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勝誰負!鹿死誰手!盡在週五晚六點,諸位不見不散!】

【——《太陽報》筆者本·史密斯、為您傾情報道.】

對於這樣的收尾結局,蘇舟簡直目瞪口呆,滿腦子都是“草草草草草這也可以??!”。

然後蘇舟就知道了,不僅可以,還非常可以,跟風一詞是怎麼來的呢?還不是因為某種東西某種商品某種題材某種模式爆火之後,覺得有利可圖的豺狼們便蜂擁而上!166小說

媒體界也是如此。

而這份架空魔幻中世紀的“寫實報道”所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

在發現離了大譜又沒完全離譜的這一期《太陽報》竟如此廣受好評,甚至讓無數只訂閱網絡版太陽報的球迷們都紛紛光臨報刊亭,在短短的一天之內就讓漸漸沒落的紙媒界也迎來了一輪突貂猛進(?)的新高峰後,歐洲的整個媒體界都徹!底!沸!騰!了!

——來人來人快來人!!給我抓緊時間!分秒必爭!立馬把《太陽報》最新版報道的模版格式行文作風全部給我研究透徹了!然後我們也加班加點地火速來上一份!!!

是的,“跟風”開始了。

奧古斯特言簡意賅地總結道:“……在《太陽報》的單日銷量創下了歷史新高——突破了《太陽報體育版》有史以來的最高單小時/三小時/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銷量記錄後,其他各國的媒體也紛紛被球迷——或許還有非球迷?——的購買力震撼了,所以,理所當然的逐利性讓他們相繼選擇了加入戰場。”

也就是說——

面對蘇舟的#貂貂逐漸放空了大腦#,奧古斯特露出了充滿感慨的微笑:“蘇舟,如果你翻翻今天的各國報紙,在太陽報之後,各國的大小報紙也相繼走上了貼合本國的……戲劇之路?”

畢竟,他國的哪有本國的香呢。

歐洲大陸的大小國家無數,有的有皇室有的沒有,在《太陽報》開了一個好頭之後,各家媒體皆深究歷史立足現實從本國的實際國情出發,正大光地明搞起了官方(?)衍生,讓各國球迷與吃瓜群眾們紛紛驚掉了下巴。

——來來來!向《太陽報》學習、薅《太陽報》羊毛的時候到了!

總之,就是各種離了大譜又沒完全離譜的體壇報道如雨後春筍般湧了出來。

並且,那不僅僅是簡單的照搬模仿,體壇記者們誰還沒有兩把筆桿子呢?他們虛心研究,冷靜學習,汲取所長,摒棄所短,本著【完全套用是不可取的,改編成符合本國特色的體壇主義(?)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的原則,一個個開足馬力,瘋狂趕稿。

於是——

義大利的《羅馬體育報》率先出擊!上手就是一篇《西西里島的黑./手./黨傳說》,背景是與現代極為接近的1950s年代。

德國的《踢球者》緊隨其後,一篇標題簡單的《戰火迷情》寫得蕩氣迴腸,背景是更早一點的1900s年代。

西班牙一方則由《阿斯報》小勝同國對手《馬卡報》拔得頭籌,一曲《大航海的美麗傳奇》銷量爆炸,背景是1550s-1650s年代。

法國則是由《隊報》親自出馬,一篇非常符合人們對其刻板印象《巴黎假日》橫空出世,背景是最貼合實際的現下當代。

甚至遠在南美的巴西媒體也不甘落後地摻和了一腳,《巴西體育報》認為“男巫”這個身份就非常不錯,於是讓廣大民俗愛好者紛紛驚歎的《巴西巫術降頭全解!帶你深入熱帶雨林的秘密!》問世人間。

就連一向對外是個正經報紙的中國媒體也有點蠢蠢欲動,說起文化之悠遠與博大精深,說起皇家之糾葛與明爭暗鬥,從春秋戰國漢末三國五代十國、到八王之亂玄武門之變九龍奪嫡、乃至洪荒神話山海經書封神之戰——誰還能比得了他們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呢?

對此,眾球迷/小說愛好者/歷史考據者/完全只是被朋友拉來的吃瓜群眾:“…………”

嘶!

所有人都驚呆了,你們體壇報道這麼會玩的嗎?以前從來都不是這種風格的啊??新世界的大門被開啟了嗎??!

而《太陽報》本身也驚呆了,這個發展是他們自己也萬萬沒想到的,在文字報道方面,除非是逐字逐句的等同,不然法律又不保護創意、也就是不保護梗,《太陽報》哪怕想罵“你們這群跟在老子屁股後面偷吃的小人!!”也罵了沒用。

所以…所以……

《太陽報》主編怒拍桌!

