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醒了。

像是突然亮見一盞燈,不是點燃,而是破門而入般亮徹腦海。

四周是一片酥油燈烘起的奶香。

香味是一種塵土,只是極細極細,如同液體,卻沒有了重量,從火苗的尖端直線流起來,像風吹著綵帶,任意飄忽,飄到屋頂,就塗黑了梁,吸入鼻內,就染髒了肺。

她不厭這骯髒,也不愛這香味,只靜靜地感受著,任這味道進出來去,有了味道才有了肺、有了鼻。

她眨了眨眼睛,眼球冰涼,酸酸的,澀澀的,又閉上。耳朵裡是烏烏的風聲,風聲是黑的。

未醒時的黑是甜的,醒來後味道就沒了,只留下甜的餘味。有時她覺得,又好像從未有過餘味,也未有過黑,只是因嚮往,把那不為神識所知的部分賦予了黑、點上了甜味。

寂靜黑甜,寂靜是美。

佛愛這寂靜,她也愛這寂靜。

她不是閉著眼睛,也不是不睜開。想閉上是著落,不睜開也是一種著落。心無所住,就是這一片寂靜,沒有了眼皮,於是沒有了自己。

她觀賞著眼中的黑。這是常人的黑。人因有這一雙眼睛,裡面灌足了混濁的水,所以看不到世界的本來面目。正如海掬一捧是清的,放眼看去卻是藍的,而天空是藍的,透過去又是黑的。

海就是人的眼睛,宇宙是這世界。

藍是一種假象,黑也是。生活在假象中是一種美,美是扼殺生命的,那是一場讓人心醉的扼殺。

她坐著,感覺到一種麻癢在下體升起來,那是宿夜靜坐生出來的一種麻癢,像千株小草在皮膚底下發著芽,軟軟地、韌韌地拱起來,那力量可以掀翻石頭。

麻癢是一種疼痛,疼痛是一種力量。

痛苦的堆積,能引發生命力的運作,如同血總是將營養積送傷口。將苦痛積深,生命力將像鞭馬般蓬勃而起。

她記不起自己多久沒睡了。每到夜晚都是以靜坐養神,替代睡眠。

用修行的觀念看,睡是一種病,治的方法是不倒單,就是永夜永生不睡。病是苦的,祛病的過程也是苦的。死亡將使人類醒來。

而她剛才卻睡著了。她不驚懼,不後悔,也不遺憾,想了便是一念,一念可生萬念。人只須守住當下,往事更不必追。

有光來了,來自土窗之外,它比周圍的酥油燈更亮,像咬進黑暗的一顆牙齒。這光仍是燈光,是叫僧眾起床的訊號。

她的皮膚磨牙般吃著光,吃出了巨大的豁口,在身側吃出一道影子、一道連通宇宙的門戶,黑去處即是天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微塵在光中變得明顯,輕輕地落在她的臉上,落在她每一株寒毛之間,將皮膚震動,發出巨大的聲響,像星辰對大地的擊撞。皮膚在無數次撞擊中震盪,有些地方在開裂,有些地方在坍塌,但很快自我修復,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這些撞擊才會在肉眼中以斑點和皺紋的方式呈現,讓人感受到塵埃的力量。

千株小草在生長,長勢裡帶著朝氣,而朝氣是一種殺氣。

生長本是一種毀滅,因轉化必意味著消失。

外面,遠遠的響起聲音,像滿山的蘋果在掉落,是氈靴拍打磚地的聲音,越來越近,蘋果就變成了桔子,然後是羽毛。

她知道,人進來了,而她是不可被打擾的。

到近處腳步才變輕,其實早就被打擾了,這些人意識不到,總是在掩耳盜鈴。

她感覺到,面前的黑暗裡飄浮起無數的孔洞,像在虛空中挖出了蟻穴,兩兩成對,以氣息和自己連通。她知道那孔洞後面是一張張的面孔,有的長,有的圓,有的黑,有的紫,有的老,有的年輕,這是他們肉體的屬性,而生命本不該有屬性。

