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又約劉備,兩個人要煮酒論事。

這事幾十年前很正常,但是現在聽來,多少有些驚悚。

大魏和蜀國打了這麼多年,彼此關係十分緊張,甚至可以說是仇深似海。

曹操要設宴接待劉備,怎麼聽都覺得玄幻。

李漁不禁看向劉備,卻見後者笑呵呵地,完全沒有變色。

“好啊,什麼時候,在哪設宴,咱們好好商議一番。”

劉備一副風輕雲澹的模樣,讓人不禁心生敬佩。乍聽到這種訊息,劉備是一點都不吃驚,其實對他們來說,彼此間的瞭解是很深的。

李漁才見過曹操幾回,才認識他多久,劉備可是早就和曹操有過交集了。

他一直待人和善,以至於很多人忘了,他可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不知道打過多少血戰才有了今時今日的地位。

追隨劉備的那群人,哪一個不是死人堆裡打滾,什麼長坂坡,什麼當陽橋,乍一聽熱血沸騰,仔細一想卻全都是九死一生。

劉備根本沒有一絲懼意,看來他是真的要赴宴了。

曹劉會,一聽就很刺激,為了不出現不和諧的事情,李漁輕咳一聲,道:“兩位陛下都是貧道仰慕之人,如此亨嘉之會,令人神往,若是有機會,貧道也願意去。”

“道長若是去,自然是求之不得。”賈詡說道。

“那就這麼說定了。”劉備也很爽快地說道。

李漁暗暗點頭,自己必須去一趟,免得這兩人發生什麼不和諧的事。

不過仔細一想,這種機率很低,因為是曹操主動約的劉備。

以大魏如今的局勢,曹操是肯定不會主動招惹劉備的,畢竟他國內的改革剛剛開始,急需穩定。

劉備這個時候肯放棄進攻大魏,收起兵馬,把關羽撤離荊襄,已經是誠意滿滿了。

李漁沒想到自己一來就碰到這麼刺激的事,不禁有些期待起來。

曹老闆和劉皇叔時隔這麼多年,再次見面會聊些什麼,如今再論英雄,那有幾個能上榜呢?

該不會還是使君與操耳吧?

李漁還在這自己腦補,就聽賈詡說道:“舍此之外,還有些小事要與貴國相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什麼事?”

李漁也豎起了耳朵,曹老闆從來不讓人失望,要麼不搞事,一搞就搞大的。

“我大魏斥候,在烏桓領土內,探得一個古墓。上寫著要漢室皇裔才能開啟,若是陛下肯去一趟,定能大有所獲。”

李漁趕緊說道:“莫不是一個陵墓?”

賈詡搖了搖頭,雖然大魏的摸金校尉很有名,但是這一次確實不是一個墓穴,“應該是大漢皇室在塞外的一處藏寶之地。”

能夠讓曹操這麼重視的,肯定不是普通寶庫了。

如今六朝既然已經被不死藥給串聯起來,其實劉備去哪都沒有危險,只需要防備天庭就行了。

曹操會冒著失去長生不老的機會,來謀害劉備麼?

顯然不會,而且這種事一旦發生,還會引起蜀國的這些人發了瘋似地報復。

在這個時候,誰敢招惹他們?

李漁忍不住問道:“究竟是誰留下的寶庫?”

李漁的心底很是躁動,暗道一聲曹老闆湖塗。

對於這種事,你找劉備算是找錯人了,你該來找我啊。

這三界之內,還有比中原四大善人更專業的麼,其餘三個都去了異界,只有李漁還在。

賈詡看向李漁,小聲說道:“若是此事能成,當再有二十艘元符仙舟。”

李漁神色頓時不自然起來。

他看了賈詡一眼,後者神色從容,眼神睿智。

真是一個聰明人...

李漁不再說話,靜聽他們兩家商議。

李漁坐在左下首,身邊是姜維,他笑著敘起舊來。

姜維把天竺的局勢說給他聽,待知道李漁要拿真經之後,皺眉道:“好像是被丞相帶走了。”

諸葛亮要佛經做什麼?

