,10艘軍艦已進九州以南公海。他們以“大和”居中,採取之字形曲折航線南下沖繩,時速為4海里。

仍然擔任第5艦隊指揮的斯普魯恩斯將軍,告訴馬克.米切爾的第58特遣艦隊,讓日艦繼續南下,用海面部隊的炮火去對付它們。但米切爾卻想利用這個機會,證明他的飛行員是能夠用飛機炸沉這艘強大的水面艦隻的;海軍航空兵曾聲稱他們在菲律賓炸沉“武藏”。現在它的姊妹艦“大和”的突然出現,“提供了證明飛機優越性的大好時機”。

午後不久,古村將軍首先看見有飛機飛來,他對原大佐喊道:“他們來了!”突然,下起大雨,把艦隊掩蓋起來,但只下了10分鐘。40多架飛機便穿過低厚的雲層俯衝下來。“大和”號的150門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停頓片刻,然後空中出現一團團黑煙,還有曳光彈。但美機卻衝破這道火網。兩顆炸彈在“大和”的主桅杆附近爆炸,一枚魚雷打進這艘戰列艦的左舷。

為了逃避這次猛攻,8500噸的“矢矧”衝進大雨區,但仍中彈一枚,艦身震動。幾乎就在同時,艦身大震,原來左舷艦身吃水線以下中魚雷一枚。它停了下來,一籌莫展——死在海上。

幾海里外,“大和”歪七扭八的甲板上躺著一大堆屍體。艦身已歪,速度降至18海里。但有賀將軍仍朝沖繩前進。下午1時5分,第三批美機約有150架,朝“大和”飛來,集中轟炸已損壞的左舷。“大和”轉身逃跑,左舷又中兩枚魚雷。此時,半數高射炮手中彈身亡,方向舵已被炸燬,艦身傾斜至15度。

下午時,“大和”中了第8枚魚雷,傾斜增至18度,時速降至7海里。這時,巡洋艦“矢矧”正在迅速下沉,甲板已浸水。不管原大佐往哪裡瞧,他看見同來的驅逐艦不是在下沉就是在燃燒。有兩艘似乎還沒有受傷,它們正在“大和”周圍來回保護“大和”。但美機像蚊子似地圍著“大和”轉,盤旋轟炸。時15分過後不久,第1枚魚雷打進中左舷。有人說這是縮短痛苦的“慈悲的一擊”。“大和”上名官兵,除69人生還外,全部葬身海底。

美軍兩個陸軍師登上沖繩一週後,在向首裡北方挺進時,遇到強固的防禦陣線。這裡,島寬4英里,石灰石丘陵連綿起伏,有許多天然山洞,墳墓星羅棋佈,還有許多臺地、懸崖和山谷。由於山的走向全是由東向西,美軍遇到了一道接一道的天然防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日軍連續不斷的火力,使美軍東翼完全停止不前,西翼則被一塊高地所阻。這塊高地從海岸向東延伸1000碼到5號公路,該公路穿過防線中心,一直通到首裡。這個高地叫嘉數高地,兩面是山,中間呈馬鞍形。看上去,這算不了什麼障礙,因為它既不高也不十分崎嶇不平,不過是長滿了野草、灌木和小樹。然而,這個又矮又胖的醜陋小山,則是保衛首裡的關鍵,當美軍4月9日上午湧上山頭時,卻遇到強有力的抵抗。到了傍晚,由於彈藥用盡,加上傷亡慘重,美軍只好退下來。爾後的兩天,美軍從兩翼反覆進攻,都敗下陣來,形成流血對峙局面。

次日一早,185架“神風”飛機,在150架戰鬥機和45架魚雷轟炸機的掩護下,開始攻擊沖繩周圍的美軍艦隻。然後又飛來8架雙引擎轟炸機,機身下掛著一種新式武器“櫻花彈”。這種單程滑翔機由三支輔助火箭為動力,看上去象裝了小翅膀的魚雷,駕駛員可以帶著一整噸強力炸藥以500餘海裡時速俯衝。

美國人給這種新式自殺武器起了個綽號,叫作“八格彈”(蠢彈),但這個綽號,並沒有減輕其恐怖威懾,“八格彈”立即在各個艦隊引起恐怖感。約在下午時45分,一枚“櫻花彈”從母機的腹部落下,射進剛被一架“神風”機撞中的驅逐艦“曼納特.艾貝爾”號。這艘驅逐艦被劈成兩半,幾乎立即沉沒。另一枚“櫻花彈”在“斯坦利”號上爆炸。與此同時,“神風”飛機和常規飛機炸沉一艘大型登陸艇,炸傷一艘戰列艦、艘驅逐艦和8艘其它艦隻。