人們開始低低地頌經,聲音含混而齊整,浮在人們頭頂,如溫暖的海濤。

室內的布幡上有了震幅,輕輕地動。

“奶格瑪。”有一位七歲的小比丘尼向她走近,微聲說。

這不是呼喚,而是一種請示。

她沒有睜開眼睛,只是將左膝上拈成蓮花印的手腕翻轉,指頭輕輕一彈。

一縷煙般微塵從指尖逝入光中。

小比丘尼施一禮,低頭躬腰,走到她盤膝所坐高闊大椅的左側,蹲下,撩起下面的黃絹布圍,裡面擺著一隻大木桶,木桶正上方的椅面上有個形如人面的孔洞。

此椅名為馬哈嘎拉法座,雕工華美異常。座椅的四條腿喻示地火水風四大,支撐起人間,椅面即人間,有洞表示人間非實相,而上座尊者可與陰陽兩界溝通。小比丘尼將木桶拖出來,單膝點地跪下,虔誠地合一個十,然後扶桶沿伸進手去,攪拌著,像揣面一樣揣捏著,桶內散發出淡臭和曲拉的味道,她的腕上沾了些微黃的紅糖顏色和細砂般的熟青稞粉。

六七歲的小喇嘛們在廊間飛快地跑著,翻過及腰的門檻進來,給盤坐在地的人們分發著漆黑的木碗,然後又提著接近他們三分之一體重的大茶壺進來,挨個給每一個木碗裡倒奶茶,每只碗只倒小半碗,倒完之後蹬蹬蹬地跑下,足音裡有著少年人充足的元氣。

小比丘尼左手用盡全力,拎著那只幾乎可以將她裝下的木桶,把自己的脊椎拉成一個側歪的弓形,在誦經人膝前行走,每經過一個,就放下桶,把右手伸進桶中,掏出一把半乾不溼的面放在那只木碗裡,然後走向下一位,一排發放完了,就走向下一排。

每兩根塗著紅漆的方形屋柱間能坐下四排人,屋柱成雙成對,深入到一片黑暗裡,彷彿是黑暗釀出了紅。

得到面的人,在閉眼不斷唸經的同時,把幹棗枝般的黑手伸進木碗去,輕輕地抓捏,青稞粉吸飽了奶茶,團捏出了形狀,變成黃黃的、小孩拳頭大的一塊泥巴。

這些人衣白如雪,人也彷彿是不需要能量的雪人,只是皮膚與泥土同化了,失去了人的本來面目。

人們念著經,把這一塊塊泥巴小口小口地吃下,好像泥人在細心地修補著自我。

飢餓使人清醒,飽食是有罪的。就是這一小塊泥巴,將讓他們挺到日中。

唸完早經,雪人們整齊地退出去,她收起手印下座,睜開眼睛,一縷晨光從土窗邊掠進來,似寶劍的霜氣。

這霜氣穿透了她雪白輕盈的法衣,直達肌膚,肌膚也如雪。

透過這法衣,甚至可以看到她微紅的乳暈,她不需要內衣的遮擋,因為,聖潔不可遮擋。人間的遮擋,是人間的墮落。

外面開始有巴掌相擊的聲音,她知道那是人們在相互問難。從巴掌的聲音中,可以聽出哪些是存疑,哪些是戲謔。

她走到及膝的門檻前,望著屋外,臺階下是一片空場,白色圍牆外遠山稜藍,似男子雄強的臂膀,中景野原柔碧,起伏如青春少女的背彎。

世界大美,會讓人心生貪戀。

她閉上了眼睛,把世界關在心外。

如太陽在天空中行走的速度,她轉身上樓。樓上左手邊,巨大的櫃子佔滿了一壁,右手邊的視窗高而且高,高到兩窗之間的牆壁更像是一根柱子,甚至無法安上窗稜。視窗與櫃子相對,太陽如出閘洪水般撞進來,被窗切成大塊,光與陰影生稜起角,便成了與窗子咬合在一起的光之齒輪。太陽,就是透過這種齒輪的咬合在行走。

她走到房間最深處,拉過有三層滑道的扶梯,爬到櫃子中部的高處,開啟一格,取出金鑲玉裹的經卷,下來,盤膝坐在屋子正中窗下的陰影中攤看。

陽光推擠著陰影,緩慢而深情地靠近,漸漸地爬上她的膝蓋、她的肩峰,而她依然專注,如同日晷中心的指標。

時近中午,樓下有“踏、踏”的聲音,有人在砸著糞餅,然後天空中就有了煙,有了油脂吻鍋的滋響,飄上來炸卡賽的香味。

陽光撲在她臉上,露出隱藏已久的兇相,她的身影將房間割裂,完美而平衡。樓梯上傳來步音,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喇嘛手抓黑木託盤的邊緣,將一盤卡賽和一碗酥油茶小心地端上來,走到她的身側,緩緩蹲跪,輕輕放低。

