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們一向都有見風使舵的技能,遊戲測評有時候也會根據玩家之間的討論風向,來確定他們的文章該怎麼寫,評分該怎麼打。

說點兒大家喜聞樂見的話,很多人就會覺得,哇噢,說到了自己心坎上,這家媒體好專業。

遊戲正式上線十天,《善見城》依然是大多數好評,不過比起陸啟此前的四款遊戲來說,這次也稱得上譭譽參半。

就好像一場攻堅戰一樣,好評佔領一些優勢,但還沒有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來給《善見城》到底是一款怎樣的遊戲蓋棺定論。

有人說好,也有人說不行,更多人還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這樣的周旋之中,人們卻發現,Marge平臺上的同時在線人數,《善見城》已經悄悄爬到了前五名的位置。

第一名依然是雷打不動《神聖戰場》,6月15號這一天最高207萬1342人同時在線,當前玩家數量149萬4478。

事實上混沌數娛的這款遊戲已經霸佔了這個位置有快四年時間了,中間倒不是沒有名次起伏過,但最最長的一次也就離開榜首寶座一週而已,然後又很快奪回了屬於它的榮耀。

有人曾說或許MOBA是未來十年內的終極遊戲模式,沒有比它更能貼合當下遊戲和玩家節奏的型別了,上手簡單,碎片時間,多人協作,進能一人carry全場,次能跟在別人後面混分,退能甩鍋隊友反正不是自己的問題。

還想怎樣。

緊隨其後的是蒙特伊在FPS多人聯機遊戲領域的代表成員《彩虹兵團》,今日峰值121萬9710人。

第三則是老牌競技遊戲《全球攻勢》,67萬4千人,這是真正的老古董了,主打恐怖分子和反恐警察兩個陣營之間圍繞著炸彈安放和拆解的對抗。其前身在世紀初便風靡大小網咖,也伴隨了很多人的電競遊戲啟蒙年代,在12年被開發商也是發行商索斯(Source)重置搬到Marge平臺上,並增加了新的地圖,武器和一些趣味模式之後,又煥發了也不知道是第幾春。

一直到第四名,善見城前邊兒的那位,去年12月聖誕節前夕發售的《全球戰線9》,比起它的上一作第八代在單機流程上進一步縮減,將更多的重心放到了聯機部分。雖然招致罵聲一片,但架不住銷量目前依然已經超過1500萬,這都半年多了,線上人數依然居高不下,目前同時在線峰值為41萬人。

看來大家都是口嫌體正直,全球亦如此。

從這裡也能看出全球環境下玩家們的喜好偏向,前五名除了《善見城》之外,四款遊戲裡有唯一的一款MOBA,被另外三款射擊類遊戲在圍剿。

而《善見城》居然不聲不響地已然擁有22萬3128人的同時在線,在陸啟和四十二的所有遊戲裡,也已經創造了全新的記錄。

Marge同時在線榜單上能擠進前五,而且不是發售首日,而是在第十天,這是真正的好消息,說明在宣發之外,遊戲本身在玩家之中開始產生了粘性。

這或許便是那攻堅戰裡決定性的戰役了,開始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與此同時,關於《自走棋》的討論也開始井噴式地爆發,除開四十二營銷投入的部分之外,著重討論的點是自走棋這種全新的模式。

雖然四十二尚未公佈銷售資料,但從線上人數上看便知道應該少不了了。

或許原本一些遊評人和媒體已經準備好的關於“《善見城》銷售遇冷”的稿件,會成為廢稿,可能再也沒機會發出去了。

《Gamescout》的編輯佩德羅透過個人社交媒體發文表示:“《自走棋》最聰明的有兩點,第一是它不是作為一款獨立的遊戲發售,作為另一款遊戲的附屬品面世是這種甜品級休閒小遊戲的最好出路。馬後炮來說如果四十二單獨發售一款《自走棋》,應該是達不到現在這樣的效果的。受眾群體會更加狹窄,玩家的期待值還會更高。”