李漁略感詫異,起身道:“陛下,貧道還有些事要與諸葛丞相一晤,便先告辭了。”

劉備點了點頭,道:“伯約,代我送道長出去。”

姜維帶著李漁走出皇宮,兩人分別之後,李漁來到諸葛亮的武侯府。

府上門子都認得他的面孔,很快就帶著他來到書房,諸葛亮捧著一個古卷看的十分認真。

李漁進來直呼,他才放下。

“道長去而復返,定是有事。”

李漁點頭道:“先前鐵木真進攻夏州,唐皇帝派李勣掛帥出征,因懼怕那蒙古軍中有神仙相助,於是我便提議讓玄奘禪師隨軍出征。如今大功告成,蒙古已經完了,玄奘禪師有大功於中原。

他向我提出請求,想要拿回佛門真經。”

諸葛亮笑道:“本該如此,那佛門真經,被我取回來之後,藏在了益州的兵營中。”

“啊?”

諸葛亮看到李漁的神色,不禁笑道:“兵營是個好地方,那真經極具魔力,可以蠱惑人心。要是放在別處,我只怕會引得周圍的人魔怔了。”

李漁倒吸一口涼氣道:“這麼邪門?”

“你不覺得佛法傳的太快了麼?”

“是有點快。”李漁心知肚明,這佛教誕生之後,傳播的速度真的不慢了。

它傳入中原才幾年,如今已經和道教並駕齊驅,在民間的影響力,甚至要蓋過道教一頭。

“那真經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寫。”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我翻閱了幾篇,未發現有什麼特別之處,怕是這魔力不是來自文字。”

“丞相也懂梵文麼?”

“以前不懂,為了看經文,特意學了幾天。“

李漁知道他學梵文可不光是為了看經文,如今蜀國佔據了這麼大一塊地盤,想要治理好這裡,就得瞭解此地的人文。

他肯定是看了很多天竺的書冊了,說不定已經成了一個天竺通。

李漁自己會彌勒的六識通,他可以不用學就會,但是諸葛亮幾天功夫就弄懂梵文,確實有些厲害。

有時候,不服不行,六朝這些妖孽,實在是太離譜了。

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人傑地靈的時代,各種怪物大行其道,你要是沒點過分的天賦,都很難出彩。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大多時候都是個真理,但是在這裡行不通。

一個普通人,從零開始去學梵文,還是在有了自己語言定式的情況下,幾個月時間估計都未必能學到多少。

而諸葛亮說他大概會了,那就是真會了。

“玄奘說他要在大雁塔譯經,然後在中原傳播佛法,丞相你怎麼看?”

諸葛亮瞥了一眼李漁,反問道:“你覺得呢?”

“我覺得阻止不了,不如讓他去做,玄奘此人的心太深了,我根本摸不透他,但若是不答應他,就怕惹出其他事端來。”

諸葛亮點頭道:“他確實很能惹事。”

李漁心中一動,試探性地問道:“此言何解?”

“你肯定也看出來了,佛門內鬥,便是此人一手挑起的。”

李漁微微搖頭,道:“不全是吧,我看始作俑者,應該還是那個燃燈。”

“燃燈有自己的目的,他動手之後很久,佛門的內亂才徹底爆發的。燃燈是一個誘因,至於背後操手的,肯定是玄奘無疑。”

李漁趁機說出自己的猜測,讓諸葛亮幫他想一想對不對,“丞相,我覺得那金蟬子和玄奘,根本就是一個人。”

諸葛亮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而是轉頭說道:“佛經可以給他,但是他譯出來的經,若是不合適,我們隨時要收回來,然後重新找個人來翻譯。”

說到這裡,諸葛亮抬起頭,看向李漁,問道:“能做到麼?”

