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軒仔細的閱讀上面的內容,臉上的表情哭笑不得,又氣又無奈,最後嘆息幾分,只好將信札讓眾人瞧瞧。

“這……真是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唐藏也有一些哭笑不得,最後補了一句,“愛子心切。”

鄭軒也是十分無奈地搖頭晃腦。

沒想到最大的內奸出現在自己身邊,還是至親之人,這讓人無可奈何。

“老大,你可真是光宗耀祖了。”王中正也忍不住的開懷一笑。

這就是一封吹噓信,裡面的內容全都是自己兒子鄭軒如何厲害。擊敗了和蘭東印度公司,用了多少艘戰艦就把別人幹翻。讓他們拉下臉皮過來談談,還白撿來了許多便宜,簡直是再現當年老祖宗國姓爺的榮光。

鄭軒有些臉紅的把信札收了起來。

看來自己需要找一個時間與老爹,深刻的探討一下人生,要不然再出現如此事故就麻煩了。

簡直就是沒事找事幹,把自己的底子全部告訴給他們。

“好了,好了,這件事先放一下,目前我們先把眼前的紅毛藩搞定。”

鄭軒直接將話題轉移,再糾結下去自己可就尷尬了,“我已經想到一個不錯的方法。”

“什麼方法?”眾人也都好奇起來。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罷,給他們秀秀肌肉,也震懾一下那些敢打我們主意傢伙!“鄭軒豪情萬丈道。

~~

第三天之後。

“臭兒子,老爹的信札呢?”

鄭元安罵罵咧咧起來,往自己身上到處亂摸,甚至連族譜都翻開看看,發現裡面什麼都沒。

鄭明凱的從外面跑了進來,“老爹,您的信前天就寄了,所以肯定找不到。”

“哦,是嗎,瞧瞧這記性,居然把這茬給忘了,我還想出去順帶把信捎了。”

鄭元安摸了摸已經地中海的腦門,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的信札到底寄了沒,不過兒子都說了,那應該就是真的,然後給自己來一身靚麗的打扮。

“老爹,您這是去哪?”

“還能去哪?當然是看你混賬大兄的大軍,這可是漲鄭家面子。”鄭元安語氣像是責怪,但更多是自傲,身上多了一件光鮮亮麗的地主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明凱翻了一個白眼,輕輕嘆了一口氣,有些掃興地說道:“那是宜蘭的大軍,不屬於某一個人,他屬於全體宜蘭人,大哥只是最高司令員。”

“所以你大兄就是一個混賬玩意,說得就來氣,大軍就該是老鄭家的,想當年要不是老祖手有兵權,隆武帝會賜予國姓?”

鄭明凱見自己老爹暴脾氣上來了,於是選擇閉嘴。

要是他知道大哥打算在世界打土豪,分田地,建農會,開民智,民主集中制。也不知道老爹會不會被氣的半死,可能打斷腿都很有可能,這是起義成功還要打自家地主老爹主意。

鄭明凱只好默默的跟在後面,出了大門。

此時,寬闊的街道上,兩邊都圍滿了人。

兩邊的中式騎樓,不管是樓上還是樓下,男女老少都擠在一起。

前方則是保衛團的人維持秩序,還拿出一個銅哨子,警示一下他人站在安全位置上。

而那位看不到下巴的伯蒂·巴特萊,被鄭軒邀請過來,租借一間三層樓高的騎樓當看臺。周圍還有其他和蘭東印度公司的職員,以及保衛團的人。

當然,保衛團多半是保護和蘭特使團,萬一被憤怒的民眾毆打,可及傷了和氣。

“感謝你們的邀請,讓我們和蘭公司特使看到精彩的閱兵。”那個卷鬍子翻譯說道。

“客氣了,此為宜蘭一大幸事,既然有朋自遠方來,好好招呼是應該的。”鄭軒隨意的回答道,然後站在陽臺外,望著下面的情況,沒有理會還在鬱悶的伯蒂·巴特萊。

應該是一種冷暴力,談個攏就熱情,談不攏的冷處理。鄭軒也沒想跟他們客氣太多,要不是還要保存實力對付大清,早就派人打到雅加達。

不多時,街道外響起富有規律的腳步聲。

一支連的儀仗隊,邁著整齊的步伐,緩慢前進,手上的燧發槍全都上了刺刀。

“踏…踏…踏…”

