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農曆)。

天下一片祥和。

過了子時,丑時中,也就是凌晨2點。

皇宮外的百姓依舊鬧騰,鞭炮,花燈,煙花,還有壓歲錢。

而此時的乾隆皇帝,剛剛呡了一下,而後起來,穿上禮服裝的龍袍,戴上暖帽,還打了一個大打哈欠,熬夜,這具老身體可會吃不消。

沒辦法,皇帝的禮儀就是多。

之後就是來到養心殿的東暖閣,一進門就看到紫檀長案上,放著那尊金光閃亮的“金甌永固”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酒杯裡盛放的屠蘇酒,又名“歲酒”,使用大黃,白朮,桂枝,防風,烏頭等中藥炮製了成的藥酒,可讓人免於瘟疫。

乾隆美美喝了一杯,頓時感覺身體暖了許多,看了一眼自己皇考雍正所寫的“明窗”牌匾。

不加思索地拿起了萬年青(燻過香的毛筆)醮朱墨,然後在灑金紅筏紙上洋洋灑灑地寫下“乾隆五十二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萬事如意”幾個大字。

並在左右兩邊寫下了“三陽啟泰,萬象更新”和“和氣致祥,豐年為瑞”,這可是每年最重要的新年願望,只是每年都寫一樣的字,都快膩了,不過這“明窗開筆”是過年的慣例。

乾隆作為一朝天子,萬民之表率,明窗開筆只是元旦所有禮儀活動的開始,也是他這一天的繁忙剛剛開始。

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要到各處殿堂前拈香行禮,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在鞭炮聲中邀請各處神佛光臨宮裡過年。

當然也少不了奉先殿裡的列祖列宗,要不然去到地下會被先祖狠狠的抽鞭子。簡單祭拜的各路宮殿,多達三十多處,每一處相距甚遠,甚至還去北海闡福寺要上個頭香,來來回回,整個人也精疲力盡,滿臉倦意。

祭祀一直忙碌到寅時(5點)結束。

隨後回到他曾經居住過的重華宮,用那支刻著“賜福蒼生”的黑漆幹毛筆,醮著硃砂書寫“福”字。

除了第一張“福”要鄭重封存起來,永不啟用之外,其他都作為新年賀禮,一併賞賜給王公大臣。

此時,肚子便餓了起來。

他摸了一下肚子。

老太監非常靈性的捧出來御膳房剛剛蒸制完成的八珍糕,溫熱香甜,這可是乾隆長壽食譜之一。

人參二錢,茯苓、山藥、扁豆、薏米、芡米、建蓮各二兩,粳米面四兩、糯米四兩。

磨成粉末狀後加白糖八兩,調和均勻整成形狀,蒸成糕點。這種糕點,不但色澤白雲,清香甘甜,鬆軟可口,還具有補中益氣,固腎養脾養精之功效,可是男子必備良食。

乾隆稍微墊了一下肚子,感覺好上許多,人也有了一絲力氣。

等到卯辰之際,也就是早上7點。

他來到了太和殿,在一片喜慶祥和聲中登上寶座。

底下所有官員,禮儀官大喊一聲“排班”,便自行東西各站成兩行,每行都按照正一品到從九品的順序排列,乾隆也命人代表皇帝發表新年賀詞,之後官員便是在奏樂聲之中,三跪九叩,給他行拜年之禮。

禮儀完畢,他便請王公親信進來殿內喝熱茶,吃點心,其他官員只能在殿外就地坐下喝茶,吹著冷風,看著茶慢慢結冰。

喝完茶,乾隆便起駕回宮,但還不能休息。

剛一坐穩,穿著禮服的後宮佳麗在皇貴妃的帶領下,近來殿內給他行禮,隨後便是皇子格格們,首領太監,御前侍衛,都進來拿紅包,紅包裡面大概是金銀如意之類。

等結束這一切,乾隆已經餓成了樹枝,含著眼淚終於等到了家宴,這家宴可不同往日,是乾清宮舉辦最為盛大的家宴,不過,比不上前年千叟宴,畢竟皇族人數有限。

這時候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火鍋,這火鍋可是先帝們發揚光大,都快成為大清皇室宴食標誌,旁邊放著壯陽滋補的羊肉,雞肉,鹿尾,鴨肉。