每天午餐都要換一個人侍奉,這是他們心中的福澤。

她看著這小喇嘛,看到他有一個尖尖的小鼻子,有一對大大的眼睛,這面孔令她產生某種熟悉的感覺,臉上露出笑容。小喇嘛望著她,叩首貼到地板,那虔誠令人肅然。

她含笑伸出手來,在他磕髒的額頭上輕輕一擦。

小喇嘛身子定住,感覺自己天目開啟,看到她身上蓮花開綻,放大光明,而自己則變成了雪董,心臟像甲洛一樣舂個不停,一腔血液如奶水般翻湧。他的白袍中下部有一塊圓漬在擴大變深,彷彿離析而出的酥油,湯水順著膝蓋流下來,滴向黑木託盤的邊緣。他驚慌失措,忙用袖子抿抹擦拭,不住地叩頭。

但她沒有責怪,相反,輕輕摸摸他的頭以示安慰。

小喇嘛忽然安靜了,感覺那隻手,是佛菩薩的手,纖細白膩,有著人間所無的柔軟和溫度。

用餐後,她繼續翻看經卷。

小喇嘛在視窗曬乾了自己後,方才托盤退去。這是她的意思。以免有人看到,他會受到責罰。

陽光也在緩緩離去,像逐漸變心的愛人,悄無聲息地收回著曾給予眾生的一切。

她毫無傷感,彷彿陽光給予的,她從來也不曾接受。

當天光徹底暗下來,她將經卷收好,下樓,提衣在自己那張馬哈嘎拉法椅上坐定,少頃,蘋果落地聲響起,屋中又坐滿了雪人。

經文在空氣中氤氳,缺乏早上的朝氣,因為過午不食,人體需要斂藏精力以度黑夜。

一個時辰後,小比丘尼備好法器,眾雪人各拿鈴鏺鼓筒,閉目頌號唸經。院外點燃篝火,糞餅的味道和著煙氣直衝夜空。

她默唸“古賀雅薩瑪扎”,保持著坐姿,將左腳扳起,足跟掛於頸後,身向後靠,雙手捏出如孔雀頭般的法訣,在椅上展現出聖露蓮花法相。

前排一名雪人垂首站起,雙掌合十,口頌“嗡八扎爾撒朵轟”走近,撩開衣袍下襬,目視聖露蓮花法相,手執金剛杵輕與相接,觀想蓮花中有白色甘露流入自己身體,沖刷一切臭氣、血腥與罪惡。她將右腿伸出,勾在雪人腰際,開始灌頂。她眼皮半合半閉,如小口啜咽著光芒,並在內心觀想自身氣脈。額、胸、腹、胯,一路行來,氣脈經過,使明點一一亮起如燈。金鈴燦燦,鼓筒聲聲,她沿此通路進入對方體內尋找智慧,卻只撞見一片狂熱與茫然,這只是一種無常情緒,很容易消褪,無法像智慧般永恆。

果然,這雪人的狂熱很快消褪了,頹然地退下,又換上下一名。

右側靠柱的角落裡,一名小喇嘛在唸經的同時,偷偷睜開眼睛向前瞄看,發現佛母半睜半閉的眼睛好像也正看著自己,臉上猶帶笑容,一時心中得大歡喜,忘記了搖動手中的金鈴。

灌頂持續到深夜,十二名雪人無一智慧具足,她輕輕擺手,示意法會結束。

雪人們愧然禮懺,退步離開。小比丘尼端來純金缽盂,為她清洗身體,然後將缽盂供奉在佛前,這是明晨煮奶茶的用水,需要佛力的加持和淨化。

她將頸後的腿放下,重新盤好,把法衣前抻,蓋住身體,金缽後,黃色木雕六臂馬哈嘎拉大像面色冷深,有著魔鬼般的猙獰。

小比丘尼出去,將重新裝好熟青稞粉、糖和曲拉的木桶提進來,到她身側蹲下,撩起黃布,將桶奮力推入椅下,然後退身合十行禮,轉身離去。

院中篝火已滅,青森的月光從土窗戳進來,將她也雕成一尊佛像。

她在心中輕輕地呼出一口氣,手疊手大指相接做法界定印,合上了眼睛。

明天,仍是這樣的一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