“fxxk!為什麼《羅馬體育報(義大利)》、《阿斯報(西班牙)》甚至連巴西那邊的報紙閱讀量都超過我們了?!史密斯?史密斯?!——本·史密斯?!現在就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把這三家報紙的模版格式行文作風全部給我研究透徹!!該死的義大利佬和西班牙佬就算了!我們!堂堂《太陽報》!英國報紙的銷量擔當!大不列顛的媒體排面!怎麼可能連區區的巴西小報都打不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新一輪的加班加點媒體競賽開始了。

——卷,卷起來,都給我卷。

這期間,也不是沒有球迷與吃瓜群眾提出,怎麼好像哪裡都少不了某個中國人呢?怎麼好像那個中國人才是傳說中的聖盃香餑餑呢?怎麼似乎某蘇姓中國人才是貫穿全文的主角呢?重點是,我們自己的球員呢?不能當大男主嗎?這是我們本國本土的報紙吧?

對此,各國的筆者們也極為無奈,先不說本國的不少球員都和那個蘇姓球員是真的關係極好,提到一個就難免避不開另一個,重點是,正如《太陽報》給出的“蜘蛛之王”的尊稱,中國蘇就像是那只盤踞在密密麻麻的織網正中央的蜘蛛,許許多多的關係鏈的確是以他為基點,才能變得更加糾葛穩固。

簡而言之,沒有中國蘇,這個貫穿全文的線索引子還就真的沒有了,他們這些搞新聞的,二次創作可以,誇大可以,春秋筆法可以,但是在愈發完善且處罰嚴厲的法律條文下,空口造謠是完全不可以的啊!

沒有中國蘇?

當然可以。

——但是呈現出來的報道精彩性就絕對要大打折扣了啊!

所以,雖然除去小部分的球迷之外,也不是沒有個別筆者對一個亞洲人佔據如此重要的核心地位感到不滿,但就像其他筆者所說的那樣,就事實而言,這個中國小子還真的就是這麼重要。

所以——

也只能硬著頭皮寫了,誰叫球迷群眾乃至是非球迷們就是喜歡看這口呢?

人的嘴可以騙人。

但是金錢不會。

看著節節高升的閱讀量、不停增長的銷售量,想著即將到手的提成獎金……

本還心有不甘的筆者也誠實的:……幹了!!

於是。

伴隨著極具各國特色的、基於現實乒壇的魔幻改編新文體,“蜘蛛之王中國蘇”的稱號,於一夜間響遍歐洲、乃至全球。

而這已經是發生在小半天之前的事情了。

從昨夜到今天,這就是一場狂歡,一場出圈的沸騰,哪怕年終巡迴總決賽本就是一場已經稍稍出圈的年終盛事,但是在各大體媒的奮筆疾書之後,這早已遠遠不是一場侷限在乒壇內部的狂歡了。

無數人都參與了進來,各類文風各類題材各類背景各類創作都迎來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大爆發,這起源於《太陽報》,又蔓延到各國的媒體官方,繼而又借由網際網路的平臺在網路上引起熱議——

官方都下場了,人才濟濟的網際網路又怎能毫無反應?

《太陽報》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敏銳地把握商機,抓緊機會,從上到下發展基層群眾,直接以五萬英鎊為一等獎、三萬英鎊為二等獎、一萬英鎊為三等獎、另取七人免費贈送一年份的《太陽報》——

《太陽報》乾脆果斷地發起了“創作大賽”!號召全民都可以參與進來!

這一波操作又把各國體媒與球迷們看得目瞪口呆。

“‘——我願把這一幕稱為#乒壇界的文藝復興#’,”雷蒙·博耶爾緩緩說道,“蘇舟,這是我在今天中午時看到的推特第一的熱搜標題。”

頓了頓,雷蒙又補充道:“大概是在上午十點的時候。”

蘇舟:“…………”

你們的粥露出了#我親愛的教父你到底在說什麼#的貂貂震撼表情。

羅德里格斯向後仰倒在椅背上:“怎麼說呢……室友你的確——太愛交朋友了吧?有不少網友認真地研究了你的對外關系網,還畫了猶如馬德里地鐵站——你知道那是怎樣的魔鬼的洞窟——一樣的關係示意圖。”

也就是說……

“……我是今天午餐時上了下推特,”阿傑爾探身繞過坐在他和蘇舟中間的小弟弟安德烈,看向近乎睡了一整天的中國男孩,“蘇,你知道你又被歐洲網友‘感謝’了嗎?”

蘇舟……

蘇舟當然不知道啊!

不過他現在知道了。

只聽阿傑爾繼續說:“#感謝蜘蛛之王中國蘇#,這是熱搜的標題……嗯,我看的時候是熱搜第二——順帶一提,從昨晚到現在,#聖女安琪兒#和#女性比安奇的六七成魅力#始終都在熱搜前五——點進去後,完整的感謝語是#感謝蜘蛛之王中國蘇為乒壇的文藝復興做出的偉大貢獻#。”

蘇舟:“………………”

省略號似乎變得更長了。

……上熱搜真的好容易哦。

蘇舟冷靜地端起水杯,深深地押了一口,一口喝到了底。

然後他放下水杯,也顧不得在場的歐洲人能不能看得懂了,做了一個恭謹抱拳的手勢。

告辭,你們的粥不敢居功。

就,比起感謝他,還是向《太陽報》——不,準確的說是本·史密斯先生、獻上最最崇高的敬意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