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的上午,安易起得很早。

由於老房子正在翻修,工人已經住了進去,並且圍起了圍擋。

安易只能試著,在麵包店二樓的衛生間內,利用水晶進入山谷。

令安易沒想到的是,他居然一次就成功了。

只不過進到山谷的瞬間,他發現自己正處在與麵包店在山谷中相同的位置和高度。

位置倒是無所謂,反正山谷裡沒人。只是這高度,他剛剛可是在二樓。

隨著一陣疼痛,安易應聲落在草地上。也幸虧山谷中齊腰的草地,他才避免了受傷。

在山谷的無人酒館裡休息了一會兒後,安易開始考慮小麥種植的問題。

種植小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在前一天晚上閱讀了大量的資料。

但最有用的資料並不是來自網上,而是爺爺留下的幾個舊筆記本。

筆記本上記錄了爺爺在山谷中務農和畜牧的經驗。

不僅記有小麥,還有大量常見的其他農產品。

另一本筆記上,爺爺還記錄了常見家畜的畜牧經驗。

這些筆記中,最重要的經驗並不是如何種植與畜養,而是關於山谷特性的重要發現。

這篇筆記中寫道——

“經過反覆的種植後,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即便我沒有嚴格地按照高產、高效的方式去種植,卻依然可以得到不錯的作物。

有些時候,收穫的作物可以說是出乎意料的好,於是我開始尋找其中的原因。

一開始,我將目光放在田地和作物本身的因素上。

雖然山谷提供的種子和山谷的土地確實比外面更好,但還不至於獲得如此高品質的作物。

後來我考慮,這是不是山谷某種特性?畢竟這裡已經是一個神話中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那麼只要在這裡種植,就一定會收穫更好的作物,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時間,直到一次偶然的發現,我才洞悉了山谷的奧秘。

我在《生命冊》這本書裡兌換新農具時,無意間觸到了農具的圖片。

這個操作,竟然開啟了一個叫做‘詳情頁’的新頁面,裡面記錄了農具的屬性。

這時我才發現,在山谷中獲得的東西,都有一定的‘屬性加成’。

我可以將其理解為神話故事裡的法器,注入法術後大大提高了物品的使用效果。

在瞭解了山谷中物品的這項特性後,我對種植又多了一些新的想法...

(中間是一些介紹如何增產的段落)後來,我試著將山谷的農具帶回鎮上使用。

我驚喜地發現,所謂‘屬性加成’仍然存在。

只不過因為現實客觀條件的限制,比如,無法像山谷中對天氣和經緯度精確調整、

沒有山谷中這麼好的水源條件和水質、土壤的質量也遠遠不如山谷中優質。

所以就無法達到山谷作物那種出乎意料的好,但作物仍然有了更好的收成和成色。”

安易讀到這裡,立刻從床上坐起了身,臉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對啊!我之前就想到過,山谷的原理很像模擬經營類遊戲。

既然是遊戲,那麼道具肯定就有屬性的加成啊!”安易在心裡想道。

於是他立刻起身,找來生命冊,按照爺爺說的方法,點選了單個道具的圖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果然,點選後會出現一個道具的屬性詳情頁。

在安易兌換的家釀啤酒機屬性詳情裡,安易發現,除了釀酒+5這樣的屬性。

包括啤酒的口味、色澤、泡沫和發酵工藝都有相應的屬性加成。

雖然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發現,但安易卻感到一陣失落。

如果去掉這些屬性加成,安易第一次釀造的啤酒,應該是無法入口的水平。

他第一次種植的啤酒花,應該都開不了花。

這時,他想起了那句著名的雞湯名言——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安易又檢視了他翻修房屋所用的傢俱和材料,也都擁有屬性加成。

“但房屋的裝修是在現實中進行的,傢俱也都是定製或採購的。

那這些屬性的加成還會保留嗎?”安易在心裡起了疑問。

答案是:可以。

道具詳情頁上的備註中明確寫道——

同步後屬性加成可以保留,不受同步方式的制約。

吧檯:舒適+5、售賣能力+3、翻臺率+2...

椅子:舒適+7、飢餓感+3、食慾+4...

冷庫:溫控+8、口感+5、新鮮+6...

杯子:口感+3、潔淨+5、保溫+2...

“我靠,這也太爽了吧,這不就是把遊戲裡的道具,直接拿到現實中來用了嗎。”安易不禁感嘆道。

他昨天還說自己對酒館無欲無求,此刻卻在幻想酒館顧客爆滿的場景了。

但安易看到手中那本厚厚的筆記本後,讓他立刻停止了自己的願望思維。

在爺爺發現了山谷的特性後,依然又記錄了好幾個筆記本。

每一本都記錄著他一點點地、不斷地,改進著自己的種植和畜牧方法。

“再說了,別人家的吧檯就不舒適了嗎?就沒有售賣能力了嗎?就沒有翻臺率了嗎?

我只不過是可以看到物品的屬性罷了,並不一定會比別人高出多少。”

安易想到這裡,突然回憶起自己初次釀造的啤酒,那啤酒是因為裝置而成功的。

“好吧,也許我確實比別人有那麼一點點優勢,但好牌照樣可以打爛、

好馬依然會失足、中了彩票更容易欠下一屁股債。畢竟,事在人為啊。”安易想道。

於是,他按照爺爺留下的經驗、找出爺爺留下農具,開始種植小麥。

他圈出一畝地,進行了除草、整地、做畦、開溝等一系列準備工作。

在進行了幾輪的種植試驗後,安易種植的小麥才剛剛達到標準的成色與收成。

每次種植,在加速時間的過程中,他還需要停下時間進行除草、施肥、排水等一系列工作。

隨著安易對於小麥種植熟練度的上升,他開始嘗試小麥的雜交育種。

除了爺爺留下的筆記可以學習外,網路上也有很多公開的資料可以借鑑。

雖然小麥的種植可以透過加速時間來完成,但學習不行。

安易學習的時間加起來,已經超過了這幾輪小麥加速生長的全部時間。

最終安易培育出了一種比山谷給予他的,更加優質的小麥品種。

他給小麥取名為:AY-001,雖然沒有任何意義,但這樣顯得更專業一些。

在完全人工種植的情況下,這種小麥的畝產達到了約900斤。

不僅畝產量高,抗蟲害能力也強。

最重要的是安易覺得它的口感,是自己種植所有品種裡最好的。

將小麥收割成捆後,安易透過字數點,在生命冊中換取了小麥的脫粒機。

這種小型的機器,在現實中早已被聯合收割機所取代。

將麥粒與秸稈脫離後,還需要對麥粒進行曬乾處理。

這些過程,對於可以加速時間的山谷來說,就比較輕鬆了。

正常的流程中,小麥曬乾後就可以入庫或售賣了,但釀造啤酒需要用的是小麥芽。

安易需要對麥粒進行篩選,挑出最好的一部分,將其製作成麥芽。

但安易每次只能釀造二十升啤酒,用幾千克的麥芽就足夠了。

可他面前如今擺著九百斤的小麥,這還不算那些非優良品種上千斤。

“這麼多小麥,要用來做什麼呢?”安易苦惱地想著。

突然有個想法湧入了他的腦子,他急忙翻開生命冊。

果然,安易需要的東西已經出現在了上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