“第二是強烈的隨機因素,這是大多數玩家都想要的,好好想想為什麼你不喜歡下國際象棋和圍棋,因為規則真的很難懂嗎?真正的原因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你下不過就是真的下不過,沒有人喜歡失敗,競技類遊戲最大的樂趣不在其他,就是取得勝利。而《自走棋》讓他們可以在很多情況下跨越所謂技術上的鴻溝,偶爾也能在強者手中拿到一場勝利。或許是你抽到了更好的卡,或許是掉落了好的裝備,或許是前幾名所需要的英雄組合被互相卡住……一旦運氣站在他們,好吧我們這邊,勝利的回甘或許能讓我興奮好幾天。”

佩德羅其實闡述得很清楚,如何拉攏新使用者,讓他們入坑,其實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讓他們也能偶爾拿到一場勝利。

畢竟是新人,純靠技術肯定不現實,只有運氣能幫助他們。

在MOBA裡或許是匹配到了強力的隊友,《自走棋》裡這種運氣成分帶來的戰局變化可能會更多。

當然對於四十二來說,因為偷跑的發生,遊戲所有內容提前曝光,宣傳策略上不得不進行主打編輯器和自定義地圖內容的轉變,這一定會對主機版的銷售帶來極大的影響。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哪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呢。

甚至陸啟和李敏他們已經做好了心裡預期,《善見城》可能是四十二這家公司歷史上,主機版銷量最差的遊戲。

但總銷量來看,按照目前的趨勢,PC版的增長彌補掉主機版的損失,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從6月9號開始,那一天賣出了41萬開始反轉。

接下來10號35萬;

11號37萬;

12號24萬;

13號31萬;

14號34萬……

15號這一天,四十二官方發布公告,《善見城》的全球遊戲銷量,已經突破了300萬,李敏又可以開始做她原本擅長的事情了。

以銷量來帶動銷量。

玩家們才恍然,原來四十二還是那個四十二。

“不是說這次的《善見城》不太行了嗎?怎麼還是賣了這麼多?”

“對啊,提前一週所有內容都曝光了,這影響應該還是蠻大的吧。”

“沒辦法,PC版裡……他們給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確實,要說遊戲內容豐富,應該沒有別的遊戲能跟《善見城》比了,這哪兒是買了一款遊戲啊,一上來就是31款,後續還有更新,而且還都挺好玩的,沒有粗製濫造的東西,這壓根兒就是個遊戲平臺啊。”

“《天際行者》確實也增加了很多MOD,但那也是遊戲發售了這麼多年的時間,那麼多大神們慢慢製作出來的,《善見城》這太誇張了,一上來就直接弄那麼多東西啊,跟大雜燴一樣了。”

“你要說《天際行者》那我就有話說了,那裝MOD多麻煩啊,我這種普通玩家好多次想弄根本弄不明白,光MOD管理器的安裝就把我先卡在哪兒了。”

“我也嘗試過好幾次,MOD管理器倒裝上了,可更難的還在後邊兒呢,什麼排序啊,衝突啊之類的,搞得我惱火得很。”

“網上有一鍵安裝的整合版吧?沒試過嗎?”

“試過幾個,莫名其妙就彈出了,根本找不到原因,裝了又刪,裝了又刪地……”

“確實,還是《善見城》方便,直接在遊戲裡下載安裝就可以了。”

“誒,你們說以後這遊戲會不會有那啥清涼MOD啊?既然他們說官方放出了特別多的啥介面,很多東西都可以自己修改……”

“肯定會有的,再等等吧,不過能不能被官方稽核透過放出來讓你線上更新就是另一回事兒了,想想應該可能性不太大吧……”

倒確實被這幾名玩家說中了。

《善見城》最先一批玩家們製作的MOD中,角色形象的修改是其中比較主要的一類。

這確實是玩家需求量很大一種,尤其是比起去製作一張全新地圖,設計一套全新的套裝,那些要考慮玩法和技能數值搭配的內容,相對而言要簡單很多。

所以才能做得這麼快。

“首當其衝”的便是目前人氣最高的女性角色,龍女如赤,一些衣服被改沒了,看起來也確實有些貼合北半球目前已經逐漸開始炎熱起來的天氣。

也虧這些製作者們會想著往官方平臺上傳,那一大堆相關協議是都沒人看過是嗎?

