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豪持劍向河,無聲而立,對他的話恍若未聞。

郭書榮華道:“燕老劍客此行,確實令人寒心,但江湖的規矩,他們向來只對江湖人守,咱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了。如今夫人在他們手中,又帶著身子,大有投鼠之忌,解救起來宜緩不宜急。按對方的說法,他們對夫人是解救而非加害,侯爺一時也不必太過擔心。”

常思豪微側過身來:“督公倒很會安慰人。”

郭書榮華將頭略低:“侯爺這是見責了,榮華失職,罪過不淺。”

常思豪道:“督公切莫如此。事發突然,督公能在這閤家團圓之夜不辭辛勞,親統大軍前來營救內子,在下心裡只有感激,怎會見責呢?”一邊說著,一邊揚起手來,側過劍鋒來瞧。

郭書榮華表過謝意,見火光下隨著劍體偏移,有一道光珠從劍刃一滑到底,讚道:“十里光陰號稱劍中絕品,果然非同凡響,以天山雪鏈之堅,竟也未能損它分毫。所謂劍可通靈,性如其人,侯爺佩之真是洽合無間,相得益彰呢。”

常思豪是側著身形,橫劍看鋒,此刻劍尖所指,正是郭書榮華的心口,兩者相距不過一尺。

他目不斜視,郭書榮華也恍若不知。

端詳了好一陣子,常思豪靜靜搖頭,道:“督公這就錯了,此劍不傷,是因開鋒角大,若磨得刃鋒極薄,縱然鋼質再好,也絕無絞擰不傷之理。若非要講什麼劍如其人,那也只能說在下後知後覺,駑鈍無識罷。”一轉腕,十里光陰在食指尖打了個轉兒,啪地握定,歸入鞘中。

郭書榮華道:“侯爺風趣。夫人被劫,您仍能在府中安然穩坐,這正是執掌千軍的帥才之定,怎能說是後知後覺呢?其實這不知利鈍的,恐怕是榮華才對。”

常思豪哈哈大笑,將頸下穗扣一扯,解金鋒氅潑拉拉對風一搖,將它披回郭書榮華肩頭,緩緩道:“東廠督攝天下,乃我大明裁公斷義的神劍,若督公都不知利鈍,天下更有誰知呢?”

兩人相視片刻,各自露出會心的一笑。

回到京師,郭書榮華率眾直送到侯府門前,拱手道:“侯爺放心,榮華一定加派廠內人手密切注視聚豪閣一夥動靜,適時組織營救,務令夫人早日回到侯爺身邊。”

常思豪道:“內子身懷有孕,但有閃失非同小可,還請督公及諸位審慎而行,非有萬全把握,萬勿出手。”四大檔頭一聽,眼神裡都有些變化,聚豪閣既然將人劫去,必然嚴防密守,想要救人難免要打,刀劍無眼,哪有萬全之說?顯然他這是不願廠裡擅自行動的了。郭書榮華心中早已有數,微微一笑:“榮華謹守侯爺吩咐就是,但有訊息,必當及時通報,請侯爺親自定奪。”

辭別了東廠眾人,常思豪進得府中,先來看望馨律三人傷勢。此時夜已過了子時,府中人等連餃子也沒煮,馨律三人更是懸心難眠,都靠著枕頭在等著新的情況。聽他將無定河邊發生的一切講完,馨律手扳床沿,自責道:“此事都怪貧尼,若非夫人離府來為我接風,也不會出這等事情!”常思豪道:“師太萬勿如此,明誠君沈綠死在絕響劍下,對方為了報復,即便你不來,他們也會殺進府中,結果還是一樣的。”秦絕響一拍桌子,罵道:“可不是麼!這幫孫子憋著算計咱們,自是躲得明槍,防不住暗箭!”忽然有股焦味掠過鼻孔,他登時一蹦,挑簾竄出,罵道:“媽的,這鍋又糊了!哎喲!”跟著外屋傳來鍋盆摔裂的聲音。

常思豪聞出是藥味,皺起眉來剛要喝斥,馨律擺了擺手:“他姐姐出事,畢竟心亂,就由他去罷。”常思豪嘆了口氣,也不再多說,囑咐馨律好好養傷,命下人勤加服侍,自己起身告辭回去休息。次日起來吩咐李雙吉置辦禮品,自己則忙著接待來訪賓客,一亂起來,心裡的逆事也便淡了許多。轉眼到了初四,聽家院來報:“馮公公過府拜年。”忙整理衣衫接了出來,只見府門外停著一乘小轎,馮保正立於階下,程連安站在他身側。雙方相見互致問候,一邊往裡走,常思豪一邊問道:“公公計已定了?”馮保笑道:“保證讓您滿意。”常思豪一笑:“好。”將二人讓進府中看茶,又命人傳訊,召請戚繼光、劉金吾和俞大猷過府議事。