李漁沉思了一小會,玄奘的十方菩提在長安,長安是大唐的腹心之地,李漁有自信能制住玄奘,只要他有不利於人族的心思。

等到大地上的異族都被消滅之後,這場天人之戰,就要步入下一個階段了。

從各國邊境的防守,到主動進攻天庭,三十六重天,一層比一層難打,但是李漁不害怕。

他怕的是玄奘在地上繼續搞大事。

面對諸葛亮的詢問,李漁的回答很堅定,他自信能制住玄奘。

佛門是很強,但是世俗的力量同樣可怕,尤其是大唐。

玄奘選擇這個人族大城,作為自己的大本營所在,估計也是在交投名狀。

我人就在這裡,在你們的腹心之地,你們總該放心了吧。

李漁心中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佛門為我所用,積極參與到這場大戰中。

如今看來變數在玄奘身上,但是機會也在他身上。

諸葛亮說道:“佛門沒有玄奘的話,會好控制一些,但是控制起來也沒有用處,他們貢獻不了多少戰力。有了玄奘之後,佛門在他手裡,不在我們掌握之中,但是卻有很大的能量。沒有玄奘是一盤散沙,有了他才配叫佛門。”

“世上的事,沒有萬全,也沒有絕對。依目前來看,還是有玄奘比較好。”

李漁深以為然,點頭道:“丞相高見。”

諸葛亮這麼一說,李漁就不再糾結了,他說道:“我這就取了真經,去交給玄奘,讓他開始譯經吧。”

諸葛亮看向李漁,語重心長地說道:“記住,佛門要儘量為我所用。”

看來諸葛亮也看到了佛門的力量,他們確實是一支很強的勢力,尤其是在玄奘建立了十方菩提,將佛門力量最大程度整合以後。

這次的佛門內亂,反倒讓他們完成了一次蛻變。

分散的佛門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大相國寺有人力有財力,還有幾百年的底蘊,但是有用麼?

單一的佛門寺院,各自為戰的話,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初出茅廬的李漁都能把大相國寺扳倒,可見他們是多麼脆弱,但是十方菩提有人敢去主動找茬嗎?

這就是玄奘的作用。

在未來的天地大棋盤上,他註定有一席之地,而且十分重要。

說完了佛門真經的事,李漁趕緊把剛才在宮裡聽到的話跟諸葛亮說一聲。

“丞相,你知道賈詡來益州是為了什麼?”

“還沒去問。”諸葛亮說道。

李漁一下來了精神,竟然還有你不知道的。

“曹操在烏桓故土上,發現了一座大漢皇室留下的寶庫,據說裡面的寶貝,能再造二十艘的元符仙舟。不過和寶庫只能是大漢皇裔才能開啟,這些年來,大漢的皇裔沒剩下幾個,於是曹操便想邀請陛下去和他一道開啟寶庫,順便敘舊。”

諸葛亮聽完沉默了片刻,從蜀國的角度來說,這是一件大事。

李漁沒有打擾他,讓他靜靜地去思考,然後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來。

“此事...可行。”

諸葛亮這麼一說,李漁便安心了,連諸葛亮都放心讓自己的陛下去和曹操會晤,說明是真的沒有多少危險。

李漁雖然自己也有類似的結論,但是他很怕自己什麼地方考慮的不夠周全,可能會出事。

現在是諸葛亮自己盤算了一便,怎麼說都不會再有明顯的漏洞了。

只要劉備能安全,李漁就放心了。

別看劉備笑呵呵的有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但是他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啊,在蜀吳關係最緊張的時候,他都敢親自去東吳的老巢,還把他們的公主拐帶了回來。

李漁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寶庫挖出來之後,裡面的東西歸誰這個事。

他現在已經無所謂了,打通了異界的通道,李漁不太需要法寶了。

但是只要是加強人族全體實力的事,李漁就很樂意去幹。

不管是魏蜀怎麼分,造出元符仙舟來,都是對人族實力的加強。

好東西是不能埋在地下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必須竭大地之物力,來與天庭殊死一搏。

那些前人把好東西埋在地底下,也未見得是一個壞事,至少他們把東西集中儲存了起來。

像是茂陵一樣,若不是有武帝時候那種變態的國力,這些寶貝散落在民間,想要收集起來那可費了勁了,沒有個千八百年,根本做不到。

武帝利用大漢的國力,把東西收集起來,放在了茂陵這個地方,雖然本意是留著自己用,給自己陪葬,屬於是有些浪費自私的行為。

但是從結果上來看,反倒是幫了大忙。至少李漁他們不用再去到處找了,挖開茂陵一切都解決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