其中乾隆最喜歡的就是鴨。

鴨肉味甘,鹹,性微涼,是進補的上乘食品。它的肉質堅而不硬,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煙酸等,有滋補,養胃,養腎,止咳化痰的作用。

特別是所含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其他肉類多,且豐富的煙酸對於心肌梗死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但他並知道這麼多,只知道很補,能夠強生健體,延年益壽,吃就對了。

什錦拆鴨子,清蒸鴨子鹿尾豬肉,鴨丁豆腐,都必須上一上,畢竟他老人家愛吃,御膳房也多留一個心眼,此乃也是乾隆長壽食譜之一。

等吃完家宴,今天繁忙的日子也差不多過去。

乾隆身心俱疲,想要早點休息。

他第二天還要宴請全臣。

第三天款待遠道而來的蒙古貴族,還有他開創的三清茶宴傳統,以及各類宴會茶會等等。

想到這裡,乾隆覺得頭有一絲絲疼,總是有這麼多破事情,有時覺得最幸福的莫過於睡懶覺,於是他早早進入夢中,在夢中瞧瞧他的列祖列宗,以及老母與富察老婆,還有魏佳氏。

這世上最為孤獨莫過於皇帝,一生功成名就,卻兩位愛妻早早離世,老母親也拋下自己,要不是還有一個和珅,他也覺得人生沒有什麼盼頭。

所謂知音難求,知己更難求。

到了正月初五前後,乾隆就和家眷們前往圓明園歡度元宵節,也從正月十三開始,上元節的慶祝活動拉開帷幕。

在此之前,他還收到了揚州知府恆豫奏摺。

原本還想看看他有什麼把戲,賊人是否抓到,可一看嚇一跳。

奏摺裡揚州知府恆豫所述,揚州城的百姓,聽到臺島起兵造反,傷及無辜,禍害一方百姓,心有不忍,於是紛紛捐錢納物,籌得二百五十萬兩白銀,希望軍隊平定叛亂,安得民心。

其中江家,黃家,陳家,李家等等捐了二十萬,就連被盜兩百萬兩的賈家也捐了十五萬了,還有大大小小名門望族。

乾隆看完摺子,欣慰的笑了一下,“看來朕治理的天下,還是民心所向,這揚州知府恆豫也有些能力,能讓百姓心向大清,頗有些手段,和珅!”

“奴才在。”和珅走上前來跪安,“皇上有何吩咐?”

“起來吧。”

“謝皇上。”

等和珅起來,乾隆就把摺子遞給了他,然後侃侃而談:“這恆豫也是一位地方幹練,能把百姓治理的服服帖帖,心向我大清,確實不容易,是朕的好官,這該賞,該賞!

你覺得賞他什麼些好呢?”

“淮揚海河務道兼分巡道。”和珅恭敬道。

“會不會太小家子氣了,至少也是個布政司。”乾隆皺了一下眉頭。

“皇上,這可是連升三級,若下次再賞,只有巡撫和總督的位置。”和珅依舊恭敬,不過有些無語乾隆的財大氣粗,連賞個人也要火箭似的升官。

“也是,那就這個吧,再賞他十萬兩,讓他好好幹,這件事可要記在邸抄上,讓天下的官員都看看人家是怎麼當官的。也讓他們知道,朕可不會辜負幫朕治理江山的能臣,哈哈哈……”乾隆猶豫了一下,然後開朗的笑道。

‘果然是敗家皇帝’或許此刻就是和珅內心最想說的話。唉……能撈多點是多點,到時候還要自己去填那永遠快變空的國庫。

而且和珅也知,道揚州知府恆豫不是個玩意。

自己派劉全下去打探,好傢伙,還收了兩百二十萬兩銀子,只給他送來了二十萬兩好處費,這是零頭拿來打發叫花子?

他搞出來的窟窿,還要人提醒該怎麼做,‘想升官發財?等著吃屎去吧!’

這一樁“入室盜竊案”就這樣草草瞭解了。

但它卻給所有人帶了巨大的利益,首先揚州知府恆豫,準備升為河務道,這裡的油水不多,但也是升官發財;和珅也小賺了一筆;乾隆喜提一個治國能臣,並省下了軍費;而鄭軒有了充足的資金建國。

就不知道賈員外虧了將近七百萬兩銀子,會有何想法,或許哭暈在茅房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