這東西肯定沒辦法透過官方團隊稽核的,即使遊戲在GESA的評級是“M”級也不可能,稽核團隊或許會保留自用……但不可能放在官方平臺上供玩家們自由下載安裝。

不過第三方MOD的安裝依然是非常簡單的,雖然不像官方平臺那種一鍵式地解決方案,但也就是檔案下載,放在遊戲指定資料夾裡,然後啟動遊戲,透過資源管理器安裝一下的事情。

就是安全問題要自己負責了,遊戲崩了什麼的就別找官方訴苦。

很明顯大家都完全明白了這款遊戲的潛力,也是他們未來可能好長一段時間的樂趣所在。

至於那些野生的流通MOD內容,四十二的人也會保持著關注,比如全球最大的MOD論壇Nexus上,他們在《善見城》編輯器公佈的第二天,遊戲尚未發售的時候,便已經開闢了《善見城》專版。

而截止到目前為止,這個專區便已經有二十多個關於《善見城》的各類MOD,除了最多的外觀修改類之外,也有裝備和技能數值的改動。

目前而言比較小品級,看得出來更多是在試驗和熟悉編輯器的操作和功能。

也或許是出於多年以來的習慣,也是怕官方平臺條例的麻煩,選擇在第三方論壇釋出。

如何將他們吸引到官方平臺中去,也將是四十二接下來運營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與銷量同時宣佈的還有另外兩則訊息,四十二接下來將會開啟兩項比賽。

一下子就兩項。

第一便是“創作大賽”,接下來一直截止到7月底,四十二將會在“善見城平臺”上開啟專屬的參賽投稿通道。

主要參選作品分為兩類,即以《善見城》本體為基礎的“MOD類”,和全新玩法的“地圖類”。

前者種類繁多,可以設計新的角色,服裝等外形,也可以是新套裝和技能的設計,更可以是全新劇情任務,BOSS,戰鬥動作,地圖場景等等,但凡是可以放在《善見城》遊戲本體中使用的東西,皆滿足投稿標準。

後者對於參賽者的要求自然更高一些,需要製作一張全新的地圖,不限任何玩法均可參賽。可以選擇編輯器中提供的幾大模板,也可以自己完全從頭製作,可以選擇遊戲裡的所有美術資源,也可以創作或者從網上購買,但需要有相應的使用版權。

作品評選機制包括玩家大眾投票,以及四十二內部稽核團隊評分綜合計算,雙方票數比重為五五開。

而最終兩條賽道會各自選出十個優秀作品,四十二這次不可謂不大氣,總獎金池達到了20萬米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一個賽事則是首屆《自走棋》精英對抗賽,不過相對而言似乎沒那麼重要。

與創作大賽的區別在於,自走棋對抗賽是純粹華夏國內的比賽,並不面向全球範圍。

時差這種客觀原因也沒法解決,還是所有參賽選手都統一的比較好。

這次精英對抗賽則會分為網路海選與線下淘汰賽兩個部分,透過網路報名,一路過關斬將進入16強之後,便會被邀請去往府南,進行最終的線下決賽。

冠軍獎金也有10萬人民幣,不多,但對於玩家而非職業選手來說,也不算少。

這兩則賽事訊息一經釋出之後,立即引起廣泛關注。

甚至有些人懷疑四十二是不是要開始涉足電競領域,不過討論下來,且不說目前《自走棋》的影響力還不足,而且就從獎金額度上也能看出,只是單純地進行直播推廣而已。

比賽本身可能都是其次,主要是找個由頭有高質量的對局讓廣大玩家們看看現在已經研發出來的有哪些套路,透過解說的講解去瞭解對局的時候又應該如何去分析現場局勢等等。

算是科普掃盲,幫助大家上手。

反倒是前者創作大賽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雖然透過善見城的編輯器,降低了參賽的門檻,但其實頗有點兒遊戲開發者比賽的意味了。

不會是真的透過比賽來篩選員工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