戚劉二人陸續到來,只有俞大猷久久不至,人來回報,說是將軍酒醉,睡臥不起。常思豪拉戚繼光在一旁道:“戚大哥,我怎麼總覺著,這俞老將軍似乎和咱們不大順調,前者在東廠聚談時,他也像是應付著打個哈哈而已,莫非他與徐階……”戚繼光忙道:“沒有沒有,他這人就是這般性子,別人爭權爭勢爭功,他什麼也不爭,只打他的仗,對於黨爭之類,向來沒有興趣。”常思豪凝目片刻,也不再多問,引他和劉金吾進屋。

聽馮保講罷計劃,二人各自鼓掌稱善。劉金吾笑道:“好傢伙,您這計是一環套一環,一套一大片哪。”馮保道:“三位還不要高興得太早,這幾人中,僅陳閣老一人向與徐階不睦。其它幾人想要順利拿下,可就不大容易了。這頭場仗由我和侯爺來打,咱們按計行事,屆時還需仰仗各位的努力。”

劉金吾笑道:“沒說的,有您和侯爺挑大樑,我們這些小巾生、大花臉的,還能連熱鬧都湊不好麼?”馮保笑道:“好,侯爺,咱們這就走吧。”常思豪點頭,當下命李雙吉把備好的禮品帶上,自乘一頂轎,隨馮保一道先行,趕奔陳閣老府。

陳以勤的家離缸瓦市不遠,此處平時便不熱鬧,如今趕上過年,則更顯冷清。兩乘轎來到府外落停,常思豪撩開轎簾往外觀瞧,只見陳府這門樓是灰磚砌就,並不甚高,木料磚石都頗顯陳舊,緊閉的大門邊角掉漆,還隱約瞧得見蛀孔。門框兩邊倒是貼了新豔豔的大紅對聯,上聯是:家中人都在。下聯寫:有事莫敲門。橫批是:懶得理你。他怔了一怔,心想這真是堂堂閣老的府第麼?這對聯真也太過離譜。然而想到在小年宴上,隆慶皇帝說好聽的曲子他都偏說流俗,簡直是老梗頭一個,家中能貼這對聯,也便真不稀奇了。

程連安上去喊門,有人在裡面不耐地應聲道:“閣老抱恙,不接待客人,走吧走吧!”

程連安道:“你就說雲中侯和馮保馮公公到府,特來看望閣老。”

門樓裡“唷”了一聲,有人開了門縫往外瞧瞧,道:“等著。”咣地扣上門,轉身又進去了。

過了好一陣子,才有管家出來回話,說閣老有請。程連安留在門房候著,常思豪與馮保下了轎,跟隨老管家進到府中,只見一路所經屋院青磚綠瓦甚是平常,莫說比自己那嚴家老宅,就是跟絕響兌下來那些酒樓相比也是遠遠不如。

進了正房屋,只見陳以勤身著便裝坐在椅上,瞧見人來,便撐著桌子緩緩欠身,做勢欲起。馮保忙伸出手來,遠遠虛作出扶按的姿勢,向前微搶了兩步,口中道:“閣老不必、不必,您坐,您坐,呵呵呵呵。”

順著他的話音,陳以勤的屁股坐了回去,眼皮微落,拉著腔道:“年紀大了,這兩天受些風寒,腿腳不大靈便,這可失禮了。”聽聲音倒絲毫不見病態。馮保道:“不礙的不礙的。雖然立了春,這風可還硬著呢,閣老還當善保貴體才是。”陳以勤鼻孔中“嗯”了一聲。馮保笑道:“本當早些來府上給閣老請安,奈何三皇子實在纏人,總是不放。今日終於有了空閒,卻只能給您拜個晚年了。”說著笑施一禮:“願閣老身體康健,萬事如意。”

陳以勤還禮時向他身後穿望,虛起目光微笑道:“其實公公來得正是時候。以老夫這歲數,拜晚年不是正好嗎?拜早年,那得到侯爺府上去拜,他這朝陽旭日雖初起,卻是即刻便要上中天吶,哪像老夫這紅輪西墜,已近虞淵呢。”

常思豪哈哈笑道:“我這水性著實不佳,照您的話說,那徐閣老的府上,在下便可省去一行了。”

陳以勤一怔,登時覺得有種刺鼻的嗆味,目光在他臉上審視片刻,又向旁邊瞄去,只見馮保微笑望著自己,將身子略躬了一躬,看來是同心而來了。當下亮掌心向座椅處一領,緩緩道:“侯爺、公公請坐,管家,看茶。”老管家應聲而出。