步伐剛勁有力,燧發槍也舉得筆直。全都死死的盯著伯蒂·巴特萊,似乎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可讓他出了不少冷汗,不斷用手帕擦汗水,生怕下面一不小心走火,把自己給打死。

這時,彭韜暫時成為禮儀官,瞧著伯蒂·巴特萊滿臉汗水。微笑道:“貴公司特派員伯蒂·巴特萊先生熱了嗎?我們這裡天氣五月份確實熱了些,要不轉移其他陰涼的地方?”

卷鬍子翻譯官只好尷尬道:“感謝你的好意,我想暫時不需要。”

隨後便讓旁邊的其他職員,給伯蒂·巴特萊扇扇風。

步兵後面則是投彈兵,身上掛著七八個簡易長柄手雷。手上拿著這是短上一些的燧發槍,沒有刺刀。

彭韜熱情的解釋道:“這是我軍最新發明的長柄手雷,與歐洲的使用的手雷類似。都必須點燃引線,然後投擲出去,不過裡面裝著許多小彈珠,殺傷力或許比歐洲使用的高上一些。”

卷鬍子翻譯官只好又在一旁尷尬的陪笑,看著那些手雷多少有些眼饞,也不知道實驗效果會怎樣。

因為歐洲如今使用的手雷都是像一顆鐵球一樣,裡面裝填的炸藥非常少,殺傷力也不大。雖然裝備給軍隊,但很少使用。

而這裡好傢伙,一顆手雷足足兩個拳頭大小,能裝多少炸藥。

接著是一條長長的騎兵隊,出現在眾人眼中。

彭韜繼續侃侃而談起來,“這是我們的騎兵排,宜蘭的軍制部分學習法蘭西,普魯士軍制。這支騎兵隊,使用的標準的雙發燧發手槍,還有騎兵軍刀,為首那人便是這團的團長鄧世安。”

“真是一支厲害的軍隊。”卷鬍子翻譯官說道,自己額頭多少冒汗。

好傢伙,騎兵都如此奢侈嗎?

雙發燧發手槍可不是爛大街的貨,主要這玩意工藝太複雜,生產價格高,沒有燧發步槍的便宜。目前歐洲的主流是步兵與炮兵。騎兵可有可無,屬於錦上添花的兵種。

而這支騎兵人手一把雙發手槍,基本屬於國王近衛騎兵團。

正在他內心思緒萬分之際。

一個營的步兵團走了過來,身後揹著燧發槍,看起來與普通的士兵無意,基本屬於標準的制式裝備,才讓和蘭公司特使團成員內心稍稍好過一些。

不過當炮兵營過來,又把他吃驚不小。

幾十門火炮,排著長長的隊伍。

兩匹馬拉著一門野戰炮,後面的馬匹著拉著彈藥箱,緩慢前進。

“(荷)這是普魯士三磅炮,還有六磅炮,哦,我的上帝,該死的普魯士人,居然生意做到這裡來了。”伯蒂·巴特萊些許無可奈何道。

他很想知道鄭軒是從哪裡搞來的。

本國也有,但一般不對外使用。也就只有在本土使用,對付殖民地都使用老舊的銅炮,或是艦炮。

並非瞧不起海外殖民地,只是因為荷蘭屬於平原國家,礦產資源不豐富,製造價格居高不下。造不如買,其他國家的艦炮可是便宜太多,特別像旁邊的法蘭西以及普魯士,豐富的煤碳鐵礦。

反正對與和蘭政府來說,先進的東西基本留在本國使用,老舊的炮則用於對付殖民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