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進入大清官場的文人士子,可是飽讀四書五經,對於這樣的制度可不陌生。

他們原以為禪讓制早已經死去了,特別是在王莽新政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提過禪讓制,公天下完完全全成為了家天下。

可他們在法蘭西的見聞,如同朝聖者一般,看到了未來的方向。

那就是士大夫共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平民百姓也應當參與政治之中。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雖然他們還是支援士農工商階級。

但法蘭西的壯大也是他們親眼所見到的,不光是平民商人,培養出來的市民階層,權力也不斷地在擴大,而且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繁榮。

而不像大清,即便飽讀詩書的書生,官員們動動手指就能弄死。

王引之應該革除陋弊,推陳出新,學習借鑑歐洲的這種禪讓制度,以及各類的委員會制度。

推行他們夢寐以求的民治。

但大清的官員,如阮元可不這樣認為,“這大逆不道,皇權乃是天下一家之主,國豈能無君!”

然後進行大量地批判。

“你們瞧瞧如今的法蘭西巴黎,可是一團亂麻,若一國沒有君王,各個官員也都是為自己辦事,

人性本貪,一切都會為自己利益而行,這可就亂了調子,談何公平而言,但若有國君在,便可謀定而大興之。”

“但上古聖賢,堯舜禹夏,這個莫不是百姓推崇出來,君王禪讓,使得百姓走出愚昧,走向繁榮壯大,

若無他們鋪墊,何來的夏商周?且瞧瞧當今,皇權在上,百姓在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引之也是據理力爭。

他覺得權力應當靠自己去爭取。

隨後他們便爭論起來。

但在唐藏看來不過是權力分配問題,無非將所有的權力集中在君王所有,還是集中在人民選舉出來的團體。

但唐藏分析兩人所代表階級的思考方式,確實各有各的道理。

他此刻想到了中庸,也想到了陰陽,兩者之間某一方走向極端,都會帶來滅頂之災,只能取其中,保持兩端的平衡。

對於這樣的討論,法蘭西公民議會也表示喜歡,因為他們喜歡哲學,也喜歡制度,更喜歡跟人探討辯論。

但此時的法國並不適合留人。

唐藏待了不久之後便離開了。

因為法國國民議會,發生了激烈的黨派鬥爭。

新的立法議會選舉產生了一個強大的左翼集團——吉倫特派,他們希望用暴力戰爭,推動革命,武裝奪取政權。

吉倫特派相信對神聖羅馬帝國那些庇護“流亡者”的王公作戰。(這也意味著與奧地利交戰,因為利奧波德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將會促使國王在法國與其敵人、革命與反革命之間表明自身態度,從而倒逼進一步的改革。

法國將會大幅改變此前溫和的外交政策。

與此同時,右翼的“法耶特派”預計一場衝突將迫使保皇派,支援美國獨立戰爭的英雄——拉法耶特侯爵。

去鎮壓巴黎的極端革命黨從而鞏固王權,因此他們黨派也積極支持開戰。

而被關押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為了藉助外來勢力消滅本國的革命力量,居然請求國會允許發動對奧地利的戰爭。

所以此時法蘭西國內一片混亂。

而身為神聖羅馬帝國中心的奧地利,又被戰爭的陰霾籠罩,他可是剛剛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署了和平協議。

又因為法國的革命,揚言廢除君主立憲,完完全全地動搖皇權,使得各神聖羅馬帝國裡的邦國成員紛紛加入戰場。

其中主心骨是奧地利與普魯士。

宣稱法國革命是整個歐洲的共同敵人。

唐藏並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只是覺得這國家將要動盪混亂,又無奈地來到了“加來”。

甚至準備好前往敦刻爾克。

等他瞭解歐洲的形勢情況,就發現一團亂麻,比春秋戰國時代更加混亂。

關文星來到他的旁邊詢問,“首長,我們要離開嗎?法軍向奧屬尼德蘭的進攻卻遭到失敗,

我們可是得到英夷的訊息,不倫瑞克公爵什麼……費迪南德出任普奧聯軍總司令。

這位公爵揚言幫助法蘭西恢復‘君主的權力’,嚴懲亂黨,我看又有一場大戰了,可能會很危險。”

唐藏搖頭拒絕,“我們要看看,所謂的歐洲實力如何?冒著風險也要一窺究竟,若不然下一次要等許久時間。”

他要評估歐洲的戰力情況。

畢竟能維持大量的殖民地,軍隊的實力不會差到哪去。

風雲變化。

7月11日,

法國國民議會宣佈“祖國在危急中”。

1792年7月25日。

卡爾·威廉·費迪南德公爵在科布倫茨發表“不倫瑞克宣言”,以威脅性的語言宣佈,如果法國國王、王后及王室受到傷害,將“毀滅巴黎”。

然而,不倫瑞克公爵的宣言不僅沒有嚇到法國民眾,反而成為他們推進革命程序的新動力。

8月10日,巴黎人民發動新的起義,攻入王宮,逮捕國王,正式結束了法國的君主政體。

法國的政治體制迅速向民族化和民主化方向發展,各地紛紛組織志願軍,準備抗擊外國干涉。

此後,在拉扎爾·卡諾等人的推動下,法國開始採取與舊歐洲不同的普遍義務兵役制,保證了戰爭對兵員的需求。

與此同時,普奧聯軍開始深入法國領土,但是進展緩慢。

8月23日,聯軍攻克隆維。

9月1日攻克凡爾登,開啟了通向巴黎的大門。

為了保衛革命,巴黎數萬人武裝起來開赴前線。

9月20日,普奧聯軍在瓦爾密高地遭到杜穆裡埃和克勒曼指揮的法軍的阻擊。

而此時,唐藏可是動用英國人的關係,以及法蘭西貴族的關係,帶著一支軍官隊伍,以及少量不怕死的大清官員。

與戰爭考察團的名義,進入瓦爾密高地區域遠處的山脈,之後便用望遠鏡觀察起來。

並打上白旗表示中立。

法蘭西革命軍表示歡迎,普魯士聯軍表示不屑,但看在英國人,以及需要大量的東方商品的面子上,也不干涉。

隨後眾人,便見到了歐洲第一次市民階級與皇室之間的國家戰爭。

法蘭西一方幾乎動用了國本,數百門大炮架在漫長的戰略線上。

普法聯軍則不斷向他們發起了進攻,依舊是歐洲傳統的排槍戰術,分成好幾個方塊,開始向法軍的陣地進攻。

此時的法蘭西革命軍,不再以王室貴族為主導,並未使用傳統的方塊模式,而是在漫長的戰線上,以線為基礎隊形出現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