施禮落座說了幾句閒話,常思豪一笑換了話題:“前些時小年國宴,閣老在皇上面前與奸黨據理力爭、仗義直言,著實令人欽佩。”陳以勤道:“李芳所行,皆咎由自取,西藏叛逆,更是罪不容誅。老夫食君之祿,當報君恩,所做不過份內之事而已。至於什麼奸忠黨徒之分,都是笑話罷了。大家同朝為政,難免有意見不合,難道合時便為黨,不合便成敵麼?老夫在朝堂之上,向來都是對事不對人,侯爺切莫受人蠱惑,把朝堂大事當作了兒戲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說得義正辭嚴,常思豪一時也難辨真假,作恍然狀拱手道:“原來如此,不經您這一說,在下對這些,還真是絲毫不懂哩。閣老,其實常思豪是個只懂掄刀把子的粗人,說出話來又直又糙,有什麼不該不當的,您老擔待,可萬勿見怪呀。”

陳以勤靠著椅背笑道:“侯爺多慮了,老夫在官場多年,早已見怪不怪,其實話糙未必心糙,語直未必心直,誰知道那些心直口快之人,是無意無心,還是別有用心呢?”

“呵呵呵呵,”馮保笑道:“不管是有心無心,還是別有用心,只要大家是一條心就好,怕的是離心離德,那樣就變成一盤散沙,於國於己,都大大不利了。”

陳以勤錯開他的目光,攏須眼望亮窗,鼻中哼出幾聲淺笑:“哼哼哼,唉,可惜老夫年事已高,已是腿痠腳軟,有心無力嘍。”

常思豪道:“太公八十尚可建功輔國,相比之下,閣老才只年過半百,還是在青春鼎盛呢。如今腰腿無力、心有怠惰,無非是寒氣入體,形成了病灶,只需對症下藥,排風去溼,自然心康體健、一身輕鬆。”陳以勤望著他:“哦?那依侯爺之見,老夫該用些什麼藥呢?”常思豪笑道:“用藥之前,需先辨症,在下略通醫學,可否借閣老脈象一看呢?”

陳以勤側目道:“不意侯爺年紀輕輕,竟還通曉歧黃之道,那老夫可要叨煩了。”說著將袖面一綰,橫腕桌上。常思豪笑伸三指,道聲“失禮”,扣住他脈門。

陳以勤不錯神地觀察著他的表情,馮保笑吟吟在旁相陪,手揣袖內靜候不語。

常思豪眼簾低垂,虛目品了片刻,一笑道:“閣老確是受了風寒,治來容易。只是寒氣已然走串,尋常醫者見您腰腿疼痛,必以為病灶在此,開出來再有效的藥,用錯了地方也是枉然。”

陳以勤身子側過來一些,頸子還是昂得高高的,問道:“那依侯爺之見,老夫真正的病灶又在何處呢?”

常思豪與他目光相對,探身說道:“依在下淺見,寒氣如今一分為二,上入頭顱,下入腹間。”

頭即是首,腹即是輔,頭腹即是首輔,那說的自是徐階了。陳以勤是兩榜進士的底子,這等簡白的暗示,如何聽不明白?登時心頭一跳,緩緩縮回了腕子。

他慢慢地整理著袖筒,目光遠淡,嘆息似地說道:“頭、腹兩處,性命攸關,行針用藥都須謹慎,何況老夫患此病多年,寒氣日積月累,充塞經絡,一時片刻,恐怕難以肅清啊。”

常思豪笑道:“在下倒有一民間偏方,只要按方抓藥,再配合火罐拔風,定可讓閣老一劑爽然。”

老管家輕嗽一聲,挑簾而入,將茶盞送上。

陳以勤道:“取筆墨來。”老管家應聲而出,不大功夫取來筆墨紙硯,陳以勤亮掌示意,常思豪提筆寫了幾字,向前一推。陳以勤用指頭捻轉過來一看,只見紙上寫道:“芥子二枚,魚鄉而肥,送以黃酒,病去不回。”他喃喃念了兩遍,猛地站起身來,哈哈大笑。

馮保和常思豪交換眼神,都露出微微的笑意。

卻見陳以勤臉色一沉,說道:“芥子確能利氣散結,通絡去溼,可是其性辛熱,老夫這身子本來火大,只怕承受不起啊。多謝侯爺美意,這副藥,老夫是吃不得了。來人!送客!”

這一下大出馮常二人意料,馮保忙喚道:“閣老且慢,莫非您還有什麼顧慮?”

陳以勤本已在往後堂走,聽這話又停住腳步,轉過身來,道:“馮公公,前者李芳之事,是他自犯國法,老夫和詹御史彈劾他,為的乃是大明江山,而不是對哪一派系進行打擊。你為此案提供證據,助益不小,可咱們辦的也都是公事。今天你架著侯爺來做什麼,自己心裡清楚,想要達到什麼目的,老夫也看得明白。今日無關其它,只因咱們一個衝事,一個對人,道不同不相為謀,還能有什麼話可說?兩位請吧!”言罷鼻中一聲冷哼,轉身拂袖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