在羅斯福總統去世的當天,鈴木內閣為準備本土進行決戰,決定組織國民義勇隊。報界連篇累牘刊登對守衛沖繩充滿信心的報道。沖繩一旦陷落,動用國民義勇隊便勢在必行。

自萊特海戰以後,日本人一直試圖對美國人使用“神風”戰術,在沖繩保衛戰中,這種戰術成了保衛戰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復活節登陸以來,日本人對聚集在沖繩周圍的數百艘美國軍艦已發起五次大規模“神風”攻擊,動用飛機1500多架。數百架飛機衝破密集的高射炮火力網,撞上目標爆炸,把近0艘美軍軍艦送入海底,並把另外5艘撞得遍體鱗傷。當美國兵眼睜睜地看著一架架飛機,不顧死活地向艦隻撞來,駕駛員決心與美軍軍艦一起炸得粉身碎骨,這簡直使一些人“周身血液都凝固了”。

為了配合牛島從首裡撤退,日本人於5月5日發起第7次“神風”攻擊。在“神風”襲擊前,一支敢死隊乘坐5架轟炸機,對沖繩中部的讀谷機場進行攻擊。4架雙引擎飛機被擊落,第5架擦著地著陸。敢死隊員從艙裡爬出來,向停在那裡的飛機扔手榴彈,美國人眼巴巴地瞧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擊毀了7架美機,打壞6架,燒掉儲有7萬加侖汽油的油庫。襲擊者自己也被打死。

日本飛行員的瘋狂行為,使美國人不寒而慄。這種與西方哲學如此不同的行為,好像是被施了催眠似地著了迷。布朗海軍中將評論說:“隨著一架架‘神風’衝將下來,我們一個個魂飛魄散,好像在目擊某種慘象時那樣。頃刻間,我們忘掉了自己,忘掉了自己是受害者,而且不由自主地猜測從高空飛來的那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從這種可怕的病態、著迷現象產生了種種說法:“神風”飛行員參加戰鬥時像僧侶那樣身穿長袍戴著頭巾;他們吃過興奮劑;他們是被鎖在駕駛艙裡;如此不一而足。事實上他們是在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的驅使下,參加這一自殺性的瘋狂行動的。他們深信,“特攻”是克服日本比美國生產率低所造成的劣勢的最好辦法。只用一人就可以擊傷或擊沉一艘航空母艦或戰列艦,並讓1000名敵人與自己一起葬身海底。

就在美軍在沖繩登陸作戰時,正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進入最後掙扎的時候。這時,日本法西斯在軍國主義煽動下,也完成了自殺性保衛本土的最後計劃“決戰行動”。他們集中了1萬多架飛機,大部分是匆忙改裝的教練機。這些飛機的三分之二將用來保衛九州,其餘用來擊退在東京附近登陸的敵軍。他們吸取了塔拉瓦和塞班的教訓,計劃用5個步兵師團和5個旅團的兵力,共計5萬人,準備在海灘上擊潰美國人。支援這些部隊的還有近400萬海陸兩軍的文職人員,5萬人的特種衛戍部隊和數以千萬計的民兵。

在國會的最後一次會議上,強制透過了國民總動員法,規定15歲至60歲的男人和17歲至45歲的女人,都得參加義勇兵。所謂800萬民兵,這支龐大的力量就是根據這條法律組織起來的。以激昂的發言使這條法律得以在國會透過的軍方頭目,後來請鈴木及其內閣觀看了要讓這些義勇兵使用的武器:步槍、竹茅及封建時期沿用下來的弓箭。

至1945年7月日,歷時近個月的沖繩戰役正式結束。日本喪失了11萬陸軍。另外,平民的傷亡也達到空前的數字。在兩軍對陣下,約有0萬居民死於非命,佔沖繩人口總數近40%。生存下來的沖繩本島及其所屬島嶼的人口還不足0萬。日軍除7800人被俘外,全部被殲。從此,日本也輸掉了在本土外打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戰役。日本本土已完全暴露在盟軍的面前。

美軍為了攻佔沖繩,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沖繩戰役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美軍陣亡774人,失蹤9人、1807人負傷。

進入1945年,在中國戰場上,也開始轉入反攻階段。面對中國戰場的反攻局面,日軍將如何應對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