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拿到奏摺之後,看到裡面的內容,原本眉頭挑了起來,手也緊緊握著,奏摺被他捏得有些變形。

因為上面寫著,“武昌府,漢陽府已淪陷……”

他看到這幾個大字就喘著大氣,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湖北就已經丟失了三府。

整個愛新覺羅氏。

就他這一屆當皇帝丟失領土最多。

先前還丟掉了廣西省,現在又丟掉了湖北三府,整個大清領土丟失的趨勢不可逆。

他內心感到悲涼。

不過再往下看,不由得欣喜若狂。

畢沅可是在上面寫著八縱連橫的策略。

幾年前的那場大戰,在阿桂的帶領下,原本清軍準備使用四縱連橫策略,但全都受制於輜重的影響,朝廷軍餉,入不敷出,導致這條策略被後勤扯了後腿,失敗了。

現在卻不一樣。

如今各個巡撫總督各自為戰,而且他們手中還掌握兵權,根本不需要大清給他們軍餉,以及輜重。

如果他們心中有朝廷的話,那麼就能把他們聯合起來,一同發兵對付賊人。

那麼就能達到八縱連橫的策略。

富勒渾呆呆地望著皇上,看他對著奏摺,笑得非常淫蕩的樣子。

“皇上所為何事,能讓您如此開心?”

“天大喜事!”

嘉慶一想到自己能夠收復失地,不由地笑了起來,甚至超越乾隆。

因為乾隆皇帝同樣丟失了大片領土,若他能將領土收回來,以後在列祖列宗面前,也能有面子,更不用被乾隆老爺子壓一頭。

很快他就將這封奏摺讓人交給富勒渾。

富勒渾看著上面的內容,先是愣了一下,隨後連忙點頭,“好計謀!此乃皇上大幸,擁有此等眼光獨到的人才,大清永保太平是必然。”

他來了一個馬屁。

拍得嘉慶皇帝非常舒服。

隨後朝堂上議論,嘉慶力排眾議,下詔書,讓雲貴總督,四川總督,兩江總督,安徽湖南等巡撫,聽令於湖廣總督畢沅指揮。

出兵剿滅賊人。

朝廷給畢沅撥了八百萬兩軍餉,並仔細地叮囑他一定要打勝仗。

紫禁城外。

繁忙的街道上,來往的商旅,以及在品頭論足的百姓,京城看起來如往日一樣繁華。

但就在這時。

內城城門突然蹦出了好幾匹馬。

騎兵八百裡加急,身後揹著聖旨,策馬狂奔,嘴巴不斷地喊道:“讓開讓開!不管何人莫要擋道,擋道者格殺勿論!”

一時間街道上雞飛狗跳。

許多人躲閃到一旁,就連街邊小販,也急急忙忙將自己的菜籃子,堆到一邊。

等他離去之後。

所有百姓立刻圍在了一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這麼急切?”

“想必有大事發生,前年還看過好幾回呢。”

眾人七嘴八舌。

感覺一場戰爭的陰雲,又席捲整個中華大地,不過距離他們貌似十分遙遠,所有人沒當一回事。

……

湖南巡撫祖之望,,雲貴總督鄂輝,四川總督劉秉恬,兩江總督李世傑。

接過詔書之後,個個都傻住了。

這樣的操作可是把他們給整壞了,原本眾人只是聯合在一起抵擋賊人的進攻,現在卻要聽一人發號施令。

畢沅直接一個奏摺,就成為了這個聯盟的主導者,眾人想想都感覺到鬱悶。

特別是雲貴總督鄂輝,原本他就是聯盟的發起者。

如今,盟主沒有當上,反而給別人摘了桃子。

“豈有此理!居然拿皇上來壓咱們,欺人太甚,這好歹也是老夫想出來的,現在老夫卻要給他打下手,不想想他有何實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鄂輝直接破口大罵。

接書的時候恭恭敬敬,接完之後就手握拳頭,恨不得把這個詔書給撕掉。

最為鬱悶的莫過於兩江總督李世傑,他可以說是這些軍閥之中最有實力的勢力,現在卻要聽與他平起平坐的湖廣總督,多少都感覺到不爽。

此時他周圍的幕僚看著這份詔書。

個個都表情古怪。

“制臺大人,咱們要按上面所說的嗎。”一位幕僚小聲地詢問道。

李世傑立刻搖起了頭,“明面上就按他所述的那般,咱們要留一點後手,這場仗不可能將全副身家押下去。”

如今的巡撫總督各懷鬼胎。

大家都是抱著一樣的心態,明面上聽取畢沅的命令,但沒有將整副身家押下去。

不過聯盟還是一樣建立起來。

畢沅非常滿意現在的效果,接著讓他們整軍備戰,春節結束便是開戰之際。

一七九六年十一月。

葉卡捷琳娜二世逝世,瘋子保羅一世登基。

亞洲,大量的清軍部隊開始往中清邊境集結,還有許多地方軍,預計這兩個月之後就會發起總攻。

戰爭的號角被吹響。

訊息很快傳到緬甸的英國商人區,不久之後,訊息被傳回到了印度英殖民地。

“普蘭特先生,聽說你囤了不少的槍支,現在,東印度公司很缺武器?”

一個商人好奇地詢問東印度公司大班。

這普蘭特先生可是老油條了,當年是東印度公司常駐臺灣省貿易代表,他在這些貿易中撈得風生水起。

普蘭特擺了擺手,一副客客氣氣的模樣,“你說的是哪裡話?我不過是囤積一些必要的槍支罷了,誰也保不準,下一次公司不會發生戰爭,對吧。”

只見那位英國商人,笑嘻嘻地道:

“我可是聽說東方古國將要發生戰亂,最近,收購大量的槍支彈藥,想必,你也是為此而來吧?”

見到那人都說得如此直白。

普蘭特只好尷尬地笑了一下。

“那裡的總督都需要咱們的武器,這樣的機遇可遇而不可求。”

這想法可不僅僅他們,整個東印度公司的高層都想在這場戰爭中大撈一筆。

甚至執行委員都同意了對大清出售武器,而原本停留在印度殖民地的英國散商,更是像聞到血腥的鯊魚。

大量的英國商人,滿船的棕貝絲燧發槍(印度版)運往緬甸。

一時間,大量的船隻都出現在孟加拉灣附近。

然後沿著伊洛瓦底江,一直來到緬甸的阿摩羅補羅(曼德勒)。

聘請大量緬人將這些槍支全部運往雲南邊境,販賣給大清境內的總督巡撫。

當然販賣兵器的不僅僅英國商人,還有耳熟能詳的法蘭西人,他們在緬甸的勢力非常強大。

要不是如今的法蘭西戰亂,他們才不會讓英國人賺這一筆錢。

不過聽說拿破崙擊敗義大利,法蘭西將會成為歐洲帝國,想到這,法蘭西人又開始對英國人滿是不屑。

偶爾發生摩擦。

但大家都是商人,所以保